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中国百年商业巨子 txt >

第116章

中国百年商业巨子 txt-第116章

小说: 中国百年商业巨子 txt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OK!干杯,大家都健康,都发财!”    
  酒足饭饱之后,黄楚九将其送到宾馆,向假艾罗说道:    
  “小艾罗先生,请开个价吧!”    
  假艾罗自知理亏,原想敲诈一万大洋,但怕人家不给,只说出了一千。    
  “好,一千就一千,马上给您。”    
  一千块大洋,也不是个小数目,美国流氓不费多少力气即得到了。他正在得意之时,黄楚九说道:    
  “请不要着急,您已经得到了银元,但要给我开个手续,写明您是艾罗博士的儿子。申明艾罗补脑汁今后归中法大药房独家经营,一切专利、权益均转让给中法大药房,其他人从此不得过问。”    
  美国流氓本是讹诈,只要有了钱,干什么都行,一切按黄楚九所说照办不误。    
  黄楚九破了点小财,却换得了“真正的”艾罗博士发明的补脑汁的独家生产与经营权。有了这张字据,黄楚九又发动宣传机器,大肆张扬。凡有来客,说起此事,他都将字据拿出来让人看,说明今日才真正得到这项发明的专利权。从此,艾罗补脑汁名声大振,中法大药房的门槛都要被顾客踏平了。    
  黄楚九的财力雄厚了,他首先想到如何扩充、拓展事业。由于地盘受限制,黄楚九开始动中法大药房左邻民国茶楼的脑筋。    
  民国茶楼也开设在英租界三马路湖北路口。中法大药房与它为邻已有多年。茶楼生意一直很好,有很多阔佬都到这里喝茶聚会。还有流氓、地痞、帮会黑道上的人也把这里当成聚会的场所,到这里分赃聚赌,宿娼亵妓,抽吸鸦片。一天,没想到有两伙流氓在这里谈判,话不投机,双方扯出家伙拼杀起来。砸凳掷壶,杯盘横飞,打成一团。结果打死三个,重伤一个,其余皆逃之夭夭。老板向巡捕房报案。巡捕把酿成三条人命案推到老板报案迟误之过上,责令他出资收殓,并承担那受重伤的流氓送医院治疗的费用。    
  经过这场浩劫,民国茶楼老板无心再经营了。他想,说不定哪一天,又来流氓斗殴,他实在是承受不了。正好黄楚九要扩展地盘,经人介绍,民国茶楼老板将他的茶楼卖给了黄楚九。黄楚九将中法大药房扩充为八开间门面。职工、学徒增加到四十多人。过了不久,黄楚九又花了六万元巨款,将八间门面统统推倒,造了一幢钢筋水泥结构的三层楼洋房。楼上为制药部,楼下开设门市部。这样一来,不仅生产规模扩大,而且产销连成一体。在药业同行中,中法大药房在上海药业的地位首屈一指。    
  黄楚九成了大财东,将橡皮胶轮黄包车换成了小汽车,这在上海也曾轰动一时。上海开始有小汽车是在一九0一年(光绪二十七年),有个匈牙利人叫黎恒的运出两部小汽车到上海。黄楚九于一九0六年就有了私家小汽车,在当时的上海,的确是凤毛麟角。小汽车就是财力的象征。黄楚九经常乘着乌黑发亮的小汽车,飞驰于南京路,故意地招摇过市,为的是给中法大药房做广告,说明他生意做得好,老板暴富。生意好,必定货色好。由此,拥向中法大药房的顾客也就更多了。    
             具有“迦门头脑”的人物    
  黄楚九靠“艾罗补脑汁”发家致富之后,并不满足,他又与副经理徐斌才商量,开发新的药品。    
