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迎接股市大财神 >

第6章

迎接股市大财神-第6章

小说: 迎接股市大财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股民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不用还贷的提款机

  大牛市启动前,中国股市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2006年1月10日,美世投资咨询公司的“美世投资经理人预测”调查显示:中国证券市场将成为2006年全球五佳股市之一。

  这曾被认为是最惊世骇俗的大胆预测,但却很快变成了现实。在短短两年间,中国的上证指数就从1000多点冲上了5000点,股民开户数超过一亿户,股票市值超过20万亿人民币,A股市场大牛市已经确立。这是一个空前的超级大牛市的开始,而且从长期看,这绝对还只是一个历史的底部区域。难怪有人说这一波行情是“5000年来未遇的大牛市”。

  近年来,大批优秀上市公司的迅速崛起使得大牛市蓄势而发,其爆发式的启动纯属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是股市长期沉寂已久、长期积淀的必然结果。

  黑色星期一

  2007年7月30日上午9点,距离开市还有30分钟。

  中国的星期一,已经成为世界的星期一。华尔街、英国金融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几乎所有大交易所都在两天前将目光聚集在了中国的上海和深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的股市打一个喷嚏,全球股市就可能感冒。美国的股市如果大跌,中国股市将会怎样?

  北京仍然是难耐的桑拿天,上海、深圳、广州持续高温。由于上周美国股市暴跌,引发亚洲股市跌声一片。7月28日,《华尔街日报》用大幅标题宣告:《亚洲股市周五遭受重创》。文章说:“美国股市下挫令亚洲股市周五遭受重创,亚洲地区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之深由此可见一斑。由于担心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问题将蔓延至更广泛的经济层面,投资者周四大举抛售美国股票。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下挫2。3%,同时日元兑美元走强。这令亚洲一些大型出口商的股票遭遇双重打击。”

  文章列举如下数据:“韩国及台湾股市周五跌逾4%;香港、澳大利亚及印度股市纷纷下挫了近3%;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及菲律宾股市也相继走软。日本方面,日元升值令出口商类股雪上加霜。全球第二大股市东京股市下跌2。4%,市值一天内缩水超过1000亿美元,这大约相当于新西兰经济一年的产值。”

  来自电视台、各家经济类报纸和大多数都市报财经版的一则消息更令人恐慌。消息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7月28日递交给香港交易所的一份文件显示,亿万富翁沃伦·巴菲特已将其在该公司的持股比例从11。05%减至10。96%。这份周五发布但标注日期为7月12日的文件显示,巴菲特于7月12日以平均每股12。441港元(合1。6美元)价格售出了1690万股中国石油股份的股票。据计算,上述股票总售价约为2。103亿港元。

  此前,巴菲特坚决持有中石油股票长达五年,直到2007年5月还拒绝出售其股份。电视台、网站的分析都认为,这将严重影响散户的交易决定。

  两大利空消息,笼罩着已经突破历史高点的中国股市。开盘前,整个市场弥漫着一种悲观的情绪。里昂证券亚洲分析师关荣乐称,这一令人震惊的消息可能会打击投资者的信心,并可能在周一的中国股市引发恐慌性抛售,使其成为“黑色星期一”。

  早上9点,中国大陆的各个证券交易大厅已经人满为患。考虑到最近人民币存款利息再次调高,以及存款利息税降低到5%,许多保守的投资者确实已经做好准备,在上午减仓,迅速抛出手里的股票。

  然而,就在这天,一股强大的力量将股市毫不犹豫地推高,上证指数轻松突破4400点,盘中最高达到了4450。19 点,收盘达到4440。77点。

  中国的星期一,让西方媒体再次跌破眼镜。


  
  
爆发式逆转(2)

 

  
  长期低迷的反差

  长期以来,中国股市的持久低迷与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和反差,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奇怪现象。从2000年到2005年;连续五年,中国经济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但是;到2005年;中国股市却落到了最低点,股价从最高点拦腰砍去一半。一些股票连续几年停盘,股民手里的股票几乎等于废纸一张。国有企业将包袱扔给股市,将红利转移出去,多年不分红,任意损害股民利益的事情层出不穷,股民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不用还贷的提款机。

  这种局面在很大程度是政策和制度的不合理所造成的。具体原因包括:由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益与股价无关,任意侵害上市公司利益;股市管理机制不健全,内幕交易、虚假业绩和黑庄盛行,严重打击了投资者信心;政府对股市监管思路有偏差,并非鼓励和支持,而是防范和利用。

  如今,股权分置这一中国证券市场的顽疾和许多弊端的根源已经经过改革而成为了历史,政府对股市的监管思路也逐渐回归资本市场的本质要求——资源配置和资本强国,政策监管部门也加大了对股市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这些可喜的改变使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价值进行了重估,上市公司价值的飙升正迫切地呼唤价格向其靠拢,这一趋势不可阻挡,必将从根本上破除这一中国式的经济谜团,扭转国民经济与证券市场的巨大背离,让中国股市按照经济发展的固有规律回到正常轨道——正是这一点,直接启动了大牛市。

