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材料 >

第1150章

材料-第1150章

小说: 材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口就生是非……所以我们都一直被对立、放不下所束缚。但本性不是这样,本性是一,通于六合。我们的本性完全通于六根,通于眼根叫做见性,耳根不执着叫做闻性,通于舌根叫做味性等等。无论什么境界,都是平等的。
  「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各与尘合。眼与色合,耳与声合,鼻与香合,舌与味合,身与触合,意与法合。」
  意识就是法尘落谢的影子。
  「中间生六识,为十八界。」
  中间生出六种分别,眼识、耳识、乃至意识。六根、六尘、六识,就是十八界。
  「若了十八界无所有,一切皆空,束六和合为一精明。」
  六和合就是六根攀缘六尘变成六识。一精明,本来就是一个本性。所以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如果一个人了解了我们本来清净的心,大地上一切天地万物都不复有,没有所谓的土,没有所谓的境界,境界都是我们唯心所造,一切法皆空。境界完全归纳于我们的本性之中,唯心所造。
  「此乃了悟之人,唯有真心,荡然清净。」
  只有我们的本性空荡荡,无一切法。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李文会曰】「菩萨应如是布施者,谓舍除一切烦恼憎爱之心也。然烦恼本性,皆是妄见,有何可舍?经云:『一切诸有,如梦如幻。一切烦恼,是魔是贼。』」
  下面这句话要注意看了!这句话就是功夫。
  【逍遥翁曰】「夫见性之人,十二时中,凡遇逆顺境界,心即安然,不随万境所转。一任毁谤于我,我即不受,恶言谤黩,返自归己。所谓自作自受者也。」
  一任毁谤,不论如何诽谤我。黩就是「亵渎」的渎,污秽的意思。就是说冒渎圣人,诽谤他人,反而伤害了自己。
  「譬如有人手执火炬,拟欲烧天,徒自疲困,终不可得。」
  比如有人拿著火炬去烧天,然而天空是烧毁不了的。所以,对诽谤最好的处理,就是不闻不问,不跟他对立,不需要解释,也不去跟他一般见识。就是任凭他谤,让他自已疲劳。我常说,要写东西攻击别人,这也不简单,因为他得编一套理由,还要编得让别人肯相信;要去找全台湾省的寺庙,还要去copy(英语「复制」)、影印,折好之后得拿去邮寄,要花邮票钱,还要动用人工,一张一张散发出去……这也是不简单的人物!要是我,我没有勇气做这些事,也没有那个时间。所以这也不是普通菩萨来的,他们做这些事是来要成就我们的道业。我们学佛的人,任何时候不可随万境所转。
  师父讲过一句话:对师父有信心的人,你好好地稳住,师父保证自己绝对是正知正见,绝对没有邪知邪见。因为我是依法而说,依法不依人,按照这本经典在讲,要是会下地狱,也是跟着六祖一起下地狱,因为这是六祖写的嘛。那么对我没有信心的,那就对不起,没办法!你对我没信心的话,就算我叫你来你也不会来,所以你也安住你的岗位,我也安住我的岗位,所以「诸法不相到」。「诸法不相到」就是说,你也没有来,我也没有去,不来也不去,本来面目。恰正是:你没有来,师父也没有去,这正是本来面目。
  所谓自作自受,要记得——诽谤别人的恶果、痛苦比被诽谤人的因果超过一百倍!你要记住师父的话,聪明的人绝对不诽谤别人,因为造的是自己的恶业嘛!譬如有人手执火炬想烧天,这样举着会烧到自己嘛!
  「故古德曰: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优。」
  这句话也很有意思。给你们介绍本好书,师父写的《佛心慧语》的第一册、第二册都出来了,里面有很多禅的句子都很棒!真的啊,若是要修禅的人,想对本性上的事有所了解,把这两本书请回去看。等会儿下课后,没钱的就自己拿,不要紧,我也不差这一百元,有钱的就多少贡献一些,这样我也很欢喜。
  心随万境转,你虽然随着一切境界转动;转处实能幽,转处,随缘一切所转的地方;幽就是解脱,幽本来是树木阴凉的地方,这里指心随一切万境,但却仍然很清凉。在这个世间,你转身口意,运用触境之处,转来转去,秒秒都是安详,每一秒都是清凉,你不会被妨碍,它也无法妨碍你。随流认得性,随着外境,认识了清净的本性,你就会无喜亦无忧。无喜亦无忧才是大喜,才是真正的大喜大舍。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李文会曰】「不住于相者,非但见色是相,一切种种分别,皆名为相。如是之相,皆从因缘而生。应知一切分别,皆如梦幻,遇缘即施,缘散即寂。是故佛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西明和尚云:『法相若是有,可言住诸相;法相既本无,故言不住相。』」
  可是法相本来没有,你执着什么?这就是师父刚才告诉你们的:这个世间追求到最后,一定是空。无论你多么漂亮,买多好的衣服,到最后也一定不是你在穿的。比如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的夫人伊美黛,她就没有学佛。伊美黛拥有多少双鞋子呢?三千七百五十双鞋子。她的衣服,比一座supermarket(超级市场)或一个百货公司整栋楼的衣服加起来还多。伊美黛盗用的公款有几十亿美金。而学佛的人,「一钵千家饭」,出家人托一个钵就能走遍天下。
  说到我,我的东西都是人家送的,我反而布施不完。信徒多也很烦恼,有的送衣服,有的寄维他命丸,有人寄绿藻,有人寄巴参粉,还有寄药粉,还有从日本寄来的……我是众生的小树苗,当然给我最好的喽。(众笑)所以说做一个法师,收到的东西很多,我还要拿出来,请法师帮忙吃,东西太多太多了,没有办法。然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东西。
