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瞿+秋白--从书生到领袖 >

第79章

瞿+秋白--从书生到领袖-第79章

小说: 瞿+秋白--从书生到领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多处可以看见的倒是热爱党、热爱战友,坚信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勇
于承担责任和严于解剖自己,这是《多余的话》的主要倾向,也是它的基调。

还应当指出,瞿秋白在狱中尖锐地批判过胡适,批评过三民主义①,
痛斥过蒋介石及其主子②,并向看守他的一些下级军官进行过革命思想的宣
传③。瞿秋白对狱医陈炎冰④说:现阶段中国革命是土地革命,毛泽东的土
地革命、农村割据主张是正确的。他在赠给陈炎冰的一幅照片上,写下了这
样两句话:“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这个躯壳!但是,如果没有的话,
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处?”在瞿秋白看来,有的人虽生已死,因为他只有躯
壳而无灵魂;有的人虽死犹生,因为他是一个不死的灵魂,与永恒的宇宙同
在。①据李克长《瞿秋白访问记》;宋希濂的回忆材料。

②③见陈农菲:《不倒的红旗》,一九六二年版。

④陈炎冰,大革命时期的中共党员,后脱党,解放后重新入党。
象瞿秋白这样的重要人物,如果对敌人有一点动摇乞降的表示,蒋介
石是决不会放过利用他的机会而轻易地杀他的。相反,敌人正是从瞿秋白狱
中革命言行和《多余的话》中明显地看出他决不会屈膝投降,才将他处死的。
1935 年8 月,中统特务主办的《社会新闻》杂志首次选载《多余的话》时
所加的编者按语中说:“瞿(秋白)之狡猾恶毒,真可谓至死不变,进既无
悔祸之决心,退亦包藏颠倒黑白之蓄意。所以瞿之处死,实属毫无疑义”。
瞿秋白在写《多余的话》以前不畏刑讯,讴歌苏区;在写《多余的话》以后
拒绝劝降,从容就义。这一系列的行动说明,《多余的话》是瞿秋白在狱中


全部斗争实践中同旧传统观念彻底决裂的一个环节。在《多余的话》中,瞿
秋白专门写了《告别》一章,一再向同志们亲切地告别;一再说他写的是“最
后的话”,这都只能说明他决心舍生赴死,而没有“在革命的生死关头,消
极动摇,叛变投敌”的意图。《多余的话》的基本内容是自我解剖,这个行
动说明他并非绝望地“消极等死”。他最后英勇牺牲同他就义前夕总结自己
一生,这两者之间没有无法解释的根本矛盾,不是不可以理解的。

善于思索,追求真理这一特点和优点,瞿秋白一直保持到他被捕就义;
临终之际,不仅没有丝毫改变,而且更加强烈突出了。《多余的话》和《未
成稿目录》,是他在这时高度思索的结晶。《未成稿目录》,是他准备写的文
学札记和自传性作品的题目。除了总名为《痕迹》的三十篇自传性作品外,
还有十篇《读者言》,包括对《阿Q 正传》、《水浒》、《野叟曝言》等今古文
学作品的研究札记。①他如果不牺牲得那么早,以他的天赋,勤奋和多思,
他写出的作品,应该而且必然比他生前所写要多得多。这四十个题目,也许
在有些人看来,它未免是“多余”的。我却以为,这一纸目录,凝结着多么
美好的向往,多么执著的追求呵!在临危的严峻《读者言》.1.“王凤姐”。