  一九0七年(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与英帝国主义缔结新约,计划十年禁绝鸦片。国内宣布禁烟政策,群众要求禁烟的呼声一天比一天高。清政府虽然宣布禁烟,但实际上吸毒者越来越多。中外商人大量贩毒,官僚政客,富豪巨贾,不少人都成了瘾君子。一九0九年(宣统元年),万国禁烟大会在上海召开,与会者有四十一个国家。国内外开明人士要求禁烟者日益增加,上海人民更是大声疾呼,要求禁售、禁吸鸦片。    
  这场禁烟运动被黄楚九看中,成了他大发利市的好机会。他和徐斌才说,趁当前禁烟的声势日渐高涨之时,如能生产一种戒烟药,必定大受欢迎,生意也一定会做得好。徐斌才很明白黄楚九的用心,他和几位药剂师反复研究,也未研制成吃了能够戒毒的新药,请示黄楚九怎么办。黄楚九本人也是个瘾君子,吸食鸦片成瘾后,感到体力日衰,面黄肌瘦。他认为吸食鸦片有瘾后,最难受时是烟瘾上来之时,这时候如能吃点代替鸦片的药,定能使烟瘾缓解一下。徐斌才说,稍稍加一点吗啡如何?黄楚九认为可以。这样,天然戒烟丸算是试制成功了。每丸主要成分是:积壳若干,广陈皮若干,吗啡零点零零零四克。    
  每当吸毒者毒瘾发作,寻死觅活地难熬之时,只要服下“天然戒毒九”,立刻就能消停一时。    
  黄楚九一面大量生产“天然戒毒九”,一面在报纸上大登广告。他说,他本人原是身强力壮、面色红润、血气方刚的青年,自从吸食鸦片成瘾后,感到体力日衰,面色黄暗。服后已戒除恶瘾。上海不少市民,看到广告,真是喜从天降,人们纷纷前来买药,迟了唯恐买不到,生意旺得不得了。    
  “天然戒毒九”上市之后,很受吸毒者的欢迎。当他们的鸦片瘾上来之后,吃几丸“天然戒毒丸”,症状立刻缓解。不知底细的人以为这是药理上产生奇效,殊不知吸吗啡照样有瘾。谁要是吃上了“天然戒毒丸”,就是由吸鸦片改吃吗啡,从此天天离不开这毒丸了。黄楚九就是用这种骗人的药,使中法大药房每年获利十多万元。    
  黄楚九十五岁跟随母亲到上海滩混事,到一九0七年(光绪三十二年)三十五岁时,已成富豪,在西药界名声显赫,为上海市屈指可数的几位财东之一。他在社会上神通广大,身价百倍,似乎没有他办不到的事情。正当这一年,他的“天然戒烟丸”畅销国内之时,上海另一家大西药店中英药房的药剂师谢瑞卿想筹股另办一家药房。他自己资金不足,来请黄楚九出资入股,并用他的威望,邀请别的投资人。黄楚九正想开拓新的事业,所以很快答应下来。他不仅自己出资,还把中英药房的老板陈烈清也拉来入股,还有商务印书馆的老板夏粹芳也是投资者。    
  就这样,由黄楚九、夏粹芳、谢瑞卿、陈烈清等合股开办的上海五洲大药房于一九0七年正式开业了。开办资金为一万元,店址设在广西路福州路口,谢瑞卿出任经理,黄楚九为终身董事。谢瑞卿研制了一种成药,开始取名为“博罗德补血药”。“博罗德”是英语“血”的译音,笔画繁多,中国人不懂,毫无吸引力,后来改名为“人造自来血”。这剂成药,经过黄楚九的宣传,不仅在上海,还在华北、南洋一带打开了销路。成了五洲大药房的发家产品。    
  五洲大药房钱赚多了,股东们出现了矛盾。一九一一年,经理谢瑞卿借故退股,由黄楚九出面邀请中英药房汉口分店的经理项松茂出任经理。项松茂很有才干,与黄楚九过从较密切。黄楚九去汉口推销“艾罗补脑汁”时,曾得他鼎力相助,对他的为人与才干铭记不忘。当谢瑞卿提出退股辞职时,黄楚九马上想到了他。便打电报邀请他来沪出任五洲大药房经理一职。项松茂碍于情面,便来到上海走马上任。    
