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

第22章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22章

小说: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中建立起来的价格体系可以传达重要的信息,即关于商品和服务的相对稀缺性的信息。中央计划的经济通过政府行为废除了私有产权、货币和市场,也恰恰破坏了市场的信号,人们也就无从发现他们各自的比较优势,也无法有效地使生产计划和消费计划相协调。         

第37节:供给与需求(下)(1)         
  第6章 供给与需求(下)   
  苹果落地,这事用不着物理学家操心。所有的苹果好像都是自己掉下来的,不管有没有物理学家,苹果都会掉下来,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物理学家发现了这个过程背后的原理,并把它叫做万有引力定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关注的是人们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的结果,并要发现在其背后起作用的原理,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学和物理学有某种相似之处。人们各有各的计划和目标,他们在市场上通过竞争与合作协调各自的计划,经济学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一切。我们在上一章中强调过,市场出清不一定非要有经济学家参与。市场出清通过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就能达到。   
  经济学家有一个作用很重要,就是要澄清一些对市场过程常见的误解。经济学家常常是突破常规思考的。我们从第一章开始就在澄清一些误解。我们在这一章中会继续澄清误解,希望你能把事情看得越来越清楚。在这一章中,我们也会讨论一些新问题,比如价格管制、对酒类和药品的禁令、税收,还有所谓成本决定价格的老生常谈。   
  6。1 限价的冲动     
  汽油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我们就以它为例。我们修订这一章的时候,在美国一加仑普通汽油的平均价格已经超过2美元。(在很多地区已经超过了2。8美元。)我们就把这个平均价格当作全美汽油市场的出清价格。   
  我们作者和你一样,都在抱怨油价太高了。(有意思的是,我们并不抱怨要为一加仑啤酒多付很多钱,但那是另一回事。)没准我们现在能做点什么呢。忘掉〃市场的力量〃和〃市场过程〃吧。如果我们立法实行价格管制,会怎么样?我们可以改变游戏规则干预自由市场,要是还有人敢于超过联邦规定的价格上限收费,那就是违法!   
  一加仑汽油的公允价格是多少?1。5美元?1。25美元?0。99美元?对谁而言的公允?忘掉供应商吧,现在是我们占上风。对我们消费者来说,多少钱才是公允的?假设我们最终同意(怎么同意的?如何论证?)一加仑汽油的〃公允而合理的价格〃是1美元。然后,经过冗长而争论纷纷的政治手续,新政策出台了:加油站不得以高于每加仑1美元的价格出售汽油。经济学家把合法的最高价格称为价格上限价格不允许超过一定的水平。我们先规定汽油的价格上限,可能以后还要规定啤酒、食品、衣服、药品、吉他或者长号的价格上限。   
  但是,别高兴过头了。一想到每加仑汽油只要1美元,是挺高兴的,但是,想象和现实并不总是能够完美地互补。多数情况下,它们连互相替代都不行。我们还是得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考虑一下市场过程和它的无意结果,这才是明智之举。我们可以从图6…1开始。   
  图6…1 汽油的价格管制   
  注:市场在每加仑2美元时出清。价格上限设定在每加仑1美元。需求量上升到每天150万加仑,而供给量下降到每天50万加仑。价格管制的无意结果就是每天短缺100万加仑汽油。   
  市场出清价格是每加仑2美元。假设每天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都是100万加仑,取个整数,为了好算。但是,有了价格上限的规定,卖方每加仑只能收1美元,顾客每加仑也只出1美元。现在执行的是新规定。只要高于1美元,就算违法。结果会怎么样呢?人们会计划多买汽油,享受自驾车游遍全国的乐趣,不用几个人合开一辆车上班,不用乘公共汽车上学,也可能会买一辆油耗高的八缸SUV,等等。当汽油价格低到每加仑1美元时,人们会计划多买汽油,这一点可以从需求曲线上看出来,只要顺着需求曲线往下移动就行了。需求量(不是需求!)增加到每天150万加仑。但是这些人(或者其中的大多数人)能实现他们的计划吗?市场还能保持协调吗?供给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上升,随着价格的下降而下降,无论这个价格是在自由市场中形成还是用法律规定的。卖方的存货会被购买浪潮消耗殆尽,每天的产出会从100万加仑降到50万加仑。由于新的价格管制,卖方的销售收入和利润都会随之下降,这会让卖方的日子很不好过。(但是,还记得吗,我们在前面曾经假设不考虑他们。)他们的反应是进行节约,降低产量如果他们不这么做,估计多半就得改行了。我们可以让供应商暂时赔钱,但是我们不可能让他们一直从事一个赔钱的行业。我们在这个例子里的确对消费者关照有加,然而他们会发现想买汽油,可是买不到。市场上会出现短缺,每天的缺口大约是100万加仑(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差)。   
  6。2 价格固定时的竞争     
  在自由市场中,短缺的时候价格会上涨,市场会出清,这都是无意的结果。但是,设定价格上限会导致另外的无意结果:汽油的持续短缺。相关的市场价格能传递关于某种商品相对稀缺性的重要信息。1美元的法定价格上限使汽油看起来不如每加仑2美元时稀缺,但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回事。既然不让多收钱,也不让多给钱,人们会怎样应对短缺呢?我们一定会看到,购买汽油的非货币成本会上升,因为汽油是稀缺品,必须被分配。如果我们用法律禁止了货币价格这一分配手段,就不得不使用其他的分配规则,不管是自然形成还是人为设计。等待购买汽油的人会试图找出新的分配规则对购油人群加以区别,而且他们会互相竞争,努力达到这个标准。他们的竞争会使总成本增加,除了价格之外,还要加上购买汽油的非货币成本。竞争会使总成本不断增加,直到需求量不再超过供给量。   
  汽油行业可能是最好的例子了。当人们想到,汽油卖每加仑1美元,他们有可能买不到他们想要的数量,这时人们可能就会早早地去加油站排队,以免加不到油。但其他的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所以队越排越早,越排越长。排队等待无疑是一种成本。   
  有些人可能会四处搜索,而不是排队死等,甚至雇人排队,20世纪70年代在加利福尼亚就有人这么干。他们要为此额外支付时间成本,还有,开车寻找加油站要消耗汽油,也是一种额外的成本。还有的人可能会做交易:给加油的工人一笔小费,油可能就会加满,对一般的人就是有保留的供应;或者给加油站交一笔特殊的钱,把车停在加油站;或者固定在加油站修车;或者给加油站老板送一张戏票。所有这些竞争方式都会增加买油的成本。成本会持续上升,直到需求量最终降低,和供给量一致。   
  购买某种商品的欲望如果在当前货币价格下不能得到全部满足,那么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就会增加购买这种东西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都会涨价。如果购买某种东西的其他成本上升了,我们就能断定有某种社会压力(例如法律规定的价格管制)把货币价格压制住了。在这种情况下,队会越排越长,找卖主会越来越难,甚至要用某些特别的交易来分配商品,因为在当前价格水平下,需求量大于供给量,这时就出现了商品短缺。   
  经济学家的短缺概念集中在货币价格上。只有当货币价格不能在互相竞争的需求者当中发挥分配稀缺品的作用时,短缺才会存在。我们在生活中经历短缺时,每次都能发现购物的非货币成本上升,人们靠非货币成本来分配稀缺品。   
  6。3 正确的信号与错误的信号     
  在商品明显短缺时,如果法律禁止供应商涨价,那么供应商该怎么办?他们可能会寻求其他手段,使事情朝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发展。汽油零售商可能会决定减少每日的营业时间,周末全天不营业,以此降低他们的成本。如果他们在20小时之内就能卖掉一周的量,那他们何必每周营业120小时呢?这种对短缺的反应会进一步增加汽油购买者的成本:他们会排更长的队;周末的旅游计划不得不取消或缩减;经常会发现自己身处困境,因为没法买到燃料;会付出额外的成本,因为要找加油站、要操心,有时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因为储存汽油时不正确地使用虹吸管。         