2.张飞与李逵。3.安公子。4.野叟曝言主义。5.“阿Q”。6.“阿Q”以后。
7.酒瓶问题。
8.。。 “不成话”。9.古汉文。10.翻译。《痕迹》:1.环溪。2.大红名
片。3.父亲的画。4.娘娘。5.宁姐(以上〈家乡〉)。6.黄先生。7.出
卖真理(以上〈北平〉)。
8.。。 “饿乡”。9.郭质生(以上〈第一次赴俄。〉)。10.丁玲和他。11.“生
命的伴侣”。12.独伊。13.误会(以上〈上海〉)。14.兰布袍子。15.庐
山(以上〈武汉〉)。
16.忆太雷(以上〈一九二七年年底〉)。18.“老爷”。19.忆景白。20.面
包问题。
21.夜工(以上〈第二次赴俄〉)。22.油乾火尽时。23.“做戏”。(以
上〈退养时期〉)。24.那松林的“河岸”。25.真君潭(雪峰)。26.只管唱,
不管认。27.淡淡的象(以上〈苏区〉)。28.逃!29.饿的研究。30.不懂
的(以上〈上杭〉)。31.得其放心矣(〈汀州〉)。按:原抄件无17。
时刻,生命的存在不是以年以月计,而是以日以时计,他却抱定宗旨,
排除俗念,开列了那么长长的准备著述的目录。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
精神难道可以被理解为“多余”的吗?①《未成稿目录》民二十四年夏汀
州狱中。

击破劝降阴谋

瞿秋白从被俘到5 月底,三个月过去,敌人从刑讯逼供到软禁厚待,
都没有从他口中捞到他们所需要的任何东西。长期监禁不能战胜瞿秋白的坚
强意志,这一点,敌人是看到了。但是,这样一位声望卓著,中外闻名,受
到人民爱戴的人物,万一愿意改变宗旨,对于巩固国民党独夫民贼的统治,
将会有很大的好处。而且,他们估计瞿秋白无论如何坚强,到了这身陷囹圄,
山穷水尽的时候,也会软化屈膝的。在瞿秋白身份被认明以后,军统特务机
关即奉蒋介石之命,电令军统在闽西的部属协助三十六师军法处审讯瞿秋
白。

随后,又从南京派员到长汀,诱迫瞿秋白投降,都被拒绝。于是,南
京伪中央党部的人员又到长汀作说客了。


5 月22 日,在瞿秋白《多余的话》竣稿的同一天,南京伪中央党部给
驻闽绥靖公署发了一道密电:

派陈建中同志来闽与瞿匪秋白谈话。

刚刚过了三天,又有一道密电由南京拍到福州:

加派王傲夫同志偕同陈建中同志与瞿等谈话。

陈建中,当年二十四、五岁,中等个,瘦长脸,说一口陕西话。他原
是共青团陕西省委书记(或委员),1933 年被捕立即叛变。他与另一个叛徒、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或委员)杜蘅(杜甘棠)在西安“表演”①两个月,中
共在西安及陕西的党团地下组织,多被破坏。中统特务机关以陈建中“表现
突出”,于1934 年初将其调往南京,派他到伪宪兵司令部对被捕中共人员进
行“说服”(即策反)工作,又在中统南京“实验区”协同匪特对我党地下
机关进行“侦破”工作。不久,即正式调任中统局行动科干事,专门负责“指
导”对西北苏区的“特情工作和检查工作”,并在中统“社会调查人员训练
班”中讲授《说服工作》②。但是,陈建中毕竟是新近“转变”的中共叛徒,
匹马单枪对付瞿秋白,论才学、阅历、身份都嫌大大不足。所以,陈立夫随
后又增派了中统的另一个骨干分子王傲夫。①“表演”,指叛徒在敌人指挥
下,充当坐探、引线等,对我党地下组织进行破坏活动。敌特机关据此考察
其是否死心塌地叛党投敌,为虎作伥。

②陈建中于1949 年全国解放前夕逃往台湾,曾任伪中央党部第六组主
任,主管对我“心战和策反”活动。1953 年在朝鲜劫持中国人民志愿军大
批战俘去台湾,就是陈建中的“杰作”。1975 年升任蒋帮伪“国民大会”秘
书长。
王傲夫,又名王书生,王杰夫。此人是吉林人,年约三十五、六岁。
北平燕大毕业后曾经研究过一段宗教哲学。在商震军中以清洗进步人士深得
陈立夫的青睐,先后充当中统训练科副科长、科长,并负责领导“中共自首
人员招待所”和中统“社会调查人员训练班”,作过中共一些大叛徒的劝降
工作①。王杰夫出马,陈建中就成了他的助手。①王杰夫后来任伪中统局
设计委员、训练委员会主任、总督察、纪律审查委员会主席。解放前夕任国
民党大连市党部主任委员。

