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

第7章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7章

小说: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而琼斯要用整整2加仑淡啤酒才能生产1加仑黑啤酒。和琼斯相比,布朗是机会成本较低的黑啤酒生产商。酿制黑啤酒是布朗的比较优势。   
  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各自会作何选择,就好像他们在岔路口一样。走了这条路,就不能走另一条路。琼斯可以选择生产淡啤酒,也可以选择生产黑啤酒。他生产1加仑黑啤酒(选了这条路)意味着以第二种机会生产2加仑淡啤酒(放弃的那条路)为代价。布朗也面临类似的选择,但是她的成本就不一样了。对她来说,生产1加仑黑啤酒的成本只有3/4加仑淡啤酒。这就是机会成本的含义。   
  2。6 从专业化和交换中获益     
  只需稍作分析,我们就能知道琼斯肯定是成本较低的淡啤酒生产商,布朗是成本较低的黑啤酒生产商。如果他们都专门从事各自擅长的生产(因而也是相对高效率的生产),并彼此开展贸易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比如,假设琼斯在城里的家庭啤酒作坊供货商那儿遇见了布朗,并交流了酿酒经验。一番商谈之后,他们达成了如下协议:琼斯只生产淡啤酒,布朗只生产黑啤酒,然后进行一对一的交换。琼斯将用3加仑的淡啤酒向布朗换取3加仑的黑啤酒。   
  3个月过去后,琼斯把10加仑淡啤酒装了瓶,布朗也把4加仑黑啤酒装了瓶。双方都专门从事有比较优势的生产。注意,在图2…1中,原先他们各自受到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约束。但是,当他们完成3加仑淡啤酒对3加仑黑啤酒的贸易后,双方享有的啤酒组合都超出了原先的边界。琼斯得到了更多他想要的东西,他的财富增加了,现在他有7加仑淡啤酒和3加仑黑啤酒,原先他自己做不到这一点。布朗的财富也增加了,她现在有3加仑淡啤酒和1加仑黑啤酒,原先她自己也做不到这一点。   
  2。7 为什么要专业化?     
  专业化是〃追求比较优势〃的另一种说法。现在我们要理解专业化的动机。人们追求专业化是因为这样做能增加他们的财富。专业化使得生产者能通过贸易获得那些若他们自己生产要花费更多的产品,从而扩大其生产可能性,市场经济的规则允许人们用这种方式交换他们的私有产权。这对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至关重要,经济学家把这叫做〃比较优势法则〃。比较优势解释了专业化的动机,也解释了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这也说明了人们为什么不愿做〃三脚猫〃,而要从事高度专业化的职业,比如会计、护士、演员、飞行员、木匠、牙医、码头工人、教师、管工甚至职业杀手。通过从事他们自认为有比较优势的专业活动,人们期待享有更多财富(更多他们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如果你自问:〃我学什么专业好呢?毕业以后会有什么样的机会呢?〃你就已经问了一个关于你自己的比较优势的问题。   
  2。8 从人际贸易到国际贸易,再到人际贸易     
  在我们的故事里,很明显,琼斯和布朗都从专业化和交换中获益了。尽管他们都没听说过〃比较优势法则〃是什么,他们却急于遵循这一法则。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是亚当·斯密的继承者,在他1817年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及税收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当中,他首次明确表述了比较优势法则,并用它来解释国际贸易中的一些问题。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这个法则可以应用于普遍的交换和专业化。比如,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可以说,琼斯家〃出口〃淡啤酒,并〃进口〃黑啤酒,淡啤酒对黑啤酒的〃交换率〃是一比一。相应地,布朗家以同样的比率出口黑啤酒,进口淡啤酒。我们可以往前再走一步。我们立刻注意到,双方最终都是以出口的东西支付进口的东西。   
  即使是辩论,也要服从收益递减法则,如果我们要继续沿着这个思路往下想,可能就要〃得寸进尺〃了。前面说到,琼斯住在榆树街,布朗住在橡树街。如果我们说,〃橡树街从榆树街进口了淡啤酒,榆树街从橡树街进口了黑啤酒〃,这种说法是越说越明白还是越说越糊涂?再换种说法,〃榆树街和橡树街开展贸易〃,又如何呢?这和说琼斯和布朗开展贸易是一回事。严格地说,街道之间不做贸易,邻近的地区之间也不做贸易。只有个体之间做贸易,并从中获益。   
  如果琼斯住在堪萨斯,而布朗住在宾夕法尼亚,他们俩坐在家里,上网聊起家庭酿酒作坊的事,然后做了同样的交易,又怎样呢?也许我们会说〃堪萨斯州从宾夕法尼亚州进口黑啤酒〃,或其他类似说法,这种说法是越说越明白还是越说越糊涂?这和说琼斯和布朗开展贸易还是一回事。和街道、邻近地区一样,州和州之间也不做贸易,而是人与人之间跨越市、县和州的边界做贸易。   
  那么,我们说美国和芬兰、德国、加拿大或是亚洲开展贸易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说,美国公民和另一个国家的公民开展贸易。芬兰不生产诺基亚手机,也不出口,而是芬兰人生产,芬兰人出口。其实,说街际贸易、市际贸易、县际贸易、州际贸易、国际贸易也没什么错(也许,有一天甚至会说星系际贸易,尽管笔者对其可能性持怀疑态度)。经济学家经常被召集起来讨论复杂的国际贸易问题,讨论也有不同的复杂程度。说美国和芬兰开展贸易只是为了表述方便。我们心中则要时刻谨记,这种说法只不过是一个简略表述,后面隐含着为数众多的人之间的数量庞大的交易,其中很多人跨越了不同的地区和政治边界,以大型机构的名义进行交换。         

