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励志]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

第19章

[励志]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第19章

小说: [励志]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您完成的题量非常有限,这直接影响到您的笔试成绩。我想,您当时不会不知道自己有很多题没完成吧?  
  本来,正面答复到这里应该足够了,但我是万科集团有名的啰嗦分子,所以,还想说点。您列举了很多东西来说明您的能力绝对没问题。我想,如果要列举的话,万科招的新动力,都能列出一堆,而且不比您逊色。但说得再多,也要通过科学模型来验证,这是万科对待人才的严谨态度。或许您的能力真的不错,但我们的笔试,针对在校生学习能力和应试能力强的特点,要求很高,而您作为2004年的本科毕业生,从2003年初开始就把大量精力投入各类社会实践(您的自述说得很清楚),在学习和应试能力方面有所下降,毫不奇怪。我本人从小也是数学奥赛参加者,在全国知名的重点高中数学也是排名靠前,高二下学期的时候做当年的高考卷就能得一百四十多分,但高三由于对自己的数学能力过分自信,把精力全部投入其他学科中,高三数学复习题基本没做,结果高考时由于老不做题,生疏了,答题很慢,结果有最后2道半大题来不及做,虽然前面全对,也只得了118分。好在其他学科发挥正常,没落榜。后来我从北京大学毕业时,我们需要参加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就是行政能力测试,比逻辑和速度,我由于高考后经常注意锻炼自己的反应速度,加上考前认真的做题练习,最后取得了当年应试的2000多北大毕业生(本科加硕士、博士)第8名。我自己的例子,就说明一个用进废退的原理。  
  啰嗦了半天,其实是在说简单的道理。相信您还记得刚开始面试您时我说过:每个企业选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和特点,即使万科没选中您,并不代表您不是人才,只是不适合万科而已。我毕业5年多,今天能够坐在面试官的位置上跟大家交流,我觉得不断总结失败教训是我进步的关键。当年找工作时被IBM、宝洁等知名公司在最后一轮拒绝的经历,提醒我始终与最出色的人有距离,要不停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才能不输给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我很庆幸自己是这么看待问题的,或许这是我在毕业2年后能进入万科的原因。  
  您很聪明,志存高远。说实话,这些年我面试的毕业生里,您是最应对自如的一个,为这个,我还为您笔试的成绩遗憾了一把,把您的档案FILE起来,准备在新动力招聘之外,社会招聘时给您一个与那些有经验的地产营销人员一起竞争职位的机会,那对于认知能力的要求就没那么高,更看重已经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现在,我毫不讳言,我只有更遗憾了。  
  请原谅我的直白,感谢万科的企业理念,我可以坦率直白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不需要扭扭捏捏。希望您的职业生涯,因为这次挫折,今后可以少些挫折。  
  如果我的理解没错,“您作为2004年的本科毕业生,从2003年初开始就把大量精力投入各类社会实践”,这句话便是这位面试官之所以拒绝录用那位应聘者的原因。一个将大学期间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参加社会工作上的大学生还算什么大学生?如果找份社会上的工作也算是读大学,那些高考落榜以后便参加工作的人岂不是比每一名大学生都更优秀?如果读大学的时候花在兼职工作上的精力比花在学习上的更多,那兼职工作还是什么兼职呢?当学习下降到次要的地位,大学生就只能说是兼职的学生了。当大学生沦为兼职学生,他究竟凭什么让用人单位相信他比没有大学学历的人更优秀? 
  兼职:过犹不及     
  在福州一家著名高科技公司里,人事部主管将新近收到的一份求职自荐材料束之高阁。在个人简历中,这位应届大学毕业生罗列出了在大学四年期间每年都兼职或同时兼职于若干家公司的经历,兼职过的公司竟多达50多家,并称其“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可以立即胜任任何工作岗位”。  
  据介绍,这家公司人事部目前已收到17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自荐材料,其中11份罗列了在校期间的兼职经历,有些学生在简历中称年年有兼职,一年兼数职。人事部主管说,像这种兼职过多的学生,简历一般很难通过他们的初审,因为兼职过多的学生很有可能没有好好珍惜自己的大学时光,没有利用好人生中最好的学习机会。兼职虽然能带来一定的社会经验,过度了就必然耽误学习。  
  一些企业家认为,要想对某个行业从接触到熟悉,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实践过程。大学生许多兼职经历都非常短暂,然而在简历中却大量列举自己在各个领域广泛兼职的经历,而且自荐材料上兼职生涯都写得非常出色,这也有吹牛嫌疑。  
  福建金得利集团董事长林永霖在谈到择人之道时就说:“我们喜欢说老实话、做老实事的人。”而金得利集团的总裁助理鲍永芳说,在招聘过程的初审阶段,通常要筛选简历。兼职太多的学生,公司并不太愿意接受。兼职多,说明该毕业生心态太浮躁,没好好抓学习。单位招人关键是看能否在工作岗位上扎扎实实干工作,而不希望毕业生以为自己有了一点点兼职工作经验,导致期望值很高不安心本职工作。  
  福建省丰泉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泽峰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年轻企业家,靠自己努力奋斗,25岁时就已身价千万。谈到对大学生兼职这个问题时,他说,兼职丰富只是说明这些学生比较活跃,有一定的能力,如果影响了学业,那就成了不务正业,这就让人对其能力产生怀疑。招聘时,他更看重毕业生的毕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大学生4年主要是读书,专业学习最重要。  
