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西方的没落(第二卷) >

第26章

西方的没落(第二卷)-第26章

小说: 西方的没落(第二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偷牡鹿烫嗽诿拦优耐沸秃芸炀鸵恢铝恕U獠皇且恢痔乩且桓銎毡橄窒螅识颐窃诖砝飞系那ㄡ闶保匦敫裢庑⌒模蛭杂谡饫嗲ㄡ悖颐浅寺允兑恍┝骼瞬柯涞拿萍叭舾捎镅缘囊偶#绲つ稳耍―anai)、埃特鲁里亚人(Etruscans)、皮拉斯基人(Pelasgi)、亚该亚人(Achaeans)、多利安人(Dorians)'之外,其余便一无所知。至于这些“民族”的种族,我们当然也得不出什么结论。那些泛滥于南欧土地上的哥特人、伦巴第人、汪达尔人等,名目固然零乱纷杂,但本身其实是一个种族,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到文艺复兴时代,它已经完全融入了普罗旺斯、卡斯蒂利(Castilian)以及托斯卡纳的泥土的种族根性中了。
  而语言则不然。语言的家,只是语言形成的一个偶然处所,这处所与语言的内在形式全然无关。语言的迁徙乃是借舟车从一个部落传到另一个部落。首要的是,语言可以相互交换,且已在交换——实际上,在研究种族的早期历史时,对于假定这种语言交换,我们不必也不应该有丝毫的犹豫。我要重复强调的是,那被接受的是语言的形式-内容,而不是语言的言说本身,而它之所以被接受(原始人就总是这样来接受装饰动机的),为的是能十分有把握地将其当作他们自己的形式语言的因素加以运用。古时候,如果事实上一个民族显示自己是更为强大的,或觉得自己的语言具有最高的功效,那就足以诱使别的民族放弃自己的语言——带着真正宗教般的敬畏之心——去采用它的语言。我们不妨探究一下诺曼人的语言变迁吧,在诺曼底、英格兰、西西里、君士坦丁堡,我们见到各地的诺曼人操着不同的语言,并随时准备相互交换。对母语——这个术语证实了某些深刻的伦理力量的存在,并可说明我们不断重演的语言之战的惨烈程度——的虔敬,是晚期西方心灵的一种特质,而其他文化的人们,对此几乎没有认识,至于原始人,更是一无所知。不幸的是,我们的历史学家不仅感觉到了这一点,而且心照不宣地把它扩展为覆盖其整个领域的一个假设,结果,在有关语言学的发现对“民族”命运的影响的问题上,导致了大量错误的结论——想一想我们对“多利安人迁徙”的重建吧,我们的论证都是基于后来的希腊方言的分布。因此,对于民族的种族方面的命运,仅仅想从地名、人名、铭文、方言等方面去得出结论是不可能的。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先验地知道,一个民族名称究竟是代表一种语言实体,还是代表一个种族部分,或是两者都代表,或是两者都不代表——此外,民族名称本身,甚至地名本身,也都有着各自的命运。
  二
  在种族的所有表现中,最纯粹的表现便是居所(House)。从人们定居下来,不再满足于仅有藏身之处,而是要给自己建造一个住所的那一刻开始,这种表现便显示出来了,并在种族之“人”(这种人是生物学的世界图象的一个要素)当中标记出了世界历史本身的人类种族,这种种族正是具有重大得多的精神意义的存在之流。居所的原始形式在各个地方都是情感和成长的产物,而绝不是知识的产物。和贝壳、蜂房、鸟巢一样,居所有一种天生的自明性,而且,原始的习俗和存在的形式、婚姻的形式、家庭生活的形式及部落秩序的形式的每一特征,都在居所中有所反映,比如反映在客房、正厅、耳房、内厅、庭院、卧室、化妆间的房间组合中。我们只要比较一下古萨克森人的房屋和罗马人的房屋的布局,就会感到在每一方的情形中,人的心灵和居所的心灵是同一的。
