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心理学(全文阅读)-社会心理学·txt >

第16章

心理学(全文阅读)-社会心理学·txt-第16章

小说: 心理学(全文阅读)-社会心理学·txt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落的书籍;而当噪音很大时,这个比例只有37%。其他的研究者也发现,巨大的噪音使人们忽略了环境中的其它事物,并驱使人们尽快逃离该情境。
? 时间压力
时间压力也影响人们的助人行为。假如你正在校园里散步,这时候有人忽然拦住你,让你提供一些帮助,你会不会帮他呢?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你急着去上课,你又会如何对待呢?常识及一些研究均显示,在前一种情境下,我们更可能去帮助他人,人们经常是因为太忙而无法帮助他人。达利(Darley 1973)等人的实验为此提供了很好的证据。他们以神学院的学生为被试,要他们从一幢楼走到另一幢楼,以便和某个人讨论圣经中和善的撒马利亚人的故事。研究中把被试分成两组,告诉其中一组被试慢慢地走,不用赶时间;而告诉另外一组说对方在等他们,所以必须尽快赶去。在走过去的途中,被试碰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人,他不停地咳嗽并自言自语。研究者想知道,被试会不会停下来帮助他。结果匆匆而过的那一组被试只有10%的人提供帮助,而悠闲的那一组有63%的人提供了帮助。
(2)助人者的特点
情境因素能增加或减少一个人表现出利他行为的可能性,但是有些研究也发现,一些人即使在不利的情境中也会帮助他人,而有些人即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也不去助人。可见助人者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助人倾向,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助人或利他行为有关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助人者的人格因素
虽然我们无法给“乐于助人的人”画出一个人格剖面图,然而,确实存在着一些人格特质,它能使得一个人在一些情境下表现出较大的助人与利他倾向。 萨陶(Satow 1975)发现,对社会赞许需求高的人,更可能给慈善机构捐款,但这种助人行为只有在其他人能看到时才出现。这些人只所以助人,是因为他们想受到表扬。另外一种人格因素是个体的爱心与道德感。在一项研究中,伦顿(London 1970)访问了那些在二战中冒死救助犹太人的基督徒,发现这些人都有很强的个人道德感,并且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在这一点上极为相似,父母是他们行为的道德指引者,可见父母的影响在孩子助人行为上的深刻影响。
? 助人者的心情
心情也会影响人们的助人行为。不少证据显示,当一个人心情很好时,他较乐于帮助他人。比如艾森(Isen 1972 1978)就发现,在图书馆得到一份免费的午餐,在电话厅里捡到一枚硬币,在实验室里工作表现好或听到好听的音乐,都能使一个人助人的可能性增加。如果没有这些令人心情愉快的事情发生,个体的助人倾向便要大打折扣。很显然这些正性情绪增加了人们助人的意愿。
然而正性情绪所产生的效果有时候要受到限制。首先,由好心情引发的助人效果一般很短暂,大约为20分钟,之后便不起作用。其次,假如向他人提供帮助会损及一个人的愉快心情,则愉快情绪将降低一个人的助人行为(Isen & Simmonds 1978),因为心情很好的人希望自己的良好情绪能得以保持。悲伤或沮丧的心情对助人行为的影响则要复杂得多:有些情况下不好的情绪使得人们只注意自己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助人的可能性(Thompson 1980);但在另外的情形下,帮助他人又能使一个人感到愉快,并因而减轻其不良的情绪(Cialdini 1981)。
? 助人者的内疚感
与亲社会行为有特殊关系的另一种心理是人们的内疚感(guilt)。内疚感是指当人们做了一件自己认为是错误的事时所唤起的一种不愉快情绪。为了降低这种情绪,人们常常会选择去帮助他人。在弗瑞德曼(Freedman 1967)等人的一项研究中,被试坐在一张桌子边上等待实验开始。在有些情境中,桌子极易被打翻,所造成的结果是桌子上的卡片散落了一地。实验者告诉被试这些卡片是某个人写论文急需的资料,当被试打翻桌子时,他会因搅混了这些卡片而产生内疚感。在另外一种情境里,桌子很稳固,卡片也没有被弄乱。结果与预期一样,诱发内疚感的情境使人们产生了更多的助人行为。对于内疚感的效果,一些研究者认为可能与人的两种动机有关:一方面,有内疚感的人希望通过做善事以弥补自己的过错;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能避免直接面对受害者,以免尴尬。
在内疚感与助人行为的关系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忏悔(confession)的效果。忏悔能使一个人的心理感到好受,使个体的内疚感降低。卡尔斯密斯(1968)的研究支持了这种观点。在一项研究中,实验者要让被试相信,由于被试使用了不好的信息而破坏了实验的结果。之后一部分被试有机会向实验者忏悔自己的错误,而另一些被试则没有这样的机会。同时还有一个控制组,该组被试并不认为自己破坏了实验结果,随后测量被试愿意继续参加实验的时间。结果如下图所示:内疚感增加了人们的助人行为;忏悔降低了罪恶感;也减少了助人行为。
表3…1: 内疚感、忏悔与助人行为
    情境   自愿参与进一步实验的时间
   内疚组
   忏悔组
   控制组       4。33
      2。67
      1。92
                     引自Carlsmith等人(1968)
? 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
