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秘与应用 >

第19章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秘与应用-第19章

小说: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秘与应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女,50岁,住公安县红旗大队。

患者右肾部常有轻微疼痛,小便频数,排尿时疼痛增加而尿量较少。经医院检察诊断为:“右肾结核”。患病三年有余,常用中、西医药治疗而病症时轻时重,未能解除病患。后来其病症逐渐加重,又通过沙市市两个人民医院检察诊断、均确诊为“右肾坏死”,皆决定用手术“切除右肾。”

因患者畏惧开刀治疗,经人介绍请我医治。通过阴阳脉象诊断之后,嘱咐患者每天用毛巾浸入70至80度温水内、在拧干水份后热敷右“太溪穴”、右“委中穴”;兼敷疗左、右“足三里穴”。敷疗时需温度适中以不烫伤皮肤为度,如毛巾温度太高可隔衣物外敷,毛巾变凉则重复加温,每次敷疗35至50分钟。并配制一料调正阴阳气血的中成药丸,日服两次以辅佐治疗。

经过六十多天理疗法,患者略见微效;经过半年理疗、患者才觉得肾部疼痛减轻其小便减少次数;理疗到达一年半时间其诸症悉除来告全愈。患者再到医院检察其“右肾”已恢复正常。追访八年病未再发。并能操持家务身体健康。

因此,用“十二经脉”道理治病,是在脏腑阴阳经脉循环的路线上调治疾病,能持久调治,即可将脏、腑阴阳经脉调整而愈,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不是仅仅对某一症状、或某一局部的病变现象治疗,而是按阴阳运行规律全面性调整。

以上表明:利用脏腑阴阳经脉的整体观点,能持久调治脏腑的“疑难病症”,亦可能避免部分需手术治疗的“脏腑”疾患。贫道深感:当今经过手术切除“脏腑”的病人真是可悲可悯。但特殊的患者若不经过手术治疗即难以生存、故手术不可避免。但有部分患者,如用“十二经脉”的原理就可能治好的、若采用了手术切除治疗,即是给患者们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因为通过手术治疗不但使患者受到手术之苦,而且使患者丧失了完整的脏腑阴阳生理功能。

曾见到有些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以后,往往又相继发生“手术后遗症”而很难医治。所以医者治疗脏腑等疾病,应尽可能的利用“十二经脉”的阴阳机理进行调治、来挽回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二十八、论十二经脉与天地阴阳之道

祖国医学发源于《黄帝内经》,这部中医经典从始到终都贯串着天人合一的理论观点。根据贫道练功的体验,认为发现“经络学说”是古圣人通过养身修道达到与宇宙的“大自然之道合体”之时所取得的“中医理论”——“十二经脉”理论。

祖国医学理论虽“玄”,却是通过自身反应,故是十分科学实用的,所以数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人类疾病的治疗与防治。

根据祖国的“医学理论”和我们道家的“道学理论”相同都是以“天人合一”的观点,认为宇宙有无形无象之三阴三阳的循环轨道场在运行“五运六气”,才能有春、夏、秋、冬的四季变迁;人体之内有无形无象之三阴三阳的循环轨道场(即十二经脉路线)在运行“五脏六腑”,才能体现春季脉弦、夏季脉钧、秋季脉浮、冬季脉石的脉象变迁。在宇宙间若没有“自然大道”的运动场、其日、月、星辰即不能有规律的运行,而万物也不能生长。在人体内若没有“十二经脉”的运动场、人就没有生命。所以人体的“十二经脉”运行之道是至关重要,又非常玄微的。

《灵枢·经脉篇》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也”。又如:《素问·气交变大论》以天、人相应的观点说:“肝应岁星(木星)心应荧惑星(火星)脾应镇星(土星)肺应太白星(金星)肾应辰星(水星)”。说明:宇宙是个大天地,人体是个小天地。前圣日:“人乃天地之精灵”可以说、人体即是“天体”的一个缩影,其太阳系的天体结构在人体内都有,却隐藏着,因而许多修行人在修炼到一定的程度时(有日月会合境界)就能见到太阳、月亮、星辰。故我们道家说:“大道在自身、身外无道。”也就是说明我们的人体已具备天地这全璧,应予珍惜修养。

二十九、略论动静功身法

疾病危害人类,生命在于运动,要减少和预防疾病,应以修养为主,治疗为辅,前圣先哲早有定论。所以《素问》的开始章:即论“道生之理”,接着第二章即提倡《四时调神》保健,证明古圣人非常重视“养生”使人精气充沛健康不病,故安排在首要的位置。

如果人体生病,阴阳失调无法恢复即需医治,还待医治以观疗效如何?故古圣人对于诊、疗治病而置於次要地位。愿世人争取道德修养、也是我们道家是推崇的“保健方法”。因善于养生之人可以却病延年,就能获得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应提倡和发扬锻炼修养,才是我中国的优良传统。,然而,我们人体的生理结构虽然与宇宙“大道”的运动规律相协调。但是宇宙大道却是“无有意识”的“自然之道”,而我们人类,在日常的生活中全是以“人道”处世,故而受到认识、记忆、思维、感觉、反应,并受到七情、六欲及名、利嗜好的等等干扰,所以与“自然之道”运动频率不同而有差距。

