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

第32章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第32章

小说: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会关心这个最重要的问题。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什么样的或什么程度的改革才是必须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达到一种不再带来更多问题和更进一步的改革的革新。

    我们要这么做才能突破这个无止境的恶性循环呢?显然,我们必须要靠教育的功用。不论是在小学或大学,我们都必须要处理这个问题,而不只是抽象地、理论地、哲理化地处理它,或是写本书来讨论它,而是真正地面对它,然后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人类被局限在这个改革的恶性循环中,不断地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如果不能有所突破,我们的问题是得不到答案的。

     那么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思想,才能突破这种恶性循环呢?这种不断制造更多问题的人类活动,又要如何才能改善呢?有没有一种思想能够把人从这种生存方式中解放出来?从这种改革之后又需要改革的情况中解脱出来?换句话说,有没有一种不是来自于任何反应的行为?

    我相信有一种生活方式,其中没有这种因改革而带来更大不幸的情况,我们或许可称之为精神的改革方式。一个真正具有宗教情怀的人,是不在意改革这件事的,他对于只是改变社会制度没有兴趣,他真正要追寻的是真理或真相,而这份追寻的本身就会带来社会的蜕变。因此教育最应该着重的,就是帮助学生发现真理或神,而不仅只是帮助他去适应既有的社会模式。

    我认为当我们年轻时能够了解这些东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抛开那些小小的娱乐以及使我们分心的事情,还有性欲以及微不足道的野心,然后我们才能逐渐对于这个世界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感到关怀,而想要采取行动来改善。

    可是除非我们具有深切的宗教情怀,否则我们只会制造更多的混乱和不幸;而宗教和传教士、教堂、教条或组织化的信仰一点关系也没有。这些根本不是宗教,它们只是限制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的方便法门而已。它们只是利用我们的盲信、期望与恐惧而剥削我们的工具。

    宗教就是对真理和神的追寻,而这份追寻需要极大的能量、博大精深的智慧和精细的思想。只有在这种对于“无限”的追寻中,才能产生正确的革新行动,而不是那种在特定的社会限制中所谓的改革而已。

    要发现真相,我们就必须有极大的爱,而且把人和万物之间的关系觉察透彻,这意味着一个人不只关心自己的进步和成就。追求真理就是真正的宗教,而追求真理的人才是具有宗教情怀的人。

     因为他心中的爱是超然于社会之外的,因此他对待社会的态度与那些身处社会并且关心社会改革的人是截然不同的。那些改革者永远不能创造新的文化。具有宗教情怀的人对于真理的那份追寻才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这种追寻的本身就会带来它自己的文化,这才是我们惟一的希望。你知道,追寻真理给我们的心智带来爆炸性的创造力,这才是真正的革命,因为在这份追寻中,我们的心从此不再被任何社会的敕令和约束力污染。因为完全从这些束缚中解脱了,所以具有真正宗教情怀的人就能找到真理,而在这种无时无刻不在发现什么是真相的追寻中,新的文化就产生了。

    因此能够受正确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为此,老师本身就必须受正确的教育,他才不会把教书视为谋生的工具,才能帮助学生放下所有的教条,不被任何宗教或信仰所局限。在宗教权威或为了遵行某种理念的基础下结合在一起的人,也很关切社会的改革,然而这只是修饰牢墙的行动罢了。只有具有宗教情怀的人,才能真正地改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我们每一个人得到这份情怀,只有这个方向才存在着我们的救赎。

    问:我想从事社会工作,但是我不知如何开始。

     克:我想重点不在如何开始,而是弄清楚你为什么想从事社会工作。你为何想做社会工作呢?是否因为看见世界上的不幸,如饥饿、疾病、剥削、贫富不均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你希望做社会工作,是否因为你心中有爱,所以你并不只关心着自己的成就?还是社会工作只是你自我逃避的方法?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让我举个例子,譬如因为你看见了传统婚姻中的所有丑陋面,于是你就对自己说:“我永远也不要结婚。”所以你投身于社会工作中。还是你的父母怂恿你参加社会工作,或者那是你自己的一份理想?

    如果你从事社会工作是出于逃避心理,或是你只是追求由社会、领导人物、传教士或你自己所认定的理想,那么不论你从事任何社会工作,都只会造成更大的不幸。但是如果你心中有爱,你追求真理,你就是一个真正具有宗教情怀的人,你不再野心勃勃地追求成功,你的品德和他人的尊敬无关,那么你的生活本身就能促成社会全面的改变。

    我认为了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还年轻时,就像你们大部分人现在这样,我们都希望能做点什么,社会工作是广被宣传的,书本上、报纸上都提到它,学校里也训练社会工作者等。但是你知道,如果缺少了自知之明,不了解你自己以及你和别人之间的关系,任何社会工作都是没有意义的。

    理想主义者及逃避现实的人都不能为社会带来革新,只有快乐的人才能够,而快乐的人并不是那些拥有许多财产的人,快乐的人是真正具有宗教情怀的人,他的存在就是一种社会工作。如果你只成为社会工作者之中的一员,你的心将是空虚的。你也许把钱全都捐掉了,也劝别人捐出他们的钱,也许你会做出一些看似很好的改革,但是只要你的心是空虚的,你的脑中又充满了理论,你的人生就是无聊的、疲乏的,没有喜悦的。所以你首先必须了解自己,从这份自知之明中,才会产生正确的行动。

    问:人为何如此无情?

