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中国百年商业巨子 txt >

第124章

中国百年商业巨子 txt-第124章

小说: 中国百年商业巨子 txt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希仲、杨粲三多次向杨文光谈了创办银行的具体设想。一向谨慎的杨文光对两个儿子的建议没有十分的把握,他要先听听其他家族成员的意见,再相机行事。    
  一九一三年五月的一个晚上,杨文光以家长的身分召集家族成员议事。    
  一盏汽灯将杨家词堂照得雪亮。在墙的正中,挂着杨清肇的遗像。杨文光面色威严地坐在几案旁的太师椅上。杨与九、杨希仲、杨芷芬、杨粲三等人分列两旁。杨文光将各位子侄扫视一番,清了清嗓子,用低沉而威严的声音说:“最近,希仲、粲三多次建议,要创办银行,兹系大事,关系到我们杨家的前途。今天,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你们有什么想法,就痛痛快快地说出来。”    
  杨文光说到这里,将目光转向杨希仲,继续说:    
  “希仲,还是你先说吧!”    
  杨希仲看看父亲,又与杨粲三对视一下,便侃侃而谈:    
  “是的,我们曾多次向父亲提出了办银行的建议。早在日本,看到三井家族财团的兴旺,我就有了这种想法。现在回国实地考察后,更坚定了信心。重庆是一个交通便利的水陆码头,既是西南商品的集散地,又是长江下游各省产品向西南销售的转运口岸,自古以来商贸繁荣,金融发达。特别是光绪十七年(公元一八九0年)对英、法、美开放,光绪二十二年(公元一八九五年)对日本开放以来,更是万国咸集,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六大城市之一。建立民国以后,工商业更加繁荣,流通量更大。据我粗略统计,单是重庆与万县、宜昌、汉口等地贸易流通资金每年就达几千万两,加上其他地方,数目就更大。可重庆金融业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国办的交通银行、中国银行不办理私人商业业务,地方官办的浚川源银行又陷于瘫痪,以前大量存在的山西票号又随着清政府的垮台而消亡。所以,偌大一个重庆竟没有一家为商业服务的银行。这与商业的迅猛发展是何等的不相称啊!所以可以说,重庆工商业的发展呼唤着商业银行的诞生!……”    
  杨希仲的这番话,说得杨文光捏着胡须不住地点头,连水烟也忘了吸。心想,儿子毕竟是喝过洋墨水的,说得头头是道,真是出息了,他为杨家后继有人而甚感欣慰。想到这里,不觉向儿子投去赞许的目光。    
  杨粲三见父亲面露喜色,受到鼓舞,马上接过杨希仲的话头说:    
  “三哥的建议我举双手赞成。但在重庆,谁能承担创办银行的使命呢?我看非我们杨家莫属。首先,我们资本雄厚,具有创办银行的实力;其次,近年来,我们已经在经营银行业务,每年的存放、汇兑等业务额达千万两,具有良好的信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第三,现在我们杨家可以说人才济济,兵强马壮。我们的父亲经验丰富,信誉卓著;与九大哥和仲晖六弟是商场科班出身,都能独当一面;希仲三哥、芷芬四哥留学国外,见多识广,有理论知识。只要团结一致,我们杨氏家族也能办成日本三井式的财团。”    
  杨粲三说完,杨与九、杨仲晖、杨芷芬也先后表示支持。    
  素以稳重著称的杨文光,本来对希仲、粲三的想法很支持。他知道,要保杨家基业之不衰,决不能墨守成规,“要得富,险中做”嘛。但是,什么时候做呢?他还要考虑。他知道子侄们正等着他最后的决定,于是缓缓地说;    
  “你们的想法都很好。银行是要办的,但什么时候办,怎样办等等都要认真考虑,力求万无一失。我看今天就到此为止吧!”    
  杨希仲、杨粲三生怕父亲要打退堂鼓,连忙站起来说: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建议父亲最好出去考察一下,探个究竟,再最后定夺,好不好?”    
