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5900-未死的沙威   著名作家梁晓声最新随笔新作 >

第15章

5900-未死的沙威   著名作家梁晓声最新随笔新作-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远地,电话另端,传来他地方语音很浓的自我介绍。    
    他说他不久将到北京来参加一次业余文学创作者们的创作研讨会,听来他为此显得挺兴奋。    
    放下电话,我不禁想——方岗,多么特别的名字!既方,何曰岗?既曰岗,却又缘何偏要言方?    
    难道世上曾有方正之岗不成?    
    便有,那也大抵是人力而为的吧?    
    于是因了对他的名字的困惑,记住了。    
    数日后,在北京,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我见到了运城人杨方岗——极普通的一个人。给我留下的第一种深刻印象,只不过是他那颀长的身材和瘦削的脸庞。如此而已,仅此而已。我以为,从教四十余年之人,当有特殊气质。但,他身上似乎也没有。    
    那是公开场合下很仓促的一面,没机会交谈什么。    
    方岗回到运城不久,给我寄来了一本关于景克宁教授生平经历的书。那是一本由他整理由他编辑的书。    
    那是一本关于“士”的书,一本关于中国当代之“士”的书。已故的冰心老人曾写过一篇短文,题曰《无士当如何》,感慨中国的当代,精神独立,人格独立,大节如“士”的知识分子,实在不多。当代非当下,自然要从建国之后算起。我想,冰心老人在世之时,肯定并不知道山西的运城,曾有一位名叫景克宁的如“士”的知识分子,为着国家及民族的大    
    忧大患,而处坚定立场,而发铿锵之声,而斥谬理,而坐牢,而始终不屈服。若知,冰心老人写《无士当如何》时,心中是该有几分欣慰的吧?    
    景克宁教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这里就不多谈了。方岗此书中,专有文章写到。    
    我想说的是,我恰恰是从对景克宁教授生平经历的了解中,对方岗是    
    一个怎样的人加深了印象。    
    圆滑之辈不近“士”,古今如此。    
    敬“士”,其人必多少总是有些“士”骨的,亦可敬也。    
    我从那一本关于景克宁教授生平经历的书中,浓浓地感受到方岗对景    
    克宁教授发乎其真、发乎其深、发乎其率性的敬仰。    
    于是,方岗感动了我。    
    再后来,我到太原去开会,方岗从运城赶到太原去看我,并给我带来了王树山教授主编的两本辞书——《中国古代格言》和《中国古代谚语》及回忆录《夕阳无限》。年近八秩的王教授身残志坚,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又使我看到一个大节如“士”的知识分子的高大形象。    
    我们终于有了些时间进行交谈,于是我了解了他那艰苦的身世。这一点方岗在他的这一本书中也写到了,不赘言。    
    个人身世凄苦,往往形成两种人格——或富有同情之心;或竟完全地失去。因了一己身世的凄苦而一味咒怨社会,于是对人世间落在别人们身上的凄苦麻木了。    
    方岗没有成为后一种人。    
    方岗是前一种人。    
    这,相信读者们从他的书中,也会同我一样感受得到。    
    《磨刀人》是方岗的获奖散文。    
    他到北京来领奖的几天里,我们又仓仓促促地见过面。    
    他给我带来了另一部书——《文化小百科》卷一。编者刘双喜也是一位退休教师。一位在中学执教三十余年的老人,现已七十余岁了。他的书是他教学之余,历经三十余个寒暑,孜孜不倦的成果。    
    这一本书同样引起我的感动,我的敬意。    
    我想,以后,方岗大约仍会将运城那个地方的一些可敬人士——通过书这一种方式介绍给我的。    
    而我由方岗所受到的教育乃是——在远离北京这座大都市的省市,在通常被大都市人叫作“小地方”的那些地方,也许恰恰因其文化底蕴少遭侵蚀,竟隐居着一些真正对文化情有独钟,沉湎其中有所钻研的人士,以及一些冷静的甘于寂寞而又远避名利场的思想者吧?    
    比如景克宁教授。    
    比如王树山教授。    
    比如刘双喜老先生。    
    而方岗,也正是他们那样的一个人。    
    方岗他是那么的热爱自己的家乡运城。    
    他是那么的热爱运城的文化。    
    他是那么的热爱生活。    
    他是那么执着地用自己的一生热爱自己所亲和的写作一件事。    
    他曾是全国优秀教师——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退休前教书、编书;退休后读书、写作——他的人生在别人看来也许太单调,然而正是这一点,使他成为一个脱离了一切低级趣味的人。    
    他不但富有同情心,而且具有正义感,具有对丑陋现象的批判精神。作为一位知识分子,他活得寻常而又有原则,有操守——所以他又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他已经六十五六岁了,活得仍像个孩子一样透明、坦诚、率真——他是一个可爱的人,一个可以放心地引为朋友的人。    
    他在芸芸众生之中不张扬不突显,然而作为一个普通人,对文化和写作这件事的亲和,又使他在精神上超越于芸芸众生。    
    他是地平线上众生之中的一“岗”。    
    他爱憎分明,内外皆“方”。    
    “方岗”——这两个字,似乎正应该是他的名字。    
    我从他身上,看到的绝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正面文化对一个人的良好的正面影响。    
    我为方岗的书写此序,心欣欣然也!