    克:这是很容易了解的一件事,不是吗?如果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传达知识,为学生准备谋得一份工作;如果教育的方式只是把理想挂在口边,然后教导学生去关心自己的成就,那么在这种教育下,人自然就变得无情了。

      你知道,我们大部分人的心中都没有爱,我们从来没有注意过天上的星星或是流水细语的快乐,我们也从来没有观察过急流上跳跃的月光,或是鸟儿的翱翔。在我们的心中没有一首歌,我们的心总是被占据着,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救人救世的计划与理想,我们宣扬着兄弟爱,但是我们所做的事却与它背道而驰。
 
     因此在我们年轻时就受正确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然后我们的心才能开放、敏感和热切。但是如果我们心中有恐惧,这份热切、活力和爆发性的体会就会被毁灭。然而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恐惧的,我们对父母、老师、传教士、政府、老板都心存恐惧,我们对自己也恐惧。因此生命就变成了一件使人恐惧的、黑暗的东西,所以人就变得无情了。

     问:一个人是否能够抑制自己不去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同时又得到自由呢?

    克:你知道,弄清楚我们想做什么是世上最困难的事情之一。不但在青少年时代如此,在我们一生中,这个问题都存在着。除非你亲自弄清楚什么是你真正想做的事,否则你会做一些对你没有太大意义的事,你的生命就会变得十分悲惨,正因为你过得很悲惨,你就必须从戏院、酗酒、阅读数不尽的书籍、做社会改革的工作以及其他事情来让自己分心。

     所以教育者是否能帮你找出你终身想做的事,而不管父母及社会对你的期望?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不是吗?因为你一旦发现真正爱做的事,你就是一个自由的人了,然后你就会有能力、信心和主动创造的力量。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真正爱做的是什么,你只好去做人人羡慕的律师、政客或这个那个,于是你就不会快乐,因为那份职业会变成毁灭你自己及其他人的工具。

     你必须亲自去发现什么是你爱做的事,不要从适应社会的角度来选择职业,因为那将使你永远无法弄清楚自己到底爱做什么。如果你真的爱做一件事,就不会有选择的问题了。 你心中有爱,让爱自己去运作,它就会带来正确的行动,因为爱是永远不会追求成就的,它也永远不会陷入模仿中。但是如果你只是任意做一些你喜欢的事,那并不是你真爱做的事。发现你真正爱做事,需要很深的专注力及洞察力。不要从谋生的角度来开始做一件事,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爱做的事,你自然就会得到谋生的工具。

    问:是否只有纯洁的人才能无惧?

    克:不要对纯洁、贞节、兄弟爱、非暴力及其他的观念抱持理想,因为它们都是没有意义的。不要刻意让自己勇敢,那只是出于恐惧的反应。要完全无惧,需要极大的洞察力,要对恐惧的整个心理过程及原因都了若指掌。

    你知道的,只要你还想得到安全感,也就是那些在婚姻、工作、地位、责任、理念、信仰以及与世界和神的关系中的安全感,你就有所恐惧。只要你心中存有任何形式及任何程度对安全感和满足感的需求,你就必定有恐惧。重要的是,你必须对这个过程觉察并且了若指掌。
  
     要达到心无恐惧的境界,并不在于追求所谓的纯洁。如果你的心智灵敏、有观察力,无所恐惧,这就是一个天真的心。只有天真的心,才能了解真相、真理或上帝。

     很不幸,在印度以及其他地方,人们都把“应该”怎么做的理念看得非常重要,譬如我应该不诉诸暴力、我应该做好人等。这些理念永远都把“应该”怎么做设定在遥远的未来,因此这些理念就永远不能实现了。理念是诅咒,因为它阻止你直接地、简单地、如实地面对真相。这种“应该”怎么做的理念,就变成了逃避的方法。

    事实上,你害怕的就是面对真相,你害怕父母会怎么说、别人会有什么看法,你害怕社会的压力、怕疾病、怕死亡。但是如果你面对真相,正视它,走入它,即使它会带来不幸,你也要去了解它,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心变得非常简单而清晰,在这种极度的清晰之中,恐惧就终止了。很不幸的是,我们都被一些荒谬的理念所教育,那些理念只能拖延我们的了解,根本没有任何效用。

    譬如你有非暴力的理念,然而你自己真的是非暴力的吗?所以何不面对你自己的暴力,何不正视你自己真实的一面?如果你观察自己的贪婪、野心、你的享乐及使你分心的事,然后开始对它们进行了解,你会发现你的进步和成功就在每个当下,那么时间就不存在了。

    人心制造了时间的观念以便达到某些成就,它因此也就永远不得安宁,不能寂静。寂静的心才是天真而清新的,即使它有上千年的经验,因为它是天真的、清新的,它才能解决生活中因关系而生起的困难。

    问:人是自己欲望的牺牲品,因为欲望造成了许多问题 。我们要如何才能无欲?

    克:希望达到无欲的境界只是心智的诡计罢了。因为看到欲望所造成的不幸,所以我们想从中逃脱,于是我们的心就投射出无欲的境界,然后自问:“我如何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