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43-证治准绳·疡医 >

第22章

643-证治准绳·疡医-第22章

小说: 643-证治准绳·疡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投入,候杏仁色变黑,好绵滤去渣。再将所熬清油入银铫内,然后入黄 、玄参二味,慢 
火熬一二时,取出铫子,安一冷风炉上,候半时久,火力稍息。旋入露蜂房、蛇蜕二味, 
将柳枝急搅,移铫于火上,不住手搅,慢火熬至黄紫色。用绵滤过后,复入清油在铫内, 
乘冷投黄丹急搅片时,又移挑于火上,文武火慢慢熬,不住手用柳枝搅千余转,候药油 
变黑色,滴于水中凝结成珠子,则是膏成就矣。若珠子稀,再熬少时,必候得所,然后 
用瓷器内,封收待用。或恐偶然熬火太过,稍硬难用,却入少蜡熬,添麻油在内,瓷器盛 
封盖,于甑上蒸,乘热搅匀,收而用之。膏药熬成了,须用所盛瓷器置净水盆中,出火 
毒一昼夜,歇三日,方可用。熬此膏药极难,于火候须耐烦看火紧慢,火猛即药中火发,千 
万谨成,(膏药方甚多,效无出于此。) 
x〔垣〕x 热疮寒膏药 
当归(水洗,焙干,一两) 杏仁(汤浸,去皮尖,一百个) 黄丹(研细,六两) 肥嫩柳枝(三两半, 
切如寸许,水洗干) 肥嫩桃枝(一两,切如寸,洗净干) 麻油(一斤) 
上件先熬麻油热,下桃柳枝熬令半焦,以绵裹当归、杏仁,同煎至柳枝黑焦为度,去 
药渣,滤油澄净,抹去铫中渣滓令净。再上令沸,旋旋入黄丹,熬成滴水中不散为度。 
x寒疮热膏药x 
与寒膏药同。只将当归身改作当归梢,桃柳枝分两倒过,便是。 
x神仙太乙膏x 治八发痈疽,及一切恶疮、软疖,不问年月深浅,已未成脓,并宜治之。 
蛇虎伤,蜈蚣螫,犬咬伤,汤火、刀斧所伤,皆可内服、外贴。如发背先以温水洗疮,净 
软帛拭干,却用绊帛摊膏药贴疮,即用冷水下。血气不通,温酒送下,赤白带下,当归 
酒下。咳嗽及喉闭、缠喉风,并用新绵裹膏药,置口中含化。一切风赤眼,用膏捏作小 
饼,贴太阳穴后服,以山栀子汤送下。打扑伤损,外贴内服,橘皮汤下。腰膝痛者,患 
处贴之,内服盐汤送下。唾血者,桑白皮汤下。诸漏先以盐汤洗净诸疮,并量大小以纸 
摊贴,每服一丸,如樱桃大,蛤粉为衣。其膏可收十年不坏,愈久愈烈。一方,久远瘰 
同上, 疮盐汤洗贴,酒下一丸。妇人血脉不通,甘草汤下,一切疮疖并肿痛。疮及 
疥癞,别炼油少许,和膏涂之。 
玄参 白芷 当归 赤芍药 肉桂(去粗皮) 大黄 生地黄(各一两) 
上锉碎。用麻油二斤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火熬黑色,滤去渣,入黄丹一 
斤,青柳枝不住手搅,候滴水中成珠,不粘手为度,倾入瓷器中,以砖盖口,掘窖子埋 
阴树下,以土覆三日,出火毒。欲服丸如鸡头子大。 
x金丝万应膏x 治 扑伤损,手足肩背,并寒湿香港脚疼痛不可忍。小儿脾疳、泻痢、咳 
嗽,不肯服药者。 
沥青(二斤半) 威灵仙 黄蜡(各二两) 木鳖子(二十八个,去壳,切片子研) 
蓖麻子(一百个,去壳,研) 没药 乳香(各一两,别研) 麻油(夏二两,春秋三两,冬四两) 
上先将沥青同威灵仙下锅熬化,以槐柳枝搅,候焦黑色,重绵滤过,以沥青入水盆, 
候冷成块。取出秤二斤净,再下锅熔开,下麻油、黄蜡、蓖麻、木鳖子泥,不住手槐柳 
枝搅匀,须慢火,滴入水中不粘手,扯拔如金丝状方可。如硬再旋加油少许,如软加沥 
青,试得如法,却下乳、没,未起锅在炭火上,再用槐柳条搅数百次,又以粗布滤膏在 
水盆内,扯拔如金丝,频换水,浸一日,却用小铫盛炖。如落马、坠车,于被伤疼痛处, 
火上炙热,贴透骨肉为验,连换热水数次浴之,则热血聚处自消。小儿脾疳贴患处,泻 
痢贴肚上,咳嗽贴背心上。 
x善应膏x(《得效》) 治诸般恶疮、肿毒、发背、脑疽、 子、牙肿、打扑、接骨、闪肭, 
刀斧伤、杖疮。蛇虫毒、狗马咬、汤火、漆疮、疥癣,贴之即愈。又治妇人吹乳,以药 
丸如梧子大,新汲水下二十丸。肺痈,肠痈,亦可为丸吞服,温酒,米饮,或北梗甘草煎 
汤皆可。不可犯荤手及火焙。 
上等黄丹(八两,研极细) 白胶香 明没药 滴乳香(并别研) 大当归 川白芷 杏仁(去 
皮尖) 大黄 草乌头 川乌头 赤芍药 槟榔 生干地黄 土芎 乱发(净洗) 滴青(别研、 
各一两) 
上除乳香、没药外,将瓷石铫子盛香油一斤,浸药一宿,慢火煎熬,诸药黑色。再 
入葱白、乱发煎少时,用生绢帛滤去滓,留下一两药油。复将所滤油于慢火上熬,却将 
黄丹入油内,用长柳条、槐条不住手搅,候有微烟起,提起药铫,将柳条点药滴在水面 
上,凝结成珠不散方成膏。如不成珠,上火再熬,直待成膏,提起药铫,搅无烟出,却 
入乳香、没药、白胶香末,搅匀,倾出。瓷器内将元留下浸药、铫油一并收拾器内,用 
新汲水将药器坐放水内,一日一换,过三日,出火毒,方可用之。如膏药硬,约量加黄蜡, 
清油,入膏内搅匀得所。(熬膏极难,于火候须耐烦,看火紧慢,火猛则药中火发,不但失药性,又燎 
伤制药人面目,慎之。) 
x玄武膏x 治痈疽、发背、疔肿,内外 疮,阴疰下,诸恶疮及头顶痈肿,不问已溃 
未溃皆可用,大能排脓散毒,止疼生肌,累有神验。若疔肿,先用银篦或鹿角针,于疔 
疮中间及四畔针破,令恶血出,以追毒饼如小麦大,擦入孔中,却用此膏贴之。如疮坏 
烂至甚难以药贴,则将皂角二三片,煎油调匀此膏如稠糊,薄敷之,脓水或转多,不数 
次敷之干,愈妙。 
大巴豆(去壳膜) 木鳖子(去壳,各二两净) 黄丹(四两,研细) 真清油(十两) 槐柳嫩枝 
(各七寸长,七条,锉细) 
上根据前法,煎熬成膏贴用。 
x金丝膏x 治伤筋动骨,损痛闪肭,风毒恶疮,风湿筋寒诸病。 
当归尾 川白芷 杏仁(去皮尖) 玄参 猪牙皂角(去皮 ) 草乌(生锉用,各三钱) 白胶 
香(明者,八两) 连须叶葱(肥者,十根) 滴青(明者,半斤) 乳香 没药(别研为末,各半两) 
黄蜡(明者,一两) 男子乱发(洗净挪,如鸡子大) 
上用清油半斤,将八味根据前法熬滤,却入胶香、滴青搅匀,下黄蜡,又搅,无烟,方 
下乳香、没药。 
x贴膏法x 如疮有脓血不净,痂瘢闭碍,须用药水洗净,拭干,候水气干,却用膏贴,贴 
后有黄水脓血出流,用纸揩从侧畔出,一日一换,黄水脓血止,两日三日一换,贴至愈。 
x长肌膏x 治年久诸般烂疮,贴之即愈。 
白烛油(四钱) 黄蜡(八钱) 香油(八钱) 大枫子(去壳,切细,五钱) 黄连(三钱) 番木鳖 
肉(切细,二钱) 黄柏(三钱) 
上同煎,滤去渣。入后枯矾(三钱) 轻粉(三钱) 密陀僧(五分,各研细) 
上将前七味煎滤,入后三味拌匀俟凝。看疮口大小做薄饼,簪穿小孔十数,贴疮上,或 
日易之,盐茶汤洗疮洗饼,再贴,以好为度。 

