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基业常青 >

第39章

基业常青-第39章

小说: 基业常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运作,开始降价以争夺市场占有率,这种理论左右着策略性思考方向大约十年,但在惠普并非如此。惠普明确地拒斥学习这一理论,坚持自己不同的标准:〃如果一种产品没有好到足以在第一年就赚到丰厚的毛利,它就不是具有重大技术贡献的产品,因此,惠普就不应制造。〃帕卡德在 1974在向手下经理们解释说:〃如果我听到任何人谈论他们的市场占有率有多大,或是他们正在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做哪些努力,我就要在他们的人事档案里记录一个黑点。〃
  最后,惠普像福特和默克一样,极力使员工不断融入以〃惠普风范〃著称的信条中。5O年代时,休利特和帕卡德率领所有的经理到偏远的加州索诺马举行〃索诺马会议〃,把公司的理念和鸿图壮志写成文件,成为〃有点类似美国宪法(表明基本理想、可以因时代解释和修正的)文件〃。
  不久之后,惠普开始推行严格的内部晋升政策,实施严密的集体面谈程序,〃强调符合和适应惠普风范的能力〃,并且创造一个灌输〃第一线〃领班的教育计划。帕卡德解释说:〃我们很早就认识到,让第一线管理者接受公司哲学的灌输或指导很重要……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代表着这家公司。〃
  我们发现,不下一百种不同的纪录包括内部的谈话、外部的演讲、书面文件或个人的谈话,明确地显示惠普的经理们谈到过惠普的价值观和目的。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就是这样谈论并付诸行动的,我们也听到流传几十年的数十个表达惠普风范真正含义的〃休利待和帕卡德的故事〃。例如,休利特发现有一间储藏室在周末用链子锁了起来,就用一把螺栓剪撬开,并把剪碎的链子连同一张严厉的便条留在经理的桌上,说储藏空上锁不符合惠普尊重员工的观念,等等。不管是真是假,这个故事显示惠普管理层一直致力于使惠普风范成为真正的生活方式。长期担任惠普实验室总经理的巴尼·奥立佛,概要说明了惠普在崛起过程中的情形:
  我 1952年刚加入惠普时立刻就明白,公司400位员工的热忱和忠心以及以公司为荣的程度,几乎到了罕见的地步……正如一位员工所说的:〃我有个感觉,就是休利特和帕卡德替我工作,而不是我替他们工作。〃让今天的来访者惊异的是,这种精神一直伴随着惠普的成长。
  在一家超过17 000人的大公司里,要找到这种精神很不寻常,但是在惠普却不会让人惊讶,因  为从更深一层来看,早年那种情形是管理方面的一种教育过程……早年大多数员工成为休利特和帕卡德的人格和哲学的延伸,他们成为生产线领导、领班和部门领导后,都善用这些哲学和技巧……我们都相信〃这些哲学〃,并且付诸实行这些东西是我们生活方式的一都分。

