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

第2章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第2章

小说: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读者看到这里,可能会感到万分惊叹和自豪。某种程度上,我们应该感谢作者做这个“实验”,毕竟普通老百姓很少有机会如此近距离地了解“中国制造”对美国乃至全世界不可低估的影响。

  本书还从小人物的角度对全球化做了精彩的阐释,相当于给读者们上了一堂幽默有趣的经济全球化速成课。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大势所趋,随着国际社会更加开放、联系更加广泛,不同国家、不同区域间相互依存度更为加深,国际合作机制也日益加强。也许担忧产品制造的外包会使美国本土居民失去工作的不只作者一人,但我们应当认识到,在全球化的现实面前,不管你是什么信仰,不管你是什么肤色,谁也离不开谁。只有寻求相互间的共同利益,发展合作关系,才能实现共存共赢,促进全世界的普遍繁荣。世界经济将会越来越相互依赖,本书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做了一次宝贵的预演。




相信中国制造(2)




  中美建交28年来,经贸合作发展迅速,健康稳定的双边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双边贸易额从1979年的25亿美元发展到2006年的2627亿美元,增长了100多倍。目前,中美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

  互利双赢是中美经贸合作的显著特征,中美经贸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给世界经济做出了贡献。美国新闻媒体认为,过去10年间,中国质优价廉的产品使美国消费者节省了6000多亿美元。根据美中贸委会的研究,到2010年,中美经贸合作可使美国GDP增长0。7%、物价水平下降0。8%、每个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1000美元、制造业生产率提高0。3%。

  本书也反映出世界对“中国制造”还存在一些误解。在国外,“中国制造”这四个字常常与低端、低质、低价联系在一起。在品牌万里行的座谈会上有专家指出,“中国制造”为全球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中国的商品却并没有获得对方的尊敬,“中国品牌”也没有获得与之匹配的竞争力。同样品质的产品,中国的往往必须比日本甚至韩国的卖得便宜才行。这说明我们不是说得太多,恰恰相反,而是说得太少。

  世界对我们还存在着诸多疑问和好奇,我们要告诉他们一个真实的“中国制造”,让他们看到我们的高端与高质,而且是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形象。在这里,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个人还是机构,对提升“MadeinChina”的国际形象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想任何人都不会相信,在没有产品质量日益提高、日益进步的情况下,中国能有今天贸易大国的地位。实际上,中国制造发展到现在的规模,首先是建立在质量和竞争力这两个因素上。中国几乎每小时就向全球输送1亿美元的商品,可以想象,如果中国产品的质量从根本上、从主流上是不可靠的,便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和美誉。一些不明就里的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产生了误解与担忧。但是同期中国产品出口的增长率仍在上升,可见,大多数进口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对中国产品仍然秉持公正和理解的态度。

  一方面我们应当进行积极宣传和交涉,澄清世界对“中国制造”的误解,为我们赢回公正客观的评价,这既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政府的责任。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提高产品的质量。不论是媒体的关注或是前段时间的产品召回事件,在很大程度上都迫使我们的企业把更大的精力集中在推进、改善、提高产品质量方面。所以,中国企业的出路就是他们已经走过的历程,就是继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继续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向着“中国创造”稳步迈进。




“中国制造”的标签意味着什么(1)




  这一切都是从美国一位家庭主妇的异想天开开始的。圣诞节刚过两天,住在圣路易斯安那州的萨拉在清理圣诞礼品的时候,忽然发现,“中国制造”的货物正在源源不断地侵入她家——中国的玩具、中国的袜子、中国的DVD……萨拉是一名记者,她产生了一个好奇的想法:如果过一年没有“中国制造”的日子会怎么样?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全家人果然把萨拉的想法付诸实施。萨拉说服了他的丈夫凯文,还拉进了两个懵懵懂懂的孩子,一个四岁,一个一岁,共同做这个“试验”。读者手中的这本书,就是萨拉对这段经历的描述。

  每一个中国读者都会非常好奇:“中国制造”对美国人的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萨拉在书的结尾说起,一个中国记者采访他们一家,试图寻找各种证据,证明美国人不买中国货的日子会变得如何悲惨。中国记者想知道,不买中国货,是否会导致萨拉和凯文感情破裂、孩子们失去幸福、这一家人被主流社会视为“怪物”。相信很多中国读者也会希望从书中读到,美国人已经离不开中国的产品,这对我们的自尊心将是极大的满足。

  的确,没有“中国制造”的日子有很多烦恼。就像萨拉说的,以前再平常不过的购物在那一年里都变成了一种煎熬。没有中国的塑料轮子,凯文没有办法给儿子造一个漂亮的木头赛车。为了给孩子买鞋子,萨拉跑遍了商场,最后只好忍痛订购了一双价格68美元的意大利童鞋。孩子们眼巴巴的看着“鳄鱼医生”、充气游泳池、塑料光剑,掰着手指头盼望这一年早点过去,他们就可以尽情地买中国的玩具了。凯文穿着一只深蓝、一只橙色的拖鞋,似乎在嘲笑萨拉的古怪念头。蜡烛、打印机墨盒、太阳镜、咖啡机、捕鼠器……所有这些购物,都让萨拉一家大伤脑筋。