  杨文光等一致表示同意。    
  一九一三年秋,五十九岁高龄的杨文光在侄子杨与九的陪同下,乘外国轮船顺江而下,第一次离开四川盆地,到汉口、上海等地考察。外面的精采世界令杨文光耳目一新,从而更坚定了他创办银行的信心。    
  一回到重庆,杨文光立即调兵遣将:杨希仲负责银行的筹备工作,加强与各界及洋人的联络,争取获得各方面的支持;杨粲三着重内部事务,负责经营管理,推动聚兴诚商号业务的发展……    
  分派既定,杨氏兄弟各司其职,各显神通,都表现出较强的能力。杨希仲曾留学日美,精通日语、英语,在社会上享有“洋翰林”的美誉。他奔走于各政要和洋人之间,为创办银行打通关节。    
  他首先赶到成都,向留日同学、时任四川省财政厅厅长的龚家瞻面陈开办银行的计划。    
  龚家瞻非常支持,特以财政厅的名义请重庆地方官予以合作。并特别推荐财政厅驻浚川源银行监理官肖止真,根据政府有关规定和杨氏家族意见代拟公司章程。又介绍其好友何孟庚律师担任杨希仲的常年法律顾问。    
  在成都期间,杨希仲还先后拜会了四川都督胡文澜、继任财政厅长刘莹泽、民政厅长陈廷杰。并利用与陈廷杰的师生关系,结识了当时四川的各界名人蒲殿俊、罗纶、肖湘等人。    
  尔后,杨希仲又偕律师何孟庚转赴北京,通过留日学铁道交通专业时的同学、时任北洋政府交通部路政司司长的李景潞,结识了交通部长曾毓隽,再由他们牵线搭桥,与财政部长李思浩接上了关系。他们对杨氏家族创办银行都表示支持。    
  一九一四年十二月,杨希仲将申请成立银行的文件呈送北京财政、农商二部立案注册。一九一五年二月即获批准。    
  一九一五年三月十六日,四川省最早的私营商业银行之一——聚兴诚银行隆重开业。    
  这天,蹇家桥杨公馆和泰来裕巷聚行行址张灯结彩,鼓乐齐鸣,一派喜庆气氛。’    
  杨家邀请的党、政、军、商、绅各界头面人物以及外国驻渝的各方面的洋人都纷纷前来,参加聚行的开业典礼。    
  各商帮同业,平素与杨家就有业务联系,今后更要仰赖其资金周转,一闻银行开业,也争先恐后地前来道喜。    
  一时间,聚兴诚银行熙熙攘攘,宾客如云。再加上前来抢新闻的各报记者和驻足围观看热闹的群众,把个泰来裕巷挤得水泄不通。    
  杨文光由于年事已高,留在客堂内稍事应酬,出面周旋的乃是杨希仲、杨粲三等几兄弟。    
  有关文章这样记述了聚兴城银行开业盛况,以及杨希仲、杨粲三在开幕典礼中的具体情形。    
  杨粲三一身中式打扮:灰色的丝质长袍,外罩黑色隐花马褂,脚踏圆口布鞋,显得儒雅庄重。他穿梭于宾客之间,十分地沉着、练达。    
  杨希仲则是一身西式装束:笔挺的银灰色西装,上衣口袋里装着折叠得很漂亮的白色手绢;雪白的衬衣上系着一条花领带,十分抢眼;脚上的皮鞋擦得透亮,光可鉴人;高高的鼻梁上架一副金边眼镜,风流倜傥却又不失学者风度。    
  杨希仲风度翩翩地挽着妻子陈撷芬,周旋于宾客之间。    
  陈撷芬是上海《苏报》主办人陈范的长女,杨希仲留日、留美的同学。她不但人长得漂亮,思想也很开放,非常支持丈夫的事业,成为丈夫的得力助手。这天,她穿着天蓝色丝质旗袍,戴着精美的首饰,举止落落大方,言谈妩媚动人,而又不失高贵典雅。    
  客堂里,茂源绸布店老板王茂源和杨粲三一边喝茶一边摆谈。王茂源说:    
  “杨老板,我们资少号小,以后还望贵行多多支持!”    
