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中国百年商业巨子 txt >

第65章

中国百年商业巨子 txt-第65章

小说: 中国百年商业巨子 txt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俊雄竖起拇指说:    
  “老伯您真有眼力,我十三岁啦。”    
  老头笑着点点头说:    
  “上学吗?”    
  卢俊雄点头说:    
  “在实验中学读书。”    
  老头满意地点点头说:    
  “那可是好学校啊!看起来你也是个好孩子。”    
  卢俊雄低下头说:    
  “是呀,我很爱读书,但没有钱买书。眼下,只得来此想请您老人家帮忙,在宾馆里买些书,再到大街上卖掉,赚些钱买书……”    
  老头听了,思忖半晌,叹口气说:    
  “还算好孩子,不过你要小心,千万不要上当呀!”    
  卢俊雄望着老人,点点头说:    
  “老伯,我记下了。”    
  老人终于满足了卢俊雄的要求,替他买了些书,卢俊雄欢天喜地地接过书,谢过老人,一溜烟似地向大街跑去。    
  最热闹的地方是集市中心那片广场,那里的地摊有卖菜卖蒸糕、煎饼、芝麻酥饼的,有卖字画代写书信的……    
  吆喝叫卖声在集市上空喧嚣,喷香的诱人食欲的气味在整个广场里弥漫。    
  卢俊雄找了个稍微僻静一点的地方站住了,他拿出书摆在地上,对着过往的行人喊道:    
  “卖书了,卖书了,《福尔摩斯探案集》。”    
  不一会儿,围上一群小青年,他们你撕我夺。两人争吵起来,卢俊雄见势不好,忙上前解劝。可有谁能听呢,事情越闹越大,只能警察来解决了。该着有事,结果还没等卖书就给派出所扣住了,至晚八时才放了他。    
  天空暗云低垂,天色已晚。路上的车迹看得见,在前面微微地发亮,可是两旁的景物都变得模糊了,每一样东西的轮廓连在一起,成了一些大的黑块。突然,一个人影出现在他的面前,他立刻收住脚问道:    
  “谁?”    
  那人忙说:    
  “是我。”    
  这时,卢俊雄才看清是同学,只见他慌慌张张地说:    
  “大事不好!你爸爸到处找你呢。几乎每个同学家都去了。”    
  卢俊雄听了,心里一动,心想:事到如今只好和盘托出了。回到家里,全家人正严阵以待,一见卢俊雄进来,奶奶马上迎上来说:    
  “可把奶奶急坏了!饿了吧,快吃饭吧。”    
  吃完饭,爸爸便问道:    
  “今天为何回来晚了?”    
  卢俊雄如实“供认”了一切“不轨行为”,但开明的父亲听完说:    
  “就算穷一点,也不能这么干,人要有好的情操。这样吧,我给你三本邮票,你去集邮吧。”    
            集邮:小小方寸,价值连城    
  卢俊雄接过三本邮票,不解地问:    
  “爸爸,这不是邮票吗?它有什么用处呀?”    
  卢俊雄的父亲笑笑说:    
  “邮票,这小小的方寸小纸,看起来,似乎很不起眼,但它吸引了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人。不论是稚气未消的少男少女,还是白发苍苍的古稀老人;不论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还是身居高位的上层人士,无不对它向往,对它倾慕。从一八四0年英国的第一枚‘黑便士’邮票开始发行至今,全世界在邮票上投资的人数已达数亿人。在美国,有十分之一的人参加集邮。在日本,有百分之一的人参加集邮。在我国,集邮人数已超过了一千万人。”    
  说着,卢俊雄的父亲打开集邮册,指着一张英国女士的头像说:    
  “这是最早的邮票,叫‘黑便士’,至今已价值连城!”    
  卢俊雄听了,才仔细看了看那张叫“黑便士”的邮票,只见票面印着维多利亚女王十八岁即位时的侧面头像,面值为一便士,不禁吃惊地问道:    
  “有一百四十多年了!”    
  父亲语重心长地说:    
  “是呀,关于邮票的出现,在英国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八三八年夏天,英国有位教育家罗兰·希尔在苏格兰高原一个偏僻的村庄里避暑。一天早晨,他在村中散步,看见邮递员把信交给一位姑娘,那姑娘向信看了一眼后,说:‘我没有钱收信,请你把这封信退回去吧!’按当时英国邮政规定,邮费是由收信人交纳的。邮递员与姑娘发生了争执。希尔看到这种情况,就出钱代付了邮费。邮递员走后,姑娘对希尔说:‘你可知道,先生,我家很穷。未婚夫在军队里服役,每星期写一封信。我收一封信,几乎要付一周的工资。因此,我们预先约定,如果他平安无事,就在寄来的信上画个圆圈,我看到这个暗号,就不必再花钱取信了。’希尔明白姑娘拒绝收信的原由,既同情她,又觉得这种事情在邮政收入上是个大漏洞。于是,他便向英国政府提出建议:寄信时由发信人出钱购买邮票,贴在信封上,作为邮资已付的凭证,不再向收件人要钱。同时他还提出,不论信件路程远近,邮费一律为一便士(英国的辅币名)。这个建议当时遭到政府内一些人的反对,认为订这样低的邮费,会影响政府收入。但希尔深信,降低邮资后往来信件必然增加,政府的收入将比从前按路程计费时收入更多。希尔这个‘一便士邮资法’提案经过辩论后,终于在一八三九年八月十七日获得英国议会通过。    
  “一八四0年五月六日,英国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正式邮票。图案为当时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侧面像,是根据威廉·威恩刻的纪念一八三七年女王即位的纪念章,由派金斯、巴肯和比茨三人复刻的邮票图案。这次印刷的邮票为黑色,因此通称‘黑便士’邮票。    
  “‘黑便士’邮票发行以后,除作邮资贴信外,还当印花税票使用,因此头一年的印数就达六千八百万枚。    
  “维多利亚女王看到她的肖像印在邮票上,非常高兴,在她统治英国六十多年的时间里,所印邮票始终都是采取她十八岁即位时的侧面像。此后,英国历代统治者也都以自己的头像作为邮票图案。    
  “邮票的起源还可以追溯到更远。可只是一些萌芽和雏形,都不是国家正式发行,因此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被公认为是‘黑便士’”    
