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瞿+秋白--从书生到领袖 >

第57章

瞿+秋白--从书生到领袖-第57章

小说: 瞿+秋白--从书生到领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共六大以后,名义上的总书记是向忠发,但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是
政治局常委李立三。由于贯彻了六大决议,中国革命形势从1929 年下半年
到1930 年上半年有了上升的趋势。中国工农红军力量增强,革命根据地日
益扩大,瞿秋白这时著文欢呼“毛泽东红军万岁!”①。在这种好的形势下,
李立三便骄傲起来,忘乎所以,企图改变六大的正确方针,要实现一省或数
省的首先胜利。李立三对于中国革命的前景,有一个十分乐观、十分狂热,


但又十分虚幻的估计:预计在武汉、南京暴动胜利后,蒋介石将迁都北京,
而苏维埃中央政府将在武汉成立,形成武汉与北京两个政权的对峙局面。与
此同时,在北方进行冀鲁豫暴动,推翻北京政府;在东北举行哈尔滨、大连
起义,在南方进行广州、香港暴动,引起帝国主义与苏联的战争,实现世界
革命。当李立三的六月决议送到莫斯科时,瞿秋白说:李立三简直是发疯了!

①瞿秋白:《中国的苏维埃革命》(1930 年1 月)。《共产国际》月刊,第1
卷第1 期。
共产国际对立三路线是反对的,特别是反对“左”倾冒险主义。在关
于革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关于敌我力量对比的估计,关于取消党、团、工
会组织,成立总行动委员会组织等等方面,都批评了李立三。但是,就共产
国际与立三路线之间的思想理论体系来说,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或
者说是一脉相承的。共产国际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时期”的理论,关
于城市武装起义经验的绝对化理论,关于反布哈林右倾的斗争,等等,推动
和助长了立三路线的形成。共产国际七月决议,在中国革命性质、夺取国家
政权的道路以及在革命形势、党的任务等重大问题上,同李立三之间并不存
在根本的分歧。七月决议明确肯定:中共中央政治局是在国际路线之下工作
的,但是在策略上、组织上、工作上都犯了部分的错误;明确提出中国革命
的高涨已经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强调右倾乃是主要的危险。

李立三的冒险主义,受到远东局代表的批评。远东局代表写信给共产
国际,认为中共中央的六月决议是路线错误。李立三则写信给共产国际,要
求撤换远东局代表。8 月,国际决议,否定了远东局代表关于中共中央六月
决议是路线错误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但有个别
错误。八月决议和七月决议,内容一致,成为中共三中全会的指导文件。

8 月1 日、3 日,李立三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竟说:国际不了解中国革
命发展趋势;忠实于共产国际、遵守纪律是一回事,忠实于中国革命又是一
回事。并说在占领武汉之后,再用另一种方式和国际说话。随后,李立三一
再以中央政治局名义给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写信打电报,谎报中国革命的高潮
和战绩,要求批准他的暴动计划。这一系列公开对抗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的行
为,对于有权指挥各国党的共产国际来说,是绝对不可容忍的错误。

9 月24 日至28 日,在瞿秋白、周恩来主持下,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在上
海举行。周恩来传达了共产国际的七月决议,李立三发言承认了错误,瞿秋
白作了政治总结,即《三中全会政治讨论的结论》。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
三中全会对于中央政治局报告的决议》和《中共三中全会关于政治状况和党
的总任务议决案》,完全接受共产国际的七月决议,指出前一时期的冒险主
义倾向的错误,主要是“积极准备武装暴动的任务,没有能够充分地和争取
群众的任务密切联系起来。”决议认为立三路线“是和共产国际的路线是一
致的”,但是策略上有错误。三中全会停止了组织全国总起义和集中红军攻
打大城市的计划,恢复了党团工作,基本上结束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

三中全会也有缺点,表现在对于立三路线的“左”倾的思想实质没有
加以清算和纠正;错误地强调反右倾;曾经反对立三路线并被立三路线中央
打击的何孟雄,仍然成为三中全会打击的对象。但以三中全会的缺点与功绩
相比,三中全会的功绩是主要的。

可是,两个月过去,到了11 月间,共产国际突然来信①,在对立三路
线错误的估计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来信说,立三路线错误不是策略上而是与


共产国际路线对立的根本不同的政治路线,并且指责明明是按照共产国际指
示的口径去纠正立三路线的三中全会,是“调和主义”错误。11 月22 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共产国际十月来信,表示完全接受共产国际指示。

①即1930 年10 月共产国际执委会通过的《给中共中央关于立三路线问题的
信》。11 月16 日,中共中央收到此信。
但是,事情没有到此为止。在中共中央收到共产国际十月来信之前,
王明已先于中央从远东局获知共产国际来信内容,他急忙按照十月来信的调
子修改他正在赶写的《两条路线》小册子,蓄意在党内制造混乱。小册子说
立三路线“是以左倾词句掩盖的右倾机会主义的路线”,要坚决反对“对这
一路线采取调和的态度”。在政治上强调反右倾,在组织上提出“改造”各
级领导机关。集中攻击三中全会及由瞿秋白主持的中央政治局,指责“维它
同志等在三中全会上,对于立三路线采取了调和、投降态度”,三中全会后,
又在“实际上继续着立三路线”。他狂妄地要求改变中央政治局的领导,他
说:“现有中央政治局领导同志维它等不能解决目前革命紧急任务,不能领
导全党工作”。因此,他提出在党的七大召开以前,“由国际负责帮助成立临
时的中央的领导机关”,至少要“对政治局的成分应有相当的改变”。①

