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156-幼幼新书 >

第165章

156-幼幼新书-第165章

小说: 156-幼幼新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内) 薰陆香(别研) 龙脑(研。各一两) 朱砂(研,水飞) 白术 丁香 青木香 白 
檀香(锉) 沉香 乌犀(镑屑) 荜拔 安息香(别为末,澄去砂石,用无灰酒一升熬成膏) 香附子(去皮) 诃 
黎勒(烧,取皮) 麝香(研。以上各二两) 
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用安息香膏并炼白蜜和剂。每服旋丸如梧桐子大。早朝取井华水,温冷任意,化服 
四丸,老、小儿可服一丸,温酒化服亦得,并空心服之。用蜡纸裹一丸如弹子大,绯绢袋盛,当心带之,一 
切邪神不敢近。 
太医局x小丁香丸x 消积滞生冷、留饮宿食,止痰逆恶心、霍乱呕吐。治心腹胀满,胁肋刺痛,胸膈痞满,噎塞 
不通。常服顺脾胃,进饮食。又治小儿吐逆不定方。 
丁香(三两) 肉豆蔻(三十个) 木香(一两半) 五灵脂(一十二两) 巴豆(去皮出油,二百一十个) 
上为细末,入巴豆令匀,面糊和令得所,丸如黍米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温生姜汤下,橘皮汤亦得,食 
后服。如霍乱吐逆,煎桃叶汤放冷下。小儿吐逆不定,三岁儿服三丸,五岁以下服四丸,用生姜桃叶汤下。 
太医局x丁香散x 治小儿胃虚气逆、呕吐不定,精神羸困,霍乱不安方。 
丁香 藿香(去枝梗。各一分) 人参(半两,去芦头) 
上件同杵,罗为散。每服一钱,水半盏,煎五、七沸,入乳汁少许去滓,稍热时时服,不计时候。 
《谭氏殊圣》治小儿吐逆,下膈和胃。x紫朴散x方 
上用浓朴去粗皮,以生姜汁炙令香熟,为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米饮调下,温服。 
《谭氏殊圣》治小儿吐逆不定方。 
上用干姜炭火烧及八分,研如粉。每服一字至半钱,以蜜汤放冷,调下立效。 
《婴孺》x王子汤x 治小儿吐下不止方。 
赤石脂(九钱) 黄连 甘草(炙) 干姜(各六铢) 黄芩(二钱) 胶(一挺,如指大) 黄蜡(一弹子大)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纳蜡并胶令烊尽。为三服或四、五服,以意加减良。 
《婴孺》治小儿吐下后,内虚气奔上,饮食呕逆而烦方。 
浓朴(六分) 桂心(四分) 枳实(三个、炙) 生姜(二分) 
上切,以水二升煎至一升一合,为三服。 
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婴孩、小儿乳食不化,腹急气逆。x塌气丸x方 
巴豆(十片,是五个也) 胡椒(十粒) 丁香(十个) 青橘(十个,汤浸一宿,不去皮瓤,每个入巴豆半个, 
胡椒一粒,丁香一个,麻线缠结之) 
上用酽米醋一碗煮青橘,候醋干为度,取出,细切青橘,同诸药焙干为末,粟米糊为丸如粟米大。每服三 
岁五丸,五岁七丸,七岁十丸。饭饮下,一日三服。 
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婴孩小儿吐逆不止。x羌活膏x方 
羌活 独活(各去芦头) 人参 白茯苓 防风(蚕头者)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 全蝎(炒) 水银(各一 
两) 硫黄(三钱,同上项水银研令青色,各不见水银星方可用) 
上为末,炼蜜为膏。每服旋与婴孩如黑豆大,二、三岁如龙眼核大,五、七岁如龙眼大,薄荷汤化下。 
x钱乙香银丸x 治吐方。 
丁香 干葛(各一两) 半夏(汤浸十次,切、焙) 水银(各半两) 
上三味同为细末,将水银与药研匀,生姜汁丸麻子大。每服一、二丸至五、七丸,煎金银汤下,无时。 
张涣x养中汤x方 养脾胃,治呕吐不止。 
大附子(炮裂,去皮尖脐,一枚) 沉香 木香(各半两) 人参(一两) 官桂 半夏(汤浸七遍,焙干。各一 
