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42-寿世保元 >

第67章

542-寿世保元-第67章

小说: 542-寿世保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补天育嗣丹x 方伯王如永传。 
怀生地黄(去轻浮者不用沉实者八两好酒浸一宿入砂锅内蒸一日至黑) 嫩鹿茸(酥炙二 
两) 
虎胫骨(酥炙二两) 白茯苓(去皮切片乳汁浸晒干再浸再晒三次三两) 败龟板(酥炙二两) 
淮山药(四两) 山茱萸(酒蒸去核四两) 牡丹皮(去骨三两) 天门冬(去心皮三两) 泽泻( 
去毛二两) 当归(酒洗四两) 甘枸杞子(四两) 补骨脂(盐水洗微炒二两) 
上忌铁器。为细末。用紫河车一具。此乃混沌皮也。又名混元衣。取首男胎者佳。此乃 
初结 
之真气也。先用米泔水浸洗。再入长流水浸一刻。以取生气。取回。入碗内。放砂锅内蒸一 
日。极烂如糊。取出。先倾自然汁在药末内。略和匀。此天元真气汁也。将河车放石臼内杵 
如泥。却将药末汁。同杵匀为丸。如干。加些炼蜜。杵匀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钱。空 
心。温酒送下。忌三白。 
x续嗣壮元丹x 种子方。 
嫩鹿茸(酥炙一两) 真沉香(一两) 肉苁蓉(酒洗去甲一两) 天门冬(去心一两) 麦门 
冬( 
去心一两) 甘枸杞子(一两) 参(一两) 熟地黄(一两酒蒸) 巴戟(去心一两) 山药(四 
两) 柏子仁(去壳四两) 白茯苓(去皮一两) 五味(一两) 当归(酒洗一两) 山茱萸(酒蒸 
去核一两) 川杜仲(酒炒一两) 牛膝(去芦酒洗一两) 小茴香(盐炒一两) 破故纸(炒一两 
)何首乌(米泔浸一两) 石菖蒲(去毛一两) 朱砂(五钱) 菟丝子(陈酒洗令净炒干捣成饼 
晒干为末一两) 鳖甲(酥炙一两) 
上为细末。酒打面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盐姜汤下。临卧再进一服。忌烧 
酒胡 
椒干姜煎炒之物。专治虚损。阳事不举。少弱多情痼冷。心肾不交。难成子嗣。遗精白浊。 
五劳七伤。一切亏损之疾。无不应验。 
x鲁府遇仙传种子药酒方x 
白茯苓(去皮净一斤) 大红枣(煮去皮复选肉半斤) 胡桃肉(去壳泡去粗皮六两) 白蜂 
蜜( 
内) 绵黄 (蜜炙) 人参 白术(去芦) 当归 川芎 白芍(炒) 生地黄 熟地黄 小茴 
覆盆子 陈皮 沉香 木香 甘枸杞子 官桂 砂仁 甘草 乳香 没药 北五味子 
上为细末。共入蜜坛内和匀。竹箬封口。面外固。入锅内。大柴火煮二炷香。取出。埋 
于土 
中三日。去火毒。每日早午晚三时。男女各饮数杯。勿使大醉。安魂定魄。改易容颜。添髓 
驻精。补虚益气。滋阴降火。保元调经。壮筋骨。润肌肤。目视有光。心力无倦。行步如飞 
寒暑不侵。能除百病。交媾而后生子也。 
一治妇人子宫虚冷。带下白淫。面色痿黄。四肢酸痛。倦怠无力。饮食减少。经脉不调 
面无颜色。肚腹时痛。久无子息。服药更宜戒气恼。更忌生冷。其效如神。 
x艾附暖宫丸x 
香附米(醋浸六两) 艾叶(三两) 当归(酒浸三两) 川芎(二两) 白芍(酒炒二两) 怀 
生地(酒蒸黑一两) 黄 (蜜炙三两) 吴茱萸(三两) 官桂(五钱) 川续断(一两半)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淡盐汤下。 
一论妇人气盛于血。变生诸症。所以无子。寻常头晕膈满怔忡。皆宜服。 
x抑气散x 
香附米(童便浸四两) 白茯神(去皮木一两半) 陈皮(去白二两) 甘草(炙一两) 上为 
末。每服二钱。空心。滚水送下。 

卷七
妊娠