  牛市五浪

  美国著名的证券专家艾略特曾提出股价波动的“波浪理论”,认为股票的价格就像海中的波浪一样,一浪跟着一浪,上升五浪,下降三浪,周而复始。大浪中有小浪,小浪又构成大浪。

  我们应该看到,中国股市和世界股市一样,从来都是按照波浪原理发展前进的。从历史来看,中国曾经有过几次牛市、几次熊市,尤其是2001年到2005年的漫长熊市,中国的股市(上证指数)从2245点跌到998点,而这一波从998点启动飙升到5000点以上,某种意义上正是达到了波浪理论的主升浪,到现在为止,一直算是第一大浪。

  2007年5月底的深度下跌实际上是一波调整浪,在经过两个月的盘整之后,上证指数屡创历史新高。这样的升浪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还会继续发生,进一步走出它的新高,一浪高于一浪,且持续时间更长。

  八浪结构基本形态图

  股市拐点来临

  中国股市突破5000点的时候,就预示着一个新的阶段已经来临。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回顾。

  从1999年的“519行情”开始,市场走出了一轮长达两年的超级牛市行情,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创出了2245。43点的历史新高,随后沪深两市进入了漫漫熊途。

  2001年7月,《时代财富》刊登了著名经济学家华生以“清风”为名写的文章《漫漫熊市的信号》。在随后的两年内,中国股市从2200点一落千丈,最后跌破1000点。两年的时间内,中国股民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打击。但也就是在这两年内,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反思和多次辩论,形成了相对统一的改革意见和思路。随后,股市开始恢复元气。

  由于当时刊物印刷速度慢,使得华生先生在6月初写出来的文章,7月1日才正式由《时代财富》刊登发行。当时,有幸读到这篇文章并确信其观点的冷静股民,得以避免了接下来的股市大跌。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股票分析者将它归结为神秘的时间之窗,但实际上,这只是中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曲折。但这次巨大的波折,当时也让很多股民对中国股市完全绝望了。直到现在,这些数据还让人刻骨铭心:

  2001年7月前后,上证指数从2245点开始滑落, 2005年6月6日,上证指跌破1000点,用四年的时间为股价打了一个对折。当时,很多股票都步入了低于两元的行列。2004年11月,“一元股”大面积蔓延,截止到2004年11月5日收盘,主板1340家上市公司中,“一元股”共计31支,全部为ST股。其中*ST上市公司15家,最低价1。05元,最高价1。9元。


  
  
爆发式逆转(3)

 

  
  接下来的日子,股民翘首以盼,结果却等来了最高价格曾经突破40元的科利华以0。54元的价格退市,真正是血本无归;同样,中辽集团(000638)连续四年停盘,创下了全球股市的最荒唐的“吉尼斯纪录”。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时间节点:

  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创出了2245。43点,之后是漫漫熊市。

  2005年6月6日,上证指跌破1000点,用四年的时间为股价打了一个对折。

  2007年8月下旬,经过反复争夺,大盘终于稳稳地站上了5000点,在2001年的基础上翻了一倍多,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了五倍。

  这五倍的增长,仅仅是真实价值的回归。未来的增长、人民币升值和优质股票的注入,以及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都没有完全计算在内。


  
  
黄金十年不是梦(1)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市场

  它不可能被忽略

  2006 年,美国的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颁发给了一位常年报道中国经济的资深记者。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全世界都对中国的崛起抱以极大的关注。

  同样是在2006年,中央电视台拍摄并播放了著名的纪录片《大国崛起》,该片取材于2003年11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学习内容,讲述了历史上九个世界大国崛起的经验和教训。这部纪录片的放映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因为它背后的声音无疑是“中国要崛起”、“中国正在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大国”。

  一个欣欣向荣、具有无限创造力的中国大市场将会进一步吸引全球的投资家、投资基金、上市公司前来投资,在获取丰厚回报的同时支持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人均GDP将会进一步加速攀升,其中东部沿海地区三亿多人口的人均GDP将会在5000美元以上,这就已经超过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标准,而这三亿人口的消费量就会超过拥有三亿人口的美国。

  不难想象,当人民币升值以后,中国的GDP总量就会迅速和美国接近,在一个可以预见的将来,甚至会赶上并超过美国——这个时间要比世界主要金融机构提出的中国GDP总量将在2030年或2040年超过美国的预期大大提前,因为人民币升值这个重要因素将大大加速这一进程。目前美国的GDP是15万亿美元,中国是两万亿美元,而一旦像索罗斯等人预言的那样,人民币升值三到五倍,那将会是个什么概念?更何况中国GDP本身每年还有8~10%的增量。难怪一位国内的经济学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将会一直持续到2025年。

  从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来看,各国之间往往有着很多的惊人的相似之处,一国经济发展的“黄金阶段”往往会带来资本市场发展的“黄金年”。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随着经济迈入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开始升级,日本经济以年均10%的速度快速增长,日本股票市场的日经225指数十年内增长了三倍。与此相似,中国宏观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黄金发展期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