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迎接股市大财神 >

第12章

迎接股市大财神-第12章

小说: 迎接股市大财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退休生活:按夫妻俩每月3000元生活费,在20年间,你需要0。3×12×20=72万。

  现在我们来计算一下总数:70+81+10+108+60+54+45+72=500万。夫妻两人平摊的话,每个人也要分到250万,按工作30年共360个月算,夫妻两人平均每个人每个月要有近7000元的收入。这7000元我指的是税后,按目前的个税征收标准计算,你每个月要收入8500元才能维持我上面所说的这种生活。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

  第一,这样的生活消费标准高不高?我想大家都能看出来,不能算高,当然也不低,也就是一个中产家庭的生活标准。如果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要维持同等生活水准,可能还要再加上200万。

  第二,每个月8500元的收入难不难?说难也不难,如果你是一个老板或者企业的中层领导,这样的收入的确不算什么。但是,这样的人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有多大呢?绝大多数人只是一个白领或者普通的工薪阶层,按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一个中等发达城市,8500元的月收入应该还是一个不可想象的数字吧?也许有人会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工资收入肯定会越来越高,但是别忘了,物价肯定比工资涨得快。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原来我们要过上中产阶级生活竟然是这么难!怎么办?对于大多数现代都市人来说,我们应该在工作收入之外开辟第二财源,那就是理财。千万不要再假装没听说过,或者抱着“我就这么一点儿工资,还理什么财啊,日常花销还不够呢”这样的无所谓心态了,现实生活已经在逼迫我们去严肃地面对理财问题了。


  
  
开辟第二财富通道(2)

 

  
  有钱人更要懂理财

  拳王泰森依靠一双铁拳换来令人炫目的巨额财富,可他却因不善理财弄得自己穷困潦倒。2003年8月2日,泰森向纽约曼哈顿区破产法院提出破产申请。事实上,泰森在其职业生涯中聚敛了3~5亿美元的财富。

  钟镇涛是红极一时的影视艺人。1996年香港楼市处于顶峰状态,钟镇涛夫妇借款154亿港元,“炒买”港湾道会景阁4607室等五处豪宅和其他项目。不料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香港楼市下滑,他们所投资的项目大幅度贬值。债权人即使没收了这些房产,钟镇涛也无法偿清债务。由于部分贷款利率高达24%,所余本息已滚至25亿港元,法院只好裁定钟镇涛破产。

  在人们眼中,体育明星和演艺明星都是住豪宅、开名车的富豪一族,可即便是他们,也会因不善理财而陷入窘境。

  那些把企业做得井井有条的业界精英、腰缠万贯的富家子弟,又有几个会打理自己的个人财富呢?中国有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即使是富有的人,如果不懂理财,也会变得穷困潦倒。投资银行JP摩根的最新调查显示;过去20年里,全球大部分超级富豪都不能守财,“败家率”高达80%。有人把《福布斯》杂志最新的全球400位首富排行榜与20年前的同一排行榜进行了对比,发现平均每五名榜上有名的超级富翁中,只有一名是20年前就在榜上的。富翁破产的原因,除了财富巨大增加了管理难度之外,更重要的是不会理财,缺乏使财富保值增值的正确方法,又不注意节约开支,随意挥霍,从而导致了破产。

  《经理人》杂志公布的《富人理财蓝皮书》显示:85%的中国富人不会理财,而占富人50%的是企业的高管阶层!实际上,无论是比尔·盖茨还是李嘉诚,都是个人理财的高手。我们常常对他们的企业领袖魅力津津乐道,为何不学学他们的“理财经”呢?中国企业家最缺乏的,就是个人理财的理念和能力。

  我们的企业家,据我了解,把所有的家当都放在工厂里,他个人没有财富,最多有套房子和一辆车子。有些老板开口便说自己有几亿资产,但是有的时候连给奔驰加油的钱都没有。如果企业资金链断裂,破产时可能连两百万都拿不回来。我看到太多的老板因企业发生重大困难,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之间就回到“解放前”,再也没有二次创业的资本。他们不知道,当企业不断发展的时候还有个人理财的问题,还有如何把个人财富组成投资组合的问题。

  比尔·盖茨的“小瀑布”公司

  比尔·盖茨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你有了1亿美元的时候,你就明白钱不过是一种符号,简直毫无意义。”但当这1亿美元由于理财不善而消失殆尽的时候,你就会明白钱不再只是一种符号,它关乎你的一日三餐、衣着的体面、事业的成败……事实上,比尔·盖茨本身就是个理财高手。1995年,他专门设立了一个名为“小瀑布”的投资公司帮他打理财产。该公司拥有丰富的投资组合技巧,能最大限度地规避投资风险。这个公司的成功运作,也是比尔·盖茨长期稳坐全球首富宝座的重要原因。

  善于理财本身就是一种“赚钱能力”。赚钱,然后让财富保值增值,才是最佳的财富管理方式。假如我们将一个人比喻成一家企业,企业需要做好“销售和服务”(赚更多的钱),其强大后盾必须是做好“经营和管理”(保值增值),否则就像一个没底儿的箱子,这边进,那边出,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中国的许多企业家,就是因为不懂个人理财,财富像过山车似的起起落落。他们的经历,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认真借鉴。

  不管你今天多么富有,还是从现在开始,努力看好你的钱袋吧!要让进永远大于出,你的财富才能不断增长。


  
  