《未死的沙威》第二部分关于某同学大本论文的看法

    一、此论文之基本内容由三个“关键词”体现,而其中最关键的“关键词”是“南方精神”。进言之,倘此论文不能就“南方精神”对苏童小说进行理性逻辑较为符合论文一般要求的解析和回答,则此论文没有成立为论文的理性基础。    
    二、究竟什么是苏童小说中的“南方精神”的真本至关重要。苏童自己怎样认为的?其他评论者怎样认为的?论文作者自己又怎样认为的?三种“认为”之间有什么相同之点?有什么不同之点?有什么对立之点?此论文也必须给出归纳。    
    三、此论文亦要求,立论者首先必须对“精神”一词给出使别人较为明白的诠释和回答。比如——什么是语文知识层面的“精神”一词的含意?什么是文学知识层面的“精神”一词的含意?什么是人文知识层面以及哲学知识层面的“精神”一词的含意?立论者自己又是从哪一个知识层面来解析苏童小说中的“南方精神”的?没有以上前提,则此论文不能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四、“南方精神”四字,出自于苏童自己对自己小说的某种说法之中。美国某大学的学生写信向苏童请教“南方精神”的确意,证明他们不明白什么是“南方精神”;苏童在复信中坦言自己也是困惑的,想要捕捉而难以捕捉到,证明他自己也不明白什么是“南方精神”;那么,此论文的立论者明白了什么是“南方精神”吗?    
    五、本指导老师认为——“精神”一词,乃是一个特别人性化有时特别人格化的词。即——无人之地,无精神可言,无语文、文学、哲学、历史、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宗教等等一切知识层面的含意可言。比如,没有任何人能够令别人明白地回答什么是“宇宙精神”、“太空精神”、“太平洋底精神”、“地心精神”,等等。而所谓“松树的精神”、“竹的精神”、“梅的精神”、“莲的精神”、“坚石的精神”或“滴水穿石之精神”、“蚂蚁啃骨头    
    之精神”,等等,皆因拟人化了,才与人类的意识形态发生了关系。一个结论显而易见地乃是——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撇开了民族的民族精神;没有什么撇开了国家的国家精神;没有什么撇开了古代人的古代精神;没有什么撇开了现代人的现代精神;没有什么撇开了北方人的北方精神;没有什么撇开了南方人的所谓“南方精神”。正如所谓“美国精神”、“武士道精神”、“殉道精神”、“五四精神”,等等,都是只能体现于人的。    
    六、苏童小说中写到了一些南方的场景;生存于那一场景中的人;发生于那一些人之中的事;那些事包含着种种人性的颓废、堕落、血腥、扭曲、丑态、欲望、压抑而强烈的性要求……几乎可以说是集种种人性背面现象之大成,只不过是用优美的而非粗鄙的文字写来。    
    于是一个问题是——在文学的一般常识之中,是否林林总总的人性背面的现象,哪怕按照现在我们极现代了的人性常识去判断也仍是俗恶的,一经由优美的而非粗鄙的文字写来,便必然产生了文学美学的评论意义?如果这一个逻辑是成立的,那么《金瓶梅》中所有关于西门庆与诸女子之间的性事,一经“有诗为证”,是否也具有了“性美学”的大学论文的评论    
    意义?    
    七、苏童当然是中国当代一位重要的作家,也是一位具有特殊虚构能力的作家。他的小说当然可以而且当然应该在大学中文的论文评论中居有一席之地。但是一名中文学子如果仅仅着迷于苏童小说的文字;仅仅着迷于那些特别文学的文字所描写的特别阴暗的人性表现和人欲展览,并以为具有特别的美——则我以为是大大地浪费了读苏童小说的精力和时间了。    
    对于一般读者,可也。对于大学中文学子的论文——我除了指出以上几点供参考,不复再能说别的。    
    我曾收到一篇外省很一般的一所大学的中文学子寄给我的论文——也是关于苏童小说的,题目我忘了,大约是《关于马伍与骆驼祥子之命运的同途殊路》——马伍者,从农村到城市的一个文学人物;骆驼祥子亦然。在对二者所进行的文学比较之中,立论者看到了相似之人类相似之路然皆无正果;各自人生追求终于皆归破灭的悲剧,而那悲剧往往具有一个类似的群体的时代宿命之缩影的意味。    
    这么写大学中文的论文,起码使我看出了一种思考。    
    八、介绍一点儿关于苏童小说的背景资料。    
    九、建议修改——将“南方精神”改为“南方意象”,并自己重新找出苏童小说中那些“南方意象”今天值得评论一番的意义。


《未死的沙威》第二部分关于某同学硕士论文的看法

    学识浅随,幸尚认真;读之也细,思之亦久;坦陈我见,谨供参考:    
    一、论者的态度是极其郑重的。所论之题,虽涉“性”字,然其议严肃,析理亦求严谨,评述亦力避片面,这是特别值得肯定的。总而言之,非拼凑敷衍之文,非率性随意之论。    
    二、文中不乏佳句,仅举一例,如第十六页倒数第三行——“他们并不是如宋代表们一样将恋爱当时尚,而是仅仅将性欲的满足过程当作‘恋爱’,因此‘性欲’是真的满足了,‘爱情’可一点儿不明白。”    
    三、所论着眼于“性”,未局限于“性”,以比较之法,谦议鲁迅,延及“启蒙”、“庸众”、民族“劣根性”等;于是内容较为丰厚饱满,不特薄窄。    
    四、摘引规范,详注出处。然仍有一二处遗标引号,如第二十六页鲁迅《呐喊•;自序》一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