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加拿大通史简编 >

第34章

加拿大通史简编-第34章

小说: 加拿大通史简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席位降至 
24席,自由党也减少到 
101席。保守党却赢得 
117席,尽管没有
达到明显多数,但却超过了执政党。自由党在大选后仍执政了 
6个月。金试


图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却被总督宾勋爵拒绝。1925年 
6月 
28日,金政府辞
职,米恩应总督之召组成新政府。

宾之所以抛弃金的自由党政府而召请米恩重组保守党政府,原指望此举
能够证实米恩有能力组成一个功能完备的政府,但米恩的做法却令他大失所
望。米恩上台后急于为其政党争得权利和为他本人赢得威望,从而使自己陷
于一场凶多吉少的政治赌博之中。根据宪法要求,内阁成员在接受政府职位
后,必须腾出在议会中的席位。米恩为保持在议会中的优势采取了任命代理
部长的作法,即这些人在担任部门首长时,既不领取薪水也不进行宣誓,同
时在议会中仍占居席位。此举被自由党指责为非法,进步党中也颇有微词。
在不久后举行的大选中,保守党只获得 
91席,而自由党则得到 
119席,虽不
足明显多数,但加上 
11名当选的兼属两党的自由进步党人和 
24名为支持金
而重归自由党的独立成员,使该党获得充分支持。米恩不得不认输,在选举
后 
10天辞职。金重新上台掌权。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几经更迭的联邦政府,
终于获得了一段短期的稳定。


二、政治分野

二、政治分野

在众多的党派群体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一度跻身于两个老牌政党之间的
进步党。该党在 
1920年选举中几乎席卷了西部,并在安大略省夺得 
24个席
位,成为党派政治中一支有效的平衡力量。进步党主要致力于表达农业阶层
的不满,类似于 
19世纪末美国出现的格兰其和人民党运动。影响较小的农民
社会团体还有成立于 
1909年的加拿大农业协会。该组织在成立之初曾试图联
合所有的农业组织以使其本身更具有代表性,但其政治活动仍限于给联邦政
府施加压力以争取有利于农业的政策措施。加拿大的工业党派相对来说不及
农业党派活跃。源于美国的工业保护者组织在 
1889年进入安大略。该组织的
主要目标是鼓励联合,对政府施加压力以获得对运输和市场的补助,它对政
治的介入是短暂的,也从未获得引人注目的成功。

第三党在加拿大的兴起又不同于美国。美国西部兴起的第三党往往是针
对工业垄断而成立的,表达的是身受其害的农业经营者和中小资产阶级的不
满,目标是恢复资本主义早期阶段的自由竞争状态。而在加拿大,至少在第
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类似的呼声却要微弱得多。其主要原因是加拿大工业在
这一阶段还不够成熟,大型联合在传统上成为加拿大经济中某些领域的必要
特征。最为典型的当属铁路业。如无大型联合,要建成横跨大陆的铁路线是
不可想象的。当然,加拿大也存在对私人垄断的不满,但取而代之的不是自
由竞争,而是政府控制。

到 
1914年,加拿大农场主的不满终于找到了发泄的渠道,那就是抛弃已
成为既得利益者工具的旧党派,建立基于地方和阶级的新党派。在安大略省
一个全省性组织——安大略农民联盟建立起来了,并采纳了加拿大农业协会
提出的政治计划,使之成为新式农场主运动的纲领。其基本内容为:反对以
牺牲公众利益来培植托拉斯和养肥获利阶层的关税保护;要求征收利润税和
所得税:对诸如交通运输之类的设施实行公共控制;扩大市场联合;另外还
包括废除参议院,直接立法和采用创制权与复决权等政治改革措施。

1919年安大略农民联盟在本省选举中大获全胜并建立了一个由 
E·C·德
鲁里领导的农场主政府。与此同时,类似的运动东西部也初具规模。农民联
合组织在草原各省纷纷建立。各地农民组织为在安大略省的胜利所鼓舞,在
加拿大农业协会的召集下,于 
1920年 
1月在温尼伯举行全国性会议,发起成
立了国家进步党。其纲领采用加拿大农业协会 
1918年发布题为“新国家政
策”计划。第一位领导人是 
T·A·克里勒。克里勒曾参加过战时内阁,后因
其要求降低关税的建议被拒绝而辞职。国家进步党的依靠力量是安大略省的
农业区和 
3个草原省份。在 
1921年议会选举中,进步党在上述地区获得 
65
席,成为这些地区仅次于自由党的第二大党。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拿大工会会员人数翻了一番。尤其在西部,


工会组织与世界产业工会组织建立了联系。1919年这些西部组织发起了统一
大工会运动,号召以总罢工的方式达到社会主义目标。1919年,温尼伯金属
业工人举行罢工,并在地方工会领导下发展为全市范围的罢工浪潮。中央政
府惊慌失措,出兵镇压,以阴谋叛乱罪逮捕了罢工领袖。冲突中 
1人死亡,
30余人受伤。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加拿大阶级矛盾已十分尖锐,劳工的不满
由来已久。

但是,同当时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加拿大的阶级斗争相对来说还是较为
温和的。尽管出现了许多全国性或地方性的工人和农民组织,但在整体范围
内,这些组织的影响仍未超出复兴后的保守党与自由党。在政治领域,进步
党曾一度成为众议院中的平衡力量,但几年以后其席位就被自由党所吞并。
两个老牌政党不断地更新观点以适应全国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卓越的技巧来
弥合各地区、各种族、各阶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无论是保守党还是自由党
都有意采用可望获得全国性支持的政策,如公共工程、适度的关税、同各省
打交道时以及在对外关系上的审慎态度。这些举措使两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以后的动荡年代得以保持其凌驾于小党派之上的地位,使两党制结构稳固下
来。


