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32-证治准绳·类方 >

第46章

632-证治准绳·类方-第46章

小说: 632-证治准绳·类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七升,合竹沥煮取三升,分三服,取汗。(《千金翼方》无茯苓、杏仁,有白术一两。) 
x第二大竹沥汤x 治卒中风,口噤不能言,四肢纵缓,偏痹挛急,风经五脏,恍惚恚怒 
无常,手足不随方。 
竹沥(一斗四升) 独活 芍药 防风 茵芋 甘草 白术 葛根 细辛 黄芩 芎 
(各二两) 桂心 防己 人参 石膏 麻黄(各一两) 生姜 茯苓(各三两) 乌头(一枚) 
以竹沥煮取四升,分六服。先未汗者取汗,一服相当即服止。 
x第三竹沥汤x 治风毒入人五内,短气,心下烦热,手足烦疼,四肢不举,皮肉不仁,口 
噤不能语方。 
竹沥(一斗九升) 防风 茯苓 秦艽(各三两) 当归 黄芩(《千金翼》作芍药) 人参 芎 
(《千金翼方》作防己) 细辛 桂心 甘草 升麻(《千金翼》作通草) 麻黄 白术(各二两) 附子(二 
枚) 蜀椒(一两) 葛根(五两) 生姜(八两) 
以竹沥煮取四升,分五服。初得病时,即须摩膏,日再,痹定止。(《千金翼》无麻黄、蜀 
椒、生姜。) 
x风引汤x 治两脚疼痹肿,或不仁拘急,不得行方。 
麻黄 石膏 独活 茯苓(各二两) 吴茱萸 附子 秦艽 细辛 桂心 人参 防风 
芎 防己 甘草(各一两) 干姜(一两半) 白术(三两) 杏仁(六十枚) 
以水一斗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取汗。 
x大鳖甲汤x 治脚弱风毒,挛痹气上,及伤寒恶风,温毒,山水瘴气热毒,四肢痹弱方。 
鳖甲(二两) 防风 麻黄 白术 石膏 知母 升麻 茯苓 橘皮 芎 杏仁(去皮 
尖) 人参 半夏 当归 芍药 葳蕤 甘草 麦门冬(各一两) 羚羊角(屑,六铢) 大黄(一两 
半) 犀角 雄黄 青木香(各半两) 大枣(十枚) 贝齿 乌头(七枚) 生姜(三两) 薤白(十四枚) 
麝香(三铢) 赤小豆(三合) 吴茱萸(五合) 
以水二斗,煮取四升,分六服,去渣,食前温服。如人行十里久,得下止。一方,用 
大黄半两(煨),畏下可止用六铢。一方,用羚羊角半两,毒盛可用十八铢。(胡洽有山茱萸半升, 
为三十二铢。《千金翼方》无知母、升麻、橘皮、芎 、人参、当归、葳蕤。) 
乌头汤(《金匮》) 治香港脚疼痛,不可屈伸。(见痛痹。) 
x麻黄汤x(《千金》) 治恶风毒瓦斯,脚弱无力,顽痹,四肢不仁,失音不能言,毒瓦斯卫心,有 
人病者,但一病相当即服。此第一服,次服第二、第三、第四方。 
麻黄(一两) 大枣(二十枚) 茯苓(三两) 杏仁(三十枚) 防风 白术 当归 升麻 芎 
芍药 黄芩 桂心 麦门冬 甘草(各二两) 
上 咀,以水九升,清酒二升,合煮取二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覆令小汗,粉 
之,莫令见风。 
x第二服独活汤方x 独活(四两) 熟地黄(三两) 生姜(五两) 葛根 桂心 甘草 芍药 
麻黄(各二两) 
上 咀,以水八升,清酒二升,合煎取二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脚弱特忌食瓠 
子、蕺菜,犯之一世治不愈。 
x第三服兼补浓朴汤x 并治诸气咳嗽,逆气呕吐方。 
浓朴 芎 桂心 熟地黄 芍药 当归 人参(各二两) 黄 甘草(各三两) 吴茱 
萸(二升) 半夏(七两) 生姜(一斤) 
上 咀,以为二斗,煮猪蹄一具,取汁一斗二升,去上肥,纳入清酒三升,合煮取 
三升,分四服,相去如人行二十里久更进服。 
x第四服风引独活汤兼补方x 
独活(四两) 茯苓 甘草(各三两) 升麻(一两半) 人参 桂心 防风 芍药 当归 黄 
干姜 附子(各二两) 大豆(二升) 
