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中国百年商业巨子 txt >

第31章

中国百年商业巨子 txt-第31章

小说: 中国百年商业巨子 txt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散发他专门印制的传单,对美方人员进行恶毒的抨击,更使康心如不能理解。    
  他一向认为,与洋人合作搞生意,有利自然也有弊,而且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的,人所面临的永远都是正负的两极。    
  在当时的国情下,跻身洋务必然有大的发展;但在与洋人的朝夕相处中,也难免会产生由于种族、观念,乃至生活习惯的不同而导致的矛盾与隔阂,甚至要遇到不平等的歧视与侮辱。个人的尊严自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事业发展下去。只有事业有成,人才能更有尊严。这本是非常简单的辩证法,但邓芝如一类人却不能理解。    
  另外,康心如对邓芝如关于赫尔德不录用他的职员的微词也不敢苟同,因之他也不可能在此问题上站在邓芝如一方。康心如认为在美丰这种合资银行中录用的职员,一定是要在知识结构上尽可能学贯中西的、有着新思想新观念的人。而一年来,邓芝如所推荐的人选,则大多数是与邓芝如有各种关系的旧式商人、封建官吏一类。这些人既非业务内行,又观念陈旧、思想保守,仅英美式会计方式这一条就弄得他们晕头转向,所以赫尔德坚决不予录用。康心如在这个问题上其实是站在赫尔德一边的。他认为赫尔德为美丰银行的发展计,这样做是有道理的;而他康心如本人,对这样一批无用之人也是相当反感的,他甚至视这些人为美丰银行日后发展的阻力。这并不是康心如崇洋媚外,而是体现了他以大局为重、出以公心的原则性。    
  当然,康心如对美方人员,特别是对经理赫尔德也是有看法的。他认为赫尔德在个人的品质乃至合作的诚意上,确也不是一个尽如人意的合作伙伴。而邓芝如指出的美方人员飞扬跋扈的现象也的确很严重。他们竟可以依仗权势,任意要华人同事为之端茶倒水,随意使唤,似乎中国同事是他们雇来的奴仆。而这一切,都是同赫尔德的那种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观念分不开的,因此这种不平等也几乎是不可改变的。加之美方人员与中方人员之间的薪金收入又悬殊太大,这也就更加剧了双方之间的敌对意识和合作危机。    
  而这一切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美丰银行的势头大跌。这时的美丰银行就像是坐在火山口上,危机四伏,随时都有彻底崩溃的危险。此时的康心如,也已无回天之力。美丰银行的生死存亡,已不知掌握在谁的手中了。    
  面对美丰银行刚刚开业一年就遭如此惨败的烂摊子,康心如很伤心,看来他想在金融界大干一场的愿望是难以实现了。与此同时,当康心如反省自我,反省两年来他在金融界一步步走过来的道路时,感到惊奇的是,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康心如无论如何已同那个血气方刚的刚刚参加同盟会时的康心如判若两人了。    
  因为他要每日里平息那位吵个不停的邓芝如,他自己便反而变得没脾气了,心平气和了,没有锋芒了,甚至圆熟了,狡猾了,有城府了。但是康心如觉得,他这种脾气秉性的变化,倒不是一件坏事。在一个到处充满了算计、阴谋乃至陷阱的社会中,硬碰硬是碰不出前景的。你唯有也同样拥有算计和阴谋,为他人设置陷阱,否则你就根本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这就叫谋生的韬略。康心如看得很清楚。    
  表面上看,康心如是得罪了那个有恩于他的邓芝如,但从本质上看,康心如并没有害他,而是为了成全他,成全美丰银行。康心如当然也极不愿意让康、邓两家的世交乃至他们多年建立起来的友谊毁于一旦,康心如之所以始终坚持中立的立场,是因为他更不愿美丰银行毁在这尖锐而激烈的搏斗中。康心如眼看着越发蛮横不讲理的邓芝如一天天像斗鸡般四处出击,又一天天像热锅上的蚂蚁似地惶惶不可终日,很香邓芝如惋惜。他认为倘邓芝如日后真的失败了,那他谁也不该怨,是他自己断送了自己的前程。在某种意义上说,邓芝如的悲剧是他性格上的悲剧。    
  康心如在一筹莫展之中退避三舍。他一来想暂时摆脱那个激烈的矛盾的旋涡,同时又想在总经理雷文最后不得不出山收拾残局之前,认真地捋一捋美丰银行遭此惨败的原因。    
            美丰券发行的成功和风浪    
  雷文自一九二三年春抵达重庆调整四川美丰银行班子以来,就开始精心物色美丰银行新经理的人选。几个月过去,至一九上三年九月,雷文终于将不得力的赫尔德从美丰银行调走,改派一位叫鄂更斯的美国人赴渝,担任四川美丰银行的美方经理。雷文在鄂更斯到任之前,特别叮嘱他上任后要“一切听从康协理的安排”,要鄂更斯在任上一定要与康心如密切合作。    
  雷文的这种安排,足见他这个以经营和发财为业的美国人对康心如的信任与支持。    
  对此,康心如也是心中雪亮的。他认为雷文尽管是个美国投机商人,但作为一个单纯的人来说,他还是具有一定的修养与层次的,分得清好坏善恶,分得清人才与庸才。基于此,雷文才可能力排众议,给了康心如如此之大的权力。康心如对雷文是怀有真正的知遇之恩的,他感谢雷文不仅赏识他的才华和智能,而且还能大刀阔斧地切实地在人事安排上,为康心如在银行业的大展宏图扫清道路。而恰恰是这一点,是他区区康心如徒有发展美丰事业之心,而又无力左右的。康心如觉得他踏入美丰大门,能遇到雷文这样一个美国总裁,能在他最危难艰苦的时刻从遥远的上海来扶助他一把,是他康心如的幸运。当然,康心如也知道,雷文之所以能如此重用他也是为了雷文自己的利益。    