个人困扰(Personal distress)是指当我们面对他人受难时所产生的个人反应,如恐惧、无助或任何类似的情绪。同情性关怀(Empathic concern)指同情心及对他人关心等情绪,尤其是指替代性的或间接地分担他人的苦难。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将焦点集中于自己,而后者把焦点集中在受害者身上。个人困扰促使一个人设法去降低自己不舒服的感觉,人们既可以通过帮助他人达到这一目的,也可以通过逃避或忽略苦难事件而达到此目的。而同情性关怀只能通过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他人而降低。许多研究证明了同情心能增加人们的亲社会行为(Hoffman 1981)。在一项研究中主试告诉被试一个名叫卡罗的大学生在车祸中双腿骨折,这使得他的功课拉下了很多,然后再让被试听一盒与卡罗谈话的录音带,问每个被试是否愿意帮助卡罗?实验者利用被试听录音时的指导语操纵同情心:在高同情心组里,被试被告知想象卡罗对受伤的感受以及这次意外对她的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在低同情心组里,实验者让被试尽量采取客观的观点去听谈话的内容,不用关心感受。结果与预期的一样,高同情心组有71%的人自愿去帮助卡罗,而低同情心组帮助的比例只有33%( Toi & Batson 1982)。心理学家戴维斯(Davis 1994)针对人们的这两种特性还编制了一个测量工具,如专栏3…4中所述。
专栏3…4: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的测量
仔细阅读下面的题目,并在每个题目前边的横线上写上符合你自己情况的分数。
其中:0 = 完全不象我
      1 = 有点不象我
      2 = 说不清楚
      3 = 有点象我
      4 = 非常象我
同情性关怀量表: 
                  1.看到别人有危险,我常常有一种要保护他们的愿望。
                  2.看到别人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我有时不觉得他们可怜。*
                  3.对那些比我不幸的人,我常常很关心他们。
                  4.我认为我是一个相当心软的人。
                  5.有时看到别人有麻烦,我并不感到抱歉。*
                  6.他人的不幸并不经常使我不安。*
                  7.我常常受到发生在我周围事情的影响。
个人困扰量表:
                  1.在紧急情况下,当我看到别人急需帮助,我会提供援助。
                  2.在一个非常情绪化的情境中,我常常感到很无助。
                  3.在紧急情况下,我感到恐惧和不舒服。
                  4.在常常能够相当迅速地处理危难事件。*
                  5.处于紧张情境中的时候,我很害怕。
                  6.看见别人受到伤害,我也能够镇定自如。*
                  7.紧急情况常常使我有一种不能控制自己的感觉。
做做看,你是一个关心他人的人吗?
同情性关怀:男 = 19。04    女 = 21。67
个人困扰:  男 = 9。46     女 = 12。28
注:打“*”的题目反向计分
(3)求助者的特点
人们的助人行为也受求助者特点的影响。斯洛科沃(Slochower 1980)发现人们对慈善事业捐款的行为就与接受捐款的人有关,如果募捐者是一个非残疾人的话,大学生不大会捐款。影响助人行为的求助者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是否受他人喜爱?
人们经常会帮助自己喜欢的人,而人们对他人的喜欢与否一开始便会受到像外貌与相似性等因素的影响。在许多情况下,长相漂亮的人更可能获得他人的帮助。在本森(Benson 1976)等人的一项现场研究中,研究者把一份填好的入学申请表放在机场的公用电话厅里,申请表上面已经贴好了邮票,只等寄出。研究同时操纵了外貌特征这一变量:有时申请表上贴上很漂亮的照片,有时则贴上不漂亮的照片。结果证明,照片上的人无论是男是女,只要漂亮,人们更可能帮他或她寄出申请表。除了外貌的因素,求助者与助人者的相似性对助人行为的发生也很重要。艾姆斯威勒(Emswiller 1972)在一项研究中以嬉皮士为被试,研究他们的助人行为。研究中他把助手打扮成“嬉皮士”或“正直的人”,结果发现:77%的嬉皮士帮助了同类,而只有32%的嬉皮士帮助“正直的人”。来自同一国家,具有某些相似的态度等都能促进了助人行为的产生。
? 是否值得他人帮助?
一个人是否会得到帮助也部分取决于他是否值得帮助。比如在路上人们大多会去帮助一个因生病而晕倒的人,而不太会去帮助一个躺在地上的醉汉。维纳(1980)通过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如果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同学是由于某些不可控的因素,如教师讲得不清楚而借笔记,他们较为乐意把笔记借给同学;但如果是由于可控性的原因,如从不好好记笔记,则他不大乐意将笔记借给该同学。假如一个人能借自己的力量完成某项任务,人们便不会去帮助他。
? 性别的影响
性别因素也影响助人行为的出现。 伊格列(Eagly 1986)等人发现在危险出现时,男性比女性表现出更高的助人倾向,但可惜的是这种行为只针对女性的求助者,尤其是漂亮的女性,而不是男性求助者。与男性的这种偏好不同,女性助人者的助人行为则不受求助者性别的影响,并且在特定情境下女性也会有较高的助人倾向。比如有人就指出,指出,他人所需要的帮助是同情等社会与情绪支持时,女性的助人倾向比男性更大(Shumaker 1991)。

本章推荐读物:
Chen; M。(1994)。 The smart parent’s guide to kid’s TV。 San Francisco : KQED Books。 
    这是一本简明易懂的书,它向家长传授了如何避免电视暴力、广告、刻板印象对孩子的影响,以及怎样利用电视媒体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P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