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先学会说话,后学会做事 >

第29章

先学会说话,后学会做事-第29章

小说: 先学会说话,后学会做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联合塑胶原料公司,并由联合塑胶原料公司出面,与国外直接交易。由于他们现在的需求量比进口商还大。而他们所购进的原料,降低价格,按实价分配给股东厂家。于是,进口商的垄断被打破了。之后,李嘉诚还将长江公司的13万磅原料以低于市场一半的价格卖给了一些濒临倒闭的厂家。在这次危难之中,有几百家塑胶业的厂家得到了李嘉诚的帮助,他因而被称为香港塑胶业的“救世主”。从此以后,他在业内的威望更大,而自己的生意也越来越顺利。
当然雪中送炭也要讲究技巧,并不是所有的给予都会有效果。如果你本来了无大功,只顺水推舟,却两边讨好,大得人情,这是处世的恰到好处。如果别人这个时候不需要帮助,为了表示你的友好,你非要主动帮忙,这就会起不到什么好的效果,别人反倒以为你这是故意要让别人欠你人情,并不是什么真心实意的帮助。
如果你能在别人最需要你帮助的时候出现在他面前,那么,你就成为了他的恩人了。什么时候你有了困难了,别人也会在重要的时候助你一臂之力。所以,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要找准实际,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这样才能赢得别人回报的资本。

点评:
要赢得人心,获得友谊,就要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给别人以帮助,因为这才是是最得人心的举动了。因此,最高明的为人技巧就是急人之难,雪中送炭,让人铭记你一生。

9、慰藉失败者,收获真朋友

失败会使人意志消沉,自暴自弃,所以如果有人能在一个人失败的时候,及时的给予慰藉,帮助他走出阴霾,事后他必定对你感激不尽,奉为知己。这时,如果你遇到困难或者有什么是他能提携你的,他一定乐于帮忙,而且不求答谢。
当人遇到打击,暂时失败时,挫折感使每个人都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得理解和慰藉。而你在这时给予他真诚的理解和慰藉,就可以使他起死回生,当摆脱窘境后,他怎么会不感激你呢?
日本一位国会议员,因没有成功地推进国防建设而在竞选中惨败。落选后,议员心烦意乱,但是有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给他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
那人充满信心地望着落选议员的眼睛,快快活活地对他说:“要忍耐,先生,看下一回。”然后转身离去。这位议员事后说:“不知怎么回事,我总觉得这位不速之客的那句话是道阳光,他分明告诉我,他相信我一有机会就会再干,而且会干得更好。”下一回这位议员果然当选了。
他当选后说:“我第一个要感谢的就是那位信心十足地望着我的眼睛、快快活活地对我说下一回的先生。”后来经议员多方寻找,终于找到了那个人,并让他成为了自己的助手。就这样,那位先生只因为一句鼓励的话,而从此平步青云,登上政治舞台。
安慰失败的人,要真正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在他身上产生实际的慰藉,就一定需要有对他人最深的理解、最大的同情和最坚定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最真挚的情谊和最理想的报答。
我们在给与失败者慰藉的时候,如何能帮助他走出失败呢?
首先,帮助他正确认识失败。
正确地认识失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自己处在旁观者的地位,看到别人遭遇失败时,或许有时还能做出一些较为正确的分析,而当失败降临到自己的头上时,要能做出正确而清醒的认识则就很不容易了。在失败情境中许多不理智的反应,不正确的行动,都是与缺乏对失败的正确认识有关的。因此,我们就应当有正确的失败观。
其次,认识到失败的两重性。
失败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从中得到锻炼。失败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大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在分解钾、钠等碱金属的时候,经过几个月紧张危险的实验,在最后一次实验中,发生了意外爆炸,他的脸被炸伤,左眼也失明了,但却获得了最后的成功。后来他说:"感谢上帝没有把我造成一个灵巧的工匠,我的最重要的发现是由失败给我的启发。"戴维是从失败之树上摘取了胜利之果,伴随着不断的失败,他得到了成功。
生活中的失败和磨难,并不都是坏事。平静、安逸、舒适的生活,往往使人安于现状,耽于享受;而失败和磨难,却能使人受到磨练和考验,变得坚强起来。“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褥少伟男”,道理大概就在这里吧。
最后,不要盯住它不放。
不要盯住失败不放,并不是主张有了失败和坎坷,可以完全不去看它,采取逃避的态度。而是说,一方面,情感不要长久地停留在痛苦的事情上,另一方面,我们的理智应当多在失败和坎坷上寻找突破口,力争克服它,解决它。

