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妇科-女科证治准绳 >

第8章

妇科-女科证治准绳-第8章

小说: 妇科-女科证治准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柴胡加山栀、川芎、丹皮治之,诸证悉退。月事不行而寒热者,详经闭门。 
x〔热入血室〕x 
x〔良〕x妇人伤寒伤风发热,经水适来,昼则安静,暮则谵语,有如疟状,此为热入血室。 
治者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宜服小柴胡汤。若脉迟身凉,当刺期门穴,下针病入五吸停针,良久,徐 
徐出针。凡针期门穴,必泻勿补。肥人二寸,瘦人寸半也。 
x〔薛〕x前证若因劳役,或怒气发热,适遇经行而患前证者,亦用小柴胡汤加生地黄 
治之。血虚,用四物加柴胡。若病既愈而热未已,或元气素弱,并用补中益气汤。脾气素郁,用 
济生归脾汤。血气素虚,用十全大补汤。 
许学士治一妇病伤寒发寒热,遇夜则如见鬼状,经六七日忽然昏塞,涎响如引锯,牙关紧急, 
瞑目不知人,病势危困。许视之曰∶得病之初,曾值月经来否?其家云∶经水方来,病作而经遂止, 
得一二日发寒热,昼虽静,夜则有鬼祟,从日昨不省人事。许曰∶此乃热入血室证。仲景云,妇人中 
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昼则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发作有时,此名热入血室。医者不晓, 
以刚剂与之,逐致胸膈不利,涎潮上脘,喘急息高,昏冒不知人。当先化其痰,后除其热。乃急以一呷 
散投之,两时顷,涎下得睡,省人事;次授以小柴胡汤加生地黄,三服而热除,不汗而自解矣。一 
妇人患热入血室证,医者不识,用补血调气药治之,数日遂成血结胸。或勤用前药,许公曰∶小 
柴胡已迟,不可行也。无已,刺期门穴斯可矣。予不能针,请善针者治之。如言而愈。或问∶热 
入血室,何为而成结胸也?许曰∶邪气传入经络,与正气相搏,上下流行,遇经水适来适断,邪气乘 
虚入于血室,血为邪所迫,上入肝经,肝受邪则谵语而见鬼,复入膻中,则血结于胸中矣。何以言之? 
妇人平居,水养木,血养肝。方未受孕,则下行之为月水,既孕则中蓄之以养胎,及已产则上壅之 
以为乳,皆血也。今邪逐血并归于肝经,聚于膻中,结于乳下,故手触之则痛,非药可及,故当刺 
期门也。 
虞恒德治一少妇,夏月行经得伤寒似疟,谵语狂乱,诸医皆以伤寒内热,投双解散、解 
毒汤服之,大汗如雨,反如风状,次以牛黄丸金石之药,愈投愈剧。一日延虞诊视,脉弦而大, 
伤在前,伤寒在后。今伤寒得汗虽已,内伤则尚存故也。因细问之,患者曰∶正行经时,因饮食后 
多汗,用冷水抹身,因得此证。方知冷水外闭其汗,内阻其血,邪热入室,经血未尽,血得邪热,乍 
静乍乱,寒热谵语,掉眩类风,须得玉烛散下之而愈。下后谵语已定,次以四物、小柴胡汤调理, 
五日热退身凉,其患遂瘳。 
《衍义》云∶一妇人温病已十二日,诊之其脉六七至而涩,寸稍大,尺稍小,发寒热, 
头赤口干,不了了,耳聋。问之,病数日经水乃行,此属少阳热入血室也,若治不对病, 
则必死。乃按其证与小柴胡汤服之,二日,又与小柴胡汤加官桂、干姜一日,寒热遂止。又 
云∶脐下急痛,又与抵当丸微利,脐下痛痊,身渐凉,脉渐匀,尚不了了,乃复与小柴胡 