  这个领域,艺术史不应该插手。把住宅的建筑当作建筑艺术的一个分支去看待,这绝对是一个错误。居所是存在在朦胧的进程中产生的一种形式,它的出现不是为了在光明中寻找形式的眼睛;一个农夫的茅草棚的房间架构,决不像一座教堂那样是由建筑师深思熟虑设想出来的。这一重要的分界线逃过了艺术研究者的观察——尽管德希奥在一个地方说过,古代日耳曼的木构房屋和后来的庞大建筑没有任何关系,后者是独立地产生的——结果,造成了研究方法上永久的混乱,艺术学者对此深有感触,但无法理解。他的科学研究把所有“前”时期和“原始”时期的各种器具、武器、陶器、织物、丧葬纪念品和房屋不加分别地汇聚在一起,仅仅从形式的角度和装饰的角度去加以考虑;如此进行下去,一直到他进入到了绘画、雕刻和建筑(即各种自足的和特殊的艺术)的有机历史的时候,他才觉得自己有了坚固的基础。但是,不知不觉地,他跨越了两个世界之间的边界线,即心灵表现的世界和视觉的表现语言的世界。居所,以及像它一样完全未被研究过的陶罐、武器、衣服和器具的基本的(即惯常的)形式,都属于图腾的方面。它们表征的不是一种趣味,而是一种战斗、居住和工作的方式。每一把原始的椅子就是身体姿势的种族方式的一个分支,每一个器皿的把手就是灵巧的手臂的一种延伸。相反地,家庭绘画和服装剪裁、作为饰品的服装、武器和器具的装饰,都属于生活的禁忌方面,实际上,这些东西的样式和动机对于原始人而言甚至具有魔法的性质。我们都知道,大迁徙时代的日耳曼剑身就刻有东方风格的装饰,迈锡尼的要塞中装饰有米诺斯式的艺术品。这就是血统与感觉、种族与言语、政治与宗教之间的区别。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有关居所及其种族的世界史;为我们提供这种历史,应当是研究者最迫切的任务之一。但是,我们应当采用与艺术史完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工作。和所有艺术史的发展步伐(tempo)相比,农民的住所算得上是持久的和“永恒的”,就像农民自己一样。它外在于文化,因而也外在于人类的高级历史;它既不认识这种历史的时间限度,也不认识它的空间限度;在建筑所经历的所有变化中,它理想地保持不变,它目击那种变化,但它不参与其中。古代意大利的圆形小屋在帝国时代还能找到。罗马的长方形房屋的形式,是另一个种族的生存标志,它在庞贝甚至在帝国的宫殿都还能找到。每一种装饰和风格都是仿效东方的,但没有罗马人曾想过要模仿叙利亚的房屋,如同希腊化时期的城市建筑师妄自改变加伦(Galen)所描述的迈锡尼和梯林斯的大正厅形式以及古希腊农民的房屋一样。萨克森和法兰克农民的房屋从乡村农场经过古代自由城市的市民房屋到18世纪的贵族建筑物,其本质的核心一直保持无损,而哥特式的、文艺复兴式的、巴罗克式的和帝国式的风格一个接一个从它眼前滑过,从地窖到顶楼都装点了它们的某些本质要素,可从未败坏居所的精神。家具的形式也是如此,在那里,我们不得不仔细地把心理的处理和艺术的处理区分开来。特别是,北方的椅子的进化——一直到俱乐部的躺椅——乃是一种种族史,而不是所谓的风格史。就种族的命运而言,所有其他的特征都可能欺骗我们——例如,在被拉美西斯三世(Rameses Ⅲ)击败的“航海民族”当中的埃特鲁里亚人的称号,勒谟诺斯(Lemnos)的谜一样的铭文,埃特鲁里亚墓地的壁画,都不能可靠地证明这些人的实体性联系。尽管临近石器时代末期,在喀尔巴阡山(Carpathians)东部的广大地区,出现了一种有说明力的装饰,并延续下来了,但在那里,一个种族取代另一个种族是完全可能的。