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加拿大通史简编 >

第37章

加拿大通史简编-第37章

小说: 加拿大通史简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致力于劳资关系研究,完成了《工业和人道主义》一书。

1919年洛里埃去世以后,金出任自由党领袖职务。在 
1921至 
1926年、
1926至 
1930年两度担任加拿大首相。官场上的几度沉浮,使金积累了丰富
的政治经验。他可以敏锐地洞察人心向背,以此决定自己的施政方向。作为
一个非凡的现实主义者,金无论在触目惊心的大萧条年代还是在风云莫测的
战争岁月,都能牢牢地把握住自己的权力,魔术般地控制着这个国家。

由于 
1935年大选中普遍存在的对贝内特新政立法的疑问,麦肯齐·金的
自由党政府上台以后,在自治领与省权问题上不敢越雷池一步,加之金内阁
中久经官场的老政客占居多数,这些人固执的性格和狭窄的视野决定了新政
府执政初期只能采取回避政策。自由党在传统上一直提倡地方分权的加拿大
联邦主义,反对麦克唐纳的国家政策,对贝内特提出的国家干预与联邦控制
等主张不以为然。然而,要兑现金在竞选中提出的消除贫困、扭转颓势的许
诺,恢复经济与社会的繁荣,就必须采取实质性的社会改革措施来应付国内
问题,促进对外贸易。为摆脱 
1935年选举给加拿大改革运动带来的消极影
响,金宣布其政府在采取行动之前先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番彻底、公正的
调查。1937年成立了一个关于自治领与省关系的皇家委员会,负责调查以往
75年联邦对经济与社会变化所作出的反应,并对寻求更为满意的职能和步入
平衡的途径提出建议。经过 
3年的时间,委员会终于在 
1940年 
5月向政府提
交了一份报告。报告所提出的不仅仅是全面、真实的调查结果,更重要的是
一套针对自治领与各省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的改革方案。其重要性不亚于北美
历史上任何文献。(13)报告建议某些关系重大的经济控制和某些耗资巨大的社
会服务,如失业救济与失业保险,都应移交自治领,剩下的社会与发展服务
保留在各省。同时,联邦政府要承担各省的现有债务,并发放所谓国家调整
赠款以便使各省能够行使其职能。由联邦政府征收所得税、公司税和遗产税
以承受如此沉重的财政负担。这是一项惊人的改革计划,尽管推行起来会遇
到许多困难,但如能付诸实施,将会一劳永逸地解决长期存在的自治领政府
与各省政府之间在经济控制与岁入分配上的矛盾。不幸的是,国际形势的急
剧变化打破了加拿大改革的梦想,加拿大再度卷入国际纷争之中。


八、国家地位的上升

八、国家地位的上升
的 
10
年间加拿大得以将博登的理想与实践以正式形式确定下来,使加拿大在由殖
民地到主权国家的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尽管凭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表现出的势力,加拿大在国联中获得了同
许多主权国家同等的席位,但从理论上说,它仍然是隶属于英帝国的一块殖
民地。英国议会通过的法令适用于整个帝国,伦敦政府有权否决自治领政府
的行政措施。由英国政府任命并直接听命于殖民部的总督,可以将任何法案
划归须经伦敦批准的行列。更为重要的是,自治领不能享有治外法权,即不
能将其法律用于超出其疆界以外的公民。英国枢密院仍保留着司法上的终审
权。加拿大的宪法只是英国的一个条例,只有威斯敏斯特议会才有权修改。
另外,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加拿大基本上仍恪守帝国统一外交的原则,自
治领既不能与外国签订条约,也不能在国外建立外交使团。

当然,对自治领的诸多限制往往是形式甚于实际。即使如此,这些限制
对于 
20世纪蓬勃发展的加拿大政治、经济社会仍旧是一种不小的束缚。

自治领与母国之间最为突出的矛盾表现在帝国统一外交的执行上。获得
相当发展的加拿大迫切需要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地位。因此特别关心自己的
外交权利。在 
1917年的帝国战争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决议,提出召开宪法会议
来调整和规范自治领与母国之间的新式关系。其中一条内容就是让自治领在
对外政策和与帝国有关的“所有重大事务”的磋商上享有充分的发言权。这
一新规则曾被博登设想为战后联邦体系的基础。统一外交的原则仍然保留下
来,尽管这里所谓统一并不意味着所有决定都须出自英国政府之手,而是以
自由参加的形式策划出联邦统一的外交政策,然后交由外交部执行。劳合·乔
治在 
1921年对这一变化作了形象表述:“过去是唐宁街控制帝国;现在则是
帝国掌管着唐宁街。”(14)

然而,帝国统一外交的设想在实践中是难以行得通的。各个自治领在利
益、兴趣上的差异使“统一”近乎不可能。即使各方均参与进来,这种机械
性的安排对应付国际紧张局势也显得笨拙、迟钝。

对于加拿大来说,要在世界上确立自己的地位,首先必须在外交权利和
英联邦内的宪法地位上有所突破。由于帝国统一外交规则的影响,加拿大既
没有处理对外关系的主权,也没有处理对外关系的机构。争取外交自主权的
努力是连续几任总理的奋斗目标。随着帝国内部形势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加
拿大正在迅速接近这一目标。1926年帝国会议产生的《贝尔福公报》被认为
是帝国关系演化的里程碑。报告把自治领称作“英帝国范围内的自治社会,
在地位上平等,在国内外事务的各个方面都互不隶属。虽因其对英王的共同
忠诚而联合起来,但却是作为英联邦国家的成员而自由交往。”(15)1931年
的威斯敏斯特条例给予 
1926年与 
1930年帝国会议上通过的各项决议以法律
效力。其主要内容包括:(1)联合王国议会制订的法律将不被作为某一自治领
法律的一部分而扩及某自治领,除非得到该自治领的请求和同意。(2)自治领
议会有充分权利制订具有治外法权效力的法律,废止 
1890年《殖民地海事法
院法案》第七项所作的有关殖民地海事法院的实践与程序的规定。(16)