汤。次日,但胸中热躁,口鼻干,又少与调胃承气汤,不得利。次日心下痛,又与大陷 
胸汤半服,利三行。次日虚烦不宁,时妄有所见,复狂言,虽知其尚有燥屎,以其极虚, 
不敢攻之,遂与竹叶汤去其烦热,其夜大便自通,至晚两次,中有燥屎数枚,而狂言虚 
烦尽解。但咳嗽唾沫,此肺虚也。若不治,恐乘虚而成肺痿,遂与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 
生姜,加干姜五味子汤,一日咳减,二日而病悉愈。以上皆用仲景方。 
薛立斋治一妇人经行,感冒风寒,日间安静,至夜谵语,用小柴胡加生地治之顿安。 
但内热头晕,用补中益气加蔓荆子而愈。后因恼怒,寒热谵语,胸胁胀痛,小便频数,月 
经先期,此是肝火血热妄行,用加味逍遥加生地黄而愈。一妇人因怒,寒热头痛谵语, 
日晡至夜益甚,而经暴至。盖肝藏血,此怒动火而血妄行,用加味逍遥散加生地黄治之, 
神思顿清。但食少体倦,月经未已。盖脾统血,此脾气虚,不能摄血,用补中益气治之, 
月经渐止。一妇人怀抱素郁,感冒经行谵语,服发散之剂不应,用寒凉降火,前证益 
甚,更加月经不止,肚腹作痛,呕吐不食,痰涎自出。此脾胃虚寒,用香砂六君,脾胃渐 
健,诸证渐退,又用归脾汤而全愈。 
x加味小柴胡汤x 治妇人伤风,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 
必结,致如疟状。 
柴胡(三钱) 半夏 黄芩(各二钱) 生地黄 人参(各一钱半) 甘草(半钱) 
作一服,水二盅,姜五片,枣二枚,煎一盅,不拘时服。 
x干姜柴胡汤x 治妇人伤寒,经脉方来,热入血室,寒热如疟,或狂言见鬼。 
柴胡(一钱) 桂枝(三分) 栝蒌根(五分) 牡蛎( ) 干姜(炮) 甘草(炒,各三分) 
上水煎服,汗出而愈。 
x海蛤散x 治妇人伤寒,血结胸膈,宜服此药,及针期门穴。 
海蛤 滑石( ,水飞) 甘草(各五钱) 芒硝(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用鸡子清调下。小肠通利,其结血自散。更用桂枝红花汤发其 
汗则愈。(方见。) 
x〔泄泻〕x 
汪石山治一妇经行,必泻三日然后行,诊其脉皆濡弱,此脾虚也。脾属血,属湿。经 
水将动,脾血先已流注血海,然后下流为经。脾血既亏,则虚而不能营运其湿。令作参苓 
白术散,每服二钱,一日米饮调下二三次,月余经行不泻矣。 一妇年逾四十,形长色脆, 
病经不调,右脉浮软而大,左脉虚软而小近驶,当时经前作泄。今年四月,感风咳嗽,用 
汤洗浴汗多,因泄一月。六月,复因洗浴,发疟六七次,疟虽止而神思不爽。至八月尽而 
经水过多,白带时下,泻泄,遂觉右脚疼痛。旧曾闪肭脚跟,今则假此延痛臀腿、腰胁、尻 
骨,颈项右边筋皆掣痛,或咳嗽一声,则腰眼痛如腰札,日轻夜重,叫号不已,幸痛稍 
止,饮食如常。今详月水过多,白带时下,日轻夜重,泻泄无时,亦属下多亡阴,宜作血 
虚论治,服四物止痛之剂益甚。九月,汪复诊视,始悟此病乃合仲景所谓阳生则阴长之 
法矣。夫经水多,白带下,常泄泻,皆由阳虚陷下而然,命曰阳脱是也。日轻夜重,盖 
日阳旺而得健运之职,故血亦无凝滞之患,而日故轻也。夜则阴旺而阳不得其任,失其健 
运之常,血亦随滞,故夜重也。遂以参、术助阳之药,煎服五七帖,痛减。此亦病证之 
变,治法殊常,故记之。 
x〔月水不断〕x 
