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妇科-女科百问 >

第7章

妇科-女科百问-第7章

小说: 妇科-女科百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十一问男女受形之始何以别之
属性:答曰。男女之合。二情交畅。阴血先至。阳精后冲。血开裹精。精入为骨。而男形成矣。阳 
精先入。阴血后渗。精开裹血。血入居本。而女形成矣。阳气聚面。故男子面重。溺死者必 
伏。阴气聚背。故女子背重。溺死者必仰。鸟兽溺死者伏背皆然。阴阳均至。非男非女之身 
。精血散分。骈胎品胎之兆。父少母老。产女必羸。母壮父衰。生男必弱。古之良士也者。 
首察乎此。气受偏疾。与之补之。补羸女。则养血壮脾。补弱男。则壮脾节色。羸女宜及时 
而嫁。弱男宜待壮而婚。此疾外所务之本。不可不察也。 

卷下
第五十二问何以谓之有娠
属性:答曰。经云。经候一月日后。觉不通。诊其脉理平和。妇无他疾。欲作胎也。脉经云。有一 
妇人来诊。自道经断不来。师言一月为胚。二月为始膏。三月为居经。今既居经。正是为 
作胎也。 
人参丸。养阴生血补虚。 
人参 鹿角胶 熟地 川芎 白芍 当归 白术(各一两) 
上为细未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卷下
第五十三问何以谓之居经
属性:答曰。阳施则别。阳者气也。阴化则搏。阴者血也。二情交畅。血气和调。故令 
有子也。经云。肝主藏血。故一月谓之血凝。阴气方始凝结。足厥阴肝经养之。肝与胆合。 
二月为之胚。兆未成器。犹之胚也。足少阴胆经养之。三月阳神为魂。手心主胞经络养之。 
且经者常也。天真之气。与之流通。故三旬一见。今既三月不行。所以谓之居经也。 
白术散。调补冲任。扶养胎气。治妊娠宿有风冷。胎痿不长。或失于调理。动伤胎气。多致 
损堕。怀妊常服。壮气益血。保护胎藏。 
牡蛎(三分) 白术(四分) 芎 (四分) 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空心调服。 
内补当归丸 
熟地(酒浸洗九蒸九晒焙干二两) 当归(去芦洗切焙微炒一两) 
上为细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下。予尝观许学士论。枳壳散四物汤。内补当归 
丸。此三方皆载之。在人用之何如耳。大率妊娠。惟在抑阳助阴。素问云。阴搏阳别。为之 
有子。盖关前为阳。关后为阴。尺中之脉。按之搏手而不绝者。妊子也。妇人平居。阳气微 
盛无害。及其妊子。 
则方闭经。遂以养胎。若阳盛搏之。则经脉妄行。胎乃不固。素问所谓阴虚阳搏谓之崩也。 
抑阳助阴之方甚多。然胎前药唯恶群队。若阴阳交杂。别生他病。惟是枳壳散所以抑阳。四 
物汤所以助阴。故尔。枳壳散差寒。若单服之。恐有胎寒腹痛之病。以内补丸佐之。则阳不 
致强。阴不致弱。阴阳调和。有益胎嗣。此前人未尝论及也。 
四物汤 
当归 熟地 白芍 川芎(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二盏。煎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枳壳散 
枳壳(二两) 甘草(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百沸汤点服。空心食前三服。 