  「既不住相布施,其福德更有何思量!」
  那福德就更大了。
  【须菩提,于意云何?】
  你的意思如何呢?
  【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第一个不字念「否(fǒu)」,是疑问词,所以后边用一个问号。第二个字念「不(bu)」,表示是否认。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维就是空间,四方上下的空间。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常常有人问:师父!到底要如何修行,我怎么都不会修行?佛陀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叫你心如虚空,无所住,答案已经很清楚了,还整天问师父,真奇怪!《金刚经》里写得很清楚了,每天都在读,却还要问师父怎么修行,经是怎么读的?难道读假的吗?经里已经告诉你心要放大,心量大如虚空,要无所住,你的福德就很大,这不是清清楚楚的东西吗?但是讲归讲,执着照旧执着,还是老样子,没什么改变。
  【李文会曰】「不也世尊者,须菩提谓虚空我思量之,实无可思量也。不可思量者,既已觉悟,心无能所。即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岂更有可思量。但应如所教住者,乃谓诸学人,当依佛教,住无所住,必得悟入也。」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我将这段解释一下。佛问须菩提:你的意思是怎么样、你的看法如何呢?能够用我们这个无常的色身见到清净的本性吗?「如来」此处就是我们的本性。「如来」同时也可以指佛的法身,那么意思就是,佛是否有一个身体的外相可以见到呢?可以把如来理解为释迦牟尼佛。两种解释都可以。我们能够用有相的身体,来见到如来之身(佛的法身)吗?
  须菩提说: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如来是无相的,你用这个身体,要怎样得见如来呢?佛所说的身体,就不是这个身体。
  【李文会曰】「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者,须菩提谓色身既有相,法身即无相。色身者,地水火风,假合成人。法身者,即无形状相貌。色身即是凡夫,法身即是如来。须菩提以凡夫但见色身,不见法身。故答是语。」
  「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者,非者无也。」
  因为一切法皆是空的东西。
  「凡夫谓色身是有,执着修行,所以不见佛性,生死转重。如来法身无相,故言所说身相非身相也。」
  【华严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
  法就是智慧、福德、真理,佛以此为身。智慧无形,福德无形,真理也是无形的。
  【云门大师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者,此大乘先觉之人,遣疑破执也。」
  一棒打死他(佛陀),拿去喂狗吃。大乘先觉之人,指开悟的圣人。开悟的圣人教你要「解黏去缚」。解黏就是这些执着统统要放下。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佛对须菩提说:所有相,包括六根、六尘、六识,都是虚妄的东西,不实在!非相就是无相。若见诸相无相,如果能够见到诸相是无相的东西,没有确实一定的相,这样即见如来,因为自性本空啊。这个「如来」不是指释迦牟尼佛,而是指我们的本性。意思就是说,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都是虚妄的东西,你若是悟到人空法也空,一切都是非相,一切都是无相,那么我们就见到我们本来的面目,这就是菩萨,观空有二相都如虚空。
  【法华经云】「一切诸相,皆悉空寂。」
  一切相的当体就是什么都没有。不见一法,不见一人,不见有一众生可度,不见有法可施舍,说法者无法可说,求法者无法可求,悉是空寂,不生不灭,不来不去,当体就是空性的东西。既然当体就是空性,这就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同学们,我们最大的财富,就是令心空荡荡,无一尘可染。这是我们世间最大的财富,念佛的人若不能有这样见地,真是悲哀!
  (又云)「或见菩萨,观诸法性,无有二相,犹如虚空。」
  什么是无二相呢?无善恶相、无空有相、无是非相。不以二分法来看这个世间。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晚辈对长辈说话称为「白」,长辈对晚辈说话叫做「告」。这一段的意思,看以下注释。
  【李文会曰】「『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者。」
  生实信不,也就是他能不能相信这个道理呢。
  「须菩提谓前说无相行于布施,即是因深。得见无相如来,即是果深。既谈因果,切恐如来灭后,浊劫恶世之中,无人听信,故有是问。」
  【傅大士曰】「『有持戒修福者』:不着诸相,即是持戒。心常空寂,无诸妄念,即是修福。此人不被诸境所惑,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以此为实,指确实能够得到利益。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
  一劫是千佛出世,我们种植善根,世间种种的善事,种下的善根非常多,因为诸恶莫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