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42-寿世保元 >

第53章

542-寿世保元-第53章

小说: 542-寿世保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方。二便闭结甚难医。急炒盐来塞满脐。蒜片覆盐推艾熨。利便良方少人知。 
一论葱豉饼。专治老人大小便不通。 
生姜(半两) 葱白(根叶一大茎) 盐(一捻) 豆豉(三十粒) 
上捣烂须烘热安脐中。以帛扎定。良久气透。即通。或再换一饼。又方。用蜂蜜一钟。 
入皮硝二钱。滚汤一茶钟化下。 
一治大小便不通。明矾末一匙。安脐中。冷水滴之。冷透腹中。自然通。如是曾灸无脐 
孔。即 
于灸盘上。用纸作圈子。笼灸盘。着矾末在内。仍以水滴之。若仓卒无矾。以盐烧过入脐内 
蒜片上灸之。 
一论关格胀满。大小便不通。独蒜烧熟。去皮。绵裹纳下部。气立通。冷则易。腹满不 
能服药者用之。 
一论大小便不通者。此气闭也。 
x铁脚丸x 
皂角去皮子。炙不拘多少。为细末。酒打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送下。 
一论大小便不通。此方治之。殊效。 
x蜗牛膏x 
用蜗牛三枚。去壳。捣如泥。加麝香少许。纳脐中。以手揉按之。立通。或用田螺亦可 
一治大小便不通。 
猪牙皂角末。猪胆汁调。竹管吹入粪门。 
小便不通。葱汁吹入马口。验。 
六七月间。寻牛粪中有大蜣螂。不拘多少。用线穿起。阴干收贮。用时取一枚。要全者 
放 
净砖上。四面以炭火烘干。以刀从腰切断。如大便闭。用上半截。小便闭。用下半截。各为 
细末。新汲水调服。二便俱闭者全用。 
一人大小便不通。十余日。腹胀欲死。诸医用硝、黄、牵、巴等无效。予以冬葵子一剂 
水煎服。立通。 
一论大小便不通垂危者。 
x苏危散x 
苦瓜蒂(五钱) 川乌(炒) 草乌(炒) 香白芷 牙皂(炒) 细辛(各三钱) 胡椒(一钱)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用小竹筒。将药少许吹入肛内。即通。神速。 
一论脏腑实热。或小便不通。或大便不通。或大小便不通。 
x颠倒散x 
大黄(六钱) 滑石(三钱) 皂角(五钱) 
上为细末。温酒送下。如大便不通。根据前分两。如小便不通。黄三。石六。角如前。如 
大小便俱不通。黄、石均分。角亦如前。 
一治大小便不通。百方不效。肚腹胀满疼痛。咽喉饱塞。或痰壅盛气喘。伤寒结胸。卧 
不倒 
床。水米不下。死在须臾。此幽门气闭不通。用甘遂五分。面裹。火煨熟。取出为末。入麝 
香 
三厘。饭捣为丸。淡姜汤下。立通。或小便不通。或大便不通。或大小便俱不通者。皆效。 

