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快乐成功人生秘诀:这些心态是必需的 >

第31章

快乐成功人生秘诀:这些心态是必需的-第31章

小说: 快乐成功人生秘诀:这些心态是必需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西雅图有个很特殊的鱼市场,在那里买鱼是一种享受。在那个鱼市场里没有一般鱼市场常有的刺鼻的血腥味,进入市场,扑面而来的是鱼贩们欢快的笑声。他们面带笑容,像合作无间的棒球队员,让冰冻的鱼像棒球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大家互相唱和:“啊,5条鳕鱼飞明尼苏达去了。”“8只螃蟹飞到堪萨斯了。”这是多么和谐的生活。
  有人问当地的鱼贩:“你们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为什么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呢?”
  他说,事实上,几年前的这个鱼市场本来也是一个没有生气的地方,大家整天抱怨。后来,大家认为与其每天抱怨沉重的工作,不如改变工作的品质。于是,他们不再抱怨生活的本身,而是把卖鱼当成一种艺术。再后来,一个创意接着一个创意,一串笑声接着另一串笑声,他们成为鱼市场中的奇迹。
  他说,大伙练久了,人人身手不凡,可以和马戏团演员相媲美。这种工作的气氛还影响了附近的上班族,他们常到这儿来和鱼贩用餐,感染他们乐于工作的好心情。有不少没有办法提升员工士气的主管还专程跑到这里来询问:“为什么一整天在这个充满血腥味的地方做苦工,你们竟然还这么快乐?”他们已经习惯了给这些不顺心的人排忧解难,“实际上.并不是生活亏待了我们,而是我们期求太高以致忽略了生活本身。”
  有时候,鱼贩们还会邀请顾客参加接鱼游戏。即使怕腥味的人,也很乐意一试再试,意犹未尽。每个愁眉不展的人进了这个鱼市场,都会笑逐颜开地离开,手中还会提满了情不自禁买下的货,心里似乎也会悟出一点道理来。
  这说明,不要使生活太呆板,做事也不要太机械,要把生活艺术化,这样,在工作中自然会有兴趣,自然会尽力去工作。
  出色的工作就是高贵的荣衔。一个认真而又诚实的工匠不论做哪一门手艺,只要他尽心尽力,忠于职守,除了保持自尊之外别无他求,那么,他的高贵品质实不亚于一个著名的艺术家。世上没有世袭相传的贵族。做人堂堂正正才是唯一真正的高贵的人。
  日本有一项国家级的奖项,叫“终生成就奖”。在素来把荣誉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为重要的日本人心目中,这是一项人人都在梦寐以求却又高不可攀的最高荣誉。在日本,无数的社会精英、博学才俊一辈子努力奋斗的目标,就是为了能够获得这项大奖。但最近一届的“终生成就奖”,却在举国上下的企盼和瞩目中,出人意料地颁发给了一位名叫清水龟之助的邮递员。
  清水龟之助是东京一位普通的邮递员,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将各式各样的邮件,快速而准确地投递到每一个相关的家庭。与那些长期从事能够推动人类历史快速发展的高尖端科技研究的专家学者们相比,清水龟之助所从事的这项工作,简直就是微乎其微,甚至根本不值一提。然而,就是这位长期从事着如此平淡无奇的邮递员工作的清水龟之助,却无可争议地获得了这项殊荣。这是因为在他从事邮递员工作的整整25年中,清水龟之助的工作态度始终与他到职第一天的那种认真与投入没有什么两样。在不算短暂的25年中,他从未有过请假、迟到、早退、脱岗等任何缺勤情况。而且他所经手投递的数以亿计的邮件,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不论是狂风暴雨,还是地冻天寒,甚至在大地震的灾难当中,他都能够及时而准确地把邮件投送到收件人的手中。
  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持着清水龟之助得以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地把一件极为平凡普通的工作,铸造成了一项伟大无比的成就呢?清水龟之助对此不无感慨地说:“是快乐,我从我所从事的工作中,感受到了无穷的快乐。”他说,他之所以能够二十五年如一日地做好邮差这份卑微的工作,主要是他喜欢看到人们在接到远方的亲友捎来的信件时,脸上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而欣喜的表情。自己微不足道的工作,竟然能够给别人带来莫大的心灵安慰和精神快乐,这使他感到欣慰,感到自己的工作神圣而有意义。他说,只要一想起收件人脸上荡漾开来的那种快乐的表情,即使再恶劣的天气,再危险的境况,也无法阻止我一定要将邮件送达的决心。正是这种快乐的力量,支持清水龟之助完成了这项伟大的成就。
  因此,当你每天必须从事平凡的工作时,你不必烦恼,因为那是不平凡的一部分,有了这每天的平凡,最终才能成就不平凡。正如古罗马斯多葛派哲学家们提供给人类的最伟大的见解: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而我们的工作态度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当人们把替人服务和工作,仅仅看成是增加收入或攫取社会地位的唯一手段和途径,而不去体会工作中蕴含的快乐和自身能力的本质时,他们其实是猥琐和可悲的。
  每一个勤勤恳恳工作的人,尽管没有大款的派头、高官的地位和明星的名气,但他们同样值得尊重。因为无论身份和职业如何,出色的工作就是高贵智慧的象征。
  不一定非要成为最好
  有的人个性喜好追求完美,事事追求完美,但实际上他们的生活是很苦的,包括对外在的挑剔与对自我的挑剔。事事追求完美的人,对别人会挑剔,对自己也会挑剔。实际上,人的许多痛苦都是由错误的想法导致的,这就是:为了爱我们的人,我们要力求完美。