王明及其后台,早已把目光紧紧地盯住了中共中央的领导位置。王明
的小册子成了他们夺权的纲领。

王明一伙带头,罗章龙、王克全、何孟雄等,一哄而起,集中攻击三
中全会和瞿秋白。罗章龙等认为瞿秋白、周恩来、李立三“均是不堪教育学
习的”,必须“立即离开领导机关,照章予以组织上最严厉的制裁。”②何孟
雄等主张对瞿秋白、李立三等“予以严厉的纪律制裁”,分配他们去做艰苦
的下层工作。③①王明:《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1930 年秋
冬)。

②《全总党团决议案》(1931 年1 月1 日)。
③《苏准会办事处工作人员会议决议案》(1931 年1 月7 日)。
12 月初,共产国际东方部在听取了李立三①的检查,审查了三中全会
文件等以后,写出《关于中共中央三中全会和李立三同志的错误的报告》,
全盘否定三中全会:“(一)三中全会没有揭发立三路线实质;(二)三中全
会模糊了这个路线和国际路线的原则上的不同;(三)三中全会没有研究中
国革命过去阶段的真正教训;(四)三中全会没有提出并解决革命现在阶段
的现实任务;(五)三中全会对于全党同志没有解释领导机关所作的错误,
反而模糊了这些错误的实质;(六)

三中全会没有责备在一部分中央政治局和国际不同意的时期,所表现
的那些反共产国际言论;(七)三中全会上表现了领导机关之中有不健全的
小团体的两面三刀的空气。”②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在讨论这个报告时,表
示完全同意上述观点。主席团会议在批判李立三时,实际上把主要矛头对着
主持三中全会的瞿秋白。主席团的七名委员的发言,都指名通姓批判瞿秋白,
指责他担任驻共产国际代表时,“领导了‘中大’小团体纠纷”;“无原则的
领导了三中全会”;“以两面派的态度对待国际”③。主席团极力吹嘘王明一
伙,说他们“知道列宁主义布尔塞维克的理论和实际”,是“为国际路线而
斗争”的“很好的同志”。他们之所以“不能够做到领导工作”,完全是“小
团体利益妨碍他们加入领导机关”。④在会上,共产国际负责人曼努意斯基
提出三条意见:一、李立三要向国际监察委员会彻底揭发瞿秋白的“小团体”


活动;二、召集中共中央全会;三、李立三留在国际学习,认识自己的错误。

⑤。。 ①三中全会后,共产国际调李立三到莫斯科学习。
①③④⑤《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关于立三路线的讨论》。《布尔塞维克》
第4 卷第3 期。
这时米夫被派到中国,担任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12 月14 日,米夫在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要召开四中全会。16 日,在米夫干预下,中
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决议撤消李立三中央对王明等人的处分。25 日,任命王
明为中共江苏省委书记。22 日,又逼迫中央政治局发出《中央第九十六号
通告》,自我否定,完全接受王明《两条路线》小册子中提出的两项主要要
求,即宣布三中全会决议及中央最近各项通告无效;重新决定政治决议和改
造充实各级领导机关。这样,便暂时形成了中央政治局和王明一伙妥协合作
的局面,王明说中央已放弃了调和路线,回到了国际路线上来。何孟雄、罗
章龙等则认为不应再召开紧急会议,不必撤换中央领导人,不应再谈改造党
的组织,而转过来批评王明。

1931 年1 月7 日,六届四中全会在米夫操纵下于上海秘密召开。有的
代表在会前二十分钟接到通知,才知道要开四中全会;有的来到会场还不知
道要开什么会。会议从早上七时多开到晚上十时多。会议批评立三路线,批
评三中全会“调和路线”;李立三已去莫斯科,瞿秋白便成了残酷斗争、无
情打击的主要目标。会议根据米夫的旨意,撤消瞿秋白、李立三的政治局委
员,而被米夫称之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中“最出色”、“最有才华”的领导人
的王明等,竟一步登天(先入政治局,后选为中央委员),钻进了中央领导
岗位。尽管罗章龙派因未能进入中央领导核心,而大闹会场,但米夫、王明
夺权的大局已定,不容更改了。向忠发虽然继续担任总书记,但是大权操在
王明手里。6 月,向忠发被捕叛变,王明代理总书记。9 月,王明去莫斯科
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秦邦宪接任临时中央总负责人。

瞿秋白冷静地从容地对待这一切。他按照中央的要求,在四中全会后
向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写信,声明自己承担责任,接受“指斥”,说自己的
错误是“非常严重的”,是“懦怯的腐朽的机会主义”①。2 月20 日,中共
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1929— 1930 年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行动问题决
议案,再次谴责瞿秋白。决议竟指责瞿秋白以派别行动来影响李立三中央对
王明等的压迫,对共产国际清党动摇,对国际代表极不尊重。王明一伙,大
权在握,什么罪名,都可以加在别人头上。瞿秋白欲辩不能,只好再次向中
央政治局写了声明书,接受一切指责,说自己陷入了“派别斗争的泥坑”②。

①瞿秋白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和中共中央的信。《党的建设》第3 期。
②瞿秋白同志声明书。《党的建设》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