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大商圈·资本巨鳄作者:雾满拦江 >

第25章

大商圈·资本巨鳄作者:雾满拦江-第25章

小说: 大商圈·资本巨鳄作者:雾满拦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说:“我早知道陈昭河你肯定会发起来的,想不到居然会这么快,现在有个几十万了吧?”陈昭河听了放声大笑:“几十万?有没有搞错?低于五百万的生意我压根就不谈!”让杨时风对他佩服得不能再佩服。       
  然后陈昭河开始在成江宾馆花天酒地,那时候他就注意到了年轻美丽的苏妍冰,他尝试着接近了几次,但却被港客陈柏生横插一刀,娶走了苏妍冰,所以陈昭河才会对苏妍冰念念不忘,但当时,他只能把这件事情放在心里。       
  陈昭河在成江宾馆一住就是一个月,整天挥金如土纸醉金迷,把那点钱花得七七八八,每当他当着杨时风的面扔给服务小姐百元面值的小费时,都把杨时风心疼得脸皮抽搐。陈昭河用他卖房子的钱请杨时风花天酒地,杨时风也投桃报李,用公款没完没了的回请陈昭河,就这么你请我我请你,折腾了整整一个月,杨时风才吞吞吐吐的开了口:       
  “昭河,有没有过这种想法,在成江搞点投资?”       
  陈昭河满脸诧异的望着杨时风:“投资?投资干什么?”       
  杨时风满脸诧异的望着陈昭河:“投资……投资当然是赚钱了,你别小看成江,好多大老板就是在成江做起来的。”       
  “你不是就是想问我,想不想在成江赚钱吗,是不是这个意思?”陈昭河反问杨时风。       
  杨时风连忙点头:“是啊是啊,不要说我们成江,就是我的南沿区,也有好多项目的,只有你愿意,别的话我不敢说,起码保证你赚得比深圳多。”       
  陈昭河冷下脸来,手遮着嘴吧开始剔牙,嘴里含糊不清的说道:“这个事……过两天再说吧。”       
  “你别过两天啊,”杨时风急了:“现在你要是投资的话,凭咱们老同学的关系,我肯定要保你赚,过两天我要是调走的话,别人才不管你那么多。光是工商税务那些数不清的公章就够你盖上三年五载的,知不知道?美国那家快餐店米大佬,想在成江开一家分店,前前后后已经三年,花了三百多万,到现在也没批下来,你以为上个项目这么容易?”       
  陈昭河斜着眼睨着杨时风:“我投了钱,你肯定保证我赚回来是不是?”       
  “绝对没错!”杨时风问道:“你打算投多少?”       
  陈昭河闷闷不乐的扣着手指:“我要是投少了,你能干吗?”       
  杨时风哈哈大笑起来:“来,昭河,为了咱们的合作,干一杯!”       
  兴尽人散,双方约定陈昭河投资南沿区新兴瓷砖厂,由陈昭河出资五千万,杨时风提供一切优惠政策,瓷砖厂的厂长由陈昭河出任,人事财务大权均归陈昭河。双方谈妥敲定细节,杨时风就急忙打个电话给办公室主任,很快,办公室主任把一份早已拟好的合同书送来,陈昭河拿起合同书,对杨时风说了句:“这份合同书,我要是看一眼,都对不起咱们几十年的同学交情!”说完这句话,他接过办公室主任递过来的笔,果然一眼也不看的就在合同书上签了字。他签字的时候杨时风脸上肌肉不停的抽搐,几次想开口说话,却又欲言又止。       
  杨时风走后,陈昭河立即打了辆出租车,去新兴瓷砖厂看一看,出租车围着杨时风说过的地点转了圈又一圈,就是找不到那座瓷砖厂,只看到一座小山一样的垃圾堆,十几头垃圾猪正在垃圾堆里拱来拱去的觅食。陈昭河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下车找垃圾猪的主人一问,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他确实没有找错地方,那堆小山一样的垃圾,就是他要找的新兴瓷砖厂。       
  满脸酸苦的望着眼睛的垃圾山,陈昭河摸了摸兜,他的兜里还剩下不足五千元钱,还够他继续住几天高级宾馆的。然后,他还要投资五千万元把这座垃圾山盘活,这个工作的难度,可就稍微有点高了。      
  9)       
  新兴瓷砖厂原本是一个村办企业,后来成江市不断扩大,把新兴村包容在了市区里边,并成立了南沿区。这个新成立的区好可怜,只有新兴瓷砖厂这么一家企业。当时瓷砖厂效益非常的红火,产值连年上升,一直升到400万元,这做为当时区委书记的政绩轰动一时,电视台还曾录制过专门的节目报道。没几年,区委换届,老书记退休了,可巧的是,新兴瓷砖厂也在同一年倒闭了。       
  新书记姓冯,他走马上任,天天蹲在基层狠抓经济建设,工作成绩有目共睹,三把火轰轰烈烈烧过,转眼之间到了年终总结,统计局把报表递上来,新书记一看,顿时皱起了眉头:“去个人,把统计局会说话的人给我找来一个。”区统计局的局长小心翼翼的跑来了:“冯书记找我有事?”冯书记板着脸:“也没什么事,我听你说,区委这一年的工作辛辛苦苦做下来,比鬼子兵进村还坏,是不是?”统计局局长满脸不解:“冯书记,你听谁说的,我可从来没说过这话?”冯书记勃然大怒,拍的把报表扔了过去:       
  “就这你还敢说没说过!那你怎么才算说过?区委这么多的干部,天天为了抓经济累得人不象人鬼不象鬼,不要说普通的干部,就是我这一年来几乎没回过几次家,连我老婆长什么模样都记不得了,一年的工作啊,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大禹咋样?也不过是三过家门而不入吗,而我们呢?我们家在就在眼前,可工作放在这里就是回不去!你以为我是不愿意回去吗?我是不能回去啊!经济搞不好,是我的责任,经济搞好了,受惠的也是我一个人吗?我看不是吧!我们比大禹还要辛苦,市委对我们这个班子是持肯定态度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我也不是做完这一天就换班子的,还是有几年的工作要做吗,不做能行吗?不行!不做也得做,不是做一年,而是做一届,一届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辛苦的是谁?摘桃子的又是谁?但无论谁来摘这个桃子,他都无法否定这一届班子所做出的贡献,这是任何人也否定不了的!”       