上 咀,以水九升,清酒三升,合煮三升半,分四服,相去如人行二十里久更进服。 
x酒浸牛膝丸x(《本事》) 治腰脚筋骨酸无力。 
牛膝(三两,炙黄) 川椒(半两,去目并合口者) 附子(一个,炮,去皮脐) 虎胫骨(真者半两,醋炙黄) 
上 咀,用生绢作袋,入药扎口,用煮酒一斗,春秋浸十日,夏浸七日,冬浸十四 
日。每日空心饮一大盏。酒尽,出药为末,醋糊为丸。每服二十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 
忌动风等物。 
除湿汤(见中湿。) 清暑益气汤(见伤暑。) 
x麻黄左经汤x(《集验》,下同) 治风寒暑湿,流注足太阳经,腰足挛痹,关节重痛,行步 
艰难,憎寒发热,无汗恶寒,或自汗恶风,头疼眩晕。 
麻黄(去节) 干葛 细辛(去苗)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 防己(去皮) 桂心 羌活(去芦) 
防风(去芦) 甘草(炙。各等分) 
上 咀,每服七钱,水二盏,姜五片,枣一枚,煎至一盏,空心服。 
自汗去麻黄,加肉桂、芍药。重着加术、陈皮。无汗减桂,加杏仁、泽泻。 
x大黄左经汤x 治风寒暑湿流注足阳明经,腰脚痹痛,行步艰难,涎潮昏塞,大小 
便秘涩,腹痛呕吐,或复下痢,恶闻食气,喘满肩息,自汗谵妄,并宜服之。 
大黄(煨) 细辛(去苗) 茯苓(去皮) 防己(去皮) 羌活(去芦) 黄芩 前胡(去芦) 枳壳(去瓤,麸 
炒) 浓朴(姜制) 甘草(炙) 杏仁(去皮尖,麸炒) 
上各等分,每服七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空心热服。腹痛加芍药, 
秘结加阿胶,喘急加桑白皮、紫苏,小便秘加泽泻,四肢疮痒浸淫加升麻,并等分。 
x附∶荷叶 本汤x 治脚胫生疮,浸淫腿膝,脓水淋漓,热痹痒痛。 
干荷叶(四个) 本(二钱半) 
上 咀,水二斗,煎至五升,去渣,温热得所,淋渫。仍服大黄左经汤佳。 
x半夏左经汤x 治足少阳经受风寒暑湿,流注发热,腰脚俱痛,头疼眩晕,呕吐酸水, 
耳聋惊悸,热闷心烦,气上喘满,肩背腿痹,腰腿不随。 
半夏(汤洗七次,切片) 干葛 细辛(去苗)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 桂心 防风(去芦) 干 
姜(炮) 黄芩 甘草(炙) 柴胡(去芦) 麦门冬(去心。各七钱半) 
上为 咀,每服七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二枚,煎至一盏,去渣,空腹服。热 
闷加竹沥,每服半合;喘满加杏仁、桑白皮。 
x大料神秘左经汤x 治风寒暑湿流注足三阳经,手足拘挛疼痛,行步艰难,憎寒发热, 
自汗恶风;或无汗恶寒,头眩腰重,关节掣痛;或卒中昏塞,大小便秘涩;或腹痛呕吐 
下痢,恶闻食臭,髀腿顽痹,缓纵不随,热闷惊悸,心烦气上,脐下冷痹,喘满气粗。 
麻黄(去节) 干葛 细辛(去苗) 浓朴(姜制) 茯苓(去皮) 防己(去皮) 枳壳(去瓤,麸炒) 桂 
心羌活(去芦) 防风(去芦) 柴胡(去芦) 黄芩 半夏(汤洗七次) 干姜(炮) 麦门冬(去心) 甘草 
(炙,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五七钱,水一盏半,生姜 
五片,枣一枚,煎至一盏,去渣,空心服。自汗加牡蛎、白术,去麻黄。肿满加泽泻、木 
通。热甚无汗减桂,加橘皮、前胡、升麻。腹痛吐痢去黄芩,加芍药、附子炮。大便秘加 
大黄、竹沥。喘满加杏仁、桑白皮、紫苏并等分。凡有此病,备细详证,逐一加减,无不愈者。 
x加味败毒散x 治三阳经香港脚流注,脚踝 热赤肿,寒热如疟,自汗恶风,或无汗恶寒。 
人参(去芦) 赤茯苓(去皮) 甘草(炙) 芎 前胡(去芦) 羌活(去芦) 独活(去芦) 枳壳(去 
瓤,麸炒) 桔梗(去芦) 大黄(煨) 苍术(米泔浸,各等分) 
上每服五七钱,水一盏半,姜五片,薄荷五叶,煎至一盏,去渣热服。皮肤瘙痒赤疹加蝉蜕。 
