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心理学(全文阅读)-社会心理学·txt >

第22章

心理学(全文阅读)-社会心理学·txt-第22章

小说: 心理学(全文阅读)-社会心理学·txt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Ajizen; I。(1988)。Attitude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Chicago: Dorsey。这本书是对有计划行为理论及其发展陈述最完整的一本书。
Alwin; D。 F。; Cohen; R。 L。; & Newb; T。 N。(1991)。Personality and social change: Attitude persistence and changes over the lifespan。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这本书是Newb50年有关态度研究的总结,它包含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有关政治和社会态度研究的成果。
Eagly; A。 H。; & Chaiken; S。(1993)The psychology of attitudes。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这本书对有关态度的研究和理论做了较为完整的陈述。
Perloff; R。。 M。(1993)。The dynamic of persuas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这本书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有关说服的研究。
Petty; R。 E。 & Cacioppo; J。 T。(1986)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 Central and peripheral routes to attitude change 。 New York: Springer。 该书的作者系统地分析了浅层和深层说服的问题。
本章复习题:
1.什么是态度?它包含哪些心理成分?
2.通过态度预测行为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因素?
3.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测量人们的态度?
4.简述有计划行为理论的观点。
5.海德的平衡理论和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是怎样解释态度改变的?
6.不当理由、自由选择以及努力因素与认知失调有什么样的关系?
7.从说服模型论述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8.什么是偏见?人们为什么会有偏见?怎样克服人们的偏见?




