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14-本草乘雅半偈 >

第14章

014-本草乘雅半偈-第14章

小说: 014-本草乘雅半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枚,以东流水一斗,入盐二两,煮一伏时,再入火中 赤,研粉,以琥珀吸引,随手便起。 
先人云∶牡蛎单生无偶,而左顾者,当属一阳,故本经所主,皆少阳所生病也。然须水饮之 
因,成坚固之象者,始相合也。又评药云∶假无成有,泡幻立坚,水中之金,关津之键。 
【 】曰∶此湿生也。湿以合感,敛水之融,摄山之结,合感成形者也。但 联系, 
坚固不迁,宛若山水之附赘悬疣耳。其启闭候潮,诚应开阖之关键,阴阳之枢纽者,故名牡。 
牡者,门牡也。蛎者,金坚之用也。味咸气寒,体于水而用于水,不离水相故尔。伤寒寒热 
者,一阳枢象之是动。温疟洒洒者,一阳枢象之所生;惊恚怒气者,一阳上逆之从开;带下 
赤白者,一阳下逆之不阖;拘缓鼠 者,一阳之不能从开从阖也。所谓门牡自亡,则开阖不 
得。久服强骨节者,假水融结,俨如人骨,象形巽入,骨气以精。杀邪鬼者,奇生无偶,玉 
衡左旋,生阳偏胜,阴屈自敛。延年者, 留成丹,饵之则仙,水凝为质,自可延年。 
(有言百岁雕所化,则亦化生矣。然百岁雕不易得,何牡蛎之多也。如雀之为蛤,特一 
端之变现,非尝也。 
牡,有因无牝而名者,有因不生子蔓而名者,有生子而根乃生苗而名者。此属湿生,亦 
属化生,即谓无雄亦可。段成式以牡丹驳之,又谓无目,更何顾盼,不知情意之所向即为顾, 
岂必定以目视,此皆拘执不圆通,不可以格物论古者。天道左旋,蛎房左顾,揆度奇衡,道 
在于一,枢机之象乎。所主诸疾,咸属去来不定,盖去来不定,正从开从阖之枢象也。不独 
入少阳,亦入少阴矣。故《内经》鼠 淡阴 疟淋露之疾,皆名曰寒热病,则本经寒热两字, 
当贯通章,枢机之义,昭然可见矣。) 

第二帙
麝脐香
内容:(本经上品) 
即全真后身尚保中黄八极,为未命元神。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主辟恶气,杀鬼精物,去三虫,蛊毒,温疟,惊痫。久服除邪,不梦寤魇寐。 
【核】曰∶麝字书谓之KT ,释兽谓之麝父。多出陕西、河东、益州、秦州、文州诸 
处,诸蛮夷中尤多也。形似 
獐麋 
而小,色黑褐,尝食柏叶,夏月多啖蛇虫,至冬香满,入春 
满甚,便自剔去。香生阴茎前皮内,别有膜袋盛之。性多忌,所遗粪,尝就一处,虽远逐食, 
必还走之,不敢遗迹他所,虑为人获。人反以是求得,必掩群而获之,此当是疑忌之义也。 
释兽云∶虎豹之文来由,狸麝之香来射,则其皮与脐之为累也。吴筠玄猿赋,以为麝怀香而 
贾害,狙伐巧而招射谓是也。凡用须辨真伪,生香、心结,虽不易得,但取香脐中之当门子, 
捻之如血线,拓之如桃花瓣,臊甚者始真。纵膜囊完固,尤多伪造。分三种∶第一名生香, 
即自剔出之遗香也,但不易得。香聚之处,草木不生,带过园林,瓜果不实,是其验也。其 
次名脐香,即捕得杀取者。其三名心结香,即麝遇犬兽捕逐,惊畏失心,狂走坠死者,人得 
之,破心见血,流出脾上,作干血块者,不堪入药。又有一种,名水麝者,脐中惟水,即以 
其水,滴一点于斗水中,用洒衣服,经年香气不散。性唯爱脐,为人所逐,即投岩举爪,剔 
裂其香,就絷而死,犹拱四足,保其脐也。唐天宝初,养于囿中,以麝为兽之香者。故物之 
香比之,有麝香鸟、麝香木。又有灵猫似麝,生南海山谷,如猫身,亦曰铃狸。异物志云∶ 
灵狸,其气如麝,其毛可以为笔。郑虔云∶麝毛笔一管,直行写书四十张;狸毛笔一管,界 
行写书八百张为贵也。修治∶向日开之,但微研,不必苦细耳;如欲细甚,入醇酒少许,不 
损香气。缪仲淳先生云∶邪气着人,则淹伏不起。其香芳烈走窜,借其气以达病所,关机窍 
穴,莫不开通。 
先人云∶射有丹机,生物皆杀,脐为身蒂,形藏都通。 
【 】曰∶射主中的,的即中黄,香结于斯,当入脾藏;中黄,正脾主之宫位耳。气味 
辛温,性专宣发,一派生阳,全得甲力,脾之用药也。故辟恶气,杀鬼精物,去三虫蛊毒, 
梦寤魇寤。若开通窍穴,透达肌骨,以中黄建立,则八极洞彻,但发露殆尽,仅可施诸脾土 
之阳,不可投诸敦浓宁谧者耳。 
五色石脂补遗 
【参】曰∶石中之脂,如骨中之髓,故揭两石中取之,以粘缀唇舌者为上,何也?骨与 
肌肉,原相连属,而骨中之髓,假水谷之精,凝聚所成,从土发源,填满骨空,自外而内者 
也。自外而内,更复自内而外。如骨髓满溢,散精于肾,淫气于骨;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散精于脾,淫气于肉;散精于心,淫气于脉;散精于肺,淫气于皮毛;皮毛血脉肌肉筋骨, 
五脏之所合也,悉从精髓,陶铸,成形,故五脂先归于髓,游溢精气,转输各藏。是以本经 
别录,补髓为宗,乃若黄胆肠癖,痈肿疮疡,种种病证,悉属水液血气,混浊不清,石脂能 
使精气游溢,去滓纯髓,诸疾潜消矣。 