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三片,煎五分去滓,放温时时服。 
张涣x香参汤x方 消寒痰,治呕吐。 
藿香叶 人参 舶上丁香皮 丁香 白茯苓(各一两) 青橘皮(去白) 木香 甘草(炙。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二片煎至五分去滓,温服。 
张涣x万安丹x方 治胃虚久吐。 
半夏(汤洗七遍,焙干为末) 硫黄(末) 白术(炮为末。各一分) 朱砂(半两,细研,水飞) 附子(一枚, 
炮制去皮脐,别捣为细末) 
上件同拌匀,生姜汁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饮下。 
张涣x菖阳散x方 和心胃,治呕吐。 
菖蒲(一两,一寸九节者) 丁香 人参 木香 檀香(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生姜自然汁少许同白汤调,放温令下。量儿大小加减。 
张涣x匀气汤x方 宽中止呕吐。 
白术(三分) 人参 丁香 木香 甘草(炙) 青盐 浓朴(生姜制,炒香熟。各半两) 
上件慢火炒香熟为度,碾、罗为细末。每服半钱至一钱,沸汤点服。 
张涣x温膈汤x方 匀气治呕逆。 
丁香 草豆蔻(去皮用) 人参(去芦头。各半两) 青橘皮 槟榔 甘草(炙。各一分) 
上件捣,罗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入生姜自然汁少许,温汤调下。 
张涣x香朴散x方 调冷热,治呕吐 
丁香 麦门冬(去心。各半两) 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人参(去芦头。各一两) 
上件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二片,枣一枚,同煎至五分去滓,温服。 
张涣x白术汤x方 治呕吐,滋津液。 
白术(一两)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干) 人参(去芦头) 桑根白皮(锉) 半夏(汤浸七遍,焙干。以上各 
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三片,煎至五分去滓,温服。 
张涣x香葛汤x方 治呕吐后渴甚,津液燥少。 
藿香叶 白茯苓 甘草(炙。各半两) 丁香 干葛根(锉) 人参(去芦头。各一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次用麝香一钱细研,同拌匀。每服半钱至一钱,生姜汤调,放温服。量儿大小加减。 
张涣x枇杷叶汤x方 治呕吐烦渴。 
枇杷叶(一两,拭去毛,炙微黄) 丁香 人参(去芦头) 白茯苓 甘草(炙。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半钱,煎紫苏汤调下。量儿大小加减。 
张涣x遗方藿香散x 治小儿脾胃不和,吐逆。 
藿香叶(半两) 人参 丁香 菖蒲(一寸九节者) 半夏(姜汁制。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盏,生姜二片,煎至四分去滓服。 
张涣x遗方银液乳香丸x 治小儿久吐不定。 
红牙大戟 半夏(二铢,用浆水煮软,切、焙,干秤) 乳香 贯众 粉霜(各一分) 朱砂 腻粉(各一钱) 水 
银(砂子,一皂皂大) 
上为细末研匀,用黄蜡熔丸和如绿豆大。每一岁二丸,二岁三丸。以上量大小加减丸数,研大麻仁水下。 
张涣x遗方真朱丸x 治小儿久吐,诸药不效者,此方神验。 
水银(砂子) 轻粉(各一钱) 丁香(一分) 红牙大戟(一两半,浆水煮过) 乳香 五灵脂(末。各半两) 
上为细末,用黄蜡九钱,重熔,入药末搅匀,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五丸,煎马齿苋汤下。 
《婴童宝鉴》治小儿只吐不泻,腹中疼痛。x玉露散x方 
上以寒水石烧为末。每服半钱,姜水调下。 
《婴童宝鉴》治小儿吐逆。x人参散x方 
人参(末,三分) 丁香(末,一分) 藿香(末) 甘草(炙。各半两) 
上件和匀。每服一字半钱,饭饮下。 
