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才情人生-乔冠华 >

第71章

才情人生-乔冠华-第71章

小说: 才情人生-乔冠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中已萌发的对我的情 感,因而也没有想到 临行前主席这番话所激起的冠华感情上的波澜。但不久,我就意识到我 需要面对一生最重大的一次抉 择。”参见章含之:《风雨情》,上海文艺出版社出 版,第137~14 8页。    
      显然,毛泽东的话,搅动了乔冠华的情思,在他的心头,激起了阵阵涟漪。代表团在准备出席联大的发言稿时,乔冠华口授了一段关于美、苏关系的评论,其中有一句 话,大意 是说两个超级大国的妥协协议都可以因矛盾激化而“一风吹”。当时外交部翻译 室的同志按字面翻译 了。乔冠华历来对文稿都是亲自认真审定的。这次,他建议把“一风吹 ”译成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 切尔的世界名著《飘》的英文原著书名 “Gone with the wind”(随风飘去)。后来,当乔冠华在联合 国讲坛上念到此处时,同声 传译的耳机中传出“Gone with the wind”的译文,全场涌动起会心的笑 声,并有代表鼓掌 ,可见这段讲话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在这届联合国大会上,乔冠华发言揭示了欧洲和平与安全问题,他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 战的欧洲 各国人民,普遍关心欧洲的和平与安全问题。这是可以理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已 经结束27年了,许 多欧洲国家的领土还驻扎着大量的外国军队,处于这个或那个超级大国 的军事控制之下……在这种情 况下,怎么谈得上欧洲各国人民真正的和平与安全呢?值得注 意的是,目前有人正利用欧洲人民渴望 和平的心情,采取种种手法,极力掩盖欧洲和平与安 全仍然面临威胁的实际情况,制造欧洲缓和、面 前无战争的假象,以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一个超级大国在它认为需要的时候,可以出动大量军队 突然袭击并占领自己的盟国的事实 表明,这种军事同盟并不是什么和平的保障。”    
      乔冠华接着指出:“我们认为,要真正保障欧洲的和平与安全,就必须坚决反对超级大国的 侵略、干 涉、颠覆和控制,就必须解散军事集团,在尊重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的 基础上,实现欧洲 各国之间的和平共处。”这一届联大还围绕中东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乔冠华批评两个超级大国“拼命争夺世界霸 权”,是 “当前世界不得安宁的根源”。 到达纽约之后忙碌了几天,章含之发现乔冠华常常若有所思,对她 也很客气。终于有一天, 他们之间发生了一段微妙的谈话。    
      那时,每年的联大会议是最好的国与国之间双边、多边会晤的机会。乔冠华除了代表中国政 府作大会 发言外,大量的工作是在会外与各国外长的接触。这天上午,他有一个会见活动, 地点约在大会大厅 后面的休息过道。大会开会时,那里比咖啡厅安静。乔冠华由章含之和礼宾司的一位同志陪同到了会见地点后,等了十多分钟仍不见对方来。礼 宾司的同 志说他去会场内找一找,于是,整个宽敞的大过道就剩下了乔章两人坐在长沙发上 。    
      他们两人交换了几句没有什么意义的对话后都沉默了。然后,乔冠华突然问章含之:“那天 主席说的 情况是确实的吗?”章含之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说:“什么情况?”他说:“就 是主席讲的你个人生 活情况。”章含之这才明白他指的是临行前在主席那里的谈话,一 时有些慌乱,最后她说:“其实我 们早已分开三年了。没有办手续是有一些客观原因,那时 他也处于政治压力下,我不愿增加他的困难 。主席批评我,是为我好,我回去就按主席指示 办。” 乔冠华显得很不自然,干咳了两声说:“那好!”就再不往下问了。章含之也很不自然。一种心灵的感应告诉她,乔冠华并非坐等客人无聊随口问问,以示领导 的关怀。    
      后来,乔冠华突然站起来说:“我想走走!”就在过道上来回散步直到礼宾司的同 志把客人找来。那次短暂对话后一切似乎恢复原样。章含之仍陪同乔冠华会见客人,他们也没有再提到个人 生活的话 题。然而,章含之深知一种微妙的感情正悄悄地滋生在两人之间。过了些天的一个夜晚,乔冠华那层楼的服务员小朱下来叫章含之等四五个人上去,说:“乔 团长今晚 无事,想请大家到他房里听音乐。”他们上去时,乔冠华已在放贝多芬的交响乐。 他酷爱西方古典音 乐。在后来他们两人结婚前夕,他的孩子没有与他商量从家中搬走了一切 之后,他曾说他最舍不得的 是他积存一生的五百多张唱片。他爱贝多芬,更爱肖邦的钢琴曲 。    
      那天晚上,谁都不说话,只是沉浸在一首首的乐曲所营造的醉人惬意的氛围之中。乔冠华只是在换唱片时似乎从梦中醒来,说了一句:“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对此,章含 之印象十 分深刻,她记得,乔冠华后来在政治动乱的岁月,苦恼时惟一的寄托也是音乐 。章含之曾经叹息地对 他说:“其实你应当是文学家或者是音乐家。惟一不适合你的就是 政治家。你毫无掩饰地宣泄你的情 感,这就是搞政治最大的忌讳。”而这时他反唇相讥说: “你不也是这样?”    
