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69-世医得效方 >

第39章

069-世医得效方-第39章

小说: 069-世医得效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远志丸x 
治因事有所大惊,梦寐不祥,登高陟险,神魂不安,惊悸恐怯。 
远志(去心,姜汁淹) 石菖蒲(各二钱) 茯神(去皮木) 茯苓 人参 龙齿(各 
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辰砂为衣。每服七十丸,食后临卧,熟水下。 
x十四友丸x 
治惊悸不宁。 
x惊气丸x 
治挟风惊慑。(同上方并见心恙类。) 
x加味四七汤x 
治心气郁滞,豁痰散惊。 
半夏(制,二两半) 茯苓 浓朴(姜汁炒。各两半) 茯神 紫苏叶(各一两) 远 
志(姜 
汁蘸 
上锉散。每服四钱,姜七片,石菖蒲半寸,枣二枚煎服。 

卷第八大方脉杂医科
心恙
属性:x还魂汤x 
治精神不全,心志多恐,遂为邪鬼所击。或复附着,奄忽气绝,无复觉知。或谵言 
如醉如狂。人有起心,先知其肇、其状万端,不可概举。及卒心腹胀满,吐利不行, 
乱状,世所谓冲恶是也。或已死,口噤不开,去齿下汤。或汤入口不下者,分病患发 
捉,踏肩引之。药下,复增,取尽二升,须臾立苏。 
杏仁(去皮尖,一百五粒) 甘草 桂(去粗皮。各一两) 麻黄(去节,洗,一两半) 
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不以时服。 
x桃奴丸x 
治心气虚,有热,恍惚不常,言语错乱,尸疰,客忤,魇梦不祥,小儿惊痫,并宜 
桃奴(七枚,别研为末) 辰砂(半两,别研) 桃仁(十四枚,去皮,麸炒别研) 生 
玳瑁 
(镑末,一两) 麝香(一分,别研) 牛黄(别研,损一分) 龙脑(别研,一分) 雄 
黄(用桃 
叶煮水研,飞,取二分) 黑犀(石上以水磨,澄去水,取细末,半两) 安息香(一两, 
以无 
灰酒 
上为末,和入前膏,丸如鸡头大,阴干,密封开,净室安置。煎人参汤研下一丸,食后 
临卧 
x苏合香丸x 
治卒中恶忤疰。(方见中气类) 
x灸法∶x 
治飞尸、遁尸、寒尸、丧尸、尸疰,其状腹痛胀急,不得气息,上冲心胸,旁攻两胁 
或累块踊起,或挛引腰背,灸乳后三寸,男左女右,可二七壮。不止者,多其壮数,取愈 
止。又灸两大拇指头七壮。一切疰新久,先仰卧,灸两乳边斜下三寸第三肋间,随年壮,可 
至三百壮。又治诸气,神良,一名疰市。五毒疰,不能食,灸心下三寸胃脘穴十壮。水疰, 
口中涌水,乃肺来乘肾,食后味水,灸肺俞九壮。 

卷第九大方脉杂医科
健忘
属性:治心气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忧愁愁不乐,忽忽喜忘,朝瘥暮剧,暮瘥朝发。 
及因事有所大惊,梦寐不祥,登高履险,致神魂不安,惊悸恐怯。 
菖蒲(炒) 远志(去心,姜汁淹。各二两) 茯苓 茯神 人参(各三两) 辰砂(一 
两, 
为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下。一方,去茯神,名开心散。每服二 
钱匕 
x菖蒲益智丸x 
治喜忘恍惚,破积聚,止痛,安神定志,聪耳明目。 
菖蒲(炒) 远志(去心,姜汁淹,炒) 川牛膝(酒浸) 桔梗(炒) 人参(各三 
两三分) 桂 
心 
上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温酒、米汤下。 
x加味茯苓汤x 
治痰迷心胞,健忘失事,言语如痴。 
人参(去芦) 半夏(汤洗) 陈皮(去白,一两半) 白茯苓(去皮,一两) 粉草 
(五钱) 益 
智(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乌梅半个同煎,不拘时温服 
x朱雀丸x 
治心神恍惚,举事多忘。(方见心恙类。) 