属性: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是气血调和。阳施阴化也。诊其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 
少 
阴心脉也。心主血脉。又云。肾名胞门子户。尺中肾脉也。尺中之脉。按之不绝者。妊娠之 
脉也。三部浮沉正等。按之无断绝者。有娠也。又左手沉实为男。右手浮大为女。左右俱沉 
实。生二男。左右俱浮大。生二女。又尺脉左偏大为男。右偏大为女。左右俱大产二子。又 
左右两尺脉皆浮。为产二男。不尔女作男生。俱沉为产二女。不尔男作女生。又左手尺脉浮 
大者男。右手尺脉沉细者女。又 
得太阴脉为男。得太阳脉为女。太阴脉沉。太阳脉浮。欲知男女。背面行。夫自后呼之 
左回首是男。左回首是女。又看上阃时。夫从后急呼之。左回首是男。右回首是女。妇人 
妊娠左首乳房有核。是男。右首乳房有核。是女。 
妊娠一月。名曰始形。饮食精熟。酸美受御。宜食大麦。毋食腥辛之物。是谓才贞。足 
厥阴 
养之。足厥阴者。肝之脉也。肝主血。一月之时。血流涩如不出。故足厥阴养之。足厥阴穴 
右足大指歧间白肉际处。 
妊娠二月。名曰始膏。毋食腥辛之物居必静处。男子勿劳。百节皆痛。是谓始藏也。足 
少阳 
养之。足少阳者。胆之脉也。主于精。二月之时。儿精成于胞里。故足少阳养之。足少阳穴 
在足小指间本节后跗骨上一寸陷中者是。 
妊娠三月始胎。当此之时。血不流。形像始化。手心主养之。手心主者。脉中精神。内 
属于 
心。无悲哀思虑惊动。手心主穴在掌后横纹是。诊其妊娠脉滑疾。重以手按之散者。胎已三 
月也。 
妊娠四月之时。始受水精。以成血脉。其实宜稻粳。其羹宜鱼雁。是谓盛荣。以通耳目 
而 
行经络。洗浴远避寒暑。是手少阳养之。手少阳者。三焦之脉也。内属于腑。四月之时。儿 
六腑顺成。故手少阳养之。手少阳穴。在手小指间。本节后二寸是也。诊其妊娠四月。欲知 
男女。左脉疾为男。右脉疾为女。左右俱疾为生二女。当此之时。慎勿泻之。必致产后之殃 
何谓也。是手少阳三焦之脉。内属于三焦。静形体。和心志。节饮食。 
妊娠五月。始受火精。以成其气。卧必晏起。洗浣衣服。深其屋室。浓其衣裳。朝吸天 
光。 
以避寒殃。其食宜稻麦。其羹宜牛羊。和以茱萸。调以五味。是谓养气。以定五脏者也。一 
本云。宜食鱼鳖。足太阴养之。足太阴脾之脉主四季。五月之时。儿四肢皆成。故足太阴 
养之。足太阴穴在足内踝上三寸也。诊其妊娠脉。重手按之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又 
其脉数者。必血怀。脉紧者必胞阻。脉迟者必腹满喘。脉浮者必水怀为肿。 
妊娠六月。始受金精。以成其筋。欲微劳。无得静处。出游于野。数观走犬。及视走 
马。宜 
食惊鸟猛兽之肉。是谓变腠膂筋。以养其爪。以牢其背膂。足阳明养之。足阳明胃之脉。 
主其口目。六月之时。儿口目皆成。故足阳明养之。足阳明穴在太冲上二寸者是也。 
妊娠七月。始受木精以成体。劳躬摇支。无使定止。动作屈伸。居处必燥。饮食避寒。 
常宜 
食稻粳。以密腠理。是谓养骨牢齿者也。手太阴养之。手太阴肺脉主皮毛。七月之时。儿皮 
毛已成。故手太阴养之。手太阴穴。在手大指本节后。白肉际陷中。诊其妊娠七月。脉实大 
牢强者生。沉细者死。怀躯七月而不可知。时时衄而转筋者。此为躯衄。时嚏而动者非躯也 
怀躯七月。暴下斗余水。其胎必损而堕。此非时孤浆陨下故也。 
妊娠八月。始受土精。以成肤革。和心静息。无使气极。是谓密腠理而光泽颜色。手 
阳明 
养之。手阳明者大肠脉。大肠主九窍。八月之时。儿九窍皆成。故手阳明养之。手阳明穴。 
在大指本节后。宛宛中是。诊其妊娠八月。脉实大牢强弦紧者生。沉细者死。 
妊娠九月。以受石精。以成皮毛。六腑百节。莫不毕备。饮醴食甘。缓带自持而待之。 
时谓 
养毛发。多才力。足少阴养之。足少阴者肾之脉。肾主续缕。九月之时。儿脉续缕皆成。故 
足少阴养之。足少阴穴在足内踝后。微近下前动脉是也。妊娠十月。五脏俱备。六腑齐通。 
