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 >

第12章

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第12章

小说: 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税邓愕慕萄怠>谷桓缸油谪チ昴且荒辏砉笔窒滤獭H舴侨绱耍嘈湃睦罚埠芸赡艽蟛幌嗤8缸佣硕际堑テ锴岢觯Р患傲朔馈6叶妓赖媚敲茨昵幔翟谑嵌宰约禾崧柿恕R话闳巳绱耍丫蛔灾兀恢腊ё约旱男悦I砦В绱瞬唤邮懿渴舻娜案婧团阃阒簧碛龃蹋<叭J遣皇翘恢档昧耍克赖靡坏阃隙济挥小W鑫牟渴簦蔡挥邪踩辛肆斓颊弑匦胱灾兀蛭谌说陌参#技耐谒纳砩稀K男悦叵档饺那巴荆圆荒芮岷龃笠狻R皇撬锶ㄖ蔚贸ぞ茫獾墓毯头⒄梗峙虏换崛绱怂忱
  48.孙权继承父兄事业,所遭遇的困难是什么?
  我们认为人生有三大幸运,分别为好父兄、好师长、好上司。孙权十八岁时,乘父兄的余荫,掌理江东大业。孙策临终时,向母亲禀报“弟才胜儿十倍,足当大任”移赞孙权“举贤任能,使各人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完全是安慰和勉励的话。他心里何当不明白,这位弟弟并没有什么雄大略。因此特别交代“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又要求诸弟同心协力。当众宣布“宗族中敢有生异心者,众共诛之。骨肉为逆,不得入祖坟安葬”,以巩固领导中心。并且指示孙权继承大业的首要工作,便是尊重老臣,与父兄的老干部搞好关系。周瑜赶加回来吊祭,又举荐鲁肃又推荐诸葛瑾,劝孙权勿通袁绍,且顺曹操再行应变。
  这三们孙吴父子,以孙权较差。却因为形貌奇伟,骨格非常,又享高寿。终能守住江东大业,殊为不易。当时曹操闻知孙策已死,即要起兵下江南。幸亏张纮力劝。说乘人家办丧事而征伐之,并非义举。曹操于是奏封孙权为将军,结为外应。留张纮与张昭同理政事,以为顾雍丞相,因而威震江东,深得民心。他所遭遇的困难,无非是内总老臣倚老卖老,亲戚熟不拘礼,外部曹操和袁绍的虎视眈眈。由于他接受孙策的遗教。和诸臣的高明意见。很快便化解了。孙权的敬老尊贤美德,帮助他成就大业。他对老臣的忍耐力,对新的沟通力,都十分高明。只是他爱打鼠射虎的家传习惯。使许多老臣担心不已。张昭为此还厉声加以指责,还是很难改变。
  49.官渡大战曹操以寡胜众,大败袁绍,是什么道理?
  袁绍听说曹操封孙权为将军。十分愤怒。起兵七十余万,望官渡进发,要直捣许昌。曹操以七万军士,前往迎战。按理说双方军力十分悬殊,袁绍应该以众胜寡才对。却由于袁绍外表华丽,而决断力极差。谋士各有意见,袁绍则优柔寡断,造成决策阶属一片纷乱,而招致惨败。谋士沮授丧于曹操手中,田丰自刎于狱中,军马死亡殆尽。袁绍抱三子痛哭,口吐鲜血,还说是天丧我也,卧病不久,闻袁绍又败,大量吐血而死。
  我们常说主帅无能,累死三军。袁绍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他出身世家,自命不凡,却又学无术。表面上尊贤百士,并不能广纳众议,摆善而固执,缺乏自知之晨,地位愈高就愈加自以为是而害已害人。
  他的谋士很多,以沮授、田丰最为卓越。但是,不遇明主,非仅不能发挥所长。反而易招杀身之祸。因为看不见的那一只手。势必假借昏庸愚昧的主人,来杀死追随他的高明智囊。沮授居于地缘的关系,一出仕便在袁绍营中,偏偏又获得提升,在袁绍身边,实在是很大的不幸。田丰原本在朝廷为官,曾任侍御史。不满朝政混乱,辞职返乡。袁绍起义时,礼聘田丰。担任别驾职务,劝袁绍迎献帝,不获采纳。不知道再度辞官,或者沉默少言,仍然力劝袁绍不要与曹操决战。被袁绍关在牢中,袁绍大败,竟然以“吾不用誓言,果为其所笑”为由,逼田丰自杀,曹操以寡胜众,实际上是袁绍自己打败自己。曹操与袁绍都不是心存汉室的人,同质性很高。那一只手,自然偏向曹操,使袁绍自乱而大败。
  50.袁绍生前不立继承人,引起内斗,后果如何?
