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先学会说话,后学会做事 >

第12章

先学会说话,后学会做事-第12章

小说: 先学会说话,后学会做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是领导者必备的修养,没到这层次的领导不会有什么作为。用隐忍代替怨气,以理性克制想当然,这套功夫,现在叫“情绪管理”,也叫EQ。
一个有修养的人绝不会像疯子一样对待他人,他会冷静地面对棘手问题。当一个人飞扬跋扈、不可一世时,这个人离失败就不远了。
飞扬跋扈的拿破仑将军爱发怒是出了名的,一次,在奥地利大使奥特涅面前,拿破仑就因为不够冷静,暴露出自己的软肋,而在外交上败给了老奸巨猾的奥特涅。
在拿破仑侵略俄战争失败后,俄、英、普等国组成反法同盟军,开始了反攻战争。拿破仑虽然仍能取得一些战役的胜利,但总的趋势还是每况愈下。而此时,法国的盟国奥地利的态度则变得十分暧昧,一面积极备战,一面以停止结盟相威胁,向拿破仑提出了种种条件,但拿破仑断然拒绝了这些条件。
一天,拿破仑在德累斯顿的马尔哥利宫会见奥地利使者梅特涅。拿破仑腰悬宝剑,腋下挟着帽子,威仪十足地接见梅特涅。他想借此机会威胁梅特涅,并且探听他最近和俄国沙皇会谈的结果。
问候了弗兰西斯皇帝,有说了几句事先想好的客套话后,拿破仑面孔一沉,就单刀直入:“原来你们也想打仗。好吧,仗是有得你们打的。我已经在包岑打败了俄国,现在你们希望轮到自己了。你们愿意这样就这样吧,在维也纳相见。”拿破仑越说越火大,“本性难移,经验教训对你们毫无作用。我已经三次让弗兰西斯皇帝重新登上皇位。我答应永远和他和平相处。我娶了他的女儿。当时我对自己说:‘你干的是蠢事。’但到底是干了,现在我后悔了。”
梅特涅看到拿破仑已经因为愤怒,而忘掉了自己的尊严。于是他愈发冷静,故意刺激拿破仑这头好斗的野牛。他提醒拿破仑说:“和平取决于你,你的势力必须缩小到合理的限度,不然你就要在今后的斗争中垮台。”
拿破仑被彻底激怒了,声称任何同盟都吓不倒他,不管兵力多么强大,他都能战胜。接着,他说他对奥地利的军备有准确的了解,每天都收到这方面的详细情报,等等。拿破仑甚至激动地说:“你不懂得一个军人是怎么想的。像我这样的人,不太在乎100万人的生命。”说完,他把帽子扔到一边。梅特涅并没有替他捡起来。
在梅特涅这无言的蔑视下,拿破仑只得继续说道:“我和一位公主结婚,是想把新的和旧的、中世纪的偏见和我这个世纪的制度融为一体。那是自己骗自己,现在我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许我的宝座会因此而倒塌,不过,我要使这个世界埋在一片废墟之中。”这明显是一种威胁,但是梅特涅无动于衷。
见威吓不成,拿破仑突然献媚的问道:“好啦,你知道事情会怎么样?你不会对我开战吧?”梅特涅马上答道:“陛下,你完了!你的易怒已经把什么都给我讲清楚了。”不久,奥地利加入了第六次反法同盟的行列。
一惯以权谋多变著称的统帅拿破仑不能控制住自己愤怒的情绪,连连失态,说些大话、气话,想借此胁迫梅特涅。但很显然,在这次外交会面的较量中,胜利者是梅特涅,而不是拿破仑。
梅特涅因为冷静处事,不失时机地以言辞激怒拿破仑,使其暴露内心世界,幸而不辱使命。梅特涅的话语不多,但他一则表达了对欧洲和平的看法,即取决于拿破仑;二则也得出结论,拿破仑固执己见,不思变通,在欧洲联合进攻下,其失败的命运是注定的。后来的结果,真的被梅特涅言中了。
愤怒容易让人失去理智,怒气会让你失去别人对你的敬意。随便发怒的人,会把一点点小事看得像天一样的大,过于认真让他们夸张了自身受到的伤害。而别人则会认为这样的人缺乏自制力而更加轻视他。易怒的人,应该将怒气和冲动转为有建设性的工作,避免怒气冲冲,要尽量保持心情平静。

点评:
让自己的情绪影响自己的工作是不明智的,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仅仅是愤怒,一切冲动的情绪都要收到控制。修养会在发怒的过程中消耗殆尽,自尊心也会因此严重受挫。所以,为了不让自己成为易怒的疯子,最好的办法就是时刻保持冷静和宽容。