《良方》治大人、小儿吐。x紫粉丸x 
针砂(醋浸一夜,辟去醋,便带醋炒,且候并铫子红色无烟乃止,候冷细研,更用醋团火烧通赤,取候冷再研极细) 
上件药用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粥饮下。服讫,便吃一盏许粥,已不吐。如未定,再服决定。 
小儿小丸之,随儿大小与此药,极神异。然吐有多端,《良方》中有数法,皆累验者,可参用之。 
《良方》大人、小儿吐逆。x软红丸x 
辰砂 信砒(各半两强) 胭脂(一钱) 巴豆(七个,取霜) 
上熔蜡少许,油三、两滴和药为剂,以油单裹之,大小如绿豆大,小儿如芥子。浓煎槐花甘草汤,放温下 
一丸。忌热食半时久。此药疗人吐只一服止,尝与人一丸。偶两人病,分与两人服,两人皆愈。 
《九 卫生》x藿香散x 疗小儿呕不定,虚风喘急方。 
藿香 白附子(等分) 
上同为细末,米饮调下一钱。 
《九 卫生》x草金散x 疗小儿吐逆方。 
烂大栀子(三个) 草乌头(一个) 
上件同于小藏瓶内,用泥固济烧,烟尽取出,研细。每服一字,生姜汁调下。 
《聚宝方》x香茅散x 治小儿吐乳。 
藿香 白茅根 丁香花蕊叶 人参(各一分) 
上五味为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加减服。 
《聚宝方》x白饼子x 治小儿吐逆。 
白滑石 黄鹰条(各一钱) 半夏(一枚,炮) 蛤粉(半钱) 
上四味为细末,薄面糊为丸如豌豆大,捏为饼子。每服三饼,煎丁香汤下。新生儿,汤内研灌半饼。 
《三十六种》治吐乳。x人参散x方 
人参(半两) 藿香 丁香(各一分) 
上为末。每服半钱,水半盏,乳香少许,同煎至二分温服。 
《宝童方》治翻胃吐逆,腹内虚鸣。 
天台乌药(醋炙或炒) 半夏(各半两) 白姜(一分) 羊屎(十粒,羊腹内者) 
上件用文武火炒为末,熔为丸如此○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红酒下。 
《刘氏家传》x醒脾散x 治小儿脾胃滞、吐食,一切慢惊、慢脾风,大能醒脾。如危困多睡,饭饮调下一字至半 
钱,止吐泻方。 
大天南星(一个,重三钱以上者) 
上件热汤烫七次,开脐入朱砂一块如黄豆大,薄纸湿裹。开地穴深四寸,方圆八寸,药仰安穴内,地上以 
黄泥饼盖,用泥固脐,用炭火二斤地上烧,候火尽冷后取,末之,入脑麝少许,金银薄荷汤下一字至半钱。 
《刘氏家传》小儿吐逆方。 
薄荷 茴香(炒。各等分) 
上用生藕汁二合,麦门冬饮二合,调半钱下。 
《刘氏家传》小儿翻胃吐逆方。 
上用硫黄研细,生姜汁入沙糖,调硫黄一大钱,下立止(大人亦治)。 
《刘氏家传》治小儿气胃不和,脏腑泄泻,不思乳食,或 奶呕逆。x异攻散x方 
藿香叶 白术(炒) 人参 白茯苓 陈皮(炒) 木香 肉豆蔻(面裹炮,去面不用。各等分) 甘草(炙) 
上为末。每服小半钱,紫苏饭饮调下。 
《刘氏家传》x平胃丸x 治小儿一切吐不住,兼常服大壮胃气方 
马芹子 白僵蚕(去丝) 丁香(各半两) 
上件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此○大。煎陈橘皮汤化下。 
《庄氏家传》x蝎梢丸x 镇惊、化痰、祛风,兼止嗽、定吐逆,除一切惊积方。 
蝎梢(炒) 半夏(汤洗七遍) 丁香(拣者炒) 朱砂 白附子(炮制。各一分) 
上件为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加至十五丸,用姜汤下,不拘时候。 
《庄氏家传》治吐奶方。 
莲子心(七个) 丁香(三个) 人参(三寸) 
上细为末。以绵裹乳汁浸,令小儿吮吃妙。 
《庄氏家传》又方 
藿香(半两) 何首乌 白扁豆 甘草(炙) 糯米(以上各等分) 
上为细末。半钱,用水一小盏,入淡竹茹,煎至七分冷服,临卧空心。 
《孔氏家传》治小儿吐奶方。 
上用生姜、橘皮等分煎汤,与乳母服。 
《孔氏家传》x醒脾散x 治小儿因吐胃虚生风,胃气欲脱方。 
人参 天南星(等分,各碾) 
上为末。旋抄,每服二味各半钱,冬瓜子三、七粒,水一盏半煎两茶脚许,通口服,不计时候,以胃气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