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来自何方-去向何处-我是谁全书 >

第45章

来自何方-去向何处-我是谁全书-第45章

小说: 来自何方-去向何处-我是谁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部分人开始走出非洲。 
    又过了几千几万年,现代人在Y染色体基因突变M168基础上又出现了2个突变类型,M130和M89。前者发生在8万年前,后者发生在4万5千年前,人类已通过北非进入了欧亚大陆。最早出来的是棕色人。他们主要是在海边捕鱼为生,并捡食滩涂上的高蛋白食物。他们拿着旧石器和尖木叉,在印度洋岸边走着。公元5万年前,他们已占领了南亚和东南亚的陆地和岛屿。在之后的几万年里,散漫的捕捞捡食生活让他们沿着无边的海岸线,一路走到东亚,形成“马来人”的先祖?之后可能穿过白令海峡到达北美和南美洲。黄种人走出非洲的时间要比棕色人晚了近5万年。但他们的扩散速度很快。他们只用了棕色人1/5的时间就到达东南亚。取样的1万2千个中国人的样本中有11311个样本在M89的位点上发生突变。而这个突变标记在黄种人到达东南亚时就已形成,并且一直在这里做了很长久的活动,之后他们将要进入中国,分化出现在的汉族。 
     汉族源于中国北方的华夏部落,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个民族的文化逐渐由北向南扩散到了中国南方。那么,究竟是大规模人口迁徙带动了汉文化的流动,还是汉文化自身在静止不动的人群间扩散?最新研究发现,答案就藏在汉族人的基因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汉文化的扩散的确伴随着大规模人口迁徙,但这场由北向南的人口迁徙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男性。汉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群体,其人数约占我国总人数的93%,占世界总人数的五分之一。汉族大约始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居住于黄河流域中上游的华夏部落。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汉族人逐渐向南迁移,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直至台湾岛和海南岛。汉民族在迁移的过程中,北方移民与当地居民不断通婚,北方先进的文化不断向南方扩散,汉民族在交融中逐渐形成。
     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原一带的华夏部落逐步进入封建社会。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三千年之久。现今确认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黄河流域东部。公元前2世纪左右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集权帝制国家,并拥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到公元1世纪左右时,中国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历史上,中国有着几段辉煌时期,包括汉朝﹑隋唐﹑明朝。中国在公元13世纪达到顶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文化及贸易中心。众多发明对世界的历史与科技发展有重要贡献,并拥有发达的农业及手工业。 
     “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相传3000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测度日影,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
  中国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民族与文化的概念。中国是华夏汉族建立并以华夏文明为主体的国家。我们中国人历来就有抵抗外侵、保卫家园的传统,一旦有外族入侵,便会英勇反抗,绝不允许外来入侵者篡夺中华正统的地位。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岳飞的“精忠报国”,无一不验证了这一光荣传统。孔子在论语中评价管仲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没有管仲,华夏就亡于外族了)。“披发左衽”的反义词是“束发右衽”,也就是华夏汉族的发型服装,是华夏汉族和华夏文化的标志。可见,孔子也是把华夏汉族和华夏文化视为中华正统,不容外族取代中华正统。所谓“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此处“夷狄入中国”指归化、内附中国,决不是以外来征服者的姿态征服中国。
  而孔子所处的时期正是春秋战国时期( 前770年…前221年 ),一个中国历史上最辉煌文化起源时代,也是我们中国人自我愚民历史的开始。始于「平王东迁」。他得名于鲁史《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政治局面错综复杂,军事斗争层出不穷,学术文化异彩纷呈的一个变革时期,是中华古代文明逐渐递嬗为中世纪文明的过渡时期。
  说到春秋战国时期就不来不说到百家争鸣,中国后代文化大多根基都来源于这个百家争鸣时代,百家争鸣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其实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等。后人把小说家以外的九家,又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 
    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当中当然就少不了为当权者的利益服务的思想家,他们为了自已眼前的一点私利,为了当权者眼前的利益,忽略了人类竟争的实质就是你死我活的种族斗争,这有一个种族整体的强大才是根本,则一个种族强大的根本就是人才,就是自由的思想。这些思想家愚民的理论最终一步步把中国人,也把这些思想家,那些当权者子孙后代推向无知,贫穷,屈辱与死亡,如果真的在天有灵,他们能看到他们后代子孙所受之罪,他们又会有何感想!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历史上所有的王候将相,社会精英最终有几个后代能够幸存,就是幸存下来还不都是百姓一个!愚民愚民最终愚他们后人的民。愚的是他们后人的命。
  《论语·泰伯第八》中就有这么一句:“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虽然现在解释有很多种,但当权者的理解却这一种:不能让自已治下的老百姓得到知识,要让他们变的无知,愚蠢,这样才好管理他们,指挥他们。
  《老子》六十五章说“非以民明,将以愚之” ,任继愈先生著《老子新译》六十五章说:这一章集中表述了老子的愚民主张,老子认为人民的知识多了,就不好统治,他希望老百姓 越无知越好。历代剥削阶级的统治者,对老子这一主张,基本上是照着办的。
  其原文如下: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  将以愚之;民之难治  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  国之贼;不以智治国  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  是谓玄德;玄德深矣  远矣  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古棣先生著《老子通》第463页写道:这一章基本思想“一言以蔽之”明明白白,就是主张实行愚民政策。
   《道德经》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为。?
    其译为:不推举有才能的人,避免老百姓相争不休;不珍重稀有贵重的东西,避免老百姓去偷盗;不让老百姓看到能够引起欲望的事物,使民心不被扰乱。因此,“圣人”想要控制好国家,就要让人民头脑简单,要使他们有饭吃,要削弱他们的志向,强壮他们的筋骨。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使有头脑的人不敢擅自做主。使一切都没有作为,这样就没有乱子。
  其实质也就是“愚民政策”,要使人“无知”、“无欲”,要求人们减少必要的愿望、心志,不起贪欲之心,就成了顺民愚民!
在这一时期,还有很多不同的愚民理论,这些理论因为适应了当权者眼前利益的所需,再加上有些人为了了个人的利益,不停的向当权者输送这一愚民理论,当权者也就慢慢接受了这一理论,纳入了帝王的权谋,愚民政策成了历朝历代的当权者的首政,而且变本加厉,花样百出,到最后这能用变态二字来形容了,也就从此开始中国人走向了一个自我束缚,自我打压的自残不归之路。
   这个理论一形成就立马就被应用,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一位朝廷的高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儒生”(读书人)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称赞过去的而议论现在政策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这种措施引起许多读书人的不满。第二年,许多方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儒生攻击秦始皇。秦始皇派人调查,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历史上称这些事情为“焚书坑儒”。
  而这不过才是个开始,由此当权者开始了永无止境愚民之路,其手段也越来越恶劣,对民智的伤害越来越大,不停的束缚人民的思想,恨不得把人民都变成什么都不想的白痴。
  公元前前134年董仲舒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在思想文化界首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政策,将别的思想文化都看成了异端邪说,儒家思想成了治国安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这实际上又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思想的禁锢。
  民智又被进一步的束缚起来。要知道智慧是争论出来的,是需要不同的思想去相互的撞击的,这有这样才会相互促进,去伪存真。
  这些措施最终导致了民愚,民愚国能强么?
  到了宋代程朱理学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和南宋理学家朱熹思想的合称。 二程曾同学于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著作被后人合编为 《河南程氏遗书》。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去人欲,存天理”,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 
    南宋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他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太极之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是“万善”的道德标准。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来变化气质。朱熹还把理推及人类社会历史,认为“三纲五常”都是理的“流行”,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自觉遵守三纲五常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