卷之二溃疡
收口
属性:东垣敛疮口方,木香槟榔散,用之决无疼痛。以蜡油涂覆疮上,生肌敛肉甚速,必 
无恶血,疮口疾合,易取平复,惟膏粱热疮所宜用也。贫人害地之寒湿,外来寒疮者,禁 
不可用。 
x木香槟榔散方x 
木香 槟榔 黄连(各等分) 
上为极细末。新汲水调摊纸上贴之,湿则干贴。 
x治寒疮敛疮口药x 
当归身(一钱,洗净,晒干) 青皮(去白,二分) 木香(一分) 黄连(五分) 
上四味,为极细末。蜡油调涂,取效甚速。 
x保命乳香散x 疮口大者。 
寒水石( ) 滑石(各一两) 乳香 没药(各半两) 脑子(少许) 
上各研细和匀,少许掺疮口上。 
x圣效散x 收敛疮口。 
黄柏(一两,去粗皮,细切,炒至赤黑色) 穿山甲(一两,炒黄) 槟榔 木香(各半两,炒令 
黄色) 鸡 (七枚,生用)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候大脓出尽,洗净,方可干掺疮上。 
x桃红散x 敛疮口定痛,辟风邪。 
滑石(四两) 乳香 轻粉(各二钱) 小豆粉(一两) 寒水石(三两, ) 
上为细末,干掺口上。一方,改小豆粉 
为定粉。又方 治疮口久不收。 
小椒(去目,炒黑,一钱) 定粉 风化硝(二钱) 白矾(二钱半) 乳香 没药(各一钱) 
上为细末,掺之。 
有人患背疽,已溃如碗面大,视五脏仅隔膜耳。自谓必死。用大鲫鱼一尾,去肠肚, 
以羯羊粪入其中,烘焙焦黑极燥,为细末。干掺之,疮口遂收,至今无恙。此方累用有效, 
须候脓少,欲生肌肉时用之。 
x〔丹〕x 《精要》论痈疽,久而疮口不合,其肉白而脓血少,此为疮口冷滞,乃病气血 
枯竭,不潮于疮,遂致如此。用北艾叶一把,入瓦器内浓煎汤,避风处,乘热用艾汤浇洗 
疮口四围净肉,以绢帛兜艾叶,乘热浇沃,一日一次,洗了须避风,仍烧松香,以烟熏疮 
口,良久,用神异膏贴之。不可与厌秽之人见,若不能禁忌,疮口难安,药亦无效。夫 
以血气枯燥,不知补接于内,惟务热洗于外,不揣其本,而齐其末,而乃归罪于冷滞。大 
抵溃疡宜洗,若非行补接之药以实其内,窃恐淋洗有一时之快,少顷恐病体自觉疲惫,有 
不耐烦之意,非虚而何,可不先议补接乎。(补接即参 、归术之类,是也。) 
x〔苏〕x 乱发、蜂房、蛇蜕皮,各烧灰存 
性,每味取一钱匕,酒调服。治疮久不合神验。(丹溪云∶发补阴之功,甚大。) 
x〔丹〕x 收敛疮口,止有柳皮、白蔹,煎汤饮之。 
x黄丹散x 敛疮口。 
黄丹( ) 白矾(枯) 龙骨 寒水石 乳香 木香(不见火) 黄连 黄芩 槟榔 腻粉(各 
三钱) 脑子(少许) 
上为末。随疮干湿用之,于则用温盐汤洗湿净干,却掺其上,用不可太早,须脓血 
去尽,临好方用,不然,则又 作。 