卷第九大方脉杂医科
健忘
属性:x淡竹茹汤x 
治心虚烦闷,头疼,气短,内热不解,心中闷乱。及妇人产后,心虚,惊悸,烦 
麦门冬(去心) 小麦(各二两半) 甘草(炙,一两) 人参 白茯苓(各一两半) 半 
夏(汤 
洗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二盏,生姜七片,枣子三枚,淡竹茹一块如指大同煎,食煎服。 
虚劳烦闷,尤宜服之。 
x温胆汤x 
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此药主之。又治惊悸,自汗,触事易惊。 
半夏 竹茹 枳实(麸炒去穣。各二两) 陈皮(三两) 甘草(炙,一两) 茯苓(一 
两半) 
人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枚煎,食前服。末效,加远志去心姜汁 
炒, 
x酸枣仁汤x 
治霍乱,吐下增剧,虚劳烦扰,奔气在胸中,不得眠。或发寒热,头疼,晕闷。 
酸枣仁(炒,一两三分) 人参 桂心(各一分) 知母 茯苓(各三钱三字) 石膏 
(, 
半两) 
上锉散。煎同上。 
x小草汤x 
治虚劳忧思过度,遗精白浊,虚烦不安。 
小草 黄 (去芦) 当归(去芦,酒浸) 麦门冬(去心) 石斛(去根。各一两) 酸 
枣仁 
人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不以时服。 
x地仙散x 
治伤寒后、伏暑后烦热不安,及烦热虚劳。 
地骨(去木,二两) 防风(去芦,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锉散。煎同上。 
x清心莲子饮x 
治心中蕴积,虚热烦躁。(方见消渴类。) 

卷第九大方脉杂医科
自汗
属性:x桂枝汤x 
治伤风、脉浮、自汗、恶风。 
桂枝(不见火) 白芍药(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生姜五片,大枣二个煎,不拘时服。发汗汗不止者,谓之漏风,宜 
加炮 

卷第九大方脉杂医科
自汗
属性:x五苓散,消暑丸,却暑散x 
治伤暑自汗。(方并见伤暑类。) 

卷第九大方脉杂医科
自汗
属性:x五苓散,消暑丸,却暑散x 
治伤暑自汗。(方并见伤暑类。) 

卷第九大方脉杂医科
自汗
属性:x牡蛎散x 
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 
忪,惊惕,短气,烦倦。 
牡蛎(米泔浸, ,取粉) 麻黄根 黄 知母(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用小麦百余粒,煎汤浓调服。一方,为散,每三钱,水三盏,薤白三寸, 
煎一 
x黄 汤x 
治喜怒惊恐,房室虚劳,致阴阳偏虚,或发厥自汗,或盗汗不止,悉宜服之。 
黄 (去芦,蜜水炙,一两半) 白茯苓(去皮) 熟地黄(酒蒸) 肉桂(不见火) 天 
门冬 
(去 
草 
(炙。 
上锉散。每服四钱,生姜五片煎,不拘时候。发厥自汗,加熟附子。发热自汗,加石斛。 
未 
x抚芎汤x 
治自汗头眩,痰逆恶心。 
抚芎 白术(去油,略炒) 橘红(各二两) 甘草(炙,半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生姜七片煎,温服。 
x建中汤x 
治表虚自汗。 
官桂(三分) 芍药(一两半) 甘草(炙,半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姜五片,枣二枚,食前服。本方加黄 一两,名黄 建中汤,治虚 
劳自 
子半 
x防风散x 
治盗汗。 
川芎(一分) 人参(半分) 防风(二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临卧,米饮调下。 
x白术散x 
治盗汗极验。 
白术(不拘多少,锉成小块或稍大) 
上用浮麦一升,水一斗,煮干,如白术尚硬,又加水一二升煮,取出切作片,焙干,去 
麦不 
x茯苓汤x 
治虚汗、盗汗。 
上用白茯苓为末,煎乌梅,陈艾汤,调下二钱,服之神妙。 
x大建中汤x 
治虚热盗汗,百节酸疼,腰痛,肢体倦怠,日渐羸弱,口苦舌涩,心怔,短气。 
绵黄 (炙) 远志(灯心煮,去心) 当归(洗) 泽泻(各三两) 白芍药 龙骨 人 
参(各 
二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二大盏,生姜五片煎,热服。气弱,加炮附子二两,腰痛筋急, 
加去 
x止汗温粉x 
上用川芎、白芷、 本各一分,为末,入米三分,绵裹扑于身上。 
x止汗红粉x 
麻黄根 牡蛎(火 ,各一两) 赤石脂 龙骨(各半两) 
上为末,以绢袋盛,如扑粉用之。 