卷下
第五十四问妇人居经之后心中愤闷不欲执作。恶闻食气
属性:答曰。妊娠心中愤闷头运。四肢烦痛。懈堕不欲执作。恶闻食气。欲啖咸酸果实。多睡少起 
者。世云恶食。又云恶字。是也。乃至三四月以上。大剧者不能自胜举也。此繇妇人元本虚 
羸 
。血气不足。肾气又弱。兼当风饮冷太过。心下有痰水。水渍于脏。故心烦愤闷。气挟而呕 
吐也。挟风则头目运。此名恶阻。所谓阻者。经血既闭。痰水积于中。阻其脏气。不得宣通 
也。 
竹茹汤。治初有妊。择食呕逆。头痛颠倒。寒热烦闷。 
陈皮 人参 白术 麦门冬(各一两) 甘草(炙一钱) 浓朴 茯苓(各半两) 淡竹茹(先刮 
下临煎旋入一本有淡竹一钱) 
上 咀。每服四钱。水盏半。入姜竹茹各一块如栗大。拍破。同煎八分。频服。去滓温服。 
茯苓丸。治妊娠阻病。心中烦愦。头目眩重。恶闻食气。呕逆吐闷。 
葛根 枳壳 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 赤茯苓 人参 干姜 肉桂 陈皮 半夏(各一两) 
上为细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米饮空心送下。 
小地黄丸。治妊娠酸心吐清水。腹痛不能饮食。 
人参 干姜(炮各等分) 
上为末。用生地黄汁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服。 
半夏茯苓汤。治妊娠恶阻。心中愤闷。头目眩晕。四肢怠惰。百节烦疼。痰逆呕吐。嫌 
闻食气。好啖酸咸。多卧少起。不进饮食。 
半夏 白茯苓 熟地(酒浸各一两八钱) 陈皮 细辛 人参 芍药 川芎 紫苏 桔梗 甘 
草(以上各一两二钱) 
上每服四钱。水二盏。姜七片。煎七分。空腹服。有热烦渴。口生疮者。去陈皮细辛。加前 
胡知母。腹冷下痢者。去地黄。入桂心。胃中虚热。大小便秘涩者。加大黄一两八钱。去地 
黄。加黄芩。 
四七汤。治同前方。见二十八问中。 
二陈汤。治妊娠恶阻。产后饮食不进。 
半夏 陈皮(各五两) 白茯苓(三两) 甘草(二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七片。乌梅一枚。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 
白术散。治妊妇宿风冷。胎痿不长。或失于腠理。动伤胎气。多致损胎等疾。 
牡蛎(二钱) 蜀椒(去目炒出汗三分) 白术 芎 (各四钱) 
上为细末。每二钱温酒空心服。腹痛加白芍药。心毒痛加川芎。心烦呕吐加细辛一两。半夏 
五十粒。消渴者以大麦汁调服。兼治室女带下诸疾。常服则保护胎藏。 
人参散。治初妊恶食。呕吐痰逆。 
人参(一两) 枳壳(炒三钱) 浓朴(半两) 甘草(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百沸汤调下。空心食前日三服。 
严氏第十三问。妊娠头目眩。视物不见。腮项结核者。何也。曰。盖因胎气有伤。肝脏毒热 
上攻。太阳穴痛。呕逆。背项拘急。致令头晕生花。若加涎壅。危在片时。宜急服消风散主 
之。 
消风散 
石膏( ) 甘菊花 防风 荆芥穗 羌活 羚羊角 川芎 大豆黄卷(炒) 当归(酒浸) 白 
芷(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盏半。入好茶半钱。煎八分。通口服。食前。 

卷下
第五十五问居经之后或复有漏下
属性:答曰。冲任二脉。为经血之海。皆起于胞中。手太阳小肠。手少阴心经。互为表里。作胞之 
际。壅之以养胎。既产之后。积之为乳汁。或冲任气虚。不能制其经血。故妊娠数月。经水 
不调时下者。此名漏胞。漏不止则毙也。 
止漏散。疗妊娠漏胞。 
熟地(四两) 干姜(二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下。 
又方。益智。不拘多少。为细末。米饮下。次用香附甘草为末。醋糊丸。用四物汤去地黄。 
理中汤去干姜。煎吞下二三十丸甚妙。 
阿胶散。治胎动不安。及漏胎腹中痛。 
阿胶(一两蛤粉炒令黄) 熟地 桑寄生(各一两半) 龙骨(三分) 当归(一两锉炒) 甘草( 
一两炙) 白茯苓(三钱) 白术(一两) 芎 (三钱) 干姜(半两炮制锉) 
上 咀。每服四钱。水盏半。枣三枚。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 
佛手散。治妇人妊娠五七月。因事筑磕着胎。或子死腹中。恶漏下疼痛不已。口噤欲绝。用 
此药探之。若不损则疼止。子母俱安。若胎损。立便逐下。(安胎者不用酒) 
当归(六两) 川芎(三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令泣泣欲干。投酒一盏半。止一沸。去滓温服。口噤灌之 
。如人行五七里再进。不过两三服。服之便生。 
胶艾汤。妊娠不问深浅月数。因顿仆胎动 
不安。腰腹中急逼。血或从口出。或有所下。或胎奔上。刺心短气。安胎。 
熟地(二两) 白艾(炒) 当归 甘草(炙) 芍药 川芎 阿胶(炒各一两) 
上 咀。每服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热服。胸中逆冷。加生姜五片。枣三枚。煎服食前。 
若虚人。加黄 一两。 
桂枝茯苓汤。治宿有 瘕。妊娠经断。未及三月即动。此瘕也。经断三月而漏下不止。胎动 
在脐上者。为症痼害。当去其症。又论云。妊娠六月胎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下血者。后 
断三月脉也。所以下血不止。症不去故也。 
桂心 白茯苓 牡丹皮 桃仁(炒) 白芍药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酒或米饮汤。食前细嚼下。严氏第三问。胎漏经血 
妄行者。何也。答曰。妊娠或成形。胎息未定。或因房室惊触。劳力过度。动伤胎胞。或食 
毒物。致令子宫虚滑。经血淋沥。若不急治。败血凑心。子母难保。月渐胎干。危亡不久。 
桑寄生 当归(酒浸) 川续断(酒浸) 茯神(去木) 芎 香附 阿胶(蛤粉炒) 白术(各 
一两) 人参 甘草(炙各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五片。煎七分。热服不拘时。 