第38节:供给与需求(下)(2)         
  在我们这个复杂的、相互依赖的社会和经济系统中,浮动的货币价格对于确保有效的合作极端重要。如果价格不能反映某种商品的相对稀缺性的变化,供给方和需求方就会得到错误的信号。他们就找不到一种能有效地给对方提供便利的途径,他们根本就没有动机去寻找这样的途径。这种动机对人是重要的,因为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途径使人们能够互相提供方便,计划经济中的计划部门未必能想到这些途径,但正是这些途径的综合效果却能使混乱和秩序判然分明。浮动的货币价格反映了不断变化的供求情况,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动机。   
  6。4 想在城里找房吗?看讣告吧!     
  我们现在来看一个比较怪异的例子。在纽约找房子非常困难。竞争本身没什么怪异的。怪异的是这种竞争呈现出来的相当有创造力的方式。比如,人们常常看《纽约时报》和《纽约邮报》的讣告栏,看看有没有即将空出来的公寓可以租。不,他们在找房子的时候并不是向亡魂寻求线索,他们是在为一间即将空出的公寓竞争,试图击败对手。几十年来,纽约的公寓房一直处于短缺状态,这不是因为自由市场不起作用了,而是因为几十年前纽约市政府的官员们进行房租管制,并把他们的富于公益心的政策推行到现在,在中产阶级看来,这个房租水平实在是够低了。在房租受到管制的公寓市场上找房子,看讣告是高昂的非货币成本之一。   
  假设你所在的小区每月租金是380美元,近一两年来由于人口增长,需求增加推动租金上升,同样的房子现在租金涨到了500美元一个月。人们就会对租金上涨愤愤然,问:〃房东做了什么,凭什么收这么多房租?〃   
  图6…2画出了当前的情况。市场出清价格,在本例中就是房租,是每月500美元。注意,供给曲线是竖直的,代表总共有750套公寓,这个数目是固定不变的。无论租金是400美元、500美元还是800美元一个月,短期内供给量总维持在750套。当然,从长期看,供给量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但是,当下的市场供给是相对固定的,就像一瞬间看到的。从短期看,供给是无弹性的。   
  图6…2 租金管制的无意的结果   
  假设这个小区里许多有影响力的人物决定站出来说话,不再满足于抱怨他们交的或其他人交的房租太高。对于他们的抗议,房东们充耳不闻。他们转而寻求市政府官员的帮助。他们坚称,人总得有个地方住,官员们也表示赞同,然后驳回了房东们的不同意见。(房客的人数毕竟比房东多得多。)如果房东两年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