第三帙
桑根白皮
内容:(本经上品) 
曲直仆伛,靡不怒生,枝干叶实,各有专精。具木性之全体者,无出其右;此独拈叶 
中丝缕而言,其枝干皮根理文丝缕,亦各各井然。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绝脉,补虚益气,除寒热,出汗。 
【核】曰∶所在有之,花椹枝皮,功无差等,叶频摘频发,枝频剪频生,虽去枝纯干, 
干尤生枝,叶充蚕食,材多适用,全体专精,灌木易生之上品也。尔雅云∶桑辨自葚者栀。 
又云∶女桑, 桑, 桑,山桑。郭璞注云∶辨,半也。葚,与椹同。半有椹,半无椹,曰 
栀。干小条长,曰女。叶细岐锐,皮理粗戾,曰 。 桑,丝中琴瑟。山桑,似桑,材中弓 
弩,皆材之美者,他木鲜及之矣。李时珍云∶桑有数种∶ 条而分者,椹少叶繁;白桑叶大 
而浓;山桑叶尖而长;鸡桑叶花而薄;子桑先椹后叶;望海桑,高数丈,枝干茂盛,亭亭如 
车盖。桑生黄衣,曰金桑,其本必将槁矣。种树书云∶桑根下,尝培龟甲,易茂不蛀。典术 
云∶箕星之精,散而为桑。箕,水星也。龟神在坎,故桑以龟为食。东坡曰∶琴弦旧而声暗, 
桑叶揩之,发声如新。本草云∶桑根见地上者,曰马额,有毒杀人。旁行出土者,曰伏蛇, 
亦有毒。转治心痛,故吴淑类赋云∶伏蛇治痛,马额杀人。修治,采十年以上,向东畔嫩根, 
铜刀刮去青黄薄皮一重,取里白皮切焙。皮中涎,甚勿去之。续断、桂心、麻子为之使。忌 
铁,及铅。 
(王盘曰∶桑种甚多,不可遍举。世所名者,荆与鲁也。荆桑多椹,鲁桑少椹,叶薄而 
尖,其边有瓣者,荆桑也。凡枝干条叶坚劲者,皆荆之类也。叶员浓而多津者,鲁桑也。凡 
枝干条叶丰腴者,皆鲁之类也。荆之类根固而心实,能久远,宜为树;鲁之类根不固,心不 
实,不能久远,宜为地桑,然荆之条叶,不如鲁叶之盛茂,当以鲁桑条接之,则能久远,而 
又盛茂也。鲁为地桑,而有压条之法,传转无穷,是亦可久远也。荆桑所饲蚕,甚丝坚韧, 
用最上也,禹贡称厥筐 丝。注曰, ,山桑,此荆之美而尤者也。鲁桑之类,宜饲小蚕; 
荆桑宜饲大蚕。凡桑果以接传为妙,一曰身接,二曰根接,三曰皮接,四曰枝接,五曰靥业 
接,六曰搭接。今夫种植之功,其利既溥,又加之以接传,犹变稂莠而为嘉禾,易 而为 
美玉也,既接传矣。复须剔其虫蠹,柳子所谓吾闻养树,得养人术,此长民为国者,所当视 
效也。夫民为国本,本斯立矣。既兴其本,又除其害,为治之道,无以外是。苟审行之,不 
惟得劝课之法,抑亦知教政之本与。 
辑要曰∶桑之种性,惟在辨其刚柔。得树艺之宜,使之各适其用。种树之宜,惟在审其 
时月。又合地方之宜,使之不失其中。又曰∶种椹而后移栽,移栽而后布行;布行而后修莳; 
修莳而后科斫;科斫者,种桑惟在稀科时斫,使其条叶丰腴而蚤发,不致蚕之稚也。科斫尤 
在接换;接换之法,惟在时之和融,手之审密,封系之固,拥包之浓,使不至疏浅而寒凝也。 
郭子章曰∶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无伐桑柘。鸣鸠拂羽,戴胜降桑,具曲植 筐,后妃 
斋戒,亲东乡躬桑,禁妇女毋观,省妇使,劝蚕事,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供郊庙 