如果我们在西欧只拥有特洛伊人与克洛维(Chlodwig)之间若干世纪的陶器残片,我们对于那所谓的“大迁徙”的事件就无迹可寻。但是,在爱琴海地区,一种椭圆形房屋的出现和在罗得西亚(Rhodesia)这种房屋的另一个非常显著的范例的出现,及频频讨论的萨克森农民家居和利比亚的卡拜尔人(Kabyle)的农民家居之间的一致性,皆揭示了一段种族历史。当一个民族把装饰并入自己的形式语言的时候,装饰就开始了其传播过程,但一种房屋类型只能随着它所属的种族而移植。一种装饰的消失只意味着语言的一种变化,但当一种房屋类型消失的时候,却意味着种族的灭亡。
  由此言之,艺术史除了需要恰当地从文化时期开始以外,决不可忽视在其进程中把种族方面仔细地和固有的语言区分开来。在文化的开端,常常会有两种十分明确的高级形式出现在农民的村落,分别作为存在的表现和醒觉存在的语言。它们就是城堡和教堂。在这两者那里,图腾和禁忌、渴望和恐惧、血气和理智之间的区别导致了一种重大的象征主义。古埃及的、古中国的、古典的、南阿拉伯的和西方的城堡,作为世代相传的家,十分接近于农民的茅草屋,二者作为生活、繁殖、死亡的现实的复制品,是处于整个艺术史之外的。德国城堡(Burgen)的历史整个地是种族历史的一个片断。早期的装饰其实就是在二者当中自行传播,在这里美化横梁,在那里美化门户,在另外一个地方又美化楼梯,但它这样做或那样做是有选择的,它也可以完全不加理睬,因为在房屋的结构和装饰之间,并没有任何内在的联系。另一方面,教堂是不被装饰的,它本身就是装饰。教堂的历史与哥特式风格的历史是一致的,多立克式的神庙和所有其他早期文化的建筑的情形也都是如此。在西方文化及其他每一种我们对其艺术有着充分认识的文化中,这种一致性是如此之严密,以至于谁也不会惊奇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严格意义上的建筑(它不过是纯粹装饰的最高形式)整个地只限于宗教建筑。在格恩豪森(Gelnhausen)、哥斯拉尔(Goslar)、瓦特堡(Wartburg)中存在的全部的建筑之美,皆取自于教堂艺术;这种美是装饰,而不是本质。一座城堡,一把剑,或一个水壶,可以完全没有这种装饰,而仍不失其意义甚至形式。但是,在一座教堂中,或在一座埃及的金字塔陵墓中,本质与艺术的这种区别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我们区分了具有一种风格的建筑和住着具有一种风格的人们的建筑。在修道院和教堂中,是石头具有了形式,并把这形式传达给为它服务的人们;而在田庄和采邑要塞中,是乡民和骑士的生活的充沛精力从自身中孕育了建筑。在这里,居先的东西是人而不是石头;在这里,也有一种装饰;这种装饰是人所固有的,它就存在于举止和习俗的严格本质和稳定形式中。我们可以称这是活生生的风格,以区别于那僵硬的风格。但是,正如这种活生生的形式的力量也要影响到僧侣阶层,从而在哥特时期和吠陀时期创造出一种骑士僧侣的类型一样,罗马式-哥特式的神圣的形式语言则波及到与这种世俗生活有关的一切事物,如服装、武器、房间、器具等等,并把它们的外观风格化了。但是,艺术史不能让自己迷失于这种陌生世界的影响,因为那只是一种外表。
  在早期的城市中,情形也是一样的;没有任何新的东西增加进来。在种族所创造的房屋——现在形成了街道——中,散布着零星的具有风格的宗教性建筑。由于具有风格,因而它们是艺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