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156-幼幼新书 >

第113章

156-幼幼新书-第113章

小说: 156-幼幼新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医局x洗心散x 治风壅壮热,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节烦疼,热气上冲,口苦唇焦,咽喉肿痛,痰涎壅滞, 
涕唾稠粘,心神烦躁,眼涩睛疼;及寒壅不调,鼻塞声重,咽干多渴,五心烦热,小便赤涩,大便秘滞。 
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 甘草( ) 当归(去苗,洗) 麻黄(汤浴,不去节,焙干,秤) 芍 
药荆芥穗(各六十两) 白术(一十五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薄荷各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小儿麸豆疮疹,欲发先 
狂语、多渴及惊风积热,可服一钱,并临卧服。如大人五脏壅实,欲要溏转,加至四、五钱,乘热服之。 
太医局x牛黄生犀丸x 治风盛痰壅,头痛目眩,咽膈烦闷,神思恍惚,心忪面赤,口干多渴,睡卧不安,小便赤 
涩,大便多秘,小儿风热痰壅。 
牛黄(研) 生犀(镑。各二两半) 牙硝(研) 半夏(用白矾制) 天麻(去苗。各二十两) 羚 
羊角(镑) 腻粉 黄丹(各研) 雄黄(水飞。各五两) 
龙齿(水飞) 朱砂(飞研。各十两) 龙脑(研,二两半) 水银(用铅结砂子,秤十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两作二十丸。每服一丸,温薄荷汤化下。中风涎潮,牙关紧急,昏迷不省,用腻 
粉一钱,药三丸,生姜自然汁七点,薄荷水同化下。得吐或利,逐出痰涎即愈。小儿风热痰壅,睡卧不安, 
上窜 齿,每服半丸。加急惊风,涎潮搐搦,眼目戴上,牙关紧急,用腻粉半钱,生姜自然汁三、五点,薄 
荷水同化下一丸,更看岁数大小加减。 
太医局x如圣汤x 治风热毒瓦斯上攻,咽喉痛,喉痹肿塞妨闷,及肺壅咳嗽,咯唾脓血,胸满振寒,咽干不渴,时 
出浊沫,气息腥臭,久久吐脓,状如米粥。又治伤寒咽痛。 
桔梗(一两) 甘草(锉,炒,二两)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小儿时时呷服,食后临卧。 
太医局x龙脑饮子x 治大人、小儿蕴积邪热,咽喉肿痛,赤眼口疮,心烦鼻衄,咽干多渴,睡卧不宁;及除痰热 
咳嗽,中暑烦躁,一切风壅,并宜服之。 
甘草(十斤,蜜 ) 藿香叶(一斤半) 石膏(四十两,细研) 缩砂仁 栝蒌根(各三十两) 大栀子( 
一百二十两,去皮,微炒) 
上为末。每服一钱至二钱,用新水入蜜调下。又治伤寒余毒,潮热虚汗,用药二钱,水一盏,入竹叶五、 
六片,煎七分,温,并食后服。 
太医局x清凉饮子x 治小儿血脉壅实,腑脏生热,颊赤多渴,五心烦躁,睡卧不宁,四肢惊掣,及因乳哺不时, 
寒温失度,令儿血气不理,肠胃不调。或温壮连滞,欲成伏热;或壮热不歇,欲发惊痫。又治风热结核,头 
面疮疖,目赤咽痛,疮疹余毒,一切壅滞,并宜服之。 
大黄(米下蒸,切,焙) 赤芍药 当归(去芦头) 甘草(炙) 
上等分,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去渣温服。量儿大小、虚实加减,微溏利为度。食后 
临卧服。 
太医局x消毒散x 治小儿疮疹已出,未能匀透,及毒瓦斯壅遏,虽出不快,壮热狂躁,咽膈壅塞,睡卧不安,大便 
秘涩。及治大人、小儿风热,上膈壅热,咽喉肿痛,胸膈不利方。 
