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14-本草乘雅半偈 >

第32章

014-本草乘雅半偈-第32章

小说: 014-本草乘雅半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爪生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作汤,主伤寒寒热,中风,面目浮肿,能出汗。 
【核】曰∶所在有之。凡四种∶山谷者,曰 葱。陆地者,曰胡葱、冻葱、汉葱。汉葱 
一名木葱,茎薄味淡,春时开花,作子卒黑而三瓣;冻葱,一名冬葱,又名慈葱,或名大官 
葱,茎柔而香,不结子,分茎栽莳,夏衰而冬盛;胡葱,茎叶粗硬; 葱,似胡葱而稍细, 
葱疗病,冻葱入药最美也。 
【 】曰∶白根层理,绿茎空中,上达横遍,阳气前通之象也。方之奇方、急方,剂之 
宣剂、通剂也。故主阳气闭塞,致寒风外侮,作汤荡涤之,前通阳气,扬液为汗也。先人云∶ 
葱叶离白转大,去根气味更胜,故从根柢,直彻巅顶。仲景云∶少阴病面赤者,四逆汤加葱 
白主之。先人云∶阴经面赤,谓之戴阳。葱白不离于阴,以通阴中之阳也。蕲阳云∶葱管吹 
盐入玉茎内,治小便不通,及转胞。先人云∶虽是吹入,实是透出,虽是下通,实是上达。 
活人书云∶头痛如破者,连根葱白半斤,佐生姜二两,水煮温服。先人云∶病头用根,欲从 
甲乙,直作丙丁,邪始净尽。深师方云∶胎动下血,痛极抢心,葱白煮浓汁饮之,未死即安, 
已死即出。先人云∶葱白虽通阴分之阳,其机轻捷,使邪遽出,无容留碍,故中气无损,妊 
娠为宜。宗 云∶葱主发散,多食昏神。先人云∶发散心王之邪,其机数数,宁免自伤。又 
云∶其气开出,当入太阴,其性通明,当入阳明,倘阳明阖机不及者,投之为害不浅。又云∶ 
卒中闷绝,多属阳气闭塞,葱力内开骨节,外达毫窍,下及趺踵,上彻巅顶,可使生阳遍周 
四大,若出入之神机废弛,无能为矣。 

第六帙
泽兰
内容:(本经中品)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主乳妇内衄,中风余疾,大腹水气,四肢浮肿,骨节中水,金疮,痈肿疮脓。 
【核】曰∶所在有之,多生水中。二月生苗,茎方节赤,四叶相值,叶似兰草,但不甚 
香,枝叶间微有白毛为异。七月作萼,色纯紫,开时色紫白。根色青紫,与兰草亦相类也。 
修治,细锉,以绢囊盛之,悬于屋之南畔角上,阴干取用。 
【 】曰∶泽兰生水中,乃水气所聚,澄洁水体,宣通水用者也。故主乳妇内衄,大腹 
水肿四肢浮肿,骨节中水,及金疮痈肿疮脓,悉属体失澄洁,用失宣通,其辟不祥,与中风 
余疾,皆体用功力耳。 

第六帙
白藓根皮
内容:(本经中品) 
欲以寿终,当首戒鲜。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主头风,黄胆,咳逆,淋沥,女子阴中肿痛,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 
【核】曰∶出河中、江宁、滁州、润州,而蜀中者为胜。苗茎都青,叶色稍白,如槐叶, 
亦如茱萸叶。四月开花淡紫色,似小蜀葵花。根似小蔓青,皮黄白而中实。气臭正似羊膻也, 
春采者坚白,夏采者虚恶。恶螵蛸、桔梗、茯苓、萆 。 
先人云∶膻者肝之臭,当入肝,为肝之用药,从治风气者也。亦可入脾除湿,脾以肝为用耳 
【 】曰∶白曰金,鲜曰腥,金之色与臭也。又不以寿终者曰鲜,故唯春采者坚白,夏 
采者虚恶。以方生则力锐,形腐则气萎而力不专矣。味苦气寒,对待以热为病,以风为 
本,如风中头而标头风;郁肌层而标黄胆;入毫窍而标咳逆;客膀胱而标淋沥;侵阴中而标 
肿痛;更合湿曰痹,如痹肌而标死肌;痹筋而标不可屈伸;及起止行步不正也。设合寒本, 
气味不相投矣。 