x六物附子汤x 治四气流注于足太阳经,骨节烦疼,四肢拘急,自汗短气,小便不利, 
恶风怯寒,头面手足肿痛。 
附子(炮,去皮脐) 桂心 防己(去皮。各四两)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各三两) 炙甘草(二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七片,煎至一盏,去渣空心温服。 
x八味丸x 治少阴肾经香港脚入腹,小腹不仁,上气喘急,呕吐自汗。此证最急,以肾 
乘心,水克火,死不旋踵。 
牡丹皮 泽泻 茯苓(各三两) 附子(炮,去皮脐) 桂心(各二两) 山茱萸 山药(各四两) 
熟地黄(八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温酒、米汤送下。 
x神应养真丹x 治厥阴肝经受邪,四气所伤肝脏,或左瘫右痪,涎潮昏塞,半身不遂, 
手足顽麻,语言謇涩,头旋目眩,牙关紧急,气喘自汗,心神恍惚,肢体缓弱,上攻头目, 
下注脚漆,荣气凝滞,遍身疼痛。兼治妇人产后中风,角弓反张,堕车落马,打扑伤损, 
瘀血在内等证。 
当归(酒浸,去芦) 天麻 川芎 羌活(去芦) 白芍药 熟地黄(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木瓜、菟丝子煎酒下。脚痹薏苡仁煎 
酒下。中风温酒米汤下。一方,无羌活,入木瓜、熟阿胶等分。 
x追毒汤x 治肝肾脾三经为风湿寒热毒瓦斯上攻,阴阳不和,四肢拘挛,上气喘满,小 
便秘涩,心热烦闷,遍身浮肿,脚弱缓纵,不能行步。 
半夏(汤洗七次) 黄 (去芦) 甘草(炙) 当归(去芦) 人参(去芦) 浓朴(姜制) 独活(去芦) 橘皮 
(去白。各一两) 熟地黄 芍药 枳实(去瓤,麸炒) 麻黄(去节。各二两) 桂心(三两) 
上为 咀,每服八钱,水一大盏半,姜七片,枣三枚,煎至一大盏,去渣,空心温 
服,日三夜一。 
x抱龙丸x 治肝肾脏虚,风湿寒邪流注腿膝,行步艰难,渐成风湿香港脚,足心如火,上 
气喘急,小腹不仁,全不进食。 
赤小豆(四两) 白胶香(另研) 破故纸(炒) 狗脊 木鳖子(去壳,另研) 海桐皮 威灵仙 
草乌(去芦,锉,以盐炒熟,去盐不用) 五灵脂(炒) 地龙(去土,炒。各一两) 
上为细末,酒糊和丸,桐子大,辰砂为衣。每服五十丸,空心盐、酒任下,临晚食 
前再进一服。 
x十全丹x 治香港脚上攻,心肾相系,足心隐痛,小腹不仁,烦渴,小便或秘或利,关 
节挛痹疼痛。 
肉苁蓉(酒浸) 石斛 狗脊 萆 (酒浸) 茯苓(去皮) 牛膝(酒浸) 枸杞子 远志(去心。各 
一两) 熟地黄 杜仲(去粗皮,锉,炒去丝。各三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盐汤任下。 
x四蒸木瓜丸x 治肝肾脾三经气虚,受风 
寒暑湿搏着,流注经络,远年近日,治疗不痊,凡遇六气更变,七情心神不宁,必然动 
发,或肿满,或顽痹,憎寒壮热,呕吐自汗。 
威灵仙(苦葶苈同入) 黄 (续断同入) 苍术(橘皮同入) 乌药(去木,与黄松节同入) 大木瓜(四枚) 
上各半两,以木瓜切去顶盖,去瓤,填药在内,却用顶盖簪定,酒洒蒸熟,三蒸三 
晒,取药出,焙干为末,研木瓜为膏,和捣千余下,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 
酒、盐汤下。(黄松节,即茯苓中木。) 
当归拈痛汤(见身痛。) 
x羌活导滞汤x(东垣) 
羌活 独活(各半两) 防己(三钱) 大黄(酒煨,一两) 当归(三钱) 枳实(麸炒,二钱) 
每服五钱或七钱,水二盏,煎至七分,温服。微利则已,量虚实加减。 
x开结导饮丸x(东垣) 治饮食不消,心下痞闷。 
陈皮 白术 泽泻 茯苓 半夏(制) 曲麦 (各一两) 枳实(炒) 青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