  >>CE0、经理人和创业家教训
  如果你像5O年代休利特和帕卡德一样,到偏远的地方讨论公司的理念,我们会为你拍手叫好。我们鼓励你仿效3O年代的乔治·默克,替公司制定崇高的志向,我们希望你效仿福特,把指导公司的梦想形成文字。但是,千万别忘记,光是这些步骤不能造就出一家高瞻远瞩公司,无法获得最后的协调一致,无从获得最后的成功。你必须持续一贯地付诸实施。以下是一些指导方针。
  一、描绘整体图景
  你对福特、默克和惠普等公司经营的巨细可能感觉太熟悉了。这本身正是重点所在!
  高瞻远瞩公司不是依靠单独一种规划、战略、战术、机制、文化标准、象征性的姿态或CEO的演讲来保存核心和刺激进步,重要的是依靠整体素质。
  重要的是令人惊奇、无所不包、长期一贯的素质,就是这种近乎压倒性的整体信号和行动、持续加强核心理念和刺激进步的信号,造就了高瞻远瞩公司,个别来看,福特、默克和惠普的每一件事实都无关紧要,而且的确不是他们拥有高瞻远瞩地位的原因,但是,在几百种其他事实的架构中,就组合成一种持续一贵的整体图景。
  认为单独实施本书任何一章的教训就可以造就出一家高瞻远瞩公司,的确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仅靠核心理念,不能造就高瞻远瞩公司;仅靠追求进步的驱动力或靠胆大包天的目标做不到,自主性的演进和创业精神也不行;仅靠自行培养的经理也不能产生高瞻远瞩公司;像教派一样的文化、永远不自满的观念同样不行。
  一家高瞻远瞩公司就像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想想米开朗基罗在西斯汀教堂天花板上描绘的创世纪景象,或是他的大卫雕像;想想流传百世的伟大小说,如《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罪与罚》;想想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和莎十比亚的《亨利五世》;想想设计精美的建筑物,如弗兰克·莱特或路德维格·罗厄的杰作。你无法指出是哪一点使得整个作品如此完美,倒是整个作品所有细节协调一致造出来的整体效果…一造就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伟大特质,而且不只是大的项目完美,连细枝末节也是如此,诚如伟大建筑师罗厄所说:〃上帝的伟大在于细致。〃
  二、注重细节
  员工不是每天在〃大环境〃里工作,而是在处理公司和业务的现实细节。这样说并不表示大环境无关紧要,而是说小节会形成重大的印象,发出有力的信号。像诺世全销售人员的名片这种小事,它发出的讯息是:〃我们希望你成为销售专家。〃像沃尔玛把完整的部门财务报表发给最低层的员工这种小事,发出的讯息是:〃你是公司的伙伴,我们希望你把这个部门当做像自己的小生意一样经营。〃像摩托罗拉董事长坐下来倾听质量改善报告,(总是位于议程之前)然后再去听财务报告,这种小事发出的讯息是:〃改善质量是我们的宗旨,不是只追求利润而已。〃强生让重要的部门在产品上印上自己的标志而不用强生的标志,这种小事发出的讯息是:〃我们希望你用自主、新兴企业盈利单位的心理来营运。〃菲利普·莫里斯在发薪水之外,还给员工发送一条一条的香烟,这种小事发出的讯息是:〃不管国家卫生局怎么说,我们以自己的产品为荣〃
  社会认识研究显示,个人会收集工作环境里的所有信号--不管是大是小 作为自己行事的参考。大家会注意小事,记住的不是有关宠旨的大事,而是剪碎储藏室锁门铁链之类的小节;大家希望相信公司的远大志向,但会一直注意任何名不副实的细节,他们会说:〃哈!看到了没有?我就知道管理层只是吹牛,他们并不是真心相信自己的空话。〃
  三、集中力量
  高瞻远瞩公司不会随便安排散乱的机制或程序结构,它们会集中安排彼此能够互相加强的各种机制,发出集约而有力的影响。他们追求的是协同一致和互相关联。看看福特是如何集中力量的:运用统计方法进行质量管理,由员工参与计划强化,再由参与式的经理培训计划强化,再由根据参与式管理技巧而定的晋升标准强化。再看看默克集中力量的情形:录用顶尖科学家,然后让他们发表论文,与外界的科学家合作来强化,再由〃默克校园〃,〃双轨职业道路〃来强化。看看惠普,要是不能体会经理要善待手下,或不能体会业务部门要靠科技贡献来赚取利润,那就根本不可能在惠普工作!在惠普工作好比待在不只装着一支喇叭、而是装了 10支喇叭的音效室里,而且这1O支喇叭彼此扩音,从地板、天花板,从前后左右和侧面发出相同而一致的音讯。
  四、走自己的路
  想政默克和惠普为了保持自我,采取违反企业惯用步骤的事例。协调一致的意义在于:靠内部的方针指引最为重要,而不是靠外界的标准、习惯、凡俗之见、力量、趋势、热潮、流行口号。这不是说你应该忽略现实,正好相反,而是说贵公司自定的理念和志向应该结合现实指引公司所有的事务。如果你的做法正确,这些特异做法和策略虽不寻常,在贵公司却极有意义,很可能让竞争者、新闻界、商学院教授和其他人震惊。
  例如,20世纪7O年代,强生决定在新泽西州衰落的纽布伦斯威克设立公司的新总那。这样做不是因为它在业务上是最好的决定(实际上是不好的决定),而是因为这样最能符合公司的信念。波音在飞机设计上坚持采用远超过竞争对手的安全标准,不是因为市场要求这样,而是基于波音本身的理念要求。商界一般认为,成长中的小公司应该专注一种业务.3M却排斥这种凡俗之见,因为专注策略和3M人想要建立的创新型公司根本不符。在70年代,学习曲线市场占有率模式已经成为企业经理最热衷的管理方法,但是,对惠普而言,这种模式毫无意义。
  这里的重点并不在于高瞻远瞩公司追求〃好的〃做法,其他公司追求〃坏的〃做法。好或坏会形成错误的架构,在惠普是〃好的〃东西,在默克、3M、马利奥特或宝洁可能〃不好〃。
  真正该问的问题不是〃这种做法好吗?〃而是〃这种做法适合我们吗?符合我们的理念和远大志向吗?〃
  五、消除不协调
  如果你现在看看自己的公司,很可能找得出至少10种特定事项不符合核心理念或妨碍进步,找到不知为什么已经悄悄侵入组织里的〃不当〃做法。你们的激励制度是否奖励不符合核心价值的行为?组织结构是否妨碍了进步?目标和战略是否驱使公司脱离了基本目的?公司政策是否妨碍了变革和改进?办公室和建筑物布置是否阻碍了进步?
  不协调会驱使公司脱离核心理念或妨碍进步。追求协调一致不仅是增加新事物的过程,也是一种发现和坚决改正不协调事物的无休止的过程,如果建筑物的布局妨碍进步,就改变布局或搬迁;如果策略和核心价值不协调,就改变策略;如果组织结构妨碍进步,就改变组织结构;如果激励制度奖励不符合核心价值的行为,就改变激励制度。记住:高瞻远瞩公司里惟一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是核心理念,而其他东西无不可以改变或取消。
  六、创新不忘守恒
  一家公司必须拥有核心理念,必须拥有极力追求的驱动力,最后,组织必须经过精良的设计,以便在所有关键因素协调一致运作下保存核心和刺激进步。这些条件是成为是高瞻远瞩公司的普遍要求。这些条件使得高瞻远瞩公司在一百年前与众不同,今天也一样,到了21世纪依然令高瞻远瞩公司与众不同。如果在公元2095年重写这本书,我们一定会发现,让大多数长盛不衰的成功公司和其他公司不同的,同样还是这些基本因素。
  但是,高瞻远瞩公司用来保存核心和刺激进步的特殊方法,毫无疑问会改变和改进。胆大包天的目标,像教派一样的文化、经由实验而得的演进、自己培养的经理以及持续不断的自我改进,这些都已证明是保存核心和刺激进步的好方法,但并不是只有这些方法有效。企业会继续发明新方法,来补充这些历经时代考验的方法。明天的高瞻远瞩公司目前已经开始行动,着手试验更好的新方法。毫无疑问,他们已经采取了竞争对手认为怪异或不寻常的措施,但是,这些措施有一天会成为习以为常的做法。
  这些正是你在贵公司应该做的事情。当然,先决条件是你希望公司进入高瞻远瞩公司之林,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