如《灵枢·五十营篇》论人一日一夜的呼吸为:“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八百一十丈。若不明修炼的道理,就会认为这“一日一夜的一万三千五百息”有错误而不符合实际。因为一日一夜行一万三千五百息,乃是指古圣人与“周天运动合度”的“道体”呼吸,并不是指我们常人之呼吸所说的。我们平常人的呼吸息数,一日一夜可达到“二万三千多个呼吸”左右。如想修养得与宇宙的“自然之道”同频率,必须有正确的生活规律,每天当认真负责做好本职工作,在业余时间里应清心性、淡私欲,每天坚持二至三小时的静功修养、心无挂碍即可获得身心健康,若能刻苦精进,其修行的境界将是非常玄妙而无止境的。

由于当今世人多爱好炼功健身,故各门各派都在传授修炼功法,虽所获得的层次境界和体验反应颇不一致,但都能取得一定的健身效果。

各门各派的功法虽不同,贫道认为其作用皆无外乎“静化身心”,使人体“十二经脉”通过安静造化的运动机能,来自行协调达阴、阳共济,从而健康长寿并能使思想得到升华。故常清常静的静化修养,才是最佳的保健护身方法,愿世人自勉。

关于动功健身法:世界上运用“动功”的健身法甚多,贫道认为太极拳健身效果最佳。

武当太极开创于张三丰祖师,三丰祖师不但拳技绝伦、而且精通道术,故发明太极拳的道理。是以太极化阴阳两仪;以两仪化四象;以四象演八卦而变化无穷。其太极拳的主要原则,是在人体内运用精神意念行功,须排除妄想,意志专一、气沉丹田、尾闾正中、涵胸拔背、虚灵顶劲,以心神领气练拳,提手举足挥发拳路皆要运用神到、意到、形到。据以上的心神内用等项,故称为:“内家拳。”每天早晚练习一套“太极拳”,可使全身的筋骨灵活气血流利,并使“十二经脉”通畅无阻。如能恒常练习,可以助长精神、和悦颜色、减少疾病、益寿延年,长年身患慢性疾病之人缎练“太极拳”,体胖者可使之减肥;体瘦者可使之肌肉增长发达。

何以“太极拳”有如此显著的功效?由于太极拳的每一招一式,皆符合人体左、右侧“十二经脉”的运动规律。因为练习“太极拳”其左右手足的动作是:当左侧出手向上方运行拳式时,而右侧的出手即向下方运行拳式;正当右侧出手向上方运行拳式时,而左侧的出手即向下方运行拳式,其左、右手足并且动作协调而轮换不已。因此、却正好与人体“十二经脉”的机理相一致,按“太极拳法”实合乎人体阴阳经脉的运行规律,故能获到优良的健身之效。

三十、“十二经脉”是人体生命之本

《灵枢·经脉篇》曰:“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人所止也。”明代医学家张介宾注释道:“经脉者、脏腑之枝叶,脏腑者、经脉之根本,知十二经脉之道,则阴阳明、表里悉、气血分、虚实见,天道之逆从可察,邪正之安危可辨。凡人之生,病之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莫不由之。故初学者必始于此,工之良者、亦止于此而已。”这充分说明:十二经脉道理、虽然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但对于诊、疗疾病却联系着阴阳五行、脏腑血气、表里虚实、邪正安危都能全部包括于“十二经脉”的机理之中,故非常重要。

又如《灵枢·经脉篇》云:“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说明“经络学说”在中医的诊疗上有至关重要地位,故初学祖国医术者,怎能不从这个简捷的“十二经脉机理”入手;如想求得医术之精深者,又怎能舍却十二经脉的“真理”而他求呢?

又明代马元台在《灵枢·注证发微》中所说:“十二经脉。……实学者习医之第一要义,不可不究心熟玩也,后世能言,不识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而于此槽然,借哉。”这说明不明“十二经脉”道理错误难免。

贫道之所以在平生劳心费神挖掘古圣“经络学说”的隐秘,期望揭开十二经脉机理使之真相大白来服务于健康事业。笔者通过多年来的研究探讨,确认十二经脉阴阳正负的“灵机运动场”是枢转不息的,所以古圣著作外经者而定名为《灵枢》。即明确的指示我们人体内有这个视之不见,听之不能闻的“灵机”(或称元神)在枢转,这个阴、阳、正、负无止息的运动灵机一直到人死亡时才告终结。

贫道的临床经验,人在死亡之时,不是先绝于阴面即是先绝于阳面,因而相对立之后绝的一面,就不能够孤立存在而随之脱形而出,故阴阳神机离体人即死亡。所以为医者在拯救危证之时,当特别关注拯救其薄弱的一面。贫道认为是十分重要的。

三十一、《黄帝内经》中有关“十二经脉”的一切论述不到一个呼吸的分析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云:“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以上说明:我们人体之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生化能量无形难辨,但是,当古圣人在阐述五脏六腑之“十二经脉”的机理起源时,却是从很微小、很暂短、一霎那、一瞬间而不到一个呼吸的往返运动为起点,再沿着这一个微小呼吸,由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的推移来“推之大之”,就可能演化一秒、一分、一刻、一时、一日、一月及一年的五运六气阴阳运行。

所以,大道理从“微小道理”产生的。贫道研究后认为:《灵枢经》对有关“十二经脉”运行过程的论述,都未有达到一个呼吸的时间。据论述最多的章节实只达到“半个呼吸”的运行时间,而论述最少的章节,就只有一个呼吸之“四分之一”的时间。

例如:1、论述“手之三阴从胸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