第12节:效率、交换与比较优势(5)         
  2。9 交易成本     
  已经够复杂的了,是不是?我们在后面的章节还有很多机会来讨论国际贸易政策。我们的基本思想不会动摇。自愿的贸易是互惠互利的;否则,贸易就不会发生。在一个私有产权体系中,人们有强烈的动机进行专业化,因为比较优势能产生个人财富。游戏规则鼓励这些活动。   
  我们的故事讨论并比较了生产的机会成本。但找到贸易的另一方有没有成本呢?刚才我们故意假设这个成本很低,琼斯和布朗住在同一个街区。如果琼斯和布朗住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发现一个交易机会就没那么容易了。地理阻隔可能会阻碍交易;同样,不知道现有的贸易机会也会阻碍交易。我们把这些叫做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指在相关各方之间安排(贸易的)合同或契约的成本。   
  和其他类型的成本一样,交易成本是对额外财富的生产的真实而重要的阻碍。在琼斯和布朗这个例子中,如果一个住在堪萨斯,一个住在宾夕法尼亚,那么,网上的讨论就能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没有网络,他们就发现不了潜在的交易机会。   
  2。10 降低交易成本的动机:中间人     
  假设你手上有10股雅虎股票要卖掉。你可以找找朋友,向他们推销,也可以在报纸上做广告。但如果你使用中间人(在这个例子中是股票经纪人),甚至在付了佣金之后,你仍然可能卖一个更好的价钱。毫无疑问,如果你的广告做得时间足够长、范围足够大,你也能找到一个买主,愿意出股票经纪人为你提供的价格。但是,你自己找买主的成本低于经纪人佣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此外,新技术普及后,出现了网络股票经纪人,他们正是通过大幅压低佣金来和传统的股票经纪人竞争的。   
  对很多自以为节约的人来说,〃批发〃是一项受欢迎的消遣。也可能真的是吧。如果他们以寻找便宜货为乐趣(很多人确实是这样),他们就能从其中得到收益。那是他们的选择。自由的市场允许这些购买策略的存在。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零售商能给我们提供有用的信息,是一个重要的、低成本的信息来源。供应商和中间人之间的市场竞争促使他们寻找向潜在消费者传达信息的新渠道,同时降低交易成本。零售商的库存反映了某些可供选择的机会的范围,通常这一信息用其他任何手段都难以得到。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应用于职业介绍所。人们经常对私人职业介绍所收取的介绍费感到愤怒。除非他们预期职业介绍所提供的信息比介绍费更有价值,否则他们估计也不会去职业介绍所。但他们还是去了。一旦他们和用人单位建立联系,职业介绍所好像就没什么用了,当然,介绍费也就显得像是一种不正当的强迫征税。   
  我们习惯于把实际情况和虽然更好但并不存在的情况相比较,对中间人的不良评价很大程度上是由此造成的。我们所作的交换有时对我们不大有利,当然,要是我们什么都知道,我们就能作更有利的交换。因此,我们的结论是,中间人利用了我们的无知。但为什么要这么看呢?用同样的论证,你可以说医生利用了你的病,他们不应该收钱,因为如果你一直不生病,他们就一分钱也挣不到。这没错,但和我们的问题无关。我们既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也不可能一直不生病。医生和中间人都是真正的财富生产者,因为他们给我们创造了更多令人满意的选择机会。   
  2。11 中间人创造信息     
  通过给可用资源贴价格标签,供求关系(或称市场竞价过程)无意中为决策者创造了价值指数,这将是本书将反复讨论的话题之一。它有一个极重要但又极不为人重视的优点,就是市场参与者可以从中获取高质量、低价格的信息。中间人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角色。这个过程反映了他们的比较优势。   
  某些市场是〃有组织的〃,例如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意思是说在一个广大的地域中,许多潜在的买方和卖方的报价被集合在一起,为某类相当单一的物品创造出单一的价格。另一些市场,例如给单身男女幽会的酒吧,即便是最没有经验的眼睛也能看出是缺乏组织的:对每一笔交易来说,待交换的商品和交换的条件都得经过协商,因此交易成本非常高。相对而言,二手家具市场是没有组织的:因为买方和卖方没有广泛接触,所以交易的价格会有很大的变动。日用杂货的零售市场,与之相反,是最有组织的市场之一。所以,对某一个地区来说,牛肉的价格变动要远远小于二手家具的价格变动。   
  有些时候,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据说会比杂货市场和二手家具市场更接近〃完美〃。这种差异描述是一种误导,因为这个说法的言外之意就是杂货市场和二手家具市场应该被改变(完美比不完美好)。然而,只有在改善市场能降低交易成本,并且改善市场的收益超过改善市场的成本时,这种建议才有意义。可是我们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才能改善一个特定的市场,有时交易成本太高,都不值得去改善市场了,事情往往就是这个样子。此外,某些政府为〃改善〃市场所做的努力看起来似乎是为了某些人的特殊利益。在第十章里我们还会举一些例子。   
  每一个价格都是一条具有潜在价值的信息,人们可以用它来判断有没有适合的机会。这样的价格越多,价格的表述就越清晰、越准确,知道的人就越多,可供人们选择的机会就越多。总之,人们的财富就越多。难道这不正是我们对财富增长的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