  父亲说到这里,喝了几口水,看了看卢俊雄,见他似乎有了点兴趣,便继续引导说:    
  “继英国之后,陆续开始发行邮票的国家有:一八四三年瑞士的苏黎世和日内瓦、美洲巴西;一八四五年的美国;一八四九年的法国和比利时;一八五0年的奥地利、瑞士联邦、列支敦士登;一八五一年的加拿大、丹麦;一八五二年的德国……    
  “随着邮票发行数量的增长,应用范围的扩大,邮票的种类、形状、图案也随之层出不穷。依次出现的是:一八四五年荷属东印度发行了欠资邮票;一八五一年奥地利发行了新闻纸邮票,加拿大发行了动物邮票,北美新不伦瑞克发行了斜方形邮票;一八五四年西班牙发行了公事邮票……这些邮票爸爸只是听说过,在有关资料上看过,咱家唯一保存的比较有价值的就是这张列宁像的邮票。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人民革命运动的兴起,邮票图案的题材和内容也有了新发展。    
  “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于一九二一年八月发行了第一枚苏维埃邮票,图案是工人脚踩妖龙,妖龙象征资本主义。一九二四年一月列宁逝世后,发行了最早印有列宁像的邮票。    
  “一九一三年三一八月,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期间,发行了世界上最早印有马克思和恩格斯像的邮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许多殖民地相继独立,社会主义国家在欧亚两洲建立,不仅使得邮票发行量大增加,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邮票的题材和内容,通过邮票优美的构图,反映出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及风俗等方面的状况。很久以来,邮票除作为邮资已付的凭证外,还是人们喜爱和珍藏的一种艺术品,并且成为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和增进友谊的一座桥梁。”    
  卢俊雄听得入了神,他曾记得自己小时候,爸爸常带他去买邮票,有时要去许多趟才能买到。爸爸拿着邮票时如获至宝,仔细地欣赏着,当时自己还觉得很奇怪,现在才知道邮票还有这么多学问呢。他见爸爸喝着茶水,似乎在品尝茶的味道,他等不及了,便问道:    
  “爸爸快点讲呀。”    
  父亲看着儿子,知道他要上道了,便慢条斯理地说:    
  “一百四十多年前,邮票刚刚诞生的时候,仅仅是作为一种邮资凭证,人们只是用它来寄信。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它并不仅作为一种邮资凭证而存在,它已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小型艺术品,一种‘国家名片’。它具有艺术价值、史料价值、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人们对它投资,主要是为了它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在邮票这个小小的方寸天地里,汇集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情况,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如花鸟虫鱼,江河山川,人物风貌,科学发明,真是无所不有,无所不包。在它上面,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一株株菊花争香斗艳,一座座高山雄伟壮丽,一条条江河奔腾向前,一个个世界伟人叱咤风云,一部部世界名著万古流传。它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画面精美,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纵观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邮票,不仅可以使人们看到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富饶美丽的大好山河,还可以使人们看到中华民族曾经经历过的苦难,从而激发人们的斗志,使人们不忘过去,向往未来。基于此,许多活泼可爱的少年儿童,把父母给的零花钱一点点积攒起来,用来集邮,并从这个‘百科知识’宝库中吸取营养,得到启迪与陶冶。一些年轻人通过集邮,使自己更加富有朝气,知识面更加广博。集邮给人一种心旷神。冶的感觉,使人忘掉了忧愁,丢掉了烦恼,把自己融进了艺术的天地之中,得到美的享受。”    
  卢俊雄拿到爸爸送给他的三本邮票,异常惊奇。他如获至宝,翻阅着,欣赏着,脑子里涌现出许许多多的问题,他不解地问:    
  “‘集邮’一词是怎么来的?”    
  父亲看着儿子,知子莫过于父,他知道儿子一定会问这个问题的,于是微笑着回答道:    
  “‘集邮’一词,最早出现于一八六四年,而集邮活动,则于一八四0年英国发行世界第一枚邮票后不久便开始了。    
  “一八四二年伦敦《泰晤士报》刊登了一位少女征购旧邮票的广告,据说她收到一万六千余枚邮票,用来进行室内装饰,这恐怕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据可查的集邮活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发行邮票的国家渐多,一八五二年,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办了世界上第一次邮展。一八五六年,英国已有集邮商店。六十、七十代后,集邮书刊与集邮团体纷纷问世,集邮成为一项流行的文化娱乐活动。    
  “我国自一八七八年发行第一套邮票后,次年即有人在上海《申报》上刊登收购‘信封老人头’的广告。”    
  听到此,卢俊雄问:    
  “什么叫‘信封老人头’呀?”    
  “就是邮票。后来到一八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