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32-证治准绳·类方 >

第68章

632-证治准绳·类方-第68章

小说: 632-证治准绳·类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乳半盏,慢火煎干) 茴香(炒) 丁香 浓朴(去皮,姜制) 白茯苓(各一两) 地榆 大麦 (炒) 神 
曲(炒,各半两) 附子(七钱,炮,去皮脐) 肉苁蓉(二两,净洗,用酒浸一宿,切,焙) 罂粟壳(和米者 
二十枚,炙) 
上为细末,研匀,用木瓜十五枚,去瓤蒸烂,同药末捣和得所,丸如梧桐子大,晒 
干。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饮下。频并者,加至五七十丸。 
香薷饮 六和汤(俱伤暑。) 浓朴丸(积聚。) 紫参汤(泄泻。) 
x茯苓汤x(东垣) 
茯苓(六分) 泽泻(一钱) 当归身(四分) 芍药(一钱半) 苍术(二钱) 生姜(二钱) 肉桂(五分) 
生黄芩(三分) 猪苓(六分) 炙甘草(五分) 升麻 柴胡(各一钱) 
上作二服,水煎,稍热服。 
x神效越桃散x(《宝鉴》) 
大栀子 良姜(各三钱) 
上为末,米饮或酒调下三钱。 
建中汤(见劳倦。) 
x芍药黄芩汤x(东垣) 治泄痢腹痛或后重,身热久不愈,脉洪疾者,及下痢脓血稠粘。 
黄芩 芍药(各一两) 甘草(五钱) 
上 咀,每服一两,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无时。如痛,加桂少许。 
x当归导气汤x(东垣) 
甘草(一钱半) 当归 芍药(各一钱) 木香 槟榔(各三钱) 青皮 槐花(炒。各七分) 泽泻 
(五分) 生地黄(一钱半或二钱酒浸,阴干) 
上共为末,用水煎,食前温服。如小便利,去泽泻。 
x圣饼子x(《宝鉴》) 治泻痢赤白,脐腹撮痛,久不愈者。 
定粉 密陀僧 舶上硫黄(各三钱) 黄丹(二钱) 轻粉(少许) 
上五味,为末,入白面四钱匕,滴水丸,如指头大,捻成饼,荫干。食前温浆水磨下。 
大便黑色为效。 
x通神丸x 治脓血杂痢,后重疼痛,日久不瘥。 
没药(研) 五灵脂(去砂石,研) 乳香(研。各一钱) 巴豆霜(研,半钱) 
上同研匀,滴水为丸,如黄米大。每服七丸,食前煎生木瓜汤下。小儿服三丸,随岁加减。 
x鱼 汤x 治痢下五色脓血,或如烂鱼肠,并无大便,肠中搅痛不可忍,呻吟叫呼,声闻于外。 
粉霜(研) 轻粉 朱砂(研) 砂(去砂石,研) 白丁香(各一钱) 乳香(半钱) 巴豆(二七粒,去 
壳不去油) 
上为末,蒸枣肉为丸。婴儿三丸,如粟米大,二三岁如麻粒大,四五岁每服三四丸, 
并旋丸,煎 汤吞下,仍间服调胃药。此证 
缘久积而成,故小儿多有之。 
x香连丸x(《直指》) 治下痢赤白,里急后重。 
黄连(去芦,二十两,用吴茱萸十两,同炒令赤,拣去茱萸不用) 木香(四两八钱八分,不见火) 
上为细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饭饮下。 
x导气汤x 治下痢脓血,日夜无度,里急后重。 
木香 槟榔 黄连(各六分) 大黄 黄芩(各一钱半) 枳壳(一钱,麸炒) 芍药(六钱) 当归(三钱) 
上 咀,作二服,水二盏,煎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清凉饮子(见发热。) 
x进承气法x 治太阴证,不能食是也。当先补而后泻,乃进药法也。先锉浓朴半两,姜 
制,水一盏,煎至半盏服。若二三服未已,胃有宿食不消,加枳实二钱,同煎服。二三服 
泄又未已,如不加食,尚有热毒,又加大黄三钱。推过泄未止者,为肠胃久有尘垢滑粘, 
加芒硝半合,垢去尽则安矣。(后重兼无虚证者宜之。若力倦气少,脉虚不能食者,不宜此法。盖浓朴、 
枳实、大泻元气故也。) 
x退承气法x 治阳明证,能食是也。当先泻而后补,乃退药法也。先用大承气五钱,水 
一盏,根据前法煎至七分,稍热服。如泻未止,去芒硝,减大黄一半,煎二服。如热气虽已, 