卷五
痔漏
属性:脉沉小实者。易治。浮洪而软弱者。难愈。 
夫痔漏之原。由乎酒色过度。湿而生热。充乎脏腑。溢于经络。坠于谷道之左右。冲突 
为痔。久而成漏者也。痔轻而漏重。痔实而漏虚。治痔之法。不过凉血清热而已。 
至于治漏。初则宜凉血清热燥湿。久则宜涩窍杀虫。而兼乎温散也。或曰。痔漏火是根 
原。 
何故而用温涩。殊不知痔止出血。始终是热。漏流脓水。始是湿热。终是湿寒。不用温药。 
何以去湿而化寒乎。非止痔漏。百病中多有始热百终寒者。如泻痢。如呕吐。初作则肠胃气 
实而热。久则肠胃气虚而为寒矣。一论痔疮肿痛初起。立效。 
x祛风解毒汤x 
黄连(一钱) 黄芩(一钱) 连翘(一钱五分) 赤芍(一钱) 枳壳(麸炒一钱) 大黄(酒蒸 
一钱五分) 苦参(一钱五分) 黄柏(一钱) 槐花(一钱) 
上锉。水煎。空心服。为末。水泛为丸。用温水下。亦可。 
一论内经曰。二阴皆属肾。虽见症于大肠。实阴虚而火盛也。 
x祛毒养荣汤x 
当归(一钱) 芍药(二钱) 生地黄(酒洗一钱) 黄连(酒炒一钱五分) 黄芩(一钱) 黄 
柏(酒炒五分) 知 
母(一钱) 连翘(一钱) 升麻(五分) 荆芥(一钱) 槐角(二钱) 皂角子(二钱) 皂 
角刺(二钱) 天花粉(二钱) 黄 (一钱) 人参(一钱) 甘草节(一钱) 
上锉一剂。水煎。空心热服。远酒色。则全愈。 
一论千金不换刀圭散。治痔漏百发百中。(方见中风) 
一论专治通肠痔漏。 
x济生莲蕊散x 
莲蕊(焙一两) 当归(五钱) 五倍子(五钱) 黄连(五钱) 乳香(五钱) 没药(五钱) 
矾红(四两) 黑丑头末(炒一两) 锦纹大黄(半生半熟一两) 
上共九味。为细末。欲服药。前一日勿食晚饭。次日空心。用淡猪肉汁一钟。好酒一钟 
半。 
和猪肉汁煎。称药一钱二分调服。午后。于干净黄土上。大便见紫血为验。或如烂杏。五色 
相杂。亦为验矣。如散药难服。用酒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一钱五分。淡猪肉汤下。此方神 
效。不可轻忽。切忌烧酒色欲。发物鱼羊犬肉。 
一论治痔漏累验。 
x 皮丸x 长葛张明山传。 
刺 皮(一个连刺酒浸炙干) 当归(酒洗二两) 槐角(酒浸炒二两) 黄连(酒炒二两) 
地骨皮(酒炒干二两) 甘草(蜜炙二两) 乳香(二钱) 核桃(十个内取膈三十六片)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五丸。白汤或酒。早晚二服。一月后平复 
神效。 
一论凡人衣食丰饶。患痔必由于饮食色欲所致。及有乘酒醉犯房。欲要除根。必须服此 
滋阴补内之药。大戒醇酒浓味。寡欲可也。 
x脏连固本丸x 
怀生地黄(六两) 山药(四两) 山茱萸肉(四两) 白茯苓(去皮三两) 牡丹皮(三两) 
泽泻 
(一两) 黄连(四两) 黄柏(去皮四两) 槐角(三两) 知母(去毛三两) 人参(三两) 
当归(二两) 皂角(二两) 天花粉(二两) 
上各为细末。用雄猪大肠一段。去脂油。灌药末于内。两头丝线 
缚住。用糯米二升煮饭。将半熟时。捞起。去汤。将药肠盘藏于饭中。如蒸饭已熟。待 
取出。去两头无药线缚之肠。将药肠入净石臼内杵烂。拣出肠渣筋。如不粘。加些饭杵之好 
丸如梧桐子大。晒干。每服百丸。白滚水送下。 
一论痔漏多年不瘥之神方也。 
x收功补漏丸x 临川徐学韦验。 
白茯苓(去皮) 赤茯苓(去皮) 没药(各二两) 破故纸(四两) 
上药。俱不犯铁器。于石臼捣成块。春秋酒浸三日。夏二日。冬五日。取出。木笼蒸熟 
晒 
干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缓缓加至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予尝以 
此方。加入全料六味地黄丸。同作一处。同丸服。治年久漏不愈者。一料全愈。 
一论漏疮。先须用补药。以补气血。参、 、归、术为主要。大剂服之。外以附子为细 
末 
津调作饼子。如铜钱浓。以艾火灸之。漏大者艾炷亦大。漏小者艾炷亦小。灸令微热。不 
可令痛。饼干即易之。再和再灸。又以补气血药。作膏贴之。 
一论痔疮。脓血淋漓。口干作渴。晡热便血。自汗盗汗。以益气汤加茯苓、半夏、炮干 
姜。脾胃渐醒。后以六味丸兼进而愈。一治莲花痔疮。余绍坪得效。 
黄连(三钱) 乌梅(三十个) 大黄(三钱) 穿山甲(炒三钱) 
上锉。水煎。空心服。 

卷五痔漏
补遗
属性:一治痔漏热症。有瘀血作痛。取出恶物。通利小肠。 
川芎(一钱五分) 白芷(一钱) 赤芍(二钱) 枳壳(一钱) 阿胶(炒二钱) 莪术(一钱 
)生 
地黄(三钱) 茯神(三钱) 木通(二钱) 五灵脂(一钱) 桃仁(十粒) 大黄(二钱) 
白茯苓(三钱) 甘草(八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蜜三匙。水煎。食前服。以利为度。 
一治痔漏脱肛便血方 
川黄连(多用酒浸约三日许净四两) 防风(去芦) 枳壳(麸炒二两) 当归(全用四两) 
上四味。为细末。以前浸黄连酒。和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米 
饮或沸汤送下。忌煎炒酒面羊鸡鱼腥之物。 
x生肌散x 
五倍子(炒黄色三两) 乳香 没药 孩儿茶(各一钱) 白矾(五分) 
上为细末。每次以竹管吹入漏疮口内。 
一治痔。谷道中虫痒不止。用水银、枣膏各二两。同研相和。捻如枣核状。薄绵片裹纳 
下部。明日虫出。若痛者。加用轻粉作丸。 

