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43-证治准绳·疡医 >

第92章

643-证治准绳·疡医-第92章

小说: 643-证治准绳·疡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患者,臀腿黑肿而皮不破,但胀痛重坠,皆以为内无瘀血,惟敷凉药,可以止痛。薛 
诊其尺脉涩而结,此因体肥肉浓,瘀血蓄深,刺去即愈,否则内溃,有烂筋伤骨之患。薛 
入针四寸,漂黑血数升,肿痛遂止,是日发热恶寒,烦渴头痛,此气血俱虚而然也,以 
十全大补之剂遂瘥。 一男子闪伤右腿,壅肿作痛。薛谓急砭去滞血,以补元气,庶无 
后患。不信,乃外敷大黄等药,内服流气饮,后涌出秽脓数碗许,其脓不止,乃复请治。视 
其腿细而脉大,作渴发热,辞不治,后果殁。 
窗友王汝道,环跳穴处闪伤,瘀血肿痛,发热作渴,遂砭去瘀血,知其下焦素有虚火,用 
八珍加黄柏、知母、牛膝、骨碎补,四剂顿止;用十全大补汤,少加黄柏、知母、麦门、 
五味,三十余剂而敛。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血虚作痛
属性:一妇人,磕臂出血,骨痛热渴,烦闷头晕,日晡益甚,此阴虚内热之证,用八珍加 
丹皮、麦门、五味、骨碎补、肉桂,及地黄丸治之悉愈,却去桂,加牛膝,续断,二十 
余剂而疮愈。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骨伤作痛
属性:一小儿,足伤作痛,肉色不变,伤在骨也,频用炒葱熨之;五更用和血定痛丸;日 
间用健脾胃生气血之剂。数日后服地黄丸,三月余而瘥。 一小儿,臂骨出臼,接入肿痛 
发热,服流气等药益甚,饮食少思。薛以葱熨之,其痛即止,以六君,黄 、柴胡、桔 
梗、续断、骨碎补治之,饮食进而肿痛消;又用补中益气加麦门、五味治之,气血和而热 
退愈矣。 
x没药丸x 治打扑内损,筋骨疼痛。 
没药 乳香 川芎 川椒(去目及合口者) 
芍药 当归(各半两) 自然铜(二钱半,火烧醋 七次) 
上为细末。用黄蜡二两,熔开,入药末 
不住手搅匀,丸如弹子大。每一丸,用好酒一盅化开,煎至五分,乘热服之。随痛处卧, 
连服二三丸立效。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湿痰作痛
属性:大宗伯沈立斋,孟冬闪腰作痛,胸间痰气不利,以枳壳、青皮、柴胡、升麻、木香、 
茴香、当归、川芎、赤芍、神曲、红花,四剂而瘥。但饮食不甘,微有潮热,以参、 、 
白术、陈皮、白芍各一钱,归身二钱,川芎八分,软柴胡、地骨、炙草各五分,十余剂 
而康。 刘尚宝,体肥臂闪作痛,服透骨丹,反致肢节俱痛,下体益甚,以二陈、南星、羌 
活、防风、牛膝、木瓜、苍术、黄芩、黄柏治之,身痛遂安,以前药再加归尾、赤芍、桔 
梗,治之而痊。 郑吏部,素有湿痰,孟冬坠马,服辛热破血之药,遍身作痛。发热口 
干,脉大而滑,此热剂激动痰火为患耳,治以清燥汤去人参、当归、黄 、加黄芩、山 
栀、半夏、黄柏,热痛顿去,患处少愈,更用二陈、羌活、桔梗、苍术、黄柏、姜制生 
地、当归遂痊。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肝火作痛
属性:杨司天,骨已入臼,患处仍痛,服药不应,肝脉洪大而急。薛曰∶此肝火盛而作痛 
也,用小柴胡汤加山栀、黄连,二剂痛止,用四物,山栀、黄柏、知母调理而康。 有一 
患者,瘀血内胀, 痛发热,口干作渴,饮食不甘,四肢倦怠。薛曰∶此肝火炽盛,脾 
土受制,故患前证,喜其禀实年壮,第用降火、清肝、活血之剂而愈。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青肿不消
