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 >

第101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第101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我们学的,确实比从前更进一步,为什么?我们现在已经渐渐明白到微细思想。微细思想怎么讲?就是世尊跟弥勒菩萨的对话。这是讲什么?物质世界从哪来的?佛问弥勒,世间人都会起心动念,念有粗念、有细念,一个粗念当中有多少个细念?有多少个形(形就是物质,就是色法)?有多少个识(识就是心法)?你看物质跟精神同时生起的。弥勒菩萨的答覆,这个我们要记住,要常作如是观,你就会放下。弥勒菩萨说,一弹指,一弹指这很短的时间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单位是百千,百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个十万,那我们算出来就是三百二十兆,这一弹指三百二十兆的念头,这细的。「念念成形」,每一个念头都有物质现象出现,「形皆有识」,只要有形,这里面就有见闻觉知。这是现在科学家也发现了,但是讲得没有这么清楚,现在科学家认为物质是假的,不是真的,无中生有。无中怎么能生有?哪有这个道理!这是自性,性动了,动了它就有物质现象发生。所以我们今天看的这个山河大地,看的这个宇宙,看的这个种种现象,精神现象跟物质现象,这一定要知道,从哪来的?不是科学家讲的大爆炸,大爆炸里头疑问很多,不是的。佛给我们讲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非常微细,你看看我们弹指,我们弹得快,大概一秒钟可以弹四次,三百二十兆乘四,一秒钟,假定我们的速度一秒钟四次,一千二百八十兆,一秒钟。一秒钟是一千二百八十兆次的波动,这个波动多微细。只要一波动,每个波动都有物质现象发生,物质现象里面都有精神在里头。这是讲到现代科学,物质从哪来?怎么来的?
  物质存在的时间,我们今天用秒为单位,存在的时间多久?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它存在的时间。我们现在看的是什么?看的是相续相,相似相续,不是真正相续,相似相续。为什么?它每一个物质现象生灭的时候,跟下面都不相干。真的像我们看电影的底片,一张一张,我们看电影的银幕上,放的电影的色相音声,是一秒钟二十四次的生灭,一秒钟,二十四分之一秒。而实际上,佛告诉我们,弥勒菩萨讲的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科学家还没有发现,只发现物质现象是非常短暂,是无中生有,只发现到这个,距离佛在经上讲的还相当的遥远。佛法跟科学一样讲证据,讲实证,你要把它证明,才是你的。我们现在是听佛菩萨给我们说明,是听说的,要自己证实,你才能得受用。我们虽然没有证实,我们也能得受用,我们怎么得受用?我们相信这是真的,所以我们对於物质、精神都可以放下,最重要是这个,你不要去执著它了。不但物质现象不能执著,精神现象也不能执著,《心经》上说得很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后面给我们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受想行识是心法。心法跟色法都不是真的,都是刹那刹那在那里生灭,我们可不能上当。所以知道相,相是幻相,不是真相,真相是真如。
  所以在佛经里面所讲的,身与土,只有常寂光是真的,永恒不变,像电视的屏幕一样。实报庄严土接近常寂光,因为那里面的人确实他连起心动念都没有,当然没有分别执著。为什么还有这个相?实报庄严土里有相,有活动,为什么还有?因为他有起心动念的习气没断。经上讲的,无始无明的余习尚存,所以才有相;那个习气没有的时候,相就没有了。这是我们了解的,这是佛在经上说的,大概菩萨到等觉,向上一提升,余习就断了,但是他不断,因为它不碍事,所以他可以不断。这叫什么?大乘经里面讲的,留惑润生,这是大慈大悲。他那个要一断,不但是六道没有了,十法界、连实报庄严土也没有。他有实报庄严土,他才能够与同居土、方便土里面所有的众生感应道交。确实他没有念头,没有起心动念,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
  「次四句拂前有为」,这个四句是『自性无尽故,得有难思尽,所说无尽中,无众生可得』,就这四句,这四句是拂前面有为,就是你不要执著。拂,没有别的,就是叫我们不要执著言说相,文字是言说的符号,记载的符号,不执著言说相就是不可以执著文字相,不要执著名字相,这名词术语,拂是这么个意思。「谓既约自性论无尽,则不坏於尽,故曰难思」,难思就是我们一般讲的不可思议。所以「尽即无尽」,也就是说有为就是无为,无为就是有为,有为跟无为是一不是二,「故无众生」,众生就是佛,佛就是众生,生佛不二。这个众生的范围广大,我们要知道。众生它的本义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叫做众生。我们现在一般都会,这些人是众生,众缘和合的,没错!动物是不是?植物是不是?矿物是不是?自然现象是不是?统统是众缘和合而生的。众缘和合而生的,就没有自性,没有自体,所以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你就不能执著它,你执著它就错了。由此可知,诸佛如来示现在人间教导我们,教什么?教我们不要执著,教我们不要分别,到最究竟之处,教我们不要起心动念,你就成佛了,你就功德圆满。起心动念,你是菩萨,就不是佛;分别了,那你就是阿罗汉;执著了,你是六道凡夫,就这么回事情。这样我们才真正把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
  清凉大师也给我们讲出解脱,就是修行功夫真正得力,总得要真干。有为的解脱,都是讲戒定慧三学。有为的戒,我们今天提倡的《弟子规》是有为的,是有作为,《感应篇》也是有作为,《十善业道》还是有作为的,乃至於三皈五戒,甚至於我们讲到比丘戒、菩萨戒,只要我们没有放下分别执著,哪一样不是有为法?这个有为法,它有作用,它能帮助我们断恶修善,能防止我们造作恶业。只要我们晓得,不再造恶业了,我们在六道里头就决定不会堕三恶道,这叫有为的解脱。你生生世世得人天福报,修善肯定有福报。佛提倡这种教学是绝对占大多数,大多数人迷惑颠倒,不会回头,所以就帮助他断恶修善,等於说把他从三恶道提升到人天。这也是我们常常想到全世界老人,为什么我想要搞老人院?老人他一生奉献给社会,很辛苦!到老的时候,儿女不照顾,社会也不能照顾他,他晚年多么凄惨,他有怨恨。我们看到现在很多老人院里面的老人跳楼自杀,时有所闻,他为什么要自杀?他如果过得很快乐,他怎么会自杀?中国人懂得教育,懂得享受,幼年的时候扎根教育,严格的接受扎根教育;到中年奉献给社会,为社会造福;晚年享福。那是中国过去大家庭,那种家庭的精神与功能,几代同堂不分家,所以年岁大的时候家族养老,天伦之乐,儿孙满堂,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一个大家庭里面总有是几百人,老老少少,天伦之乐。他重视教育。教学,不要操心,小孩生下来时候,家族来教。年老了,工作岗位退下来之后,家庭养老,快乐!