其人心腹满,又减去大黄,但与枳实浓朴汤,又煎二三服。如腹胀满退,泄亦自安,后服 
浓朴汤数服则已。 
x水煮木香膏x(《宝鉴》) 治脾胃受湿,脏腑滑泄,腹中疼痛,日夜无度,肠鸣水声,不 
思饮食,每欲痢时,里急后重,或下赤白,或便脓血等,并皆治之。 
御米壳(蜜水浸湿炒黄,六两) 乳香(研) 肉豆蔻 砂仁(各一两半) 当归 白芍药 木香 
丁香 诃子皮 藿香 黄连(去须) 青皮(去白) 浓朴(姜制) 甘草(炙) 陈皮(去白。各一两) 
干姜(炮) 枳实(麸炒。各半两) 
上十七味,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盏,枣一枚擘开,煎至七分, 
和滓稍热食前服。 
x白术安胃散x(《宝鉴》) 治一切泻痢,无问脓血相杂,里急后重窘痛,日夜无度。及治 
小肠气痛,妇人脐下虚冷,并产后儿枕痛,虚弱寒热不止者。 
御米壳(三两,去顶蒂,醋煮一宿) 茯苓 车前子 白术 乌梅肉(各一两) 五味子(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空心温服。 
升阳除湿防风汤(见下血。) 
x三奇散x 治痢后里急后重。 
枳壳 黄 防风(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用蜜汤调下,或米饮调亦得。 
治里急后重 
好蛤粉 穿山甲(炒) 
上二味,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空心用好酒调服。 
x木香黄连汤x 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神效。 
木香 黄连 川木通 川黄柏 枳壳(麸炒) 陈皮(各二钱半) 大黄(三钱) 
上 咀,分作二帖,用水二盏,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坚中丸 白胶香散(俱泄泻。) 
x纯阳真人养脏汤x(《和剂》) 治大人小儿冷热不调,下痢赤白,或便脓血,有如鱼脑,里 
急后重,脐腹 痛。及脱肛坠下,酒毒、温毒便血,并宜服之。 
人参 白术 当归(各六钱) 白芍药 木香(各一两六钱) 甘草 肉桂(各八钱) 肉豆蔻(面 
裹煨,半两) 御米壳(蜜炙,三两六钱) 诃子肉(一两二钱) 
上为 咀,每服四钱,用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忌酒、面、生冷、 
鱼腥、油腻之物。脏腑滑泄,夜起久不瘥者,可加附子四片煎服。 
七宣丸(见大便不通。) 
x芍药柏皮丸x 
芍药 黄柏(各等分)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前温汤下。固肠丸(见泄泻。) 
x桃花汤x(《金匮》) 治下痢脓血。 
赤石脂(一升,一半锉,一半筛末) 干姜(一两) 梗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七合,纳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x《易简》断下汤x 治下痢赤白,无问新久长幼。 
白术 茯苓(各一钱) 甘草(五分) 草果(连皮一枚) 
上 咀,用罂粟壳十四枚,去筋膜并萼蒂,剪碎,用醋淹,为粗末,用作一服,水 
一大碗,姜七片,枣子、乌梅各七枚,煎至一大盏,分二服服之。赤痢者加乌豆二粒,白 
痢者加干姜五钱。 
罂粟壳治痢,服之如神,但性紧涩,多令人呕逆,既以醋制,加以乌梅,不致为害。 
然呕吐人,则不可服。大率痢疾,古方谓之滞下,多因肠胃素有积滞而成。此疾始得之 
时,不可遽止,先以巴豆感应丸十余粒,白梅汤下,令大便微利,仍以前药服之,无不 
应手作效。若脾胃素弱,用豆蔻、橘红、罂粟壳各等分,为末,醋煮面糊为丸,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乌梅汤下。兼治泄泻暴下不止,一服既愈,更令药力相倍为佳。如觉恶心,却 
以理中汤、四物汤加豆蔻、木香辈调其胃气,仍以二陈汤煮木香丸以定其呕逆。大凡痢疾, 
