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国画 1039 >

第76章

国画 1039-第76章

小说: 国画 103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靠在沙发上,望着出门的朱怀镜慈祥地笑。   关于今晚的拜访,有两个细节后来常常在朱怀镜的脑海里浮现。一是裴大年猛然发现了他,眼睛里掠过似有还无的慌乱;二是皮市长目送他出门时,慈祥地微笑。

    *** 【此文章由“文学视界”(wxsj。yeah)扫描校对,独家推出,如欲网上转载,请保留此行说明】

    

                    国画 作者:王跃文

     三十六   李明溪的行踪最终都没有人发现。可因为曾俚的一个长篇报道,李明溪成了名动一时的新闻人物。一时间,全国很多报刊都转载了曾俚的大作《画家之遁—  一个童话的终结》。在曾俚的笔下,李明溪是一位杰出的青年画家,笔凝古意,墨含春秋,画风卓然。画家性情乖张,独行特立,不伍流俗,嬉笑人生,终以癫疯的方式使他痛苦的灵魂得到了解脱。曾俚给读者留下了一个谜团:李明溪的大量画作神秘地散失了,不知落入谁手。同是这篇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法。汪一洲琢磨这篇文章,总觉得曾俚在影射他,说他压制和刁难李明溪,使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画家被逼疯了。可是曾俚笔法曲折,说不上有意攻击谁,汪一洲只好吃了哑巴亏。可美院里多的是明眼人,深谙曾俚笔意所在,总在一边议论这事。汪一洲苦恼几日,想出一计,索性自己命笔,写了一篇为李明溪叫好的文章,找一个权威报纸发表了。这样,至少外界以为汪一洲对李明溪如何如何的猜疑可以消除了。汪一洲毕竟是画坛宿老,他的文章一出来,立即引得北京和外省几位老画家应和。吴居一先生自然不会亲自写文章,却对记者谈了他对李明溪的评价,赞赏有加。吴先生乃当今画坛泰斗,他论人论画都可谓金口玉牙。于是,一批老画家成了画坛上的惜才若渴的开明先生。一些青年画家读了曾俚的文章,则撰文作惺惺之惜,大有兔死狐悲之感,几乎掀起了画坛一批才子对李明溪的集体膜拜。事不凑巧,这年还有一位青年诗人卧轨自杀了,一位青年作家突发心脏病暴亡了,这些连同李明溪的失踪,被称作是当年文化界的三大事件。于是,那些专门生产思想的报刊专栏作家,譬如全国各地各式各样的曾俚们,便借题发挥,撰文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生存环境作深刻反思,几乎要搞成一场思想讨论了。多年以后,有思想史论者甚至把这件事说成是后来那场轰轰烈烈的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先声。而那些玩画的藏家从曾俚和后来有关的大量文章中读到的却是投机和财富。李明溪的画正像那位暴亡作家的小说一样成了出土文物。李明溪的画作流入市面的并不多,就更显得珍贵了,价格直线飚升。   朱怀镜怀着幽默和欣喜的心境静观对李明溪的新闻炒作。他知道李明溪被炒得越焦越煳,他手中财富就会越大。他真巴不得这场新闻炒作旷日持久,把李明溪推向经典和永恒。但新闻毕竟是位喜新厌旧的浪荡公子,不会对谁钟情到底。到了次年三月市人大会和政协会召开的时候,荆都的报刊上再也见不到李明溪的名字了。就连朱怀镜也只是偶尔想起这位失踪的朋友,猜想他这会儿是流落他乡了? 还是早已冻死在某个荒野了? 这是本届人大和政协的第二次会议,没有牵涉人事问题,本来可以开得很顺利的。