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140-轩推拿广意 >

第6章

140-轩推拿广意-第6章

小说: 140-轩推拿广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盖小儿腹痛。有寒有热。有食积。 瘕。偏坠。寒疝。及蛔虫动痛。诸痛不同。其名亦异。故不可一概而论之。 
热腹痛者。乃时痛时止是也。暑月最多。 
治法 三关 六腑 推脾土 分阴重阳轻 黄蜂入洞 四横纹 
寒腹痛者。常痛而无增减也。 
治法 三关 运五经 二扇门 一窝风 按弦搓摩 八卦 揉脐及龟尾 
气滞食积而痛者。卒痛便秘。心胸高起。手不可按是也。 
治法 推三关 分阴阳 推脾土 揉脐及龟尾 掏威灵 若腹内膨胀推大肠 
冷气心痛者。手足厥逆。偏身冷汗。甚则手足甲青黑。脉沉细微是也。 
治法 推三关 八卦 分阴重阳轻 补肾 二扇门 黄蜂入洞 鸠尾前后重揉要葱姜推之发汗 

卷中
痢疾门
属性:小儿下痢细寻推。不独成疳积所为。冷热数般虽各异。宽肠调胃在明医。 
赤白之痢。世人莫不曰赤为阳为热。白为阴为冷。或曰无积不成痢。若以冷热之法互治。必难取效。不究其原。 
何由可疗。且四时八风之中人。五运六气之相胜。夏秋人多痢疾。内经曰。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其可拘于无 
积不成痢之说。岂一岁之中。独于夏秋。人皆有积乎。盖风邪入胃。木能胜土。不为暴下。则成痢疾。赤白交杂。 
此为阴阳不分。法当分正阴阳为主。 
夹热而痢者。则痢下红色。此风能动血也。 
治法 推三关 六腑 清心经 和阴阳 推大肠 脾土 八卦 肾水 揉脐及龟尾 
夹冷而痢者。则下纯白冻。或白上有粉红色。或似猪肝瘀血。皆为阴症。盖血得寒则凝故也。 
治法 推三关 八卦 脾土 大肠 和阴阳 天门虎口 揉脐及龟尾 

卷中
疟疾门
属性:夏伤于暑秋成疟。间日连朝不少差。解表去邪须次第。再宜养胃固脾家。 
夏伤于暑。秋必病疟。谓腠理开而汗出遇风。或得于澡浴水气含于皮肤。因卫气不守。邪气并居。其疾始作。伸 
欠寒栗。腰背俱痛。骨节烦疼。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疼而渴。乃阴阳二气交争。虚实更作而然。阴气独胜则阳 
虚。故先寒战栗。阳气独胜则阴虚。故先热。阴盛阳虚。则内外皆寒。阳盛阴虚。则内外俱热。阴阳各衰。卫气与 
病气相离则病愈。阴阳相搏。卫气与病气再集则病复。各随其卫气之所在。与所中邪气相合而然也。 
疟疾兼呕吐肚疼者。 
治法 推三关 脾土 分阴阳 揉脐 运八卦 
痰疟一日一发者。 
治法 推三关 肺经 分阴阳 八卦 按弦搓摩 
久疟不退。而脾气虚弱者。 
治宜补脾土(二百) 分阴阳(一百) 运八卦(二百) 
邪疟至晚发者。 
治宜推三关(五十) 脾土(一百) 分阴阳(三百) 八卦 六腑(二百) 天门入虎口 
瘅疟。但热无寒者。 
治宜推三关 脾土 分阴阳 八卦 肺经 六腑 间使内关(各一截) 天门入虎口 肘 

卷中
疳疾门
属性:五疳五脏五般看。治法详推事不难。若见面黄肌肉瘦。齿焦发竖即为疳。 
大抵疳之为病。皆因过餐饮食。于脾家一脏。有积不治。传之余脏而成五疳之疾。若脾家病去。则余脏皆安。苟 
失其治。日久必有传变。而成无辜之疾。多致不救。可不慎哉。 
治宜推三关 六腑 脾土 运八卦 大肠 五经 心经 清天河水 门 运水入土 

卷中
积症门
属性:头疼身热腹微胀。足冷神昏只爱眠。因食所伤脾气弱。下宜迟缓表宜先。 
夫儿所患积症。皆因乳哺不节。过餐生冷坚硬之物。脾胃不能克化。积滞中脘。外为风寒所袭。或因夜卧失盖。 
致头疼面黄身热。眼胞微肿。肚腹膨胀。足冷肚热。喜睡神昏。饮食不思。或呕或哕。口噫酸气。大便酸臭。此为 
陈积所伤。先宜发表。后宜攻积。 
治宜推三关 六腑 多补脾土 掏四横纹 补肾水 分阴阳 掏大肠 揉 门 小横纹 
运八卦(退艮重) 三扇门 天门入虎口 发热腹痛。加水里捞明月 大便秘结。多推六腑 小横纹 揉 
掏肾水 腹痛泄泻。掏一窝风 揉脐及龟尾 