  项松茂经营的特点与黄楚九有些相似,都是开拓型的,敢想敢干,重视广告、宣传效应。他到任后,发动一场改革,将店内的豪华摆设变卖,充实资金周转,迁入新址,改变内部机制,设立本牌药品总发行所、门市零售部和批发销售部。一方面扩大药品进口,一方面开拓自制成药。除“人造自来血”之外,又增添了女用调经活血的“月月红”、“女界宝”,健胃补虚的“补天汁”,清血解毒的“海波药”,健脑润肠的“树皮丸”,化痰止咳的“助肺呼吸香胶”等。项松茂的改革,加上这些成药的问世,使五洲大药房的声誉大振,利润也成倍增长。    
  五洲大药房和中法大药房一样,在上海出名之后,股东内部不断发生矛盾。项松茂拥有一定的实力后,决定在天津自设“五洲”分店,自行发售“五洲”本牌产品,独立扩展业务经营。为此,他与黄楚九多次商谈,终于达成协议。黄楚九将他拥有的五洲大药房的股份让给项松茂;项松茂将他所拥有的“新世界游乐场”的股份让给黄楚九,再由“五洲”补偿黄楚九现金二万二千五百元,作为回收黄楚九在“五洲”的终身董事权和终止“人造自来血”抽佣的补偿。达成协议后,双方委托律师登报声明。这样,到一九一六年(中华民国五年)六月,黄楚九完全脱离五洲大药房,由项松茂独自经营。    
  黄楚九成为富豪之后,他的生活方式也大为变样。在豪华的大雅楼饭店,有他常年包租的房间。在这里三天两头宴请宾客。每宴除了美酒佳肴之外,有时还叫来名妓把盏助兴。宴会上,常与朋友或谋士们谈天说地,这是他获取信息、商讨生财之道的重要途径。他的好多生意经,就是在这里与朋友们谈出来的。例如有一天,大家酒足饭饱之后,谈到人有百样关心,说来说去最关心的还是性命,从小到成人,关心健康,老年人冀求长寿。黄楚九突然想到,既然这性命是人人最关心的,为什么不能在这上面动动脑筋,开发财源呢?    
  黄楚九提出这个问题,他的朋友个个开动脑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人建议生产长寿保命一类的药,有人提出经办人寿保险。黄楚九听到“人寿保险”这四个字时,眼睛放光。他本性就喜欢标新立异。搞人寿保险,在当时是很希罕的事情。黄楚九当机立断:中法大药房兼办人寿保险业务。他还发起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团体“同征长寿团”,意思就是一齐努力共同为长寿而奋斗。把人寿保险与开展向长寿进军活动结合起来。怎样为长寿而奋斗呢?黄楚九大力宣传道:    
  “要多服用滋补养身、增寿保命的药。这些药品质量最好的就是中法大药房所销售的有关药品。请顾客们踊跃购买吧!”    
  黄楚九是个商人、企业家,他的一切举措最终都要落到他的生意经上。这样一来,中法大药房兼营的人寿保险业务,客户盈门;所销售的滋补养身药品,诸如“艾罗补脑汁”、“艾罗精神丸”、“艾罗日光丸”、“艾罗月光九”等等,畅销一时,银元像水一样滚滚流进黄楚九的腰包。    
  黄楚九财大气粗,朋友们都围着他转,不少人吹捧他为“迦门头脑”。黄楚九连说:“勿敢当,勿敢当。”    
  什么叫“迦门头脑”?当时上海滩势力最大的外国人主要是英、美、法、德四国人。上海人称英国人为“大英人”,美国人为“花旗人”,法国人为“法兰西人”,德国人为“迦门人”(实为“日耳曼”的不正规译音)。德国人以头脑精明、思谋严密著称,所以对善于动脑子想点子的人则以“迦门头脑”赞誉。    
  黄楚九不愧为具有“迦门头脑”的人物。    
              “龙虎人丹”的故事    
  一九0七年(光绪二十三年),上海总商会通电全国,发出开展抵制日货的反日爱国运动。全国各地商界响应上海总商会的号召,一呼百应,纷纷抵制日货。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