不曾想,中途节外生枝,两个会议都弥漫着火药味儿。当然,老百姓从电视新闻中感觉不到什么,该作的报告都作了,该通过的决议都通过了,两个会议照样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   异常气氛首先是从政协会议上散发出来的。近来,政协主席张先觉同市人大主任李光同、市长皮德求的关系越来越微妙。通常,人大会议比政协会议开得有气派。人大代表住的宾馆高级些,会议伙食丰盛些,发的纪念品也会多些。纪念品都是市里的一些企业赞助的,这些企业的头儿通常是人大代表。每次政协会议,委员们都会意见纷纷,觉得自己比人大代表低了一等。这次政协会议开到第二天的时候,就有委员听说人大会议那边今年发的纪念品会更多,每位代表各有衬衣一件、领带一条、皮鞋一双、白酒两瓶、香烟两条。而政协会议这边,已有着落的纪念品就只是每人白酒一瓶、香烟一条。于是,委员们在讨论工作报告的时候,自然就对政协委员的地位问题表示关注了。当然,市一级政协委员,大多还算是有身份的,发表起意见来措辞温文尔雅,似乎谁也不在乎一双破皮鞋什么的。而张先觉却是明察秋毫,见微知著。于是,他临时决定,在次日的大会上作了一次关于切实改进政协会风的讲话。张主席的开场白是高度评价政协多年来一贯坚持的好会风,要求大家继续发扬。随即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是要求委员们认真开好会,坚持想大事议大事,积极献言献策。最后话锋一转,强调坚持廉洁的会风,并约法三章:第一,不准超标准安排会议餐;第二,不准发会议纪念品;第三,不准安排高档娱乐活动。张主席语言很有艺术,短短三十分钟的口头讲话几乎达到了煽情的效果,会场气氛被弄得庄严肃穆。尽管张主席只是就会风讲会风,委员却是心领神会,明白他的意思是针对人大会议的,便对他的意见表示赞同了。所以从当天中餐开始,政协会议改革就餐方式,开自助餐。委员们各自拿着盘子、勺子、筷子,依次领取食物。大家的表情似乎有种崇高感,场面几乎有些悲壮。早已运抵会议后勤组的纪念品,按照张主席的意见,全部物归原主。预定的三个晚上娱乐活动也被取消了。   人大会议就被推到一个尴尬境地了。人大李主任感到很恼火,找到皮市长议这事。皮市长意见,让人大办公厅去个领导,同政协协商一下。于是人大办公厅王主任奉命去找政协周秘书长,建议政协会上纪念品还是照发,两个会议平衡一下,发一样的东西。周秘书长说,关于廉洁会风的约法三章,是委员们提议的,主席团会议表示同意,而且张主席也在会上宣布了,不便再推翻。协商没有成功。李主任便再次找皮市长商量,说人大会是不是也不发纪念品算了? 皮市长说代表们多是基层的同志,到市里来开一次会不容易,还是照发吧。   个中曲折在政协委员们中间悄悄传开了,一股义愤的情绪便在暗自生长着。义愤是针对人大的。委员们听说人大会的纪念品照发不误,便越加觉得政协廉洁会风的约法三章意义重大。某种不可名状的气氛在政协会上弥漫着,几乎有些群情激愤了。各组讨论的焦点便一次比一次更加集中到了反腐败问题上,起初只是谈一些现象,后来慢慢就点到具体的人和事了,甚至形成了政协议案。事情就复杂起来了。本来,最近由于财政厅等单位腐败案件的发生,反腐败已经成为全市的热门话题。可人大会和政协会是议大事、定大事的,不能开成反腐败会议。为了保证人大、政协会议按法定程序圆满完成议程,市委领导专门研究过,决定“两会”暂时回避反腐败问题。按照市委指示,人大和政协领导事先都吹了风,要求大家集中精力想大事,议大事,不要过多讨论一些具体的个别的问题。宣传部门早早就开始了配合,清洁荧屏,清洁报刊,只发正面报道,特别重点宣传上次人大会和政协会以来各方面的重要成就。