  一名记者在福州大学采访了一位姓姚的毕业生,并阅读了他的求职简历,在社会实践一栏里能看到不少精彩内容:学校某演艺社外联部部长,系文化部副部长,组织过多次大型文娱演出,先后在四川长虹福州分公司、三原色公司、福日公司兼职,还长期在福州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兼职总经理助理。他的同学羡慕地告诉记者,他已经用自己在大学里兼职挣来的钱和人合伙开了一家音像店,投了4万元进去。在同学的眼中,小姚显然是属于那种特有能力的人,但是当记者问及小姚成绩的时候,小姚不好意思地说自己马马虎虎过得去吧。  
  我大学四年基本上是在图书馆和教学楼度过的,虽然参加过一些社会实践,但花掉的精力非常有限,几乎没有影响到我每天10个小时以上的自习。我一直认为,学习便是学生的工作,如果勤工俭学、兼职工作在大学生活中占据了更主要的地位,那就丢掉了一个学生最本质的东西,舍本逐末了。这世上有挣不完的钱,自然不用急于去挣;而工作经验在毕业以后也有的是机会去积累,可能读大学时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好不容易才学会的东西,毕业以后很快就学会了。而读书则不一样,当大学毕业踏出校门以后,就很难再像大学毕业以前一样读书了。一方面是因为为生活奔波,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心情;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没有了安静的图书馆和明亮的教学楼,也没有了可以一起探讨的同学和良好的学习氛围。  
  大学期间绝对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好读书的时光。这一点我在大学毕业以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学校的时候我可以一大早就拿本书坐在岳麓山的某一棵古树下晨读,而工作以后却必须一大早就去挤公交车上班,以防迟到被扣了工资;在学校的时候我虽然有经济上的压力,但毕竟不用完全自食其力,更多的时候可以抛开钱的问题而毫无顾虑地潜心到学习中去,而工作以后却不得不面对每天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要挣钱交房租买家电还要给家里寄钱;在学校的时候坐在图书馆的自习室里还会挑剔光线不够好或者偶尔有点噪音,而工作以后能坐在上下班的公交车上看书也已经是一件非常满足的事情了;在学校的时候任何三教五流天文地理的书我都会有心情而且有时间去找来看,而毕业以后我家里那些哲学之类的跟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书基本上没有翻动过了……  
  有些东西你毕业以后将用几十年去学,所以不用急于去学;而有些东西你走出校门就再也不会有机会去学了,所以一定要抓紧去学。可以在学习之余从事一份合适的兼职工作,但请不要在工作之余回到校园做一名兼职学生。 
  七、做事不如做人,人脉决定成败     
  很多年前我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天资好不如学问好,学问好不如做事好,做事好不如做人好。做事主要是指自身的工作才能、专业技能,而做人一方面是指内在的人格和人品,另一方面指的就是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也就是人际交往的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大致地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沟通表达、交际应酬、察言观色等方面的能力,第二种是拓展、维护交际圈并整合人脉资源的能力。这两种能力虽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毕竟存在某些方面的区别。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坐火车的时候跟坐在旁边的人交流沟通,这是第一种能力;而你在跟他交流以后保持长期的联系并在合适的时候让对方给自己事业上某种帮助,这便是第二种能力了。姑且把这两种能力分别称为“交际”和“人脉”吧。  
  人际交往的木桶效应  
  木桶是由多块木板围合而成的,其容积并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木桶原理。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固然需要多方面的能力,而如果说其他方面的能力分别是木桶桶身的一块木板,这些能力中最差的一项决定着成功的大小,而人际交往能力则是整个木桶的桶底,桶底决定着能不能装水,人际交往能力则决定着究竟能不能成功。  
  张强毕业于成都一所高校,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平面设计师。大学毕业以后,张强一直供职于深圳某知名广告公司,凭借优异的美术功底和突出的平面设计能力,他用几年时间从一名普通的职员做到了公司的创意总监,继而又被提升为副总经理。与此同时,他相继买了一套80余万的房子和一辆近30万的车,银行里还存了几十万元。  
  眼看创业已经水到渠成,张强便辞去了公司的职务,自己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原来张强主要负责创意和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很少与客户直接协调、沟通,而现在他却必须与客户面对面了。张强是一个非常恃才傲物的人,人际交往能力更是捉襟见肘。有一次跟客户探讨一个平面广告的设计时,客户对张强提交的方案提出了几点意见。张强不但没有尊重对方的意见,而且反唇相讥:“我做了好几年广告了,我对自己的作品有足够的信心。稍微有点艺术欣赏力的人都不会像你一样对我的作品提出这么不专业的意见。”我想跪在街上磕头的乞丐听到这么尖酸刻薄的话都可能失去活下去的勇气吧。  
  没过多久,原本就非常有限的几家客户都相继跟张强断绝了来往。老客户尚且相继流失,要想拓展新的业务自然难上加难。一年以后,张强的房子和车子都被变卖了,银行里的几十万存款也在转眼之间变成十几万贷款。走投无路之际,他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