  但是,萨拉一家仍然过得很好。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特立独行的生活都会有自找的麻烦,但是我们仍然会在身边看到很多素食主义者、丁克家庭、背包族。如果萨拉一家继续坚持没有“中国制造”的生活,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麻烦,但绝没有到离开“中国制造”就无法生存的地步。有自尊心的中国人,大可不必在美国人生活中的“中国制造”上寻找民族自豪感。




“中国制造”的标签意味着什么(2)




  为什么美国的市场上到处是中国货呢?这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全球化的理想状态是没有国家,只有市场,所有的生产要素和商品都可以自由流动,资本可以自由流动,劳动力也可以自由流动。但是,我们毕竟还生活在一个个的民族国家之内,国界是一堵无形的高墙,使得要素的流动非常困难。尤其是人的流动,更是日益受到限制。中国的劳动力便宜,美国的劳动力昂贵,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美国应该“购买”更多中国的劳动力,也就是说,吸收更多的中国移民。但是,即使是美国这样标榜“自由”的国家,对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也是百般限制的。如果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全球化只是开放了一半的市场经济。不过,只要有一半的开放,市场经济就如同空气、如同水流、可以趁势而入。如果中国的劳动力没有办法到美国,美国的资本就会到中国。如果中国的劳动力无法到美国的工厂上班,美国的工厂就会干脆搬到中国。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世界经济:国外的资本(当然包括了美国的资本)在中国投资建厂,利用中国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制造出产品之后,销售到美国的市场。这是一个生态链条,链条断了,整个生态系统都会被破坏,各个链条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平衡和合作的,而不是互相竞争的。是的,美国的家庭正在享受着中国的衬衫、鞋子、玩具、Ipod,但是,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用的是IBM的电脑、Windows的操作系统、Google的搜索引擎。有没有中国的家庭愿意试验一下一年没有“美国制造”的生活?

  如果一定要对“中国制造”加以评论,那么我们需要关注的并不是中国制造了多少,而是中国在制造什么。当我们对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话题津津乐道的时候,不要忘记了,这固然反映出中国的竞争力不断提高,但也提醒我们反思,民工正拿着微薄的工资,工厂正朝河流中倾泻着污浊的废水,石油、钢铁、铜和橡胶等一系列的进口商品价格正节节拔高。这些增长的代价都意味着我们正在“补贴”富裕的美国家庭。不知道中国的读者读到,美国人会对买一双60多美元的童鞋感到不可思议的时候,做何感想?我们出口到美国的产品甚至会比在国内销售的产品更便宜,这样的出口,这样的制造,会给中国带来多少利润,多少福利?




“中国制造”的标签意味着什么(3)




  萨拉的眼睛只盯着“中国制造”的标签,但是,那些“美国制造”的产品里会有“中国制造”的部件,“中国制造”的产品会有“美国制造”的部件,因为国际贸易的格局已经从产品和产品的贸易变成了产品内部的贸易。过去典型的国际贸易是根据要素禀赋,即一个国家在哪些生产要素上有资源优势。中国的劳动力丰富,就会生产劳动力密集型的产品,比如鞋子,美国的科技发达、资本丰富,就会生产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产品,比如飞机。中国用八亿双鞋子换美国的一架飞机,说的就是这种贸易格局。然而,产品内部的贸易是说,任何一个产品,任何一个产业,都会把生产环节的链条配置到不同的地方,从而得到专业化的收益。比如电脑,芯片会在美国生产,显示器可能在中国台湾生产,鼠标和键盘则在中国广东生产,最后再组装起来。过去的生产是在流水线上,现在的生产则更像孩子们玩的积木,拆开了是一块块,拼起来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产品”。据说,空中客车已经在天津的滨海新区筹建一个A320客机的总装线。如果在天津组装出来的飞机出口到国外,这架飞机上是不是也会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呢?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制造”的标签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什么都不是。




“中国制造”需要赢得尊敬(1)




  2007年,“中国制造”如同洪水猛兽席卷全球。而之前的几年间,中美乃至中欧各国之间已经因中国产品摩擦不断。今年这场危机从宠物饲料开始,迅速扩大到海产品、药品、牙膏、玩具等等中国产品,中国产品的信任危机在全球范围蔓延开来,这些产品轻则被媒体点名,重则被撤下柜台,一时中国企业人人自危。

  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消费者到底是怎样的态度呢?美国记者萨拉?邦焦尔尼在这本《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里,讲述了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对中国产品消费选择的亲身经历。在沸沸扬扬的贸易争端背后,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产品对美国人生活的切身影响。

  这场“中国制造”的危机源于“便宜没好货”。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平均每小时的劳动力成功仅为1美元左右,如此低水平的劳动力成本使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眼中一个最可怕的竞争对手。西方各国制造企业自然不敌中国企业,中国产品长驱直入涌入西方各国。面对本国制造企业的压力,由此引发的本国制造行业的大量失业,因此,西方经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