属性:青肿不消,用补中益气汤以补气。肿黯不消,用加味消遥散以散血。若 肿胀痛,瘀 
血作脓也,以八珍汤加白芷托之。若脓溃而反痛,气血虚也,以十全大补汤补之。若骨 
HT接而复脱,肝肾虚也,用地黄丸。肿不消,青不退,气血虚也,内用八珍汤,外用葱熨 
法,则瘀血自散,肿痛自消。若行血破血,则脾胃愈虚,运气愈滞。若敷贴凉药,则瘀血 
益凝,内腐益深,致难收拾。 一妇人,闪臂腕肿大,已三月。手臂日细,肌瘦恶寒,食 
少短气,脉息微细,属形病俱虚也,遂投补中益气加肉桂,引诸药以行至臂,再加贝母、 
香附以解久病之郁,间服和血定痛丸,以葱熨之,肿消二三。因怒患处仍胀,胸膈两胁 
微痛,以前汤更加木香、山栀、半夏、桔梗服之,少可。复因惊不寐,少食、盗汗,以 
归脾汤加五味、麦门二十余剂而安,肿消三四,手臂渐肥。但经水过期而少。此心脾之 
血,尚未充足而然也,乃用八珍加五味、麦门、丹皮、远志、香附、贝母、桔梗,四十 
余剂诸症悉愈。后因怒发热谵语,经水如涌,此怒动肝火,以小柴胡汤加生地黄二钱,一 
剂遂止;以四物加柴胡调理而康。 州守陈克明子,闪右臂腕肿痛,肉色不变,久服流 
气等药,加寒热少食,舌干作渴。薛曰∶伤损等症,肿不消色不变,此运气虚而不能愈, 
当助脾胃,壮气血为主,遂从薛法治之。不二月形气渐充,肿热渐消,半载诸症悉退,体 
臂如常。 一小儿,闪腿腕壅肿,形气怯弱。薛欲治以补气血为主,佐以行散之剂,不信。 
乃内服流气饮,外敷寒凉药,加寒热体倦。薛曰∶恶寒发热,脉息洪大,气血虚极也,治 
之无功,后内溃,沥尽气血而亡。 李考功子,十四岁,脚腕闪伤,肿而色夭,日出清 
脓少许,肝脉微涩,此肝经受伤,气血虚而不能溃,难治之证也,急止克伐之剂,不信。 
乃杂用流气等药,后果出烂筋而死。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腐肉不溃
属性:或恶寒而不溃,用补中益气汤。发热而不溃,用八珍汤。若因克伐而不溃者,用六 
君子汤加当归。其外皮黑,坚硬不溃者,内火蒸炙也,内服八珍汤,外涂当归膏。其死 
肉不能溃,或新肉不能生而致死者,皆失于 
不预补脾胃也。 有一患者,瘀血已去,饮食少思,死肉不溃,又用托里之药,脓稍溃 
而清,此血气虚也,非大补不可。彼不从,薛强用大补之剂,饮食进而死肉溃,但少寐,以 
归脾汤加山栀二剂而寐,因劳心,烦躁作渴,脉浮洪大,以当归补血汤二剂而安。 有一 
患者,受刑太重,外皮伤破,瘀血如注,内肉縻烂黯肿,上胤胸背,下至足指,昏愦不 
食,随以黑羊皮热贴患处,灌以童便酒、薄粥,更以清肝、活血、调气、健脾之剂,神 
思稍苏,始言遍身强痛。又用大剂养血补气之药,肿消食进。时仲冬,瘀血凝结,不能 
溃脓,又用大补之剂,壮其阳气,其脓方熟,遂砭去,洞见其骨,涂以当归膏,及服前药 
百余剂,肌肉渐生。 少宗伯刘五清, 伤一块,微痛少食,用六君子汤倍加当归、黄 
,其痛渐止,月余,瘀血内涸而不溃,公以为痊。予曰∶此阳气虚极,须用调补。不 
从,至来春,头晕痰涎壅塞,服清气化痰,病势愈盛,脉洪大而微细,欲以参、 、归、术、 
附子之类补之。不信,至秋初,因怒昏愦而厥。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新肉不生
属性:若患处夭白,脾气虚也,用六君、芎、归。患处绯赤,阴血虚也,用四物、参、术。若 
恶寒发热,气血虚也,用十全大补汤。脓稀白而不生者,脾肺气虚也,用补中益气汤。脓 
稀赤而不生者,心脾血虚也,用东垣圣愈汤。寒热而不生,肝火动也,用加味逍遥散。晡 
热而不生,肝血虚也,用八珍牡丹皮。食少体倦而不生,脾胃气虚也,用六君子汤。脓 