  每做一件事都希望完美无缺,你会因心理负担增加而不快乐,各种不幸皆可由追求完美所导致。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是十全十美的,那么,又何必凡事苛求?追求绝对的完美是不现实的,过分追求完美也是痛苦的。要相信完美是相对的,重要的是用我们自己的努力来弥补。我们的生活伴侣不可能完美无缺,但我们的爱可以改变一切。
                  第54节:三、成就辉煌事业的好心态(16)
  在人生竞技场上,不要把撞线当成最大的光荣。当了第一的人也许是脆弱的,众人之上的滋味尝尽,如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悲凉,于是,就将永远向前。可在生命的每个阶段,第一的诱惑总在眼前,于是生命会变成劳役。
  站在第一位置的人不一定是胜者,每一次第一总是一时的风光,却赌不来一世的顺畅。时代的风向总在转变,那些被吹走的名字,总是站在队列的前面。争第一的人,眼睛总是盯着对手,为了得到第一,也许会不择手段。也许,每一个战役,你都赢了,但夜深人静,一个又一个伤口,会让自己触目惊心。何必把争来的第一当成生命的奖杯!我们每一个人,只不过是和自己赛跑的人,在那条长长的人生路上,追求更好强过追求最好。
  “英雄就是做他能做的事,而平常人就做不到这一点。”实际上,每个人,无论做何事,都必定有他所能达到的最高高度,并非一定要求自己超过某人,达到某一程度、某一目标。只要尽自己所能,问心无愧,最终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并不重要。人活着,目标不妨定得高远些,但在实际生活中,能及时地了解和承认自己的局限,接受自己的局限,会令自己更加清醒,能让自己在必要的时刻及时转舵,增强驾驭人生的能力。这样,便能让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中得到更多更广的成绩,使自己生活得更加充实与饱满。
  在商场上同样如此,如美国一家租车公司,长期以来以第二自居,却好评如潮。这家租车公司原本经营不善,由于冗员太多,员工工作态度又散漫,车子交到租车者的手中,单就表面肮脏的程度,就会被讥讽是“逃犯开的车子”。名声到此地步,怎能不面临倒闭边缘?
  尽管如此,这家租车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仍有一席之地,屈居第二,只是离市场占有率第一名的租车公司,有好大一段距离,而第三名的公司正在急起直追,已是相差不远。
  后来公司聘请了一位有“经营之神”美称的奚得先生做总裁,他到任后在公司内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先是采取重罚重赏的方式,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接着花重金寻找广告公司为公司做形象广告。
  广告大师彭巴克先生,经过一番调查和策划后,告诉奚得先生:广告就坦白直率地告诉大家——我在租车业中,排名第二。
  奚得先生深感怀疑:“我们第二,为什么人家还是租我们的车子?”答案是:“我们更努力。”
  奚得先生接受了这则广告,之后公诸于众,坦坦白白、毫不讳言“自己差,因此要更加努力”。这样不只对内部员工有所激励,对顾客而言,他们看到了一个努力向上的人,也看到了它的改变。不久之后,业绩急速上升,市场占有率愈来愈接近第一名,但是第一名的业绩也没有衰退,受害者是第三名。
  延续这则经典广告的警句有:“其实当老二也不错,我们有更努力的空间。”
  在所有的车子上,都贴了奚得先生的电话,如果租车者发现车子不清洁、有烟蒂等等情况,可以直接打电话给他。因为:“我们第二,所以要更努力。”
  有一段时间,他们自认逼近了第一,便放弃了第二的主张,结果业绩下滑,因为大家认为它们不想再努力了,这是始料未及的事。
  至今美国租车市场的占有率排行榜,第一仍是第一,第二仍是第二,可见对手绝非弱者,也在加倍努力。
  生活不可能完美无缺,也正因为有了残缺,我们才有梦,有希望。当我们为梦想和希望而付出我们的努力时,我们就已经拥有了一个完整的自我。生活不是一切必须拿满分的考试,生活更像是一个足球赛季,最好的队也可能会输掉其中的几场比赛,而最差的队也有自己闪亮的时刻。我们的所有努力就是为了赢得更多的比赛。当我们能继续在比赛中前进,并珍惜每场比赛时,我们就赢得了自己的完整。也就是说,我们向往完美,但绝不可凡事要求完美,否则就只能是永无止境的修改,而最终也达不到完美的地步。
  记住,完美只是一种理想。在人生的旅途上,要学会接受“不完美”。而接受不完美,如同接受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色彩,才有可能拥有多彩的人生。而且,生活中有几个“不完美”的斑点,正是让人谦卑、同情和珍惜的原因。
  怨天尤人难成功
  现实生活中,确有这样一种人,总是生活在唉声叹气和怨天尤人的牢骚之中,他的眼睛、耳朵好像长得不合时宜,总是看这也不顺眼,听那也不对劲,常常心中忿忿不平,抱怨命运,痛恨别人,不是大骂世事不公,就是哀叹老天无眼。要么骂自己没有一个好老子,摊了一帮子穷亲戚,再不就骂自己无能,在领导面前不会使乖弄巧。而很少从自己的心态、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查原因。
  仔细想想,这种人的心态命运是应了那句老话: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心比天高”是因:这种人把自己看得太高了,自认为什么都行,什么都比别人强;工作中该做的都做了,还比别人做得好,提干该有我,涨工资该有我,评先进必跑不了我。“命比纸薄”是果:干部没提成,涨工资没轮到,先进也无缘。
  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求仁得仁,求道得道。求富得富,求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