威斯敏斯特条例并不意味着所有帝国权利的终结。英国议会在某些条件
下仍然可以为整个帝国立法。该条例几乎没有涉及外交权力,表明英国当局


最不情愿在统一外交问题上作出让步。事实上,加拿大已经通过一系列事件
打破了帝国统一外交的规定:其一是在。。 1922年英、土爆发的所谓钱纳克危机
中,金以英国的行动未事先与加拿大磋商为理由,拒绝了伦敦政府的援助请
求。后来又表示不受英、土所签和约的束缚。事实上所谓未经事先磋商只是
借口,根本的原因是那部分地区与加拿大没有直接利害关系。金的行动是对
帝国统一外交提出的直接挑战。其二是。。 1923年加拿大独自与美国谈判签订了
比目鱼捕捞条约,没有按惯例加上英国外交大臣的签名。这一作法在同年举
行的帝国会议上被作为普遍原则加以接受。其三是派遣驻外使节。1920年加
拿大只有一个驻伦敦的高级官员办事处,1926年加拿大的第一位外交使节派
驻华盛顿。1925年一名加拿大顾问官员被派驻日内瓦。 1928年和 1929年
又先后在巴黎和东京设立了使馆。在加拿大作出突破之后,其他自治领也纷
纷效尤。总的看来,在英帝国向英联邦转变的过程中,加拿大发挥了决定性
作用。


九、世界政治中的加拿大

九、世界政治中的加拿大
(17)这是加拿大最后一次无条件地公开支持国联。

金政府上台后,在国际问题上采取了较为灵活的回避政策,努力使加拿
大不被与己无干的国际义务所束缚。德、意法西斯势力的上台使凡尔赛条约
与洛迦诺公约变成一纸空文,国联的垮台解除了加拿大对其所承担的义务。
1936年 
6月 
18日,麦肯齐·金在加拿大议会发表了长篇演说,被认为是加
拿大对国联的送葬词。

摆脱国联的束缚后,加拿大可以更为自由地从地缘政治角度审视国际关
系。麦肯齐·金在 
1936年就强调了加拿大作为国联成员、作为英联邦成员和
作为美洲大陆国家中的一员所具有的不平衡的复杂地位。他说:“如果一些
国家具有太多的历史,我们则有太多的地理。”(18)如何协调好同英国和同美
国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加拿大的国家安全利益。换言之,加拿大在国联垮台以
后面临着两种外交抉择:一种是在美国保护下在北美的孤立中寻求安全;另
一种则是争取英联邦内的合作与互助政策。一部分德裔加拿大人和英裔加拿
大孤立主义分子倾向于前者,这就意味着加强国家防御和增进与美国的关
系。看来金政府对这种外交思想也持支持态度。这一姿态与罗斯福总统的睦
邻政策一拍即合。在围绕 
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进行了一段长时间的
争执之后,加拿大与美国终于在 
1935年达成协议,加方同意对美国实行调节
与协商性税率,美国则减少对从加拿大进口的牲畜、奶制品、马铃薯、鱼类
和木材的征税。经过三角谈判,1938年美国与英国、加拿大分别签订了一项
贸易协定,拓宽以前此类协定的覆盖面。加拿大为使其商品进入美国市场,
不仅降低了本国的关税,而且放弃了 
1932年渥太华协定中从大不列颠获取的
优惠。然而,这一让步换取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政治与战
略上的好处。新的世界纷争所产生的威胁,使加拿大和美国都开始重视彼此
间的共同战略利益。1938年 
8月,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安大略的金斯顿
(Kingston)发表的演说中宣称:“加拿大自治领是英帝国的姊妹邦。我向你
们保证如果加拿大自治领的土地受到其他帝国的威胁,美国人民不会袖手旁
观。”(19)

两天以后,麦肯齐·金在伍德布里奇(Woodbridge)的讲话中对罗斯福的
讲话作出反应说:“我们同样有责任作一个好的邻居,。。敌对力量将无法
取道加拿大的陆地、海上和空中侵略美国。”(20)但同时他又指出,加拿大不
会因此而削弱自己的防御力量和与英国及英联邦其他成员国的关系。传统的
纽带使广大加拿大人民难以割舍与母国的联系而投身美国的保护伞下,相
反,随着欧洲局势日益紧张,加拿大自觉密切了同英国的联系。1939年夏,
乔治国王与伊利莎白王后对加拿大的访问使这一联系又得到加强。

1938年 
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使欧洲局势再度紧张起来。英、法等国养
痈遗患,美国则在大洋彼岸苟且偷安,遗臭万年的绥靖政策助长了德、意、
日法西斯势力得陇望蜀,侵略气焰日益嚣张。


在英国,绥靖政策的代表人物是首相内维尔·张伯伦。他认为,维持欧
洲和平的最好办法不是高压、制裁和诉诸武力,而要采取调停、妥协与让步
的办法。他的绥靖活动在 
1938年《慕尼黑协定》中达到顶峰。麦肯齐·金一
直是这种绥靖政策的热烈支持者。他以彻底的无保留的赞同态度注视着欧洲
绥靖活动的进程,并与英国保持着一致的立场。在 
1937年帝国会议上,金热
烈支持英联邦国家集体保证绥靖政策的贯彻。会后不久他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