陈立夫特别召见王杰夫,对王说:“如能说降瞿秋白,那在国内国际上
的号召和影响都是很大的。”并布置王杰夫通过瞿秋白查明我党在上海、香
港地下组织关系和在江西的潜伏计划。

王杰夫赴闽的头衔是“中央组织部特派福建党务视察委员”。王、陈途
经福州、厦门时,又拉上福建省党部秘书、调查室主任钱永健和厦门市党部
书记、中统特务朱培璜同行,于6 月13 日或14 日抵达长汀。

在与瞿秋白谈话前,王杰夫等人商定了一个劝降的方案,据朱培璜后
来交待:一是用亲属和朋友的情感打动瞿秋白;二是以中共中央干部中的叛
徒投降敌人以后所受到的所谓优待、重用的例子(如顾顺章)来对他进行“攻
心”。王杰夫傲慢地对这一群特务说:“我们有办法,比他顽固的我们作成功
的例子很多。他(指瞿秋白)很顽固,很坚决,动摇不了。李司令(默庵)
和宋司令(希濂)都认为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好好干,作出成绩给他
们看!”

谈话,进行了多次。除了王、陈、钱、朱四人,伪三十六师政训处长
蒋光启等也在场。


一张长方形的桌子,瞿秋白坐在一端,几个特务围拢着,一齐把目光
投向了他。王杰夫戴着一副金丝架的眼镜,一对细小的眼珠紧紧地盯着瞿秋
白,又极力装出一副斯文的姿态,细声细气地对瞿秋白说:

“你的问题,你自己没有兴趣考虑,你的朋友,你的亲戚和家属,倒希

望你好好的加以考虑。你可不能使他们失望。”
瞿秋白坚定地回答:
“我自己的问题,从来由自己考虑,不劳朋友亲戚甚至家属来考虑。特

别是政治问题,过去是我自己考虑,现在不可能也无必要戚友代劳。”
王杰夫说:
“瞿先生,我们从南京到长汀来,因为你是一个非凡的人才,你的中文

特别是俄文程度在中国是数一数二,你生存下去,可以作翻译工作,翻些托

洛茨基最近有关批判联共的著作,这对你来说是轻而易举。。。”
瞿秋白就打断了他的话说:
“我对俄文固然懂得一些,译一点高尔基等文学作品,自己觉得还可以

胜任。如果译托洛茨基反对联共的著作就狗屁不通了!”
瞿秋白软中带硬,把王杰夫顶了回去。王杰夫这时有点恼火,然而还
是假惺惺地对瞿秋白说:
“朋友,亲属关心你,中央挽救你,也是爱惜你的才学,才派我们远道
而来。哪料到同你谈了好几天,你无动于衷乎?”

瞿秋白被解到长汀后,受到敌人厚待。他是了解敌人的用意的。他预
料敌人会使用种种诱惑手段,知道自己不得不进行韧性的斗争。越在这样的
时候,他就越会想到文天祥的那首《言志》诗中的名句:“杀身慷慨犹易免,
取义从容未轻许”。慷慨激昂,壮烈成仁,当然不易。但是,在敌人的种种
诱惑面前,比较慷慨杀身引刀一快,从容就义真是更难为呵!瞿秋白打定了
主意,毫不退缩,无所畏惧地对待眼前发生的一切。他答道:

“王先生,钱先生,谢谢你们的好意。我问你们,这种关心和陷害有什
么区别?我知道,你也知道,事实上没有附有条件是不会允许我生存下去。
这条件就是要我丧失人性而生存。我相信凡是真正关心我爱护我的亲友家
属,特别是吾妻杨之华,也不会同意我这样毁灭的生存,这样的生存只会长
期给他们带来耻辱和痛苦。”

瞿秋白立定脚跟,侃侃而谈,使得王杰夫等人面面相觑,无可奈何,

只得草草结束了这一次谈话。
一次,王杰夫笑嘻嘻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