  现在中国人,家没有了,尤其是第二次大战之后,中日战争之后,我们的家等於家破人亡,没有了。现在小家庭不是家。中国过去齐家他就能治国,你能治家,国不过是家范围扩大,能治家就能治国。所以家没有了,家没有了,老人可怜,老人怎么办?纵然有一点积蓄,积蓄靠不住,货币会贬值,还有很多自然灾害,所以苦不堪言。所以我们才想中国这个家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制度,如何能再恢复?恢复像从前那个以血缘为家庭的核心是做不到,不可能的。所以我就想到企业、团体,团体继承中国古时候那个家,家道、家业,就是家的精神跟功能。像我们这个团体、这个协会,协会也能就变成一个家,那家怎么样?里面所有的成员是什么关系?父子、兄弟、姐妹的关系。所以家就不能够有私心,有私心就家破人亡。对年岁大的看作自己的父母,要真的孝顺;看到年幼的是自己的儿女,要好好照顾。所以这个团体一定有老人乐园,有自己的医疗中心,有自己的子弟学校。子弟学校教什么?在没有上小学之前,这个教育自己来扎根,就是儿童在七岁之前,从生下来七岁之前,接受伦理道德教育,这家教。
  我常常想这桩事情,中国家的这个精神跟功能一定要延续下去,这对於整个社会安定、世界和平有很大的帮助。要不从这上面下手的话,世界要想达到和平是不容易的,没有其他的方法能做到。我晚年在努力想把这个事情促成。很难得,居然有一个企业家他想来做实验,我们非常欢喜,胡小林居士。大概这一、二天要来,他开始在做实验,实验成功那就能够推广,这是个好事情。所以我鼓励他的公司一定要照顾到所有员工他们家的老人,公司要负责养老,公司要办小学,或者办幼稚园,要教育所有员工的小孩,在没有上学、没有入学年龄之前,学前教育,你要把这个照顾好。如果有能力,自己可以办子弟学校,员工的子弟学校,自己办。自己有个小型的医疗中心。你们这一个公司就是中国从前一个家,有家道、有家规。家规就用《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做家规;有家学,自己有子弟学校,有家学;有家业,你们自己公司经营什么样的行业,代代有人承传。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讲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后是什么?就是你家道、家业的继承人。
  现在很多这些事业,企业家很多,他死了之后,儿女不再经营这个事业,各人搞各人的,他的事业就结束了,就没有了。不像从前古代,它一个行业可以做几百年,世世代代承传,像我们看到北京同仁堂,三百多年。还有很多,有一百年以上的,有不少的公司,老字号,就是家业,要有人继承。如果后世子孙贤慧,他能把事业发扬光大,发扬光大就是今天所讲的建连锁店,全国各地方有分公司、有分店,甚至於做到全世界有他的分公司,这个家就大了,这才是和谐世界的根。如何形成?那一定靠教育,所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比什么都重要。要教出一个人真正明理、真正明道,他懂得道理,自己在一生当中做出贡献,能舍己为人。首先为这一个家,然后为社会,为一切众生,这效果才能够呈现出来。这都是属於有为解脱。
  无为解脱呢?无为解脱就高了,对出世间法说的,那是「无作之戒,性自清净,体本无为」。虽然持戒,他那个持戒跟我们一般持戒不一样,他持戒是什么?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是给一切众生做出好榜样来,他不是为自己,这是慈悲到了极处。我要持戒,做得很好,不是为自己,是为众生,是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所以这是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这叫无为解脱。入世,他还有名利没有放下,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他没有名闻利养,他自己一无所求,真正做到於人无争、於世无求。但是他完全做利益众生的事情,最好的榜样是释迦牟尼佛。你看世尊一生,就算从十九岁出去参学起,到三十岁他学习圆满,彻悟就是圆满。彻悟之后就开始教学,教了四十九年,他没有为自己,没有为自己的名闻利养,也没有为自己的这些生活,无论是物质、精神生活,他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