之服,无有敢惰,所以为天下蚕事劝也。木各有所宜土,惟桑无不宜。桑亡不宜,故蚕亡不 
可事,豳风之诗曰∶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则豳可蚕。将仲子之诗曰∶无折我树 
桑,则郑可蚕。车辚之诗曰∶阪有桑,隰有杨,则秦可蚕。氓之诗曰∶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桑中之诗曰∶期我乎桑中,则卫可蚕。皇矣之诗曰∶攘之剔之,其 
其桑。桑柔之诗曰∶菀彼桑柔,其下侯甸,则周可蚕,禹贡兖州,桑土既蚕,厥篚织文,则 
鲁可蚕。青州厥篚 丝。管子亦曰∶五粟之土,其 其桑,则齐可蚕;荆州厥篚玄 ,则楚 
可蚕。孟子策梁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则梁可蚕,蚕丛都蜀,衣青衣,教民蚕桑,则蜀 
可蚕,犹之农夫之于五谷,非龙堆狐塞极寒之区,犹可耕且获也。今天下蚕事疏阔矣。东南 
之机,三吴越闽最伙,取给于湖茧,西北之机,潞最工,取给于阆茧。予道湖阆,女桑 桑、 
参差墙下,未尝不羡二郡女红之KT ,而病四远之惰也。夫一女不绩,天下必有受其寒者 
,而 
岂第五十之老,帛无所出,不绩则逸,逸则淫,淫则男子为所蛊蚀, 
而风俗日以颓坏。公父文伯母曰∶王后亲织玄 ,公侯夫人加之以 ,卿之内子为大带, 
命妇成祭服。列士之妻,加 
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社而赋事, 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古之制也。 
彼大夫之家,而主犹绩, 
奈何令天下女习于逸,以趋于淫乎?国家蚕桑,载在令甲,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 
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者倍 
之;田多者,以是为差,特废不举耳。故月令躬蚕之礼,鲁母绩愆之辟,与令甲桑麻之数, 
此三者,不可谓迂而不讲也。) 
先人云∶桑为蚕食,桑是蚕之天矣。蚕质作丝,丝是蚕之精矣。丝丝缕缕,如人身外之 
毛发,身内之经络,毛发广之须眉,经络广之肉腠,又深之广之,如经络为营血流行之处, 
或经脉损而营血崩,或营血去而经脉涸,从脉生病,咸可以桑。 
【 】曰∶季夏取桑柘之火,桑当入脾,为脾之心药,以丝缕如脉,心主脉故也。丝发 
五音,皮坚似革,色白属金,亦可入肺,脾之肺药也。曲直仆伛,靡不怒生,得木全性,亦 
可入肝;脾之肝药也。精英在椹,色黑气寒,亦可入肾,脾之肾药也。虽入五脏,以脾为主, 
然 
伤中央土,致五脏之劳与极耳。羸瘦即肉极;崩中绝脉即脉极。桑司中央火,且丝缕专胜, 
故治肉脉之极,其功特着。补虚者,补脾土之虚。益气者,益中央之气。丝缕在叶,叶可通 
心以除寒热,汗乃心液故也。 

第三帙
橘柚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辛温平,无毒。 
【主治】主胸中瘕热逆气,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