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 >

第34章

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第34章

小说: 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东北地区建成和西伯利亚铁路相连的东清铁路,进入中国的首站定名〃满洲里〃。满洲里是〃满洲〃二字的俄语音译。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正式设立满洲里海关,逐渐成为名闻中外的陆运口岸名城。 
第130节:渤海湾在哪里


  渤海湾在哪里

  2007年5月12日凌晨,韩国籍货船〃金玫瑰〃轮在我国烟台海域与山东鲁丰航运有限公司经营的圣文森特籍〃金盛〃轮发生碰撞后失踪。

  事情发生在烟台海域。问题是烟台海域在哪里。

  中新山东网烟台5月13日电,说的是:〃中国交通部、山东省政府派出多架次飞机和50多艘船舶,全力搜救沉没在渤海湾的韩国籍船上的16名外国船员。〃

  2007年5月14日,新华网《沉没在渤海湾的韩国籍货轮〃金玫瑰〃沉船位置确定》中说的是:〃12日沉没在渤海湾水域的韩国籍货轮'金玫瑰'沉船位置已被确定。〃

  2007年5月14日,《齐鲁晚报》文章《烟台5·12沉船事件16名失踪船员国籍确认》说:〃韩国籍'金玫瑰'轮在渤海湾海域与圣文森特籍'金盛'轮发生碰撞事故,韩国籍轮船沉没,16名失踪船员的国籍13日得到确认。〃

  2007年5月15日,《中国交通报》文章《交通部在渤海湾组织力量全力搜寻韩籍船舶16名失踪船员》:〃5月12日3时许,韩国籍'金玫瑰'轮在渤海湾海域与圣文森特籍'金盛'轮发生碰撞……〃

  渤海是中国的内海,由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呈拱形包围着,以辽宁老铁山西角经庙岛至山东蓬莱角间的渤海海域与黄海相通。

  渤海海域有三个海湾:北部有辽东湾,西部有渤海湾,南部有莱州湾。渤海湾北起河北省乐亭县的大清河口,南到山东省垦利县境内的黄河口。渤海与黄海间的狭窄水路被称为渤海海峡。渤海海峡以东为黄海。

  中国海事部门提供的消息说,测量人员在2007年5月14日已经确认韩国籍货船〃金玫瑰〃轮的沉没位置,其大概位置在北纬38度14?45分、东经121度41?92分。

  一看地图便可知道,〃金玫瑰〃轮沉没处应该是黄海,并不是渤海,更不是渤海湾。

  可是,奇怪的是当时媒体报道的多是渤海湾,也有些是渤海,竟没有说是黄海的。

  事情往前数。《北京晨报》2003年2月22日消息:〃22日14时30分,大连渤海轮船公司所属一艘客滚船'辽旅渡7'轮在我国渤海湾海域遇险,发出求救信号。国务院要求尽一切力量搜救,避免人员伤亡。〃接着又说:〃22日14时30分,大连渤海轮船公司所属'辽旅渡7'轮从山东龙口市开往辽宁旅顺途中,在渤海海峡北砣矶岛西北8海里处,船体倾斜20度至30度,发出遇险求救信号。密切监视着海上情况的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接报,立即向国务院值班室汇报。〃

  先说的出事地点是在〃渤海湾海域〃,又说〃在渤海海峡〃,到底是在哪里?这仅是个例子,当时还有许多报道都是说出事地点在〃渤海湾〃。

  〃渤海〃、〃渤海湾〃、〃渤海海峡〃、〃黄海〃,必须要搞清楚,这事不能乱来! 
第131节:为什么〃姓〃是〃女〃旁(1)