点评:
不要怀疑,慰藉失败者就是收获真朋友的最好方法。在别人出现过失时,真心的说出宽慰别人的话,会使有受打击的人恢复自信和自尊,同时为自己收获一位忠实的朋友。

10、送人情的最佳方案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你帮了别人的忙,却没有增加自己“人情账户”的收入,这是因为你人情送得不是时候,不仅让对方现在不高兴,甚至把以前积攒的人情也都抵消了。
古时候,某人因与他人结怨而心烦,多次央求地方上有名望的绅士、员外出来调停,对方就是不给面子。后来他跑听说郭解在这方面很有面子,于是求到郭解门下,请他来化解这段恩怨,郭解也欣然接受了这个请求。
郭解于是亲自上门拜访,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好不容易使这人同意了和解。本来郭解可以不负所托的离开,但郭解对那人说:“这个事,听说过去有许多当地有名望的人调解过,但因不能得到双方的共同认可而没能达成协议。这次我很幸运,你也很给我面子,让我了结这件事。我在感谢你的同时,也为自己担心,我毕竟是外乡人,在本地人出面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由我这个外地人来完成和解,未免使本地那些有名望的人感到丢面子。”
郭解进一步说:“请你再帮我一次,等我明天离开此地,本地几位绅士、侠客还会上门调停,你要让人以为我出面也解决不了问题,而是他们解决的问题,就算是我送个人情给他们。”
事后,虽然表面上是本地绅士、侠客们解决的问题,但他们无不夸奖郭解会办事,可见他巧送的人情,对方虽然没有讲明,但还是很高兴的接受了。
我们在与人相处时候,不妨也学学郭解的做法。比如,你和同事帮助某人办成了一件事,这个人首先来向你表示感谢,因为你对他的帮助最大。这时,千万不能忘记你的那位同事,你应该告诉那个人,让他去感谢你的同事,你可以说:“其实这件事我也没帮上多少忙,要不是某某帮你,恐怕事情不会这么快得到解决,你还是要去感谢某某。”
你帮了多少忙,出了多少力,别人自然心中有数,绝不会因为你说了这番话,就忘了你的好处,但是你说了这番话,不但听话的人会钦佩你的“高风亮节”,而且若是同级知道了你这番话也会对你刮目相看。
为人办了好事可以得到多少好处是小事,也不值得为此而高兴,但同级若因此事事想着你,处处表现出对你的尊重,那才最令人高兴。这种做法可谓是一举多得。
如果你没有这样做,而是在别人向你表示感谢时欣然领受,那效果肯定要差很多;如果你为了揽功,当着别人的面将同级贬低一顿,那更会引起反感,本来对你的一点感情也会随之消失殆尽;若不幸被同级知道了,轻则鄙视你,重则与你反目。送了一个不彻底的人情,反而为自己招来不是,这种事情未免太过可惜了。

点评:
不要一厢情愿的以为只要送别人人情,别人就一定会领情,因为即使是送人情也是讲技巧的,只有在对的时间,送出对的人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不要和朋友失去联系

是不是你在难处之时,需要朋友帮你一把的时候,才想起已经和他们好长时间没联系了呢?花种上了,也要经常给它浇水,否则它会枯萎。友情也一样,不能因为彼此已经成了朋友而不再去经营,否则再好的朋友也会因为长期不交往而变得陌生。要和你的朋友保持经常性的联系,特别是那些能对你的事业有所帮助的朋友,更要与其保持亲密的联系。
一个人事业的发展和成功,要受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不是可以靠一己之力而能做到的。你虽然不能够独自完全控制你在事业上发生的事情,但是可以凭借朋友的帮助,来推动自己事业的发展,促进它的进步与成功。而这一切,是以你要和有助于你的事业的朋友保持经常的联系为前提的。
我们在事业上必须一方面维持现有的成果,另一方面又要去努力扩大和发展,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事业在稳中求进,步步为营。所以,你需要有人不断帮助你保持现在的成果而不失去现有的力量和优势,你还需要有人帮助你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事业。两者缺一不可。所以,能够帮你做到这两点的朋友就非常关键,你必须好好维持与他们的友谊。
公司领导向推销员张柯和马鹏,分别下达了任务,让他们二人在一个月之内把公司推出的新产品,至少推销出去百分之六十,也就是说每人要推销出去百分之三十以上。虽说张柯是一个老练的推销员,但对于一个新的产品,要想打开市场也是很不容易的。所以,眼看半个月过去了,堆积的像小山一样的这些产品,仍旧躺在仓库里。张柯左思右想也想不出好的办法,想想这些年的朋友们这时也不知在什么地方,做的什么样工作,哎!真是愁的他饭也不想吃,觉也睡不着。
而马鹏虽说是刚来的新推销员,但他的推销工作可是顺利的很呢,接到任务不足一个星期,就推销出了自己总任务的的百分之二十!这么快的完成人物,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原来,马鹏平时非常喜欢结交不同阶层的朋友,还有一些老同学、老朋友,他平时有时间,经常和这些朋友吃吃饭,聊聊天,所以他与朋友的关系处得都很好,他有了困难朋友们自然都来帮忙。有帮他联系一些小的零售商,有的干脆自己也帮着向外推销。所以还不到一个月,马鹏的任务就完成了。
当然,目前有能力帮助你的朋友,不管看起来如何长久,你都不能期望永久保持。只有少数的重要朋友,才可以。因为你今天依赖的人,也许明天就不存在了。也许是他们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了,也许是你的情况变化了,也许是你们彼此间的关系改变了等等。那么那些朋友需要你精心的去维持,经常去联系的呢?确定这些朋友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衡量标准之一,就是看维持这种关系需要妥协的程度如何。凡属人际关系的维持,都不免需要妥协。其中需要最少妥协的关系,就是最好的关系。你得明白,为了保持和某一重要朋友的联系,你所愿付出的代价。如果需要妥协太多,或代价超出了你的承受范围或原则,那还不如放弃。如果它在你的原则范围内,那就要不遗余力的去维持。只有直接地、亲自地、持续地与你的朋友相联系,你才能够不断地从他那里得到帮助。在事业上,有些事情你可以让他人daiban,但有些事你就不能授权。与你的重要朋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