牛蒡子( ,六两) 甘草(炙,二两) 荆芥穗(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一钱,用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食后。小儿量力少少与之。如治疮疹,若大便利者, 
不宜服之。 
太医局x惺惺散x 治小儿风热疮疹,伤寒时气,头痛壮热,目涩多睡,咳嗽喘粗,鼻塞流涕方。 
桔梗 细辛(去叶) 人参(去芦头) 甘草(炙) 白茯苓(去皮) 栝蒌根 白术(各一两) 
上七味同杵,罗为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薄荷三叶,同煎至四分,温服。如要和气,即入生姜煎 
服。不计时候。 
太医局x鹤顶丹x 治大人、小儿风热痰实,咽膈不利,口干烦渴,睡卧不安,及中暑头痛,躁渴不解方。 
寒水石粉(一百一十两) 麝香(研,二两半) 甘草(锉,炒为末,三十五两) 朱砂(飞研,一百两) 牙 
硝(枯过,研,一百二十五两) 
上合研匀,炼蜜搜和,每一两二钱作十丸。大人温生姜水化下一丸。如治中暑,入生龙脑少许,同研细。 
新水化下。小儿一丸分四服,更量大小加减。又治小儿腑脏积热,心神不宁,夜卧狂叫,口舌生疮,用薄荷 
自然汁化下,并食后服。 
《谭氏殊圣》治小儿风热,狂语烦躁。x养心丹x 
安息香(一两半) 朱砂(飞过,一两) 真珠(末,三分) 玳瑁(三钱,水磨成粉) 牛黄 脑子(各一分) 
上研令细,以重汤酒煮,安息香膏和匀,丸如绿豆大。食后临卧,人参汤下三、五丸。 
《婴孺》x枳实丸x 治小儿瘙痒,痒痛如疥,搔之汁出,身中 如麻豆,年年喜发,面目虚肥,毛发细黄,皮 
肤薄而光泽,时生鼻气。此是少时热盛极,体当风中,风热相搏所得也,不治成大风疾方。 
枳实(六分,炒) 菊花 蛇床子 防风 白薇 蒺藜 浮萍草(各四分) 天雄(炮) 麻黄(去节) 漏芦(各 
二分) 
上为末,蜜丸大豆许。五岁饮服十丸至二十丸,至大者儿并大人可散服方寸匕,酒服。量儿岁与之。 
钱乙x抱龙丸x 治伤风温疫,身热昏睡,气粗风热,痰实壅嗽;治惊风潮搐及蛊毒中暑,沐浴后并可服。壮实小 
儿宜时与服之。 
天竺黄(一两) 雄黄(水飞,一分) 辰砂 麝香(各研半两) 天南星(四两,腊月酿牛胆中,阴干 
百日,如无,只将生者去皮脐,锉,炒干用,然不及。) 
上为细末,煮甘草水和丸皂子大,温水化下,服之。百日小儿每丸分作三、四服,五岁一、二丸,大人三、 
五丸。亦治室女白带,伏暑,用盐少许,嚼一、二丸,新水送下。腊月中雪水煮甘草和药尤佳。一法用浆水 
或新水浸天南星三日,候透软,煮三、五沸,取出乘软切去皮,只取白软者薄切,焙干炒黄色,取末八两, 
以甘草二两半拍破,用水二碗浸一宿,慢火煮至半碗,去滓;旋酒入天南星末,慢研之,旋令甘草水尽,入 
余药。《孔氏家传》方同,云更加牛黄半分,是孙兆方。 
张涣治小儿风热,x百合汤方x 
百合 白术(炮) 紫菀(洗,焙干) 人参(去芦头。各一两) 白茯苓 青橘皮 麦门冬(去 
、心) 甘草(炙。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一盏,入竹叶三片、薄荷两叶,煎至五分,去滓温服。 
《婴童宝鉴》治小儿风热,体如汤火,夜啼。x绿霞散方x 
柏叶(二分) 天南星(炮) 僵蚕 蝎 郁金(并末。各一分) 雄黄(末,一钱) 
上件都研匀,每服薄荷蜜水下一字,加至半钱。 
《良方》治小儿风热及伤寒时气,疮疹发热等。x桔梗散x 
桔梗 细辛 人参 白术 栝蒌根 甘草(炙) 白茯苓 芎 
上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薄荷二叶,同煎七分。三岁以下儿作四、五服,五岁以上分二服。予家 
常作此药,凡小儿发热,不问伤寒风热,先与此散服,往往辄愈。兼服小黑膏尤善(方见伤寒门中。)此桔梗散与《活 
人书》方同,名惺惺散。(《孔氏家传》云∶惺惺散加钩藤、蝉蜕与小儿吃,甚妙,理上壅风热。) 
《活人书》x连翘饮x 治小儿一切风热方。 
连翘 防风 甘草 山栀子 