  姓名

  为什么〃姓〃是〃女〃旁

  怪了,我们的姓绝大多数是从父亲那儿来的,可这个〃姓〃字为什么却是〃女〃旁呢?不但如此,有人发现,在我们中国,越是古老的姓有〃女〃旁的越多,西周青铜器铭文所见的姓,可以明确考订的不到30个,几乎都带〃女〃旁,如姬、姜、好、妃、娅、娲、婢、嬉、姒、嬴、妫、姚,这是著名的古代大姓。由此,有人推测,这个〃女〃旁,与姓的起源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姓是怎样产生的?在弄清这个问题前,首先应该说的是名的产生。名的产生远远早于姓的产生,在人类刚刚出现时就有了名。名是由〃夕〃和〃口〃组成的。我国第一部字典东汉时的《说文解字》上说:〃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思是说,晚上天黑了,互相看不清面孔,因此用口自己报名,让对方知道。《说文解字》是从字形上对〃名〃字进行分析,从而推测〃名〃字的产生。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以几十万、几百万年计算的,而文字的产生才不过是几千年的事,在此之前的事,是没有文字记载的。东汉时写出的《说文解字》,能对〃名〃的产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是非常难得的,但要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必须由考古学家、社会学家提出更可靠的论据。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具有人名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为了区别个体,以利于共同劳动、共同生存,几乎是在人类社会出现的同时就产生了人名。
  在人口很少、活动范围很小的蒙昧时代,人们之间的交接面是很窄的。这时候只要能把周围的人区别开也就足够了,但是随着人口的繁衍,生产工具的改善,这一群人经常要与别的人群发生接触,区别族群又成为必要的事了。单个人的名,完成不了这一任务,于是产生了整个氏族的族名。
  在人类征服自然能力极低,对自然界认识甚少的时候,原始的宗族意识普遍统治着人类的精神生活。这个时候,几乎每个氏族都把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作为崇拜物,并认为自己就是起源于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认为这种崇拜物是自己的保护者。这种被神化的物叫做图腾。氏族的名称,多来自图腾。
  由图腾演变而来的氏族名就是姓氏的雏形。现有的凤、柏、龙、乌等姓就是源自图腾。但是,由图腾转化来的氏族名,还不能算真正的姓,虽然它具有区别人群的作用。在人类婚姻关系达到一定的层次,人们对婚姻的认识达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真正的姓才产生了。
  最早的人类处于蒙昧之中,生产力极低,与之相适应,最早的婚姻形式是血婚制。这个时候,人们生活在一个小圈子里,接触的总是那么一些人,在同一氏族内,性关系是不区分父女、母子、兄妹、姐弟地没有限制地交媾。中国古代传说中,伏羲与女娲是兄妹,他们结合后繁衍出了人类。这个传说,就包含着对蒙昧时代实行的血婚制的解说。
  人类渐渐意识到,血缘相近的结合产生的后代体力、智力都很弱。在这时候,首先排除了父女、母子之间的性交,然后是兄妹、姐弟之间的性交,接着是整个氏族内部的交媾被禁止,代之以一个氏族的全体男性与另一氏族全体女子之间的性关系。这个时候,一个男人可以同另一氏族的任意女子发生性关系,这种婚姻组成的家庭,就是恩格斯所说的〃普那路卡家庭〃。与〃普那路卡家庭〃同时的是母系氏族公社时代。家庭以年长的妇女为中心,女家长与诸多子女、外孙、外孙女共同居住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男子到女子家给女方一定的财物,并付出劳动,才能取得与子女过不固定的性生活的权利,如果表现不好,女子随时可以叫他回到自己的家族里去。由于婚姻不固定,孩子的父亲不是都能确定的,即使知道父亲是谁,因为母亲是社会的主宰,孩子只能姓外婆家的姓。我国云南有些少数民族还存在甥舅连名制,即舅舅的名后面加上本人的名,组合成新的人名,以表示血缘。这也证明了历史上曾有以母姓为姓的时代。
  母系氏族社会的中心是女性,一位女性能有几个丈夫。传说中的尧是母亲遇到一条赤龙而生下的,大禹的母亲吃了薏苡而生下他,后稷则是母亲踩了一个巨大的脚印后生下的。这些传说证明:我们的祖先确实经历过只知母而不知父的时代。那个时代,妇女是社会的主宰,人们只知道自己的母亲,却不知道父亲是谁。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四川、云南交界处的纳西族摩梭人中还保留着这种婚姻制度,当地人称之为〃阿注婚〃,〃阿注〃就是朋友的意思。〃阿注婚〃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遗存,一个成年男子,可以与另一氏族的所有女子结成阿注,阿注可以随时结成,也可以随时解除。

第132节:为什么〃姓〃是〃女〃旁(2)


  在人类认识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道理,有意识避免近亲性交时,区别血缘关系成为非常重要的事情。在历史需要区别血缘关系的时候,姓真正地产生了。有了姓,能否通婚就很清楚了。

  对于〃姓〃,《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的:〃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女生,生亦声。〃这个解释说的是,〃姓〃是个形声字,其中的〃生〃只是表示读音,意义是从〃女〃得来的,〃姓〃的本义可以理解为: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族属的共同标志。

  我国古老的姓,如姬、嬴、妫、姜、姚、姒、妘、嫪等,都有〃女〃旁,这些古老的姓也告诉我们,人类曾经有过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姓〃字,由〃女〃和〃生〃组成,意思是,由母亲而产生的。母系社会因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而退出历史大舞台,但有一些带有〃女〃旁的古老的姓,却一直留到现在。

  当人类进入以男性为中心的父系社会时,孩子的姓也由母系转变为父系。这时候,生产力有了较快的发展,生产品开始有了一些剩余,私有观念也随之产生,为了把剩余的财产留给自己的后代,以男子为中心的一夫一妻制婚姻产生了,姓也有了新的意义确定财产继承权。

  这个时候,未婚姑娘为了加以区别,一般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用以表示老大、老二、老三、老幺这种排行。如古书所记孟姜、仲子、叔姬,意即姜家的大女儿、子家的二女儿、姬家的三姑娘。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并不姓孟,而是姓姜,是姜家的大女儿。女子嫁出去以后,一般用丈夫的姓和娘家的姓并列称某某氏,如一位姬姓女子嫁给被孔子赞誉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卫国大夫孔圉做妻子后,就叫孔姬,若是李姓女子嫁给张姓男子,婚后只能称为张李氏或李氏,这种称呼方式,不久前在某些农村还能找到。

  这是中国姓产生的过程,而在欧洲和其他地区姓产生得很晚。北欧一些国家直到19世纪才使用姓,许多国家、许多民族直到现在还没有使用姓,但他们采用联名制和其他方法替代了姓的作用。 
第133节:〃亚父〃当是范增绰号


  〃亚父〃当是范增绰号

  《鸿门宴》中的范增又称亚父,一般对亚父的注释是:〃项羽对范增的尊称,意思是尊敬他仅次于对待父亲。亚,次。〃这个解释大约源自《史记集解》:〃亚,次也。尊敬之次父,犹管仲为仲父。〃

  但是,对这条注释可以提出许多疑问:

  一、范增当时是70岁的人了,而项羽只有24岁,如果项羽尊敬范增,依当时人辈分的岁差,应当称之为爷爷、祖父,称为〃大父〃才对,称范增为〃父〃不但不能算是尊敬,反而是小看了老爷子。

  二、范增本是项梁的谋士,是项梁死后留给项羽的〃遗产〃,如果让项羽自己选择的话,恐怕不会用范增。两个人的政治见解、脾气秉性大相径庭,总是别别扭扭的,直到弄得项羽怀疑亚父通敌,最后项羽硬是把范老头给气死了。两个人是这样的关系,项羽没有理由尊称范增为〃亚父〃。

  三、项羽也确实没拿范增当父辈对待。鸿门宴上的坐次是: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