你可以活得更轻松(1)

 

  
  或许是上帝和山姆开了一个善意的玩笑

  让平凡了一辈子的他在76岁生日这天成为了百万富翁

  幸好山姆还没有老到连钱都花不动的地步

  我在美国华尔街工作时,证券金融界的朋友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在1925年拿出1美元投资股票,并且一直持有到1998年,当初的这1美元就会变成2330美元,也就是说,回报高达2330倍。

  朋友们还经常向我讲述那些流传在华尔街的神奇投资故事。

  如果你在1919年可口可乐公司股票上市时,用40美元买一股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就一股,然后再将所有股利拿出来投资,同时将每年拆股所得的股份都留存起来,到1995年,你就会拥有47904股股票,总价值达到320万美元,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

  山姆神话

  1926~2002年,美国国内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持续增长,其间虽然经历各种危机,但这都没有阻碍它成长为“巨无霸国家”。国家的富强,必然提高其国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收入。比如,1926年有一个普通的美国人山姆出生了,那么,山姆一家如何从整个国家的繁荣中获利,让自己的下一代也过上好日子呢?

  1919年,也就是在山姆出生之前的几年,那时候他的老爸老妈可能正在谈恋爱,福特汽车公司推出了一款面向大众的廉价汽车——福特T型,售价1000美元。到山姆出生的时候,这款汽车的价格已经降到了七八百美元。山姆的父母本打算买一辆这种汽车,但是因为山姆的出生,家里的开销增加,他们决定放弃买车的计划,把手里准备买车的800美元用于投资,以应付山姆长大以后所需的各种费用。他们不具备专业的投资知识,也不知道怎样选择股票,于是他们选了一种相对稳妥的投资品种——美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基金。于是,他们就以儿子的名义买了800美元这种基金。

  和许多中小投资者一样,因为投入的本金不是很多,加上对一些股票专业术语也不太懂,投资以后,老山姆夫妇并不怎么放在心上,慢慢就把这事给忘了,直到去世前也没有想起来。后来,山姆也慢慢老去,在自己76岁生日那天,山姆清理房间杂物,偶然间翻出了70多年前的基金权利凭证,于是他就给该基金代理人打了个电话。听完电话那头的结果,他又给自己的儿子打了个电话。山姆只对儿子说了一句话:“我们现在是百万富翁了!”因为山姆的账户上已有了3842400美元!

  这一看似天方夜谭的发财故事,所立足的投资回报数据却是实实在在的。拿美国股票市场从1926年到2002年的历史数据加以分析,我们会发现,投资美国中小企业股票型基金76年的累计收益率是4803倍,投资大公司股票型基金的累计收益率是1548倍,对应的年均收益率分别是17。74%和12。04%。也就是说,当年如果用1000元投资于两者之中任何一只基金,然后什么都不用干,76年后都很可能会变成百万富翁。要知道,在这76年间,山姆经历了美国1929年的股市大崩溃、1930年代初的经济大萧条、19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1950年代的人口爆炸、1960年代的越南战争、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21世纪初的911恐怖袭击事件等等让众多投资者倾家荡产、血本无归的危机。但或许是上帝和山姆开了一个善意的玩笑,让平凡了一辈子的山姆在76岁生日那天成为了百万富翁。幸好山姆还没有老到连钱都花不动的地步!

  让金钱为你打工

  关于个人理财,我先给大家解释一下“笨钱”与“聪明钱”的概念。我在美国呆了五年,发现美国老百姓在银行几乎没有存款,他们认为把钱存在银行,每年得到2~3%的利息回报,只有傻子才干这样的事,因为这样的钱是“笨钱”。很多人都说美国人总是透支未来的钱,但这并不是说美国人手里都没有钱。大家不要以为美国居民的储蓄率低,实际上,如果将美国居民持有的股票计算进来,美国居民的储蓄率不逊色于中国居民的储蓄率。很多美国人都把自己的钱投资到各种基金、股票中去了,然后再贷款来满足自己的吃穿住行。让钱变得聪明起来,也就是让钱快速增长,这种能力,就是急需在中国推广普及的财商概念。


  
  
你可以活得更轻松(2)

 

  
  当年《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畅销全球,中文版销量超过300万册,在读者中刮起一股“紫色旋风”。后来,该书作者罗伯特·清崎又推出了“富爸爸穷爸爸”系列,造就了一个个令人瞠目的畅销神话。作者到北京演讲时,简直是一票难求。

  这套系列丛书的魅力何在?我认为,其意义,尤其是对中国读者的最大震撼,就在于它让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财商”这两个字。所谓财商,是指一个人理财的能力,创造财富的能力。罗伯特说:“人们在财务困境中挣扎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学校里学习多年,却没有学到任何关于金钱方面的知识。其结果是,人们只知道为金钱而工作……但从来不学着让金钱为自己工作。” 在宣讲“财商”二字的重要性时,罗伯特·清崎还教我们如何成为百万富翁,这就是人们称他为“百万富翁学校的教师”的原因。

  中国太需要普及财商了,市场经济运行了这么多年了,谁都不想在理财上继续做一个“财盲”。但是,很多现代人仍然是财盲,他们没有什么理财意识,也不懂什么理财技巧,社会上也缺乏各种简便而稳定的理财渠道。这种财盲,并非都是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