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所议话题凡是涉及反腐败的都不予报道。会议开到第四天的时候,政协会议几乎开成了反腐败的主题,而人大会仍是按部就班按程序顺利召开着。   朱怀镜在人大会上服务。这天晚上,张天奇邀他去房间扯谈,正好他自己老弟提拔的事需要找张天奇,就马上去了。一见面,朱怀镜就拱手赔罪:“对不起张书记,前两天都忙,想来看你也没时间。”张天奇笑道:“你是市里领导,是要比我们忙些啊。”朱怀镜摇头说:“张书记你就别取笑我了。我是会议服务人员,专门为你服务的啊。”“对啊,人们常说,领导就是服务嘛。”张天奇仍是玩笑。   “这是典型的政治欺诈广告哩。领导就是服务,服务不是领导。”朱怀镜笑道。   说笑一阵,张天奇轻声道:“怀镜,你受委屈了。有能力的人必然有人嫉妒,这是很正常的事。我在皮市长面前说过你的事。他对你很关心,说你这年轻人不错。”朱怀镜忙道了谢。其实他不知张天奇到底是不是在皮市长面前说过他的事。不过听张天奇刚才说起皮市长的表态,也像那么回事。因为像张天奇这样向皮市长建议人事问题,皮市长一般不会明确答复的,只会说句怀镜这年轻人不错。这话最多只能理解为一种暗示。一来人事问题是严肃的事情,皮市长不会随便泄密;二来皮市长也不会轻易把提拔朱怀镜这个人情送给张天奇,要做人情也只能由皮市长自己来做。皮市长早说过,朱怀镜的事情他会负责到底,可这话说过好几个月了,还没有见到动静。朱怀镜心里急也没有用,只好相信皮市长自有安排。   朱怀镜猛然感到无话可说,甚至连请张天奇帮他老弟忙的事都不便开口了。他同张天奇算是好朋友,而且他也帮过张天奇很多忙。可张天奇在地委副书记的位置上坐的时间越长,给朱怀镜的感觉就越陌生,同他说话也就有些找不到感觉了。自从上次朱怀镜帮他了结向吉富贪污税款案后,两人见过几次面。可每次两人都只是邀几位朋友凑在一起喝喝酒,对那件案子半个字都没提及。张天奇在私下也没对朱怀镜说过一句感谢的话,就像没发生过这件事。朱怀镜有时想这也许正是张天奇的老到之处。因为那毕竟不是什么说来好听的事,过去了就过去了,不必再提及。可有时又觉得张天奇薄情寡义似的,不用你出钱出米,再怎么着在两人场合也应说句感谢的话。朱怀镜最初偶尔有过念头,将龙文留在他那里的笔记本交给张天奇,让他自己去销毁。这样的话,张天奇会更加感谢他的。但后来他没有这个想法了,他要将那个笔记本私下保存着。他望着张天奇,突然发现这人也修炼得一身高级领导功夫了。因为刚才在朱怀镜揣摸他的时候,他居然悠闲自得地抽着烟,似笑非笑,一言不发,毫无窘态。倒是朱怀镜终于发现自己很窘,便找了句最落套的话问:“张书记最近还好吗? 工作顺利吗? ”问了这话,朱怀镜才觉得自己多没出息,怎么就不知道同他斗斗法,看最后谁忍不过了,先说出话来。看来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职务高低不同吧。没办法,身在官场,职务意识总能渗透到人的每个毛孔。   张天奇很有涵养地把大翻头往后一抹,微微一叹,说:“还好吧。只是个别小人在捣鬼。黄达洪那个人,你是知道的,他现在只要回到乌县去,随便在什么场合,都会臭我。蒋伟这个同志也不讲原则。他去乌县任县委书记,是我推荐的,这个他自己是知道的。可是在对待黄达洪的问题上,他就没有处理好。黄达洪现在跟着袁小奇发了财,说是要回到乌县去投资。蒋伟刚去,只想在招商引资上早些出政绩,就把黄达洪当作财神菩萨了。黄达洪是在我手上被处分了的,他现在回去就要争回面子,提出要让县委领导到县界出迎,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