第五章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表现在人们对他人的影响与依赖。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众多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在我们的心理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我们克服生活中的寂寞,而且人际关系所提供的社会支持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对中国人来说,人际关系更是被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之上,这种对关系的强调有它好的一面,比如由于强调与他人的联系,使得中国人比较强调内团体的利益与和谐;另一方面,这种对人际关系的强调又使得人们在任何事情上都依赖关系,从而使整个社会受到损害。在这一章里,我们将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论证分析人际关系的问题,主要讨论人际吸引和亲密关系以及爱情等问题。
第一节 人际吸引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他人进行有意义的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前提。心理学家鲍麦斯特(Baumeister 1995)等人就指出:归属的需要(Need for belong)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最广泛的社会动机。拉尔森(Larson 1981)在研究了人们的时间利用时也发现人们大部分是时间与他人在一起(青少年74%,成人71%),并且和他人在一起的时候,个体表现得更快乐、警觉和兴奋。Waal(1989)对大猩猩和猴子的比较研究暗示这种亲和需求存在着生物基础,也就是说,人们寻求与他人交往、交朋友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亲密关系的倾向源于自身生存的遗传特质,为了生存,人们需要和他人交往。
1、人们为什么互相吸引?
(1)人类的亲和的动机
心理学家阿特金森(1954)、McAdams(1980)等人认为,有两种动机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一是亲和需求(The need for affiliation),它是指一个人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二是亲密需求(The need for intimacy),指人们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
人类的亲和需求与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第一个因素与社会比较有关,它强调人们通过社会比较获得有关自己和周围世界的知识。比如沙赫特(Schachter1959)就发现,和他人在一起可以减少个体的恐惧和焦虑。在一项研究中,沙赫特告诉女性被试她们要参加一项电击如何影响生理反应的实验。在“高焦虑”组里,被试被告知电击很痛但不会对她们造成伤害;“低焦虑”组的被试则被告知电击就象打针一样只有一点痛。实际上她们不会受到电击,实验者只是想让被试相信自己不久将会受到这样的电击。之后,沙赫特告诉被试由于实验用的仪器还没有装配好,请她们等10分钟。并且告诉被试她们可以自己单独等,也可以与其他被试一起等。结果如图5…1所示:
                            图5…1:不同焦虑情况下人们的选择
在高度焦虑时,人们选择与他人一起等待,而在低度焦虑情况下却更愿意独自等待。沙赫特
用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parison theory)来解释这种现象,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与他人亲近,是为了拿自己的感觉与其他在同样情境下的人比较。米勒(Miller 1984)进一步认为,人们不仅通过社会比较来判断自己的能力和自我概念,而且通过它获取有关自己情绪甚至朋友选择方面的信息。
第二个因素与社会交换有关,它强调人们通过社会交换获得心理与物质酬赏。按照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的观点,人们会尽量寻求并维持酬赏大于付出的人际关系。对于亲和需求的作用,魏斯(Robert Weiss 1974)指出它可以提供六种重要的酬赏:
依附(Attachment):指最亲密的人际关系所提供给个体的安全及舒适感,这种依附小时候指向父母,成人后则针对配偶或亲密朋友。
社会整和(Social integration):通过亲和与他人交往,并与他人拥有相同的观点和态度,产生团体归属感。
价值保证(Reassurance of worth):得到别人支持时所产生的自己有能力有价值的感觉。
可靠的同盟感(A sense of reliable alliance):通过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意识到当自己需要帮助时,他人会伸出援助之手。
得到指导(The obtaining of guidance):与他人交往可以使我们从他人那儿获得有价值的指导,比如从医生、朋友以及老师等处。
受教育机会(The opportunity of nurturance):与他人交往能够使我们有机会接受来自他人的教育。
(2)为了克服寂寞
人们与他人交往的第二个原因是为了克服寂寞。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寂寞的体验,什么是寂寞呢?心理学对寂寞所做的定义是: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缺乏某些重要成分时所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比如当你远离自己的故乡来到北京或是去国外留学的时候,在最初的几周内,由于人生地不熟,你就会觉得自己的社会关系当中缺乏你所需要的支持与关爱,你必然会有寂寞的体验。
心理学家魏斯把寂寞分为情绪性的寂寞(Emotional loneliness)和社会性寂寞(Social loneliness):前者是指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附而引起的寂寞,比如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一个人需要建立一个家庭,并把配偶当作亲密的人来依附,而如果一个人到了40岁还未成家,他又与父母及朋友住得较远,这样的人常常会体验到情绪性的寂寞。社会性寂寞则是指当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由朋友或同事等所提供的团体归属感时产生的寂寞。比如远在国外生活的人常常会因为缺乏社会整合感和团体归属感而产生社会性寂寞。作为一个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很难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去,因此常常会产生社会性寂寞。
在谈到寂寞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弄清楚它与孤独(Aloneness)的不同:孤独是一种与他人隔离的客观状态,孤独可以是愉快的或不愉快的,如宗教领袖与伟人经常是孤独的,但是他们是在孤独中探索精神的启示与世俗的的进步,所以尽管孤独却并不寂寞,可以说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必要的关联。
专栏5…1: 校园里的寂寞
对许多学生而言,进入大学的兴奋总是夹杂着寂寞感,因为必须离开家人及朋友,并对于重新面临的社会生活感到焦虑。正如一个学生所说:“进入北大对我来说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在高中时曾是‘模范生’及‘最受欢迎的学生’,现在都得从头开始。起初,除了陌生人外,什么都看不到,这点很难适应,但我发现自己已渐渐习惯。”
为了了解进入大学后个人生活的改变,卡特娜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在最初的几周内,75%的报告了寂寞的经验,40%以上的人报告极严重。7个月之后仍有25%的人感到寂寞。卡特娜还研究了那些克服了寂寞的学生与仍感寂寞的学生的差异,发现他们最大的差异在态度上:假如在刚开学时,学生便预期将交到很多新朋友,并对自己的人格自信时,几个月后寂寞便恢复正常。因此卡特娜指出乐观及自信是创造令人满意的社会生活的主要因素。其他心理学家还发现,有寂寞感的大学生在与他人互动时自我中心的倾向很高。还有人发现有寂寞感的学生的自我展露的方式也不同于一般人,他们不会对刚认识的人说真心话,且不轻易透露关于自己的信息。
寂寞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人经历长期寂寞,有时也叫慢性寂寞(Chronic loneliness),他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将会受到影响。心理学家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把它与青少年问题结合在一起,着重分析了父母离异对孩子寂寞感的影响,得到了对我们的生活很有价值的一些结论。
自80年以来离婚成了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Bane(1976)根据一项调查指出,约有三分之一的美国孩子在18岁之前有父母离异的经验。而在目前的中国随着人们婚姻观念的变化,离婚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据一项统计结果显示,1998年我国上海市和黑龙江省的离婚率(全国离婚人数与总人口的比例)超过了千分之四,比日本的离婚率要高。所以关注离婚对青少年和儿童的影响是保证下一代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
早在80年代初,Longfellow在研究离婚的影响时就发现:父母离异的孩子长大后较易感到寂寞。Rubenstein(1982)等人则进一步发现,孩子的寂寞感与父母离婚时孩子的年龄有关。如果父母离异发生在孩子6岁以前的话,寂寞更可能在孩子身上发生。在研究中为了确认孩子的寂寞感确实由父母离婚引起,Rubenstein还对比了父母离异的孩子和双亲中一方自然死亡的孩子在寂寞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在儿童时期双亲之一自然死亡的人,在他长大后所体验到的寂寞与正常人一样。
Rubenstein在解释此结果时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孩子的归因:较小的孩子常将父母的离异归于自己身上,虽然这是不合理的信念,但孩子们却相信是自己使父母离异,这种倾向在学龄前儿童身上尤其强烈。但如果父母离婚时孩子较大,他们通常较能理解父母的离婚并非自己的过错。另外,由归因所引起的这种自我责备常常会在孩子的心理生留下阴影,并进一步伤及孩子的自尊心。第二个原因与这些孩子对待他人的态度有关:父母离异的孩子也可能将他人视为排斥性及不可信赖的,他们常常认为父母是不值得尊敬、令人挫折的,因此他可能会将这种知觉概化到一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