      那天晚上听到十点多钟,大家站起来说:“乔部长休息吧,我们回去了。”乔冠华点点头 。可是当几 个人走到房门口时,他突然叫章含之留一下。章含之以为是第二天开会的事,可 他却说:“没什么事 ,只是想留你再陪我听一张肖邦的钢琴。”于是,章含之默默地坐在他对面的沙发里,她知道在悠扬舒展的钢琴旋律下,彼此的心都不 平静。一 种磁性在吸引着两人相互靠近,但又有一种社会的无形压力在排斥他们的接近。几 个月之后,乔冠华 告诉章含之那天晚上她走了之后,他很久不能平静。半夜,他起来想写点 什么,但心绪很乱,只写了 两句话:“晚风孤夜深秋院,隔江人在雨声中”。他说这是写给 章含之的……此后不久,大约是11月初,外交部的一位“通天人物”突然打长途电话到代表团 点名要章含之立即回 北京,说有重要任务。章含之接到通知后去找乔冠华,她多希望能按原计划陪他去欧洲访问。她说,我没有那么重 要,国内 不可能有什么事非我不可。章含之问乔冠华是否可以和部里商量原计划不变。他说 他已经打过电话, 部里那位“通天人物”大发雷霆,说是中央有重要任务要章含之回去,不 得更改。    
      那时中美之间没有直接通航,来回都要经巴黎乘一周一次的法航。为了按时赶回北京,章含 之订了11 月8日的机票。没想到这一天纽约下起了暴雨,本已是深秋,却雷电交加。不到 半日,许多街道已积水 很深,很难通行了。与章含之同行的有4位,飞机是晚上7点多的, 但由于天气恶劣,代表团决定让他 们下午4点就出发。3点多钟时,乔冠华要厨房做了面条 ,为章含之一行送行。在十层会议室里,乔冠 华陪他们吃面。章含之他们其实刚吃过午餐不 久,但还是都上楼了。    
      只见乔冠华满面愁容,非常担心他们在雷雨天起飞的安全保障。章含之开了句玩笑,说:“ 团长,你 们今晚睡大觉的时候,说不定我们4个人已掉进大西洋里喂鲨鱼了。”听到此话, 谁都没料到乔冠华顿 时紧张起来,失态地对代表团陪去机场的同志大声地说:    
      “今天不走了!不能冒这种险!我的决定,我负责!”章含之很紧张,马上说是开玩笑,没有把握飞机是不会起飞的。再说,要按时赶到北京只能 乘这一班 飞机。乔冠华没有坚持,但显得异常焦躁。他把他们送到大门口,一再嘱咐要小心 ,还关照送行的同 志说万一有雷鸣,还是考虑返回,切不可冒险。    
      汽车涉着深水艰难地往机场走,路上竟花了3个多小时。到了机场已过了原定起飞时间,但 因为所有航 班全部延误,所以还在等候。晚上9点多钟,机场人员找到他们,说有电话。代 表团陪同的同志接完电 话后回来,为难地征求他们意见,说乔部长亲自来电话,要叫你们回 去 。这时章含之直觉地感到,乔 冠华在对他们四个人的关怀中有着一份对自己的情意。但她知 道此刻的他又处于极不理智的状态。因 此,章含之说请报告团长,行李都已托进去了,不好 撤出。如果安全系数不够,法航会取消这班飞机 的,请他不必为我们担心。事后,别人告诉章含之,那天在纽约代表团驻地,很多同志都不理解乔冠华为何如此激动烦 躁 。他每 隔一小时就叫办公室打电话问机场,他们那次航班起飞没有。到了晚上9点雷雨还不 停,他断然下令返 回。后来,飞机大约于午夜起飞,一架巨型波音“747”大多数旅客都 退票了,整个机舱只不过十多名 乘客。当飞机平稳地飞越大西洋时,章含之换到一个靠窗的 位子,推开窗板,默默注视着外面黑漆漆 的苍穹,心潮起伏,矛盾重重。她自言自语:“ 我已不可避免地面临一次重大抉择,但要下这决心是 多么不易啊!”参见章 含之:《风雨情》,第137~148页。    
      联合国成员有向联合国总部赠送礼品的惯例。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恢复在联合国及其一切机 构的合法 席位后,自然也应该向联合国赠送一两件代表中国古老文明、独具特色的礼品。 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 过问下,经过反复斟酌,最后决定赠送两件,一件是巨型长城挂毯, 另一件用整块象牙雕刻而成的昆 铁路缩影。在赠送礼品的那天,乔冠华团长和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 都亲自出席,那天上午在二楼宽敞的主厅 中央临时摆起了一个铺着洁白桌布的讲台,台上簇 拥着一批来自各国的高级外交官,中国代表团的许 多同志也到会。赠送仪式开始后,乔团长 简短致辞,说这两件礼品是中国人民的心意,期望和联合国 进行良好的合作,接着简要介绍 了两件礼物的含义长城挂毯体现了中国的古老历史和悠久文化,成 昆铁路象牙雕刻象征 中国的建设成就。瓦尔德海姆秘书长在答辞中,称赞中国的古老文明以及两件礼 品的珍贵价 值。    
      他们两位讲话后,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新华社摄影记者钱嗣杰摄下了这一组珍贵的历 史镜头。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还拍有专题纪录片。代表团每年10月1日国庆都要举行两场盛大的国庆招待会:一场招待联合国高级官员和有 关政府要员; 另一场招待侨胞和联合国的中国职员。在第一场招待会上,美国安全顾问基辛 格博士、联合国秘书长 瓦尔德海姆、埃及外长扎亚特 、巴基斯坦外长布托举杯周旋于人群间。    
      这时乔冠华团长礼仪有加,并利用这一短暂的机会进行一些重要的谈话。至于更重要的谈话 ,大都利 用发表演说后在联合国会议厅两侧走廊有条不紊地进行。一般事先都是约定的,或 对方约我方,或我 方约对方。开始几年乔团长参加联大都由他亲自率团而来,总要和几十个 国家的外长会面。几年下来 ,会见的各国外长、副外长、常驻代表或副代表总数在几百人左 右。这时,英语翻译章含之、施燕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