三、少数民族政策与排华法案

三、少数民族政策与排华法案

联邦政府成立以后,加强了对印第安人的统治政策。在向西部开发的过
程中,印第安人被划入保留地内,接受政府管辖。他们没有公民资格,不能
参加选举,经济活动受到很多限制,甚至连保留地内生产的粮食也不能出卖。
许多印第安人儿童不能进入学校接受教育,至于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教育就
更谈不上了。

因纽特人在传统上依靠捕鲸为生。后因受毛皮贸易的冲击,许多人改为
狩猎狐狸和海豹,然后将猎获物同白人交换,以换取衣服、火柴、面粉等生
活用品。总的看来,因纽特人的生活水平远远落后于加拿大社会的一般水平。
另外,因纽特人也享受不到加拿大社会的政治权利,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
都处于落后地位,长期被摒弃于加拿大主流社会之外。

来自亚洲的有色人种主要是中国人和日本人。日本人移民加拿大主要发
生在 
1885年以后。到 
1901年,在加拿大的日本人已增加到 
4738人,其中
97%居住在不列颠哥伦比亚。30年以后,日本移民的数量已增至 
22205人,
其中大部分仍居住在不列颠哥伦比亚。(1)

最初,在加拿大的日本人以捕鱼为生,后来扩大到从事林业、采矿业和
铁路修筑等行业。进入 
20世纪以后,在加日本人逐渐离开原来的行业转而从
事农业、商业和充当雇员,经营起餐馆、商店甚至房地产。但至少在日俄战
争以前,日本人也和其他东方移民一样蒙受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政治上处
于无权地位,经济活动受到重重限制。

早期到达加拿大的中国人主要有两支,一支是大约于 
1858年由加利福尼
亚北上到达哥伦比亚省的淘金者,大约有 
50人。后来又陆续到来了一些华
人,但总的来说人数仍然不多。另一支是到加拿大参加道路建设的华人劳工
队伍。1864年,有 
200名华工参加了从昆斯内尔到棉花木的马车路修筑工程。
19世纪 
80年代初,有大约 
2000名华人以契约劳工身份被运到加拿大参加修
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他们在这项意义重大的工程中承担了最艰苦的任务,
许多人因疾病劳累而死于非命。华工为加拿大的铁路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当铁路完成时,他们却失业了。华工希望返回祖国,可是,无论联邦政府、
省政府,还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都拒付路费。这样大批华工被迫留在加
拿大。

尽管华工为加拿大铁路建设和西部开发做出难以抹煞的贡献,但加拿大
政府却以怨报德,许多加拿大人从骨子里就是种族主义者,视华人为劣等民
族。加拿大第一任总理麦克唐纳认为,允许中国移民进入加拿大,决非出于
“人类的友爱”或“基督教精神”,而是出于经济上的迫切需要。一俟太平
洋铁路建成,他们就将被抛弃。许多政治家在排华问题上甚至走得更远,各
党派候选人通过散布“中国移民的威胁”等排华论调来争取选民的支持。中
国移民从一踏上这块陌生的土地,遇到的就是种族歧视的白眼,这些饱受背


井离乡之苦的建设者们由于经济窘迫和大洋阻隔,不得不在异乡忍受种种的
迫害和污辱。

井离乡之苦的建设者们由于经济窘迫和大洋阻隔,不得不在异乡忍受种种的
迫害和污辱。
在 
1871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就通过法案剥夺了中国移民参加省市两
级选举的权利。其他省份纷纷效尤,先后通过了一系列立法,限制中国移民
在劳务市场上的就业范围和竞争权力。华裔在各个劳动部门都受到不公正的
歧视性待遇。在排华浪潮中,西部诸省的白人劳工组织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劳工组织散布说,亚洲移民不仅仅是对西海岸的威胁,而
且是对整个国家的威胁。劳工组织排斥华人的主要理由是认为中国移民在经
济上不可取,用低工资同白人劳工竞争。

19世纪末 
20世纪初,要求立法禁止中国移民的呼声不断高涨,加拿大
社会敌视中国移民的情绪公开化了。1885年 
6月,加拿大众议院通过一项法
案,限制中国移民入境。法案规定对每位入境中国移民课以 
50加元人头税。
此后,加拿大议会又两次通过法案增加人头税数额,到 
1907年增至到 
500
加元。这种对中国移民入境的苛求与白人移民入境享受的补助和优遇形成鲜
明对比。1923年,加拿大议会通过了《中国移民法》,除个别例外情况完全
禁止中国移民入境。在该法案通过之后 
25年的时间内,只有 
44名华人进入
加拿大,甚至华人的家眷也不准进入,至使华人社会男女比例失调,人口迅
速下降。总的看来,加拿大的华人劳工史,是一部充满着种族歧视、迫害等
非人道待遇的辛酸史。


四、20年代的经济状况

四、20年代的经济状况

同过去一样,交通运输仍然是经济发展的先导。铁路建设历来是加拿大
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从。。 1923年到。。 1929年,加拿大又出现类似于。。 19世纪
50年代的铁路建设热潮。铁路的修筑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外贸出口,而经济发
展和对外贸易又反过来刺激铁路业向更方便更完善的方向发展。国外市场对
大宗产品的需求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