第六帙
山茱萸
内容:(本经中品) 
木胎于火,与龙从火里得,别是一法,此正五行相袭,四时之序也。 
【气味】酸平,无毒。 
【主治】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 
【核】曰∶生汉中山谷,及琅琊、冤句,今海州、兖州,近道诸山中亦有。木高一、二 
丈,叶如梅而有刺。二月开花如杏。四月结实如酸枣,深赤色。一种叶干花实俱相似,但核 
有八棱,名雀儿苏,别是一种,不堪入药。修治,以酒润去核,缓火熬干,勿误食核,令人 
滑精。蓼实为之使。恶桔梗、防风、防己。 
先人云∶酸温津润,合从水藏之精液亦非自力所能致,必欲待人待时而兴者。 
【 】曰∶茱谐朱,谓木胎火,含阳于内也;萸谐臾,谓冤曲从乙,木之性也。春半开 
花,夏半结实,色赤味酸,入肝之体,肝之心药也。心下为寒热所搏则火失暖热性,茱萸温 
中,对待治之。痹逐虫去而身轻矣。客曰∶肝主疏泄,癃闭者当用茱萸。别录止小便利者, 
何也? 

第六帙
赤小豆
内容:(本经中品) 
【气味】甘酸平,无毒。 
【主治】主下水肿,排痈肿脓血。 
【核】曰∶赤小豆,广雅称答。苏恭单称赤豆。叶曰藿。近世咸用赤黑相间之草实为赤 
小豆者,谬甚矣。此豆以紧小而赤黯色者,入药最良,稍大而鲜红,及淡红色者,仅堪供食, 
并不疗疾。俱于夏至后下种,苗科高尺许,枝叶似豇豆叶,微圆峭而小。至秋开花,亦似豇 
豆花,淡银褐色而有腐气。荚长二、三寸,似绿豆荚而稍大,皮色微白带红。三青二黄时, 
收之可食。入药用者,必须老赤也。 
【 】曰∶豆为肾水之主谷,赤小者,又为肾之心物,水之用药矣。故主水用不行,致 
作水肿及痈脓尔。别录广之治寒热,热中消渴者,以寒本之气,入通于肾,而病热标之,亦 
肾气不周于胸,消渴引饮也。泄利癃闭,正水无用,腹满为枢机转阖,吐逆卒 ,为开阖两 
持。仲景用赤小豆汤,疗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之义,可默悟矣。 

第六帙
大豆黄卷
内容:(本经中品)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湿痹筋挛,膝痛不可屈伸。 
【核】曰∶造黄卷法,壬癸曰,以井华水浸黑大豆,候芽长五寸,干之即为黄卷。用时 
熬过 
【 】曰∶大豆作黄卷,比之区萌而达 者,长十数倍矣。从艮而震,震而巽矣。自癸 
而甲,甲而乙矣。始生之曰黄,黄而卷,曲直之木性备矣。木为肝脏,藏真通于肝,肝脏筋 
膜之气也。大筋聚于膝,膝属溪谷之府也。故主湿痹筋挛,膝痛不可屈伸。屈伸为曲直,象 
形 