卷中
痞症门
属性:本因积久成顽结。男左女右居腹胁。俗云龟痨不须听。化癖调脾自安贴。 
夫痞与否同。不通一也。小儿乳哺不节。久停于脾。不能克化。结成痞癖。突于胁下。或左或右。俗云龟痨。其疾 
皆因积滞蕴作。致有寒热肚腹疼痛。昼凉夜热。气实者先攻其痞。后投补益。气虚者先与调固脾胃。神色稍正。 
饮食进多。再宜攻之。若面黄唇白。发竖肌瘦。乃为虚极不可轻下。但徐徐调理为上。 
治宜推三关 脾土 大肠 肺经 四横纹 门 精宁 二扇门 清肾水 运五经 小横纹 
运八卦 小天心 黄蜂入洞 赤凤摇头 久揉脾土 

卷中
痫症门
属性:惊传三搐后成痫。嚼沫牙关目上翻。明辨阴阳参色脉。不拘轻重总风痰。 
古人议痫最多。大抵胎内受惊。及闻大声大惊而得。盖小儿神气尚弱。惊则神不守舍。舍空则痰涎归之而昏 
乱。旋晕颠倒。口眼相引。目直上视。手足搐搦。背脊强直。或发时作牛马猪羊鸡犬之声。便致僵仆。口吐涎沫。 
不省人事。凡得此症。大属风痰郁结。上迷心包。宜多投疏风化痰。顺气镇惊之剂。更须临症参详。乃无失也。 
治宜推三关 六腑 肺经 补脾土 天门入虎口 揉 肘 掏 门 精宁 窝风 运天心 掏五 
指节 分阴阳 运八卦 赤凤摇头 按弦搓摩 威灵穴 揉中指 掏总筋 灸昆仑 

卷中
咳嗽门
属性:咳嗽虽然分冷热。连声因肺感风寒。眼浮痰盛喉中响。戏水多因汗未干。 
夫咳嗽者。未有不因感冒而成也。经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得从 
其合。则伤于肺。是令嗽也。乍暖脱衣。暴热遇风。汗出未干。遽尔戏水。致令伤风咳嗽。初得时面赤唇红。气粗 
发热。此是伤风。痰壅作嗽。若嗽日久。津液枯耗。肺经虚矣。肺为诸脏华盖。卧开而坐合。所以卧则气促。坐则 
稍宽。乃因攻肺下痰之过。名曰虚嗽。又当补脾而益肺。藉土气以生金。则自愈矣。 
治宜推三关 六腑 肺经(往上一百二十) 二扇门 二人上马 五总(六转六掏) 多揉肺俞穴 掏 
五指节 合谷 运八卦 多揉大指根 掏精宁穴 涌泉 天门入虎口 门 痰壅气喘。掏向导穴 再掏 门 
痰结壅塞多运八卦 干咳。退六腑 痰咳。退肺经 推脾 清肾 运八卦 气喘掏飞经走气 并四横纹 

卷中
肿胀门
属性:古今议肿是脾虚。大抵多从湿热为。十种根因各调治。详分补泻在临机。 
古方有十种论症。然脉浮为风虚。沉伏为水病。沉则脉络虚。伏则小便难。即为正水。脾脉虚大。多作脾肿。因循 
不治。乃致水肿。盖脾属土。喜燥而恶湿。土败不能制水。则停蓄不行。留滞皮肤。故作浮肿。初得病时。是眼胞早 
晨浮突。至午后稍消。然此症夏与秋冬治之颇易。惟春不然。盖四时之水。无如春水泛溢。兼肝木旺而脾土受 
克。不能制水。所以难疗。进退不常。须徐徐调理取效。大凡小儿浮肿。先用发散。然后行泄法。 
治宜推三关(一百) 推脾土(一百) 黄蜂入洞(十下) 运五经(五十) 二扇门(二十) 掏威灵(二十) 天 
门入虎口(二十) 肘(二十) 以上泻法 泻后补法推脾土(一百) 分阴阳(一百) 补肾(一百) 运土入水 
(四十) 天门入虎口 肘(各二十) 
春夏用水。秋冬用姜葱真麻油推之。再用酒一盏。飞盐少许。皂角一片为末。黄土一钟。同炒。布包倒合掌心。 
掏大指节。即消。 