  “当然!当然!敝行以服务社会、造福商业为宗旨,哪有不为商家效劳的!”    
  “那可就十分感谢了!”说罢,王茂源指着客堂正中贴着“贵行开幕,寰府流通,救济市面,有德有功”十六个斗大金字的大红彩缎喜樟说,“这喜幛真是气派啊!下面写的那些人是谁?”    
  “王掌柜,这胡文澜是四川都督。陈廷杰是省民政长,刘莹泽是四川省财政厅长,蒲殿俊、罗纶、肖湘、李文熙都是很有名的人物。他们得知敝行今天开业的消息后,特地联名发来这封十六字的电报,以示祝贺。”杨粲三掩饰不住自豪和骄傲地答道。    
  “啧!啧!啧!”王茂源听了,惊羡不已。    
  这时,杨粲三发现杨希仲和重庆电报局局长高洪恩走了过来,忙对王茂源说了声“失陪”,迎了上去。    
  “粲三兄,恭喜恭喜!”高洪恩抱拳在胸。    
  “谢谢,谢谢,局长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哪里!哪里!”高洪恩豪爽地打着哈哈。    
  三人正在谦让着,停泊在重庆的英国梯尔兵船船长也走了过来,见了杨希仲,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语说:    
  “希仲兄,恭喜了!”    
  “谢船长先生!”杨希仲答道。    
  杨希仲将梯尔兵船船长和高洪恩、杨粲三互相作了介绍,并请他们到里面入座,吩咐佣人沏茶、递烟。杨希仲对高洪恩说:    
  “高局长,敝行成立以后,往来电报一定不少,还望高兄多多关照!”    
  “那当然,有你希仲兄一句话,我能不照办吗?以后保证对贵行特别优待!满意了吧!”    
  两人大笑起来。    
  这时,有人招呼高洪恩。高洪恩说:    
  “诸位仁兄,我过去一下,失敬了!”  
  杨希仲又拜托梯尔兵船船长代订英国路透社新闻电稿,英国《泰晤士报》和日本《朝日新闻》等外国报刊,以了解最新经济动态,兵船船长也爽快地答应了。    
  忽然,有人进来向杨希仲报告重庆地方当局张长官到了。    
  杨希仲、杨粲三等赶紧出门迎接。    
  张长官已跨进门来,见了杨氏兄弟,先拱手道:    
  “希仲兄、粲三兄,恭喜你们了!”    
  “张长官亲临敞门,令我等非常荣幸!”杨希仲道。    
  “哪里!哪里!希仲兄过誉了!”张长官谦逊地说。    
  “张长官,请到里面坐!”杨粲三赶快把张长官往里请。    
  “张长官,敝行今后还仰仗您这位父母官的大力支持啊!”杨希仲边走边说。    
  “当然!当然!扶持地方工商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重庆工商业的发展也需要你们银行在资金上的支援!”    
  “我们一定尽力而为!”    
  随后,杨文光的女婿、富商黄锡滋,好友“汤百万”汤子敬等重庆工商界巨头和驻军杨师长、驻重庆的外交使节、洋行大班、教堂神父等陆陆续续都到了。    
  杨粲三见时间不早了,人也基本到齐,就吩咐开宴。    
  杨希仲走到客堂中央,待众人安静下来后,朗声说道:    
  “各位军政首长,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们!感谢大家光临敝行的开业典礼。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聚兴诚商号得到了大家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代表我们杨氏家族对大家表示感谢。今天,聚兴诚银行股份两合公司正式成立了,我们一定本着服务社会、造福商业的宗旨为大家提供方便,也请诸位一如既往地支持聚兴诚银行!”    
  杨希仲的讲话赢得了一片掌声。    
  随后,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