卷之二
久漏疮
属性:x〔丹〕x 漏疮,须先服补药以生气血即参 术归芎为主,大剂服之。外以附子末唾和 
作饼如钱浓,艾柱灸。炷随漏之大小,便灸令微热,不可令痛,干则易之。干者再研为 
末,再和再灸,如困则止,来日再灸,宜至肉平为效。亦有用附片灸者,仍以前血气药, 
作膏药贴之。 
x〔娄〕x 经云∶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 
会大气,邪溢气壅,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 ,留于节凑,必 
将为败,积寒留舍,荣卫不养,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大寒留 
于溪谷也。此用附子灸者盖此义也。 
时康祖大夫,患心漏二十年,当胸数窍,血液长流,医皆莫能治。或曰∶窍多则愈损, 
闭则虑穴他歧,当存其一二,犹为上策,坐此形神困瘁,又积苦腰痛,行则伛偻,不饮 
酒,虽鸡鱼蟹蛤之属,皆不入口。淳熙间,通判温州郡守,韩子温见而怜之,为检《圣惠 
方》,载腰痛一门,冷热二症视之,使自择。康祖曰∶某年老久赢,安敢以为热,始作寒 
症治疗,取一方用鹿茸者,服之逾旬。痛减,更觉气宇和畅,遂一意专服,悉屏他药,洎 
月余腰屈复伸,无复呼痛,心漏亦愈,以告医者,皆莫能测其所以然。后九年,康祖自 
镇江通判满秩造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