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文献通考1 >

第345章

文献通考1-第345章

小说: 文献通考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叶礼制。”诏太常、礼院详定以闻。礼官言:“高坛高八尺,广二十六尺,
上以青帝为主,伏羲、高辛配侑,高设位坛下。坛上神位三,陈设祭器、乐架,
实为狭隘,酌奠拜跪及执事进退,不可观礼。按《祀仪》:青帝坛广四丈,高八
尺。今祠高,既以青帝为主,其坛之高广,请如青帝之制。”从之。
    尚书礼部言:“先农正座帝神农氏,祝文云‘以后稷配神作主’,配座后稷
云‘作主侑神’。谨按《春秋公羊传》曰:‘郊则曷为必祭稷?王者必以其祖配。
王者则曷为必以其祖配?自内出者,无匹不行;自外至者,无主不止。’何休曰:
‘天道ウ昧,故推人道以接之。’然则古者作主配神之意,本施於祖宗,其间有
虽非祖宗而祝辞可以言作主配神者,如五人帝之於五帝,是推人道以接天神;勾
龙之於社,后稷之於稷,是推人道以接土之,其祝辞俱云‘作主’可也。若
并为外祭,而正、配座又皆人鬼,则以正座为主,其配座但合食从祭而已。伏请
於神农祝文云‘以后稷配’,於后稷云‘配食於神’。高以伏羲、高辛并,祝
文并云‘作主配神’,神无二主,伏羲既为主,其高辛祝文改云‘配食於神’。”
从之。
    徽宗政和二年,诏:“春分祀高、青帝,以帝伏羲氏、高辛氏配,简狄、
姜原从祀。”
    高宗绍兴元年,太常少卿赵子画言:“祀典,每岁春分日祀高,青帝正位,
配以伏羲、高辛,从以简狄、姜原。弓矢、弓,内出备器。礼毕,收彻三从
祀神位前礼料,入禁中行礼。自车驾巡幸,虽多故之际,礼文难备,至於祓无子,
祝多男,所以系四方万里之心者,盖不可阙。乞自来岁之春,复行高之祀。”
从之。
    十六年,监察御史王言:“祀之坛,卑陋弗称,有司致斋於社亭之上,
行事於民居之後;遇雨望祭,徙置江馆,去坛既远,事涉渎慢,未足以彰洁祀,
为帝王求嗣之礼。乞申命攸司考昔制度,一新坛宇,仍命大臣取《生民》姜原
从於帝而见於天之义,《月令》以太牢祠於高,天子亲往之文,详加定议,乞
法驾临祠,必获圣嗣诜诜之福。”诏礼部看详。
    先时,礼部、太常寺检会《国朝礼例》,高坛在国之东南,依仪合差三献
官、监察御史等,各前十日受誓戒,及排设登歌之乐,内行事官就南郊斋宫宿斋。
牲用牛羊豕,每位笾豆各一十二。昨缘车驾驻跸临安府,权於钱湖门外惠昭院斋
宫设位行礼,牲用羊豕,每位笾豆各六,差献官一员行礼,不受誓戒,亦不设登
歌之乐。今来刘嵘所请欲令临安府於行宫东南城外踏逐,随宜修建,及踏逐近便
寺观,权充行事官斋舍。所有设登歌乐,差行事官受誓戒,并合用牲牢、礼料、
笾豆之数,并依见今大祀礼例,差官排办。”从之。
    礼部言:“窃详《生民》之诗,言‘履帝武敏歆’,先儒以‘敏’为拇,谓
姜原履巨迹之拇,以歆郊之神,是生后稷,以为从帝喾祀神之应。其说颇
附会元鸟生契之意。如《诗》言‘绳其祖武’,《传》言‘夫子步亦步,趋亦趋’,
皆继踵相因循之意。‘履帝武敏歆’,犹言帝喾行祀之礼,姜源踵而行之,疾
而不迟,故上帝所歆,居然生子,以见视履考祥,其应亦速。而後世弗深考经旨、
传注,怪诡礻几祥,并为一谈。至北齐妃嫔参飨,黩而不蠲,去礼逾远,历世非
之。唯《礼记·通典》载《大唐月令》,具言仲春元鸟至之日,以太牢祀於高,
天子亲往,而《政和新礼》亦有皇帝亲飨高之仪。缘祖宗以来,未尝举行亲祠,
唯两制官并有司摄事,今欲乞比祖宗故事,增重祀典,依每岁元日祈於上帝礼