卷下
第五十六问胎在腹中时时撞动不安
属性:答曰。怀则以身根据也。娠则以时动也。若腹中不时撞动者。谓之胎动也。多因劳役气力。触 
冒冷热。饮食不适。居处失宜。轻者止转动不安。重者便致损坠。若母有疾。以疾动胎者。 
治母则胎安。若胎不固。动致母病者。治胎则母瘥。若胎不牢固。其胎必致损也。 
保安散。治妊娠胎气不安。心腹疼痛胎动。安胎。 
当归(一两半) 人参(一两) 阿胶(半两蛤粉炒成珠) 甘草(半两炙) 
上 咀。每服三钱。水盏半。葱白一茎拍破。煎八分。去滓温服。食前。未定再服。 
安胎饮。治妊娠偶因所触。或从高堕下。致胎动不安。腰中疼痛。服此药后。觉胎动处热。 
即胎已安。 
缩砂(不拘多少慢火炒令热透后去皮取仁用)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不饮酒者煎盐艾汤调下。食前。严氏第一问。妊娠两三月。 
胎动不安者何也。曰。男女阴阳会通。血气调匀。乃成其孕。设若下血腹痛。盖繇子宫久虚 
。致令胎堕。其危甚于正产。若妊娠曾受此苦。可预服杜仲丸。 
杜仲(去皮锉姜汁浸炒去丝) 川续断(酒浸各三两) 
上为细末。枣肉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一日三服。 

卷下
第五十七问何谓子满
属性:答曰。妊娠之人。经血拥闭以养其胎。或掩水气。血水相搏以致体肿。皆繇脾胃虚弱。脏腑 
之间宿有停水之所掩也。谓之子满。若水停不去。浸渍于胎。则令胎坏。诊其脉浮。腹满兼 
喘者。其胎必坠也。 
泽泻散。治妊娠气壅。身体腹胁浮肿。喘息促急。大小便秘涩。 
泽泻 桑白皮 枳壳(麸炒黄) 槟榔 赤茯苓 木通(各一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五片。煎八分。去滓温服。食前。稍利为度效。 
木通散。治妊娠身体浮肿。心腹胀满。小水不通。 
木通(一两) 诃梨勒皮 木香(各三分) 香 (一两一本茹) 枳壳(半两面炒) 槟榔(半两) 
桑根皮(一两用白) 赤茯苓(三分) 鸡苏(茎叶一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五片煎六分。去滓温服。食前。 
商陆赤小豆汤 
赤小豆 干商陆(各等分) 
上 咀。每服一两。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 
严氏第五问。论胎冷腹胀虚痛。两胁虚鸣。脐下冷痛欲泄。小便频数。大便虚滑者。何也。 
曰。胎气既全。子形成质。或食瓜果甘甜。饮冷不时之物。当风取凉。受不时之气则令胎冷 
。子身不能安处。皮毛疼痛。筋骨拘急。手足挛拳。致使母有危证。急宜服安胎和气散。 
诃子(煨) 白术(各一两) 陈皮 良姜(炒) 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