  袁绍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字显思,出守青州;次袁熙,字显奕,出守幽州;三子袁尚,官显甫,留在身迹。袁绍死时,谋士审配、逢纪立袁尚为大司马将军,领冀、青、幽、并四州牧。袁谭不服,引兵攻打袁尚。二人亲自交锋,袁谭大败。派人身曹操投降,曹操大喜。假意以女许婚,并自领冀州牧。袁谭打败袁尚后,要计回冀州。曹操大怒,写信解除婚约。并且后兵追击,不准袁谭再度求降。不久斩袁谭阵中,袁尚和袁熙,星夜奔往辽东,郭嘉向曹操进言,不必加兵。辽东必杀二袁,提头来献。果然不出所料,辽东太守公孙康,因袁绍常有拼吞辽东之心,怀疑二袁来此相投,终将夺鹊巢。待二袁来时,先埋伏刀斧手,于席间砍下两人的首级,用木匣装好。派人送到易州,来见曹操。
  没有家产的人,立不立继承人,根本无所谓。反正没有东西可以争,大家并不在乎由谁来继承?家产丰厚时,最好生前就立下继承人,预防后患。由三子平分,势力必然单落,灭低竞争力。所以旧制太多传给长子,以确保原有的势力。袁绍坐拥冀、青、幽、并四州,可谓庞大。三子又不是同母亲所生。难免增加冲突的可能性。袁绍是后妻刘氏所生,形貌后伟。甚为袁绍喜爱,所以留在身边,刘氏常催袁绍立袁尚为继承人,却以质长立幼,经常成为乱源。因此犹异未决,一再拖延。袁绍临终,刘氏逼迫袁绍立袁尚为嗣。这才引起兄弟相残,同归于尽的惨剧。慎选择班人,顺利交接,都是领导人生前应该办妥的大事,千万不能大意。
  51.郭嘉神算,自己却不幸早死,有什么启示?
  曹操的众多谋士当中,郭嘉是曹操最欣赏的一位。初次见面,畅谈天下大事时,像称赞为建立大业的好帮手。他是荀彧的同乡,原本在袁绍处。由于袁绍好谋而不能决断,所以辞别袁绍,随曹操征服吕布,从此所献计策,都十分有效。曹操也言听计从,尤其是列举袁绍的十败,与曹操的十胜,充满浓厚的马屁味道,更令曹操心满意足。远征沙漠时,因为水土不服,染病不起。于是留在易州养病,待曹操战胜单于,返回易州,郭嘉已死亡多日。曹操大哭,说“奉孝死,乃天丧吾也”。郭嘉当时只有卅八岁,令曹操十分伤悲。后来赤壁之役,曹操惨败,还捶胸大哭说:“袁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他认为倘若郭嘉在,在致有这样的失误。弄得多谋士,都默然自惭,不敢回话。
  郭嘉追随曹操十八年,却中年夭折。这是继关羽无论曹操如何厚待,坚持要离去之后,对曹操的重大警惕。告诉他品德不修,贤士终将离去,就算是十分投缘,那一史看不见的手,也将不会放过,让他病死途中。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便是诸葛亮快下山了。如果郭嘉依然健忘,而且神算无比,请问孔明会下山吗?下来和郭嘉恶斗,有什么意思?从这个角度看周瑜,应该有更深一层的体会,不服孔明,只好自己生气而死。
  关羽为核心的时期,即将转换为以孔明为重心。形势比人强,并不是人力完全可以控制的。尽人事以听天命,连孔子都这么想。曹操能不能如此,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
  52.刘表为什么誓杀刘备?他不是十分敬重刘备吗?