卷第九大方脉杂医科
自汗
属性:x正元散x 
治下虚手冷自汗。(方见虚损类。) 
x三建汤x 
治真气不足,上盛下虚,面赤自汗,小便频数。(方见痼冷类。) 
x 附汤、桂附汤x 
治气虚阳弱,虚汗不止,四体倦怠。(方见痼冷类。) 

卷第九大方脉杂医科
自汗
属性:x麦煎散x 
治荣卫不调,夜多盗汗,四肢烦疼,饮食进退、肌瘦面黄。 
秦艽 柴胡(去苗。各二两) 大鳖甲(二两,醋煮三五十沸,去裙 ,别用醋炙黄) 干 
漆( 
上为末。每服二钱,小麦三七粒,煎汤一盏,去麦入药煎,食后服。如久患后亦宜服此。 
以 
x青蒿散x 
治虚劳,盗汗,骨蒸,咳嗽,胸满,皮毛干枯,四肢懈惰,骨节疼痛,心腹惊悸, 
唇焦,颊赤烦躁,涕唾腥臭,困倦少力,肌体潮热,饮食减少,日渐瘦弱。 
天仙藤 鳖甲(醋炙) 香附子(炒,去毛) 枯梗(去芦) 柴胡(去苗) 秦艽 青 
蒿(以 
上各 
上锉散。每服姜三片煎,不拘时候温服。小儿骨蒸劳热,肌瘦减食者,每一钱,水盏半, 
小 

卷第九大方脉杂医科
自汗
属性:x大蒜丸x 
治阴汗湿痒。 
上用在蒜不以多少,煨,剥去皮,烂研,同淡豆豉末搜丸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 
十丸 
x青蛾丸x 
治同上。每服五十丸,酒服大效。(方见虚损类。) 
x治阴汗湿痒方x 
炉甘石(一分) 真蚌粉(半分) 
为粉,扑敷。 
治阴汗不止方,小安肾丸用干旧酱煎汤,入盐少许吞下。(方见虚损类) 
x洗方x 
蛇床子酒浸炒,白矾,陈酱,煎水淋洗。 

卷第九大方脉杂医科
自汗
属性:x香苏散x 
治宿食留饮,聚积中脘,噫臭腐气,心腹疼痛,或脏腑飧泄。每服四钱,生姜、葱 
乌梅煎。(方见伤寒和解类。) 
x卢氏感应丸x 
建脾进食,消化宿滞,酒食饱后宜服。(方见诸积类。) 
x缩砂香附汤x 
治心 膨满,噫宿腐气,或时冷疼。(方见诸气类。) 
x谷神丸x 
消食,健脾益气,进美饮食。 
人参 缩砂 香附子(炒去毛) 三棱(煨) 莪术(煨) 青皮 陈皮 神曲(炒) 麦 
芽 
(炒) 
上为末,粳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米饮吞下,盐汤亦可。 
x红丸子x 
磨化宿食,止腹痛。(方见 疟类。) 
x三棱煎丸x 
治膨满、消食积气块、及伤食夹脐痛甚。(方见诸气类。) 

卷第九大方脉杂医科
自汗
属性:x总说∶x 
夫骨蒸、 、复连、尸疰、痨疰、虫疰、毒疰、热疰、冷疰、食疰、鬼疰、皆曰传 
尸者,以疰者注也,病自上注下,与前人相似,故曰疰。其变有二十二种,或三十六种,或 
九十九种。大略令人寒热,盗汗,梦与鬼交,遗泄白浊,发干而耸。或腹中有块,或脑后两 
边有小结核,连复数个,或聚或散,沉沉默默,咳嗽痰涎,或咯脓血如肺痿、肺痈状,或复 
下痢。羸瘦困乏,不自胜持,积月累年,以至于死。死后乃疰易傍人,乃至灭门是也。凡疾 
始觉精神不爽,气候不调,切须戒慎酒色,调节饮食,如或不然,妄信邪师,或言鬼祟,以 
致不起。慎之慎之。又云,男子传尸之病,心胸满闷,背膊疼痛,两目不明,四肢无力,虽 
欲寝卧,卧不得寐,脊膂急痛,膝胫酸疼,多卧少起,状如佯病。每至平旦,精神尚好,日 
午向后,四肢微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