  统计局局长被这一番怒斥吓糊涂了,他急忙弯下腰,捡起地上的报表,仔细一看,不由得在心里叹了口气。       
  报表上白纸黑字,数据写得明明白白,上一年区里的工业总产值是400万元,今年的工业总产值是0。也就是说,冯书记带领全区人民奋发图强,努力奋斗,没白没夜苦干一年的结果,是干没了400万元的工业总产值。这就怪不得冯书记大动无名肝火了,一年的工作下来居然是负增长,就是鬼子进村所造成的损失也不过如此了,这事搁谁身上也咽不下去的。可问题是新兴瓷砖厂确实是已经破产了,当然从法律的意义上来说,企业还是存在的,厂址公章法人代表一应俱全,缺的就是真正的厂子了。       
  统计局长无可奈何,回去对做报表的统计员大发雷霆:“去年还是400万,今年就变成0了,这个数据准确程度有多高?这符合客观规律吗?有这种可能吗?你也不说动脑筋想一想,瘦死的老鼠还有二两肉,一个效益不错的企业会出现这种情况吗?这么个情况也不说认真核实一下就稀里糊涂往上报,你说你的工作到底是怎么做的?”       
  统计员被训得直翻白眼,翻白眼是翻白眼,可是他坚决不肯改数字,局长可没说过让他改,只是要求他认真“核实”。他本事再大,也“核实”不活一家死掉的企业。唯一的办法是在数据上做文章,可如果真要是改了数据的话,将来统计法规大检查时一旦发现,虚报统计数据的是他而不是别人,他一个月才挣几个钱?这么大的责任可担当不起。虽然他硬着头皮就是不改,但局长不停的召开会议,不停的催促他快报报表,虚报统计数字固然违反统计法,可迟报拒报也同样是犯法,他迟迟不把报表报上来,就是拒报!是犯法!总而言之,统计员的法是犯定了,不管他是多么的不情愿。       
  报也犯法,不报也犯法,统计员被逼得拿起法律武器,认真学习统计法,学习的结果是发现对拒报的处罚远比虚报的处罚更重,两害两权取其轻,那就报吧!于是统计员大笔一挥,当年的工业总产值变成了300万,不想拿到局长那里又被打了回来:“再核实一下,我怎么觉得哪儿不太对劲呢?你再认真核实一下。”统计员趴在桌子上认真核实的结果,是新兴瓷砖厂的产值变成了400万,最后上升到500万,增长了25%,远低于其它几个区的经济增长,当区委书记提交工作报告的时候,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600万,增长50%,事实证明,南沿区经济增长幅度与区委的工作努力是成正比的。       
  转眼又过了一年,区里又成立了两家新企业,却都是欠了银行一屁股贷款就无声无息了,于是新兴瓷砖厂只好持续增长,不仅它自己的产值要长,还要把另外两家企业的产值长出来。就这样连年增长,每年增长幅度都没有低于过50%。终于等到杨时风这一届,新兴瓷砖厂的产值已经突破两亿元大关,与此同时,原厂址的垃圾堆也已经突破八米,成为一座气势雄伟的垃圾山。       
  自从上任以来,杨书记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这几年国家统计局的法规大检查声势越来越浩大,杨时风的一个在国家统计局法规司任职的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说,成江市南沿区新兴瓷砖厂已经被列为统计法规检查的重点对象,这就让杨书记更无法睡安生了。幸好来了个陈昭河,大老板啊,有钱,肯帮他这个忙投上五千万,有这五千万投下来,最起码那座垃圾小山会被清理掉吧?       
  但是让陈昭河签字的时候,杨时风没告诉他这些事情,没有必要嘛,他陈昭河钱来得容易,就算是五千万都打了水漂,估计陈昭河碍着多年的同学交情,也未必会翻脸。果然,正如杨时风所期望的那样,陈昭河除了偶尔和他通个电话,聊聊近些日子的天气之外,什么话也没说过,这让杨时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陈昭河不找他算帐他已经谢天谢地了,当然没有心情自找麻烦去查陈昭河的五千万何日到帐了。       
  统计法规大检查来得好快,也就不过半年的时间,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从北京市三里河出发了,沿途所过,不时爆出特大统计违法案件,当这队人马抵达成江之后,市委连个招呼都没同杨时风打过,就派人带着国家统计局的队伍来到了南沿区。杨时风本来想躲开,不料市委宣传部的老候已经抢先一步赶到后来他就是裁在了老候的手里,这个家伙真不是个东西,为了一个女人竟然对他下这种黑手拦住了他。杨时风无可奈何,只好苦着脸迎出去,心里祷告着老天保佑,陈昭河可别跟他杨时风一个样,只是说说就算了,那他杨书记可就要全国闻名了。       
  先吃饭,正吃着饭,半年没见面的陈昭河突然出现了,冷一见陈昭河,杨时风差一点没认出来,陈昭河白了,胖了,比原来更象大老板了,最让杨时风吃惊的是,陈昭河身上似乎多了点什么,他盛气凌人的走进来,国家统计局的人竟都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以为来的是什么大人物。陈昭河身上到底多了点什么呢?直到后来杨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