  要将一番事业做成做好,搭档的能否密切合作至关重要。这是自鄂更斯上任之后,康心如更加体味出的一种经验。鄂更斯接受了雷文的面授机宜之后,康心如在美丰银行施政的方针大略,及其他对业务开展的设想安排,总能够毫无障碍地贯彻执行。康心如在这一段时间的美丰生涯中,可谓是得心应手,春风得意。    
  康心如把这也当做是雷文对他事业的支持。他一朝大权在握,自然也不能忘记要奋力回报雷文,而这一回报最核心的,便是要不辜负雷文的重托,迅速把美丰银行亏损的局面扭转过来。    
  康心如首先紧紧抓住美丰系合资银行的种种有利条件加以充分利用,并在此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拼力扩展银行业务。他利用银行的美资关系,首先将当时重庆的海关、邮局以及各个洋行的汇兑业务牢牢地抓在手中;同时,他又竭力宣传美丰银行是重庆唯一一家可与美国各地直接通汇的银行,利用世人崇洋的思想,使美丰银行的汇兑收益猛增至六万二千余元。康心如将合资银行的有利条件用足并有所开发,这就使美丰银行充分显示了它独有的优越性。    
  在此基础上,康心如又迎合了重庆商帮的市场习惯,开展了原先美丰银行没有的“比期存款”业务。美丰银行出台的“比期存款”利息尽管比市面上低,但由于人们相信康心如“美丰有洋商资本,不会有风险”的大规模宣传,便也纷纷来存款。因而美丰银行所吸引的“比期存款”逐年上升,自一九二二年六十多万,很快增长到一九二四年的一百二十多万,两年翻了一倍,开始向银行注册的美国政府交纳所得税。当时美丰银行的业务可算是蒸蒸日上了。    
  自雷文一九二三年春天来重庆将美丰银行中美双方的管理人员重新调整后,美丰自当年起就扭亏为盈了。一九二三年仅纯利就达一万一千元。到一九二四年更是势头看好,全年纯利一下子猛增至七万元,股东们并开始分得股息红息,人人对美丰银行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其间美方经理鄂更斯更是喜形于色,他不断对沾沾自喜的股东们说:    
  “此实康协理之功!此实康协理之功!”    
  其实不是鄂更斯说,股东们对康心如也是自有他们的看法的。就是在过去对康心如不满意不放心的股东们,在拿到股息红息之后,也自然折服康心如经营管理的才能。    
  康心如是不能小看的。这是北京来的在重庆地界上既没有势力又没有根底的落魄文人康心如自己为自己挣出的一份面子,一份光荣。    
  美丰银行由此转机和发展,自然使康心如在重庆市的金融界初步建立了声望。他不仅得到社会的承认,特别是还得到了重庆商帮的普遍认同。这一点对康心如很重要,这是使他日后能更加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段岁月。由此康心如建立了对人生的更加坚定的信心。他更加相信他自己,相信他个人的价值在奋斗中能够得到证实。因为是刚刚起步,康心如这一段的人生成就就显得格外辉煌了。    
  在如此灿烂的前景面前,康心如踌躇满志,决心要在美丰银行好好地大干一场。    
  使康心如乘风破浪、大振雄风的,是他成功地发行了美丰银行的兑换券。    
  发行美丰券,可以说是康心如的夙愿。自四川美丰银行筹建之时,他就对合资银行是国外注册,因此有权发行兑换券这一点极感兴趣,并寄以厚望。他始终认为这是一纸风行、一本万利、大有可图的事情,也是能够压倒大批民营商业银行的地方。只是开业几年来,美丰银行始终风风雨雨,内耗不尽,康心如几乎无暇顾及到他一直十分热衷的美丰券的发行。如今风调雨顺,情势好转,美丰银行又是扭亏为盈,且逐年上升,妄想再获得长足的发展,充裕营运资金,就不能只停留在银行原有的业务上。此时,康心如认为时机到了,美丰券的发行已势在必行。于是,康心如把注意力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美丰券发行的筹备与策划中。    
  康心如一向是个审慎的且计划周密的人。自他在美丰银行掌有实权以来,他每开发一项业务,总要先从调查社会、市场行情以及商帮心理入手,分析自身的优劣短长,预测未来的市场效应。在对每一步都做出详尽的分析之后,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这一次也是一样。康心如尽管对美丰券的发行与成功已胜利在握,但他还是对美丰券发行的诸多背景进行认真的分析与考查,以保障发行工作万无一失。    
  经过调查,康心如发现,当时四川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大中银行等都先后发行过兑换券,但后来都因不能兑换而跌至三折,损失惨重。而聚兴城一类的新式银行,也发行过类似兑换券的“无息存单”,但最后也因发现了市场上流行的伪造存单而不得不宣告收销。鉴于这种种失败,康心如吸取教训,并在此背景上,对发行美丰兑换券的前景利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估计。康心如觉得,因美丰是合资银行,在外国注册,加上外资在国内享有种种特权,这就首先保护了美丰券发行时的权益,并确实能有强大而雄厚的外资做后盾。这是得天独厚的便利因素。另外,当时中国,制造假钞票、伪造兑换券的事件屡屡发生,这不仅严重地损害了银行的利益,而且也在购券者的心理上造成了一种严重的恐惧感,以至于到了人心惶惶的境地,大家都视认购兑换券为禁区,轻易不敢问津。而美丰银行的最有利处在于美丰的兑换券是专门在美国印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