第六帙
水银
内容:(别录中品) 
龙从火里得,金向水中求,不须他方寻觅矣。 
【气味】辛寒,有毒。 
【主治】主疥 ,痂疡白秃,杀皮肤中虱,堕胎,除热,伏金银铜锡毒。熔化还复为 
丹,久服神仙不死。 
【核】曰∶原名 ,一名汞,汞与 同,纲目名灵液,药性名 女,此丹灶家言也。 
古采符陵平土,今采秦州、商州、道州、邵武军者。淮南子言∶弱土之气,御于白天生白 , 
白生白 。陶弘景言∶是出朱砂腹中者佳,亦有别出沙地,色青白者,为之生 ,或朱砂 
粗末,或山石折裂,采其砂石,烧 成者,色小白而浊,皆不及生 之能应化无方也。陈霆 
墨谈云∶拂林国,当日没处,有 海,周匝七、八十里,国人取之,近海十数里,掘坑堑数 
十方,乃使健夫骏马,遍体粘贴金箔,行近海隅,日光晃耀, 则滚沸如潮,涌逐而至,若 
琥珀之遇芥,磁石之见铁,盖 以金为食也,遂回马疾驰,俟涌逐之势渐缓,遇坑堑则 
KT积于中,否则人马亦为之裹没矣。取得此品,合香草煎制,便成白金,为丹家至宝。 
世用 
熟烧炼,经数十百世,曾未成丹者,以熟 气去形存,名曰阴符,又曰死尸,徒消年岁, 
终不可得也。一种草 ,法用细叶马齿苋,先以槐木槌熟,向日东作架,曝二、三日,经久 
更善,乃烧灰存性,置瓦瓮中,封固瓮口,埋土内四十九日,则 成矣。每苋百斤,可得 
三两,或十两。胡演丹药秘诀云∶取朱砂 法,用瓷瓶盛朱砂,不拘多寡,以纸封瓶口,香 
草汤煮一伏时,先于地上,掘一土坑,置一铁盘于坑内,次以瓷瓶倒复盘内,遂用盐泥,封 
固近盘瓶口,更筑实以土,露瓶下节之半于土上,围以栗炭, 二炷香,火息气冷, 自流 
溢盘中矣。每朱砂末一斤,可得 十两。旧坑明透好砂,可得 十五两。邕州溪洞,烧取极 
易,以百两为一铫,铫之制似猪脬,外糊浓纸数重,贮之即不走漏,若散失在地,以川椒末, 
或茶末收之,或真金,及 石引之即上。嘉谟云∶去 之砂魄,名曰天琉,丹灶家用之。修 
事,勿用草 ,并旧朱漆中烧出者,或经别药制过者,或死尸中流者,误服为毒甚深,不可 
不辨。必取生 ,但不易得,唯砂末烧取者,乃可用之,用紫背天葵、夜交藤汁,同煮一伏 
时,以去其毒。修事十两,二汁各用七镒。宗 云∶ 得铅则凝,得硫黄则结,铜得之则明, 
灌尸中则后腐,以五金置其上则浮,得紫背天葵、紫河车则伏,得川椒则收。可以勾金,可 
以涌泉,匮盖藉死, 气也。并枣肉研乳则散,别法制之,则成腻粉、粉霜。吐唾研之,可 
死虫虱也。土宿真君云∶荷叶、松叶、松脂、谷精草、萱草、金星草、瓦松、夏枯草、忍冬、 
莨菪子、雁来红、马蹄香、独枝莲、水慈姑、万年青、苍耳草、陆六藤、白花充蔚,皆能制 
汞 
【 】曰∶水银,似水如银也。原名 , 从水项声,音为水银 ,俗作水银汞者谬矣。 
色华青,显诸火而还丹赤,显诸土而峭粉黄,显诸金而凝霜白,显诸水而结砂玄。随合仍分 
随分仍合,遍周四大,攒簇五行,神仙不死药也。顾注留九窍,死且不朽,况饵服者乎。 
故对待生欲速朽者,为疹 ,为痂疡白秃,杀皮肤中虱,其功特着。有言气寒为阴金之属者 
,恐失体用相荡之为性矣。 

第六帙
石硫黄
内容:(本经中品) 
【气味】酸温,无毒。 
【主治】主妇人阴蚀,疽痔恶血,坚筋骨,除头秃,能化金银铜铁奇物。 
【核】曰∶出东海牧羊山谷,及太行、河西山,今南海诸番,岭外州郡亦有,不及昆仑、 
雅州、舶上来者。此火石之精,矾石之液也。所在之处,必有温泉,作石硫黄气。以颗块莹 
净,光腻色黄,嚼之无声者弥佳。夹土及石者,不堪入药。一种赤色者,曰石亭脂;青色者, 
曰冬结石;鹅黄色者,曰昆仑黄;半白半黑者,曰神惊石,并不堪用。又有一种水流黄,出 
广南。及资州,从溪涧水中流出,以茅收取熬出者曰真珠黄,气极腥臭,堪入疮药。一种土 
硫黄,出闽漳,对海有山,名鸡笼头,刮取山边砂土,日中曝干,和牛脂煎研,去砂土,漉 
出清汁,干之,即土硫黄也,入药亦佳。修事,先以莱菔剜空,置硫黄于莱菔空内,合定, 
用稻糠火煨熟,去其臭气,再以紫背浮萍,同煮一日,消其火毒;更以皂荚煎汤淘之,去其 
黑浆。曾青为之使,畏细辛、飞廉、朴硝、铁、醋。 
【 】曰∶石硫黄,偏得山石剽悍之性,阳燧为体,动流为用者也。气禀火温,味兼木 
酸,盖木从火得,风自火出故尔。合入厥阴,从乎中治,故主阴蚀疽痔,及恶血为眚,无以 
奉发美毛,正骨柔筋者,悉属阴凝至坚,对待治之,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矣。化金银铜铁奇 
物,此火之精,矾之液耳。 
(厥阴之上,风气主之,中见少阳,少阳相火也。) 

第六帙
白马阴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