纳天地于丹田。故使关节人神咸备。然可预修滑胎方法也。 
一论妇人经水不行。已经三月者。尺脉不止。则是胎也。 
x验胎散x 
川芎为末。每服一钱。空心艾叶煎汤调下。觉腹内微动。则有胎也。若服后一日不动。 
非胎。必是经闭。 
一治妇人经水过月不来。难明有无胎孕。 
x艾醋汤x 
用好醋炒艾。服半盏后。腹中翻大痛。是有孕。不为痛。是无孕。 
一论妇人经水不行。身无病似病。脉滑大而六脉俱匀。乃是孕妇之脉也。精神如故。恶 
闻食 
气或但嗜一物。或大吐。或时吐清水。此名恶阻。切勿作病寒治之。宜服此药。如觉恶心呕 
吐。加丁香、生姜煎。 
x保生汤x 
人参(二钱) 白术(五钱) 橘红(五钱) 香附子(五钱) 乌药(五钱) 甘草(一钱) 
每锉一两。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水煎五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或为末。姜汤调 
亦可。 
一论恶阻。谓妇人有孕。恶心阻其饮食也。宜服 
x养胃汤x 
当归(酒洗) 白芍(酒炒) 白术(去芦炒) 白茯苓(去皮) 陈皮 藿香 砂仁 神曲( 
炒) 半夏(汤泡透切片用杏仁炒过不伤胎气) 香附(炒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锉生姜三片。枣二枚。 
一妇人有孕。呕吐不止。予用二陈汤。半夏姜汁炒用一半。甘草用一半。生姜七片。煎 
服立止。 
一妇人妊孕三月。其经月来三五次。但不多。饮食如故。此血盛有余。儿大能饮自不来 
矣。后果然也。 
一论子烦。谓妊娠烦躁。而闷乱心神也。宜进 
x竹叶汤x 
白茯苓(去皮一钱) 防风(去芦一钱) 麦门冬(去心) 黄芩(各一钱半) 
上锉一剂。竹叶五片。水煎。温服。 
一论子痫。谓妊娠痰涎潮涌。目吊口噤。不省人事也。 
x羚羊散x 
当归(酒洗) 川芎 防风 独活 白茯苓(去皮) 五加皮 薏苡仁 酸枣仁(炒) 杏仁 
(去皮) 木香 甘草 羚羊角 
上锉一剂。生姜五片。水煎。温服。 
一论儿在腹中哭。用多年空房下鼠穴中土一块。令孕妇噙之。即止。 
一论子悬。谓妊娠心胃连痛。兼治胎气不和。心腹胀满疼痛。或临产惊恐气结。连日不 
下。及胎前一切诸疾。悉宜此方加减治之。 
x紫苏和气饮x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酒炒) 人参 紫苏 陈皮 大腹皮 甘草 
上锉剂。生姜五片。葱白五寸。水煎。温服。腹痛。加香附、木香。咳嗽。加枳壳、桑 
白皮 
热加黄芩。呕吐。加砂仁。泄泻。加白术去芦炒。白茯苓去皮。感冒。加羌活、麻黄。 
伤食。加山楂、香附。气恼。加香附、乌药。 
一论子肿。谓妊娠七八月前后。面目虚浮。肢体肿满也。宜 
x茯苓汤x 
当归 川芎 白芍(炒) 熟地黄 白术(去芦炒) 白茯苓 泽泻 条芩 栀子(炒) 浓 
朴(姜炒) 甘草 麦门冬(去心)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一论子气。谓妊娠自三月成胎以后。两足自脚面渐肿腿膝以来。行步艰难。以至喘闷。 
似水气之状。至于脚指间有黄水出者。谓之子气。 
天仙藤(即青木香藤洗清略炒) 陈皮 香附(炒) 乌药 木瓜 甘草 
上锉。生姜煎服。加苍术、紫苏。尤妙。 
一论子淋。谓妊娠小便涩痛频数也。宜后方。 
x子淋散x 
麦门冬(去心) 赤茯苓 大腹皮 木通 甘草 
上锉。淡竹叶十片。水煎。空心服。 
一论转胞。谓妊娠卒不得小便也。因胎长逼近于胞。胞为所逼而侧。令人数溲。胞即膀 
胱也 
然子淋与转胞相类。但小便频数。点滴而痛谓子淋。频数出少而不痛。为转胞。间有微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