卷五
体气
属性:x天香散x 内阁秘传。 
琥珀 乳香(各一钱五分) 白胶香(三钱) 白芷(二钱) 当归 蛤粉(各一钱五分) 
枯矾(三钱) 蜜陀僧(五分) 
上为细末。洗净腋下。每日擦之。有加铜绿者。 
一治体气方。蜘蛛一个。生捉大者。将瓦灯盏二个。一盛一盖。泥封固。火 。轻粉一 
钱。枯矾一钱。赤石脂一钱。先服通药。后用自己小便洗。以此擦之。 
一治体气并口齿恶臭方。 
丁香(五钱) 藿香叶 零陵香 甘松(各三钱) 香附 白芷 当归 桂心 槟榔 益智 
仁(各一两) 麝香 白豆蔻(去壳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杵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至二十日。身体即香。 
一治体气方。 
枯矾(一钱) 轻粉(一分) 蛤粉(二钱) 蜜陀僧(五分) 
上为细末。研匀。每以少许擦之。 
一治腋气方。 
x乌龙丸x 
当归(酒炒一两) 怀生地(二两捣烂) 白茯苓(去皮二两) 甘枸杞子(炒一两) 石莲肉 
(炒 
一两) 丁香(三钱) 莲肉(焙五钱) 木香(五钱) 乳香(五钱) 青木香(五钱) 冰 
片(一分五厘另研) 京墨(五钱) 
上为细末。用陈米饭。荷叶包。烧过捣烂。入地黄为丸。如黄豆大。用麝香一分。黄酒 
化为 
衣。每服三四十丸。临卧。半饥半饱。用砂仁一二分炒。入黄酒内送下。妇人加乌药醋炒三 
钱。香附米童便炒三钱。 
收功后药 
人参 当归 生地黄 乳香 没药 官桂 木香(各一钱) 麝香(以上八味用陈酒浸 
过一宿) 青皮 陈皮 白芷 良姜 麻黄 米壳 甘草(各一钱) 
上锉。水煎服。出汗。外用枯矾、川椒各一两。为末。擦腋下。终身忌鳜鱼羊肉。 
一治狐臭神方。真轻粉研细。先用水洗净。次擦上药。立愈。每三日擦一次。搽一月。 
断根。何以知其断根。其患人多是油耳。若病根一去。则油耳自愈。此为验也。 
一治腋气。五更时用猪精肉二大片。以甘遂末一两拌之。挟腋下。至天明。以生甘草一 
两。 
煎汤饮之。良久。泻出秽物。须在荒野之处则可。恐秽气传人故也。根据法三五次即愈。虚弱 
者间日为之。其他蜜陀僧、胡粉之类。皆塞窍治末耳。 
一治体气秘方。专治五膈五噎痞塞。诸虚百损。五劳七伤。体气口气颡气。一切诸般臭 
气。初服一七。百体遍香。若常服。身体康健。壮阳滋肾。补益丹田。其功不可尽述。 
x透体气口丸x 
沉香 丁香 木香 藿香 没药 甘松 缩砂 丁皮 官桂 白芷 零零香 
细茶 槟榔 
香附子 孩儿茶 白豆蔻 人参(各一两) 乳香 山柰 细辛 益智仁 当归 
川芎 乌药(各五钱) 麝香 朝脑(各一钱) 薄荷(一两) 
上先将大粉草半斤锉片。水煮汁。去渣。将汁熬成膏。将前药为末。炼蜜捣膏和为丸。 
如芡实大。每清晨噙化一丸。黄酒送下。忌生冷毒物解之。 
x沐浴方x 
防风 荆芥 细辛 当归 羌活 独活 皂角 藿香 白芷 本 番白草 
水红花 川芎 甘松 
上锉。水煎沐浴。令人香肌肤。去风癣。 

卷五
脱肛
属性:脉小而缓者。易愈。 
夫脱肛者。乃虚寒下脱。其病或因肠风痔漏。人服寒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