例,命执政官摄事,前期申取指挥施行。又检会《国朝会要》,每岁春分,遣官
致祭,牲用牛羊豕各一,弓矢、弓,以乘舆所御者权降付外有司,奉祠讫,以
福酒、胙肉、弓矢、弓授内侍,以进皇后、宫嫔,就宫中受胙饮福(详见上文)。
今欲遇祠高及彻礼馔进内,依《景仪制》,行饮福受胙之礼。所有牲牢,亦
依祖宗故事,用牛羊豕,务从丰备,以尽祈天锡羡之诚。”从之。
    十七年二月,上亲祠高,以普安郡王为亚献,恩平郡王为终献。
    礼部、太常寺言:“按《礼经》,仲春天子亲祠高。徽宗皇帝修成亲祠之
制,具载《新仪》,未经举行。望皇帝亲祠,以祈多男之祥,副天下之望。”从
之。
    ○八蜡
    《章》:国祭蜡则龠《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龠,冒垂反。玄
谓:“十二月,建亥之月也。求万物而祭之者,万物助天成岁事,至此,为其老
而劳,乃祀而老息之,於是国亦养老焉,《月令》‘孟冬劳农以休息之’是也。
《豳颂》亦《七月》也。《七月》又有‘获稻作酒,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
无疆’之事,是亦歌其类也。谓之颂者,以其言岁终人功之成。”疏曰:“此祭
蜡直击土鼓。按《明堂位》云:‘土鼓苇,伊耆氏之乐。’即此,亦各有苇
可知。言‘以息老物’者,谓息田夫万物也。云‘谓之颂者,以其言岁终人功之
成’者,凡言颂者,颂美成功之事,故於《七月》、《风诗》之中亦有《雅》、
《颂》也。”《春官》)。孟冬,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
腊先祖、五祀(此《周礼》所谓蜡祭也。天宗谓日、月、星辰也。大割,大杀群
牲割之也。腊谓以田猎所得禽祭也。五祀,门、户、中ニ、灶、行也。或言“祈
年”,或言“大割”,或言“腊”,互文。疏曰:“‘祈来年於天宗’者,谓祭
日、月、星辰也。‘大割祠於公社’者,谓大割牲以祀公社,以上公配祭,故云
‘公社’。‘及门闾’者,非但祭社,又祭门闾,但先祭社,後祭门闾,故云
‘及’。‘腊先祖、五祀’者,腊,猎也,谓猎取禽兽,以祭先祖、五祀也。此
等之祭,总谓之蜡,若细别言之,天宗、公社、门闾谓之蜡。其祭则皮弁、素服、
葛带、榛杖。其腊先祖、五祀,谓之息民之祭。其服则黄衣、黄冠。郑注《郊特
牲》云:息民与蜡异也。知此《周礼》所谓蜡者,以《郊特牲》蜡者索也,索万
物而飨之。按《章》云:‘国祭蜡,吹《豳颂》,以息老物。’蜡而後息老,
此经亦先祭众神,乃後劳农休息,文与《章》相当,故经广祭众神,是《周礼
·章》所谓蜡祭也。云‘天宗谓日、月、星辰’者,以蜡祭唯祠公社,不祭地,
故知祭天宗者,不祭天。若是祭天,何须称宗?下《季冬》云‘天之神’是天之
众神,有司中、司命,不称宗,明称宗者,谓日、月、星也。云‘腊谓田猎所得
禽祭’者,以欲腊祭之时,暂出田猎以取禽,非仲冬大阅之猎也。《左传》云
‘惟君用鲜’,则天子、诸侯祭用鲜兽。云‘或言祈年,或言大割,或言腊,互
文’者,天宗、公社、门闾、先祖、五祀等,皆祈年大割腊祭之事,故云‘互’
也。”),劳农以休息之(党正属民饮酒、正齿位是也。疏曰:“按《党正职》:
国索鬼神而祭祀,则以礼属民。此亦祭众神之後,劳农休息,文正相当,故云是
此等休息,是正齿位。按《杂记》子贡观蜡云:‘一国之人皆若狂者。’按《乡
饮酒》,初立宾行礼,至礼终,脱屦升堂而燕行无算爵。然则初时正齿位,後则