秽而不生者,阴虚邪火也,用六味地黄丸。四肢困倦,精神短少而不生者,元气内伤也,用 
补中益气汤。如夏月用调中益气汤,作泻用清暑益气汤,秋令作泻用清燥汤。 有一患 
者,溃而不敛,以内有热毒,欲用寒凉之药。薛曰∶此血气俱虚而不能敛耳,非归、术、参、 
之类,培养脾土,则肌肉何由而生,岂可复用寒凉克伐之药,重损气血耶!遂用前药, 
治之而愈。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出血
属性:若患处或诸窍出者,肝火炽盛,血热错经而妄行也,用加味逍遥散清热养血。若中 
气虚弱,血无所附而妄行,用加味四君子汤、补益中气。或元气内脱,不能摄血,用独参 
汤加炮姜以回阳。如不应,急加附子。或血蕴于内而呕血,用四物加柴胡、黄芩。凡伤 
损劳碌怒气,肚腹胀闷,误服大黄等药,伤阳络则为吐血、衄血、便血、尿血;伤阴络 
则为血积、血块,肌肉青黯。此脏腑亏损,经隧失职,急补脾肺亦有生者。但患者不悟此 
理,不用此法,惜哉! 张地官,坠马伤腿,服草乌等药,致衄血咳嗽,臂痛目黄,口渴 
齿痛,小便短少,此因燥剂伤肺与大肠而致。薛用生地、芩、连、黄柏、知母、山栀、山 
药、甘草,以润肺之燥而生肾水,小便顿长,诸症并止,以山药、五味、麦门、参、 、芎、 
归、黄柏、黄芩、知母、炙草,以滋阴血,养元气而疮敛。 俞进士,折腿骨已接三月,尚 
发热,出血不止,正体医治不应,左关脉洪数,此肝火炽甚,血得热而妄行也,遂投小 
柴胡汤加山栀、芍药、生地、防风,血止热退,又用八珍,五味、麦门治之,疮口即愈。 
田宗伯侄,仲秋因怒跌仆,遍身作痛,发热衄血,肝脉弦洪。薛曰∶久衄脉弦洪。乃 
肝火盛而制金也,至春则肝木茂盛而自焚,或戕贼脾土,非易治之证,当滋肾水以生肝木, 
益脾土以生肺金。乃杂用泻肝火等药,殁于仲春之月。 大尹刘国信,金疮出血,发热 
烦躁,属阴虚为患,用圣愈汤治之,虚火息而血归经矣。 梁阁老侄,金疮肿痛,出血 
不止,寒热口干,此气虚血无所附而血不归经也,用补中益气,五味、麦门主之,阳气 
复而愈。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瘀血泛注
属性:有一患者,瘀血流注,腰膂、两足俱黑,随饮童便酒,砭出瘀血糜肉,投以小柴胡汤, 
去半夏,加山栀、芩、连、骨碎补,以清肝火,用八珍茯苓,以壮脾胃,死肉溃而新肉 
生,后疮复溃得静,调治年余而痊。 有一患者,瘀血攻注,阴囊溃而成漏,脓水清稀, 
所服皆寒凉之剂,诊其肝脉短涩,余脉浮而无力,此肝木受肺金克制,又元气虚不能收 
敛,遂用壮脾胃,生气血之方,元气少复。后终殁于金旺之日。 

卷之六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昏愦
属性:伤重昏愦者,急灌以独参汤,虽内瘀血,切不可下,急用花蕊石散内化之,恐因泻而 
亡阴也。若元气虚者,尤不可下,亦用以前散化之。凡瘀血在内,大小便不通,用大黄、 
朴硝,血凝而不下者,急用木香、肉桂末三二钱,以热酒调灌服,血下乃生。如怯弱之 
人,用硝黄须加肉桂、木香同煎,假其热以行其寒也。 一妇人,孟冬伤足,亡血头汗, 
内热作渴,短气烦躁,不时昏愦,其脉洪大,按之微弱,此阴血虚于下,孤阳炎于上,故 
发厥而头出汗也,以四物合小柴胡汤一剂,汗即止,以四物,去川芎,加参、 、麦门、五 
味、炙草,少用肉桂,四剂诸症悉去,又三十余剂,血气复而愈。 一男子,孟夏折腿, 
出血过多,其初眩晕眼花,后则昏愦,此阴血伤损,阳火炽甚,制金不能平木,木旺生 
风所致,急灌童便,更用人参、当归(各五钱),荆芥、川芎、柴胡、芍药、白术(各二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