上件等分,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七分。 
《九 卫生》x黍粘子散x 疗小儿伤寒,斑疮、毒瓦斯,咽膈不利,声不出、疼痛方。 
牛蒡子(炒) 甜参 升麻 甘草(炙) 干薄荷(等分) 
上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万全方》治小儿风热,心胸烦闷。x牛黄散x 
牛黄(细研入) 马牙硝(研。各一分) 郁金(末,半两) 人参(一钱,末) 
上件都研令匀。每服半钱,以荆芥汤调下,日三、四。 
《聚宝方》x牛黄丸x 治一切风热,化涎止头痛,解蛊毒。 
黄牛胆(十二月收取汁,和天南星末入胆袋内,实填捏扁,挂透风处一百日) 水窟雄黄(每煎药一两用 
一分,水飞) 真麝香(研,炒,一钱) 
上三味为末,糯米煮稀糊,丸皂子大。每服一丸。头疼,金银薄荷汤嚼下一丸;伤暑毒,生姜蜜水嚼下; 
缠喉风,生姜薄荷自然汁化下;小儿风热,麦门冬熟水化下;解蛊,汗HT 洗汤化下五丸。余疾一丸或二丸。 
如坠涎,生姜汤下;暴中风,豆淋酒下;沐浴伤风,温酒嚼下。 
《聚宝方》x惺惺散x 治小儿风热温壮,及外伤风冷。 
桔梗 细辛(去叶) 甘草(炙) 人参 白茯苓(去皮) 栝蒌根 白术(炮。各一两) 
上七味为细末,每服一大钱。水六分,薄荷少许,同煎至四分,温服。如要和气,即入生姜煎服。 
《惠眼观证》x牛黄丸x 下风热,取涎泛。常不使 汤丸,只用此药。 
雄黄(一钱) 朱砂(二钱) 全蝎(七个) 轻粉(二匣) 
上同研令匀,用饭饮丸如此○大。每服一岁以上十五丸,二、三岁以上二十五丸。其余加减,大小服之。 
《惠眼观证》x乌犀膏x解风热,开胸下膈。 
干地黄 元参(润者) 牛蒡子(炒。各半两) 甘草(炙,一分) 龙脑(少许,研) 
上为末,炼蜜为膏。每服两皂子大,蜂糖熟水下。 
《张氏家传》x天竺黄散子x 治小儿风热惊风。 
天竺黄 蝉壳 白僵蚕 山栀子 甘草(炙) 郁金 
上件等分,同杵,罗为末。每服一钱,熟水调下。三岁孩儿可半钱,牙儿只一字。 
《张氏家传》治一切风,镇心化涎,疗风壅痰实,头痛目眩,怔忪恶心,神昏语涩,颈项拘急,手足麻痹。及治 
小儿风热上盛,眠睡不宁,颊赤涎潮,欲变惊痫者,悉宜服之。应有风涎,食后最宜常服。x大牛黄丸方x 
牛黄 生脑子(各秤半两) 朱砂(研,一两半) 天南星(以浆水慢火煮一复时,透心软切,焙,或 
未软,更煮半日) 乌蛇(酒浸取肉) 白僵蚕(炒) 
肥白天麻 人参(各一两) 干全蝎 白附子(各炒) 水磨雄黄(研) 生犀(镑。各三分) 麝香(一分) 
上除研者药外,一处捣,罗为细末。后入研者,合和匀,炼蜜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一粒至二粒,细嚼,煎 
人参薄荷汤送下;或化亦得。食后临卧服。 
《张氏家传》∶小儿风热,肌瘦,五心烦热,不长肌肉,面黄痿瘦,夜卧不安,时发虚汗;或脏腑泄泻变痢,难 
服凉药,可服x四顺散x方 
银州柴胡(去芦) 真地骨皮 白桔梗(各三钱) 甘草(炙,钱半) 
上件焙干为末。每服一钱、半钱,大小加减。水三分煎一分半,温温服。 
《庄氏家传》x治风热坠痰方x。 
甘草(末,二两) 腻粉 青黛(各五钱) 麝(一钱) 
上用白面五钱,滴水丸如皂子大。每服一丸,用倒流水化破。 
《庄氏家传》初春风热拥毒,利脏腑方。 
黄芩 大黄 荆芥 甘草(炙。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服一撮。水一盏,煎五分,量儿大小与服。 
《庄氏家传》治小儿风热。x天竺黄散方x 
天竺黄 人参 甘草(微炙。各一两) 郁金(二两,湿纸裹煨) 白药子(二两,大皂角三捶捶碎,浸 
三宿,焙干) 
上件一处捣,罗为末。每服一钱或半钱,用温蜜水调下,常服甚妙。此药是知广州南海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