乃腹心之患,尊年人尤非所宜。若果首尾用平和之剂,决难作效,必致危笃,虽欲服此, 
则已晚矣。其秦艽、地榆、黄柏、木通之类,其性苦寒,却难轻服。血痢当服胃风汤并胶 
艾汤之类。白者宜服附子理中汤、震灵丹之属,更宜审而用之。若五色杂下,泄泻无时, 
当用熟乌头一两,浓朴、干姜、甘草各一分,生姜煎服。今之治痢,多用驻车丸、黄连阿 
胶丸之类,其中止有黄连肥肠,其性本冷,若所感积轻,及余痢休息不已,则服之取效,若 
病稍重,则非此可疗。 
x诃子皮散x(东垣) 
御米壳(五分,去花萼,蜜炒) 干姜(六分,炮) 陈皮(五分) 诃子皮(七分,煨,去核) 
水煎服。或为末,白汤调服亦可。 
x地榆芍药汤x(《保命》) 治泄痢脓血脱肛。 
苍术(八两) 地榆 卷柏 芍药(各三两) 
上 咀,每服二两,水煎温服,病退勿服。 
败毒散(见伤湿。) 
x参苓白术散x(《和剂》) 治久泻及大病后、痢后调理,消渴者尤宜。 
人参 干山药 莲肉(去心) 白扁豆(去皮,姜汁浸炒。各一斤半) 白术(于潜者,二斤) 桔梗(炒 
令黄色) 砂仁 白茯苓(去皮) 薏苡仁 炙甘草(各一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或加姜、枣煎服。或枣肉和药,丸如桐子大,每 
服七十丸,空心用米汤送下;或炼蜜丸,如弹子大,汤化下。 
治中汤(见呕吐。) 
x仓廪汤x 治禁口痢有热,乃毒瓦斯冲心,食即吐。 
人参 茯苓 甘草(炙) 前胡 川芎 羌活 独活 桔梗 柴胡 枳壳 陈仓米(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热服。 
x木香散x(《本事》) 治隔年痢不止,并治血痢尤捷。 
木香(半两锉,用黄连半两同炒) 罂粟壳(半 
两锉,用生姜半两同炒) 甘草(炙,一两) 
上为细末,入麝香少许,每服一钱,陈米饮下。 
x诃藜勒丸x(《宝鉴》) 治休息痢,昼夜无度,脐腹撮痛,诸药不效。 
椿根白皮(二两) 诃子(半两,去核) 母丁香(三十粒) 
为细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陈米饮汤入醋少许,一日三服效。(椿树, 
俗谓虎眼树,又谓之樗。) 
x芜荑丸x 治久痢不瘥,有虫,并下部脱肛。 
芜荑(炒) 黄连(去须,各二两) 蚺蛇胆(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用杏仁汤下,日再服。 
x驻车丸x(《和剂》) 治一切下痢,无问冷热。 
阿胶(捣碎,蛤粉炒成珠,为末,以醋四升熬成膏,十五两) 当归(去芦,十五两) 黄连(去须,三十 
两) 干姜(炮,十两) 
上为末,醋煮阿胶膏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饮下,日三服。小儿丸如 
麻子大,更量岁数加减服。 
x归连丸x 治痢,无问冷热及五色痢,入口即定。 
当归 黄柏 黄芩 阿胶 熟艾(各二两) 黄连(一两) 
上为末,以醇醋二升,煮胶烊,下药煮,令可为丸,如豆大。每服七八十丸,日二夜 
一,用米汤下。若产妇痢,加蒲黄一两,炼蜜和丸。 
x麦 丸x 治休息痢,不能饮食及羸瘦。 
大麦 (炒) 附子(炮裂,去皮脐) 陈曲(炒) 官桂(去皮) 乌梅肉(炒) 白茯苓(去皮) 人参(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煮枣肉饮下,不拘时。一方,用 
七月七日曲。 
治休息痢羸瘦 
黄连(去须,为末) 定粉(研。各半两) 大枣(二十枚,去核) 
上舂枣如泥,铺于纸上,安二味药裹之,烧令通赤,取出候冷,细研为末,每服使好 
精羊肉半斤,切作片子,用散药三钱,掺在肉上,湿纸裹烧熟,放冷食之,不过三两服效。 
又方 
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及双仁,麸炒黄色) 猪肝(一具,去筋膜,切作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