9、有风度的谈吐才更吸引人

在日常的说话、判断或讲座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同样的话,这个人说,我们就很愿意接受,而换成另一个人说,我们就不但不愿接受,而且还会产生一些反感情绪。为何会出现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呢?这实际上牵涉到一个人说话的态风度问题。
所谓说话的风度,是指一个人内在气质的言语表现,是一个人涵养的外化。使自己的说话具有风度,是增强自己说话魅力的重要途径。良好的说话风度,往往可以让人看起来更具有吸引力。
无论是企业家说话中那刚毅稳健的气质,还是外交官那彬彬有礼的谈吐,或是政治家那稳重雄健的言论,都会令人仰慕不已、倾心无比。正如西方戏剧家所说的,谈吐的风度是一个人美丽的特殊再现形式。
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风度正是外在语言和内在气质的恰当配合。首先,风度是一种品格和教养的体现。如果一个人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没有优雅的个性情趣,其说话必然是粗俗鄙陋、琐秽不雅。其次,风度是一种性格特征的表现。比如性格温柔宽容、沉静多思的人,往往寥寥数语就能包含浓烈的感情成分;而粗犷豪放、性情耿直者,则说话开门见山、直来直去。再次,风度是涵养的一种表现。这主要表现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卑不亢,雍容大度。最后,风度是一个人说话的选词造句、语气腔调、手势表情等等的综合表现。如法官在法庭说话时,则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咬文嚼字、逻辑缜密。
许多文学大师就非常懂得在别人的攻击和恶语相向时,保持风度的必要性。有一次诗人歌德的作品,被某一位无知的德国批评家进行了尖锐的指责,歌德当然不能示弱,于是也进行了反批评。结果是这位批评家对此耿耿于怀。
一天,歌德在公园里散步。这条小路很窄,只能通过一个人。恰巧,他那位批评家迎面走来。批评家冲歌德嚷道:“我向来没有给傻瓜让路的习惯。”歌德不慌不忙地让到一旁,笑容可掬地说;“而我恰恰相反。”这个无知的批评家像斗败的公鸡一样,红着脸匆匆走了。
无独有偶,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学者去访问诗人海因里希·海涅。不知出于什么心理他想污蔑一下海涅。他明知道海涅是犹太人,便这样说道:“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塔希提岛吗?”诗人说:“不知道为什么,你说吧”。学者说:“在那个岛上呀,既没有犹太人,也没有驴子!”海涅十分冷静的回答说:“不过这种状态是可以改变的——要是我们一起到塔希提岛上去,那时的情形将会怎样呢?这个学者顿时语塞无言,十分尴尬。
我们在说话时表现出的风度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洋洋洒洒、侃侃而谈是风度,只言片语、适时而发也是风度;谈笑风生、神采飞扬是风度,温文尔雅、含而不露也是风度;解疑答难、沉吟再三是风度,话题飞转、应对如流也是风度;轻声慢语、彬彬有礼是风度,慷慨陈词、英风豪气也是风度。
每个人在培养自己的说话风度时,应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情趣爱好、思维能力、知识结构等有所选择。另外,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下,其说话的风度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课与在家里跟家人闲聊时,则表现为两种相差甚远的风度。
说话的风度是每个人身上的一种自然特色,是与时代相吻合的。我们反对脱离时代追求风度;我们也反对脱离自己的个性、身份去讲究风度。任何单纯模仿、没有个性的说话都毫无风度可言。

点评:
在工作单位,你的风度无时无刻不在为工作成绩的提升服务;在公共场合中,你的风度是你在人生大舞台中左右逢源、无往而不胜的保障。所以一定要学会以生动、通俗的谈吐表达出个人风度的技巧。

10、交际场上要表现得“世故”一点

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缺乏心机,个性单纯,自信心有比较强烈,认为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自己做到最好,就一定会得到认同。其实,社会远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要在交际场中立足,不懂一点“人情世故”是不行的。
“世故”的人就该为人谨慎,说话小心些,使自己置身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牢牢地把握做人处事的世故学问,无疑是有益的。在现实中,有正人君子,也有奸佞小人;既有坦途,也有暗礁。在复杂的环境下,不懂世故、不注意说话的内容、分寸,往往容易招惹是非,授人以柄,甚至惹祸上身。
小华大学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了一家贸易公司上班。但虽然小华能力很强,工作上进,但一直非常努力地干了几年,他也没有得到提升的机会。而当时与他一起进公司的人有的都做了主管,可小华还是一个最底线的员工。其实,同事们都知晓其中的原因,只是小华自己老是想不清楚。
有一次,当主管正和公司老板一起来办公室检查工作,当老板和主管走到他的办公桌前的时候,他突然站起来,对自己的主管说:“经理,我想提个意见,我发现咱们部门的管理比较混乱,有时连一些客户的订单都找不到。”
也许你会说,小华也是为了公司的利益,并且想改进工作。是的,他的本意不错,但我们要了解人性的另一个方面,谁也不愿让人当众出丑,即使有些人能做到前仇不计,但忘不掉当众受辱的难堪的凡人更多!所以这件事可能会产生一些潜在的后果:一方面双方心里都有疙瘩,受到指责的人因为有损自尊,终究不能释怀;指责他人者心理也总是担心挨整,时时提防。另一方面可能埋下了将来争斗的种子,表面上看起来平静无波,主管当场接受意见,但心里可能耿耿于怀,要伺机报复。
也许小华说的是事实,但此事的后果就可想而知了。因为一般说来,那种真君子、大度量的上司虽有,但大多数上司还是不想让人当众指责自己工作中的疏忽和漏洞,特别是当着自己的老板,这样会影响你上司的前程,即使你说得再对,如果他因此而失去了自己的职位,他还会感谢你的提议么?
要知道不过“世故”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如果主管对你不满,也许会做出一些对你不利之事,如:冰冻你,不给你事做。你脸皮再厚,也不可能每天闲着没事吧!或者鸡蛋里挑骨头。明明你工作干得不错,但他就是不满意,总是挑毛病!也可以给你做出不良的业绩考核。业绩不好,加薪、升官还有希望吗?分化你和同事之间的感情,造成你的孤立!等等,最阴险的,就是当众给你难堪。例如在开会的时候批评你,作为主管,他有报复你的能力!
其实,真正懂得“世故”的人,从来都是低调内敛的,他们从不自恃有才而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俗话说:“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衣。”在人生的竞技场上,如果你真有才华,也千万别显示你比别人聪明,那样不仅会让失去更多的朋友,还会招来忌恨。
小江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