卷中
目疾门
属性:小儿两目忽然红。盖因肝脏热兼风。散风清火斯为妙。痘后须知宜别攻。 
火眼之症。治宜补肾(五百) 推天河(五百) 六腑(五百) 分阴阳(三百) 运八卦(二百) 推脾土(一 
百) 水里捞明月(一百) 合谷 曲池 肩井(各一截) 
风眼之症。治宜推三关(三百) 揉肾(三百) 掏五指节(一百) 分阴阳(三百) 八卦(一百) 推天河(二 
百) 六腑(一百) 水里捞明月(一百) 合谷 曲池 肩井(各一截) 

卷中
杂症门
属性:小儿头疮。治宜推三关(一百) 推肺(一百) 分阴阳(一百) 推脾(一百) 揉太阳(一百) 
揉阳池(一百) 
小儿口内生疮。治宜退六腑(一百) 分阴阳(一百) 捞明月(二十) 清天河(一百) 清肾水 
(二十) 凤凰单展翅(十下) 
小儿偏坠。治宜推三关(五十) 推肾(四百) 揉 门(二百) 分阴阳(二百) 八卦(二百) 天河(二百) 
三阴交(一截) 承山穴(一百) 
外用艾绒为囊。将肾子兜之。甚效。 
小儿 耳流脓。治宜推三关(一百) 六腑(一百) 推脾(十五) 将耳珠揉行前补后泻法(二十) 
小便黄赤。可清之。治宜清肾水(自肾指尖推往根下为清也) 掏小横纹 二人上马 运水入土 如大 
小便俱闭。只宜分阴阳为主。 
小儿眉目不开。治宜掏阳池穴(宜久揉久掏)再推四横纹。 
小儿口渴咽干者。气虚火动也。清天河为主。 
小儿四肢厥冷。治宜推三关。补脾土为主。 
小儿口哑不能语言。乃痰迷心窍也。清肺经为主。 
小儿手不能伸屈者。风也。宜威灵穴揉之。四肢软者。血气弱也。宜补脾土。掏四横纹。手掏拳者。心经热也。 
急掏捞明月。及运八卦。 
小儿头痛。揉脐及阳池外劳宫。头向上者。宜补脾土。运八卦。为主。 
一惊风不省人事。灸上星涌泉大指甲侧。 
一发热目上视。宜泻心经。掏中平穴。横门中指。俟眼正起指。 
一眼左视。掏右端正穴。右视。掏左端正穴。中指中节外边是。 
一吐血。两大指甲后一韭叶。即母腮穴。许平掏。 
一汗多是肾虚。多推补肾水。汗即止。 
一日间病重者。宜抑阳。 
一夜间病重者。宜抑阴。 
一子后火盛者。是阳火。宜泻之。午后火盛者。是阴火。宜补之。 
一先热后寒者。阴干阳。宜先泻后补。 
一先寒后热者。阳干阴。宜先补后泻。 
一推浮肿者。脾土宜补。阴阳宜分。肾水宜先补后泻。用灯火太阳五心脊骨上各灸愈。 
一揉五指节。化痰用之。 
一推三焦。治心气冷痛。 
一推命门。止腰痛补下元。 
一推横纹。通上下之血气。 
一推 门。止小肠之寒气。 
一揉小天心。治肾水枯短。 
一截三关。祛腰背之风寒。 
一截风池。止眼痛头疼。 
一截昆仑。救半身不遂。大小便涩。 
一截曲池。通肺腑气血。治麻痹半身不遂。 
一泄。龟尾骨上一 。大便多而秽者不可止。 
一吐。心窝上下四 。一口水多推脾土。 
一脚软鬼眼一 。 
一手软倒蹭。后拐节弯上一 。 
一内热外寒者。掏肾水即止。 
一外热内寒者。掏阳筋汗出为度。 
一头软。心脐上下一 。 
一作寒。掏心经转热。 
一作热。掏肾经转凉。 
一口不开。多揉脾心口一 。亦有心窝揉者。又有研朱砂一分。吹鼻。即开。 
一上吐下泻。多推胃与阴阳。灯火五心提之。肚上五火。背上五火效。 
一无门有纹。如针入眼。五色皆主死。 
一凡推法必似线行。毋得斜曲。恐动别经而招患也。 
一治鼻干。年寿推下两宝瓶效。或曰多推肺经。以鼻乃肺窍故也。 
一久揉脾土后心。以肚附应之。谓之内消。 
一脊骨自下缓缓推上。虽大人可吐也。 
一小儿望后跌。承山掏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