  刘表字景升,坐镇九州,兵强粮足。也是当时的汉室宗亲,说起来和刘备是亲戚。刘备兵败,接受孙干的建议,来荆州投刘表。暂住新野,并产下一子,取名刘禅。刘表有二子,长子刘琦为前妻所生,为人离贤,而柔儒不足成大事。次子刘琮为后妻蔡夫人所生,颇为聪明。要废长立幼,惟恐碍于礼法。请教刘备如何是好?刘备不知道蔡夫人躲在屏风后面偷听,率直说出废长立幼,是取乱之道。并说蔡夫人娘家势大,可缓慢削灭,不可溺爱少子而乱了局。蔡夫人十分怨恨,与弟蔡瑁商议暗杀刘备。派人在宾馆上写反诗一首,向刘表禀报,刘备有反叛的意思。让表大怒,拔剑发誓必杀刘备这个不义之徒。不久冷静下来,寻思刘备徒不作诗,可能是有心人离间之计,要蔡瑁不可造次。刘备返加新野,十分后悔自己失言。这时蔡瑁派人来请,说是刘表要请吃饭。刘备不去,反而容易引起怀疑。所以由赵去率领三百军士,以资保获。到了宴会场所,发现刘表不在,由两位公子引一班文武官员出迎,预先埋伏军马,要对刘备不利。幸亏幕赛伊籍,好意誓告刘备,才得脱险。刘表对刘备再敬重,身旁的人不一定都秉持同样的态度。蔡夫人为了自己儿子的未来,蔡瑁为了保全自己的权势,都可能产生不一样的念头。谁叫刘备一时警觉性不够,介入人家的家务事呢?我们常说清官难继家务事,意思是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内容各不相同。身为我人,根本弄不清楚。最好不要轻易介入,免招祸患。
  53.刘备为什么投靠刘表?的卢马从那里来?
  曹操评论当时的知名人士,指出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又说袁术是冢中枯骨,刘表虚名无实。他认糖果备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和他同样是英雄人物。但是刘备东奔西走,始终不受重用。最后来到刘表的地盘,虽然受到很好的款待,却不能有所作为。可以说除了地缘的关系,找到孔明以外,简直是闲渡时光,无所事事。但是,话说回来,很可能就是这样,才能够出乎意料之外地,获得孔明。
  说起来孔明还是刘表的亲戚,不知道是孔明看不上他,还是他看不上孔明?反正两人的频率不接近,对面也不相识。或许故意安排给刘备,也说不定。
  的卢是一匹特殊的马,眼下泪槽,额边还生有白点。会相马的人,说它人妨主。原来的主人,在江夏战役中,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刘备见其雄骏夸赞为千里马。把它送给刘表,有人劝它不可接受,退还给刘备,并且要留守新野,互相支援。刘备骑着的卢,迳往新野。伊籍告诉他刘表听说此马妨主,所以才退回来。怎么可以乘坐呢?刘备回答:“凡人死生有命,岂马所能妨哉?”伊籍深为折服。不久将蔡瑁要杀害的险谋,告诉刘备。刘备逃走后,蔡瑁在壁上题一反诗,谎报为刘备所写。刘表大怒,伪装有事请刘备商议。刘备不敢不从,由赵云同前往。席间伊籍又来告急,要刘备赶快从西门逃走。刘备来不及通知赵云,飞身上的卢便加鞭速行。结果的卢不但不妨主,反而创造了奇迹。
  54.为什么桃园三结义阶段,天下以关羽为重心呢?
  人类在不懂得组织之前,已经过着群居的生活。有如没有气球以前,宇宙就已经充满了各种气体一样。那时候人类的生活秩序,取法于自然。因为人类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当然按照自己的规律,形成生活的秩序。科学逐渐发达,人类制造的气球,也愈来愈坚牢、美观、实用。但是气球里面的气球,仍然来看大自然的气体。不过是成份的选择,稍有不同而已。人类的秩序,逐渐产生各自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后汇集成了群体的共同意识。于是开始建立一样的显秩序,却对显秩序的来源,逐渐模糊、陌生,甚至于忽略、否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