皆狂蜡祭。蔡邕云:‘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蜡,秦曰腊。’按《左传》云:
‘虞不腊矣。’是周亦有腊名也。”《月令》)。《党正》,国索鬼神而祭祀,
则以礼属民,而饮酒於序,以正齿位(属音烛,合也。“ 国索鬼神而祭祀”,
谓岁十二月大蜡之时,建亥之月也。“正齿位”者,《乡饮酒义》所谓六十者坐,
五十者立侍;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是也。必正之
者,为民三时务农,将阙於礼,至此农隙,而教之尊长养老,见孝悌之道也。党
正饮酒礼亡,以此事属於《乡饮酒》之义,微失少矣。凡射饮酒,此乡民虽为乡
大夫,必来观礼。《乡饮酒》、《乡射》记大夫乐作不入,士既旅不入是也。疏
曰:“党正行正齿位之礼,在十二月建亥之月为之,非蜡祭之礼。而此云‘国索
鬼神而祭祀’者,以其正齿位礼在蜡月,故言之以为节耳。当国索鬼神而祭祀之
时,则党正属聚其民,而饮酒於序学中,以行正齿位之法。当正齿位之时,民内
有为二命以上,必来观礼,故须言其坐之处。”《地官》)。《罗氏》,蜡则作
罗襦(襦,女俱反,或音须。作,犹用也。郑司农云:“蜡谓十二月大祭万物也。”
《郊特牲》曰,天子大蜡,谓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襦,细密之罗。襦读
为‘’,有衣衤如之。”元谓:“蜡建亥之月,此时火伏蛰者毕矣。豺既祭
兽,可以罗罔围取禽也。《夏官》)。
    蔡邕《独断》:“四代腊之别名: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曰腊。
五帝腊祖之别名:青帝以未腊卯祖(青帝,太。木行),赤帝以戌腊午祖(赤
帝,炎帝。火行),白帝以丑腊酉祖(白帝,少。金行),黑帝以辰腊子祖
(黑帝,颛顼。水行),黄帝以辰腊未祖(黄帝,轩辕后土。土行)。
    陈氏《礼书》曰:“蜡之为祭,所以报本反始,息老送终也。其服,王元冕
而有司皮弁,素服,葛带,榛杖。其牲,体辜。其乐,六乐而奏六变,吹《豳
颂》,击土鼓,舞兵舞、舞。其所致者,川泽、山林以至土示、天神莫不与
焉。则合聚万物而飨之者,非特八神也,而所重者八,以其尤有功於田故也;其
神之尊者,非特先啬也,而主先啬,以其始有事於田故也。郑氏曰:‘先啬若神
农者,司啬后稷是也;农,田也;邮表、田所以督约百姓於井间之处也。’
《尔雅》曰:‘,农夫也。’然则蜡之八神,则先啬也,司啬也,百种也,农
也,邮表也,禽兽也,坊也,水庸也。古者,蜡则饮於学,党正属民饮酒於
序是也。既蜡则腊先祖、五祀於庙,仲尼与於蜡宾,事毕,出游於观之上是也。
然则腊亦谓之蜡矣。先儒以《郊特牲》言皮弁、素服而祭,又言黄衣、黄冠而祭,
则二祭之服不同;《月令》言祈来年於天宗,割祠于公社,又言腊先祖、五祀,
则祈腊之名不同:於是谓皮弁、素服而祭,与祈来年於天宗,蜡也;黄衣、黄冠
而祭,与腊先祖、五祀,腊也。蜡以息老物,腊以息民,息民固在蜡後矣。此记
所以言既蜡而收民息己也。周蜡於十有二月,秦腊於孟冬,皆建亥之月也。晋侯
以十二月灭虢,遂袭虞,宫之奇曰:‘虞不腊矣。’则腊在蜡月可知矣。古者,
腊有常月而无常日,祖在始行而无常时。由汉以来,溺於五行之说,以王曰祖,
以衰曰腊,其失先王之礼远矣!後周兼五天帝、五人帝与百神而蜡於五郊;唐不
祭五天帝、五人帝,特蜡百神於南郊,而阙其方之不登者。然蜡因其顺成之方以
报神,因其州之序以乐民,则唐一於南郊,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