妇人月水不断,淋沥无时,或因劳损气血而伤冲任,或因经行而合阴阳,皆令气虚 
不能摄血。若时止时行,腹痛脉沉细,此寒热邪气客于胞中,非因虚弱也。 
x〔薛〕x前证若郁结伤脾,用归脾汤。恚怒伤肝,逍遥散。肝火妄动,加味四物汤。脾 
气虚弱,六君子汤。元气下陷,补中益气汤。热伤元气,前汤加五味、麦门、炒黑黄柏。 
儒者钱思习子室,年三十余无嗣,月经淋沥无期,夫妇异处几年矣。思习欲为娶外家,以 
谋诸余。余谓此郁怒伤肝,脾虚火动,而血不归经。乃肝不能藏,脾不能摄也。当清肝 
火、补脾气,遂与加味归脾、逍遥二药四剂,送至其家,仍告其姑曰∶服此病自愈,而当 
受胎,外家可无娶也。果病愈,次年生子。 
一妇人性急,每怒非太阳、耳、项、喉、齿、胸乳作痛,则胸满吞酸,吐泻少食,经行不 
止。此皆肝火之证,肝自病则外证见,土受克则内证作。余先以四物加白术、茯苓、柴 
胡、炒栀、炒龙胆,清肝养血。次用四君子加柴胡、芍药、神曲、吴茱萸、炒黄连,以 
培土制肝,渐愈。惟月经不止,是血分有热,脾气尚虚,以逍遥散倍用白术、茯苓、陈皮, 
又以补中益气加酒炒芍药,兼服而安。一妇人多怒,经行旬余方止,后淋沥无期,肌 
体倦瘦,口干内热,盗汗如洗,日晡热甚。皆由肝脾亏损,无以生发元气,用参、 、归、 
术、茯神、远志、枣仁、麦门、五味、丹皮、龙眼肉、炙草、柴胡、升麻治之,获痊。 
一妇人怀抱不舒,腹胀少寐,饮食素少,痰涎上涌,月经频数。余曰∶脾统血而主涎,此 
郁闷伤脾,不能摄血归源耳。用补中益气、济生归脾而愈。 
x胶艾汤x 治劳伤血气,冲任虚损,月水过多,淋沥不断。 
阿胶(炒) 川芎 甘草(炙,各二两) 当归 艾叶(炒,各三两) 熟地黄 
白芍药(各四两) 
上 咀,每服半两,水煎。一方有黄 。 
x续断丸x (《大全》)治月水不断,口干心烦,四肢羸乏,饮食减少。 
川续断 当归 乌贼骨 黄 牛角 (烧) 五味子 甘草 龙骨( 研) 赤石脂 
熟地黄(各一两) 地榆(半两) 艾叶 附子 干姜 川芎(各七钱半) 
上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 
x禹余粮丸x 治久冷,月水不断,面黄肌瘦,虚烦减食。 
禹余粮(二两) 鹿角胶(七钱半,粉炒) 紫石英 续断 赤石脂 熟地黄 川芎(各一两) 
干姜 黄 艾叶 柏叶(炒) 当归(炒) 人参 白茯苓(各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x牡蛎丸x 治血海虚损,月水不断。 
牡蛎粉 赤石脂 代赭石(各一两) 阿胶 川芎 当归 鹿茸 续断 干姜(各三两) 
甘草(二钱半) 
上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 
x经验方x 治经血不止。 
黄芩(五分) 当归 柏叶 蒲黄(各四分) 生姜(二分) 艾叶(一分) 生地黄(二十四分) 
伏龙肝(十二分) 
上 咀,用水二升,煎取八合,分二服。 
又经血不止,诗云∶妇人经血久淋漓,旧蕊莲蓬烧作灰,热酒一杯调八字,自然安乐 
更无疑。 
又方 莲蓬壳 拒霜花(二味等分) 
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下。 
x伏龙肝散x (《和剂》)治血气劳伤,冲任脉虚,经血非时注下,或如豆汁,或成血片,或 
五色相亲,脐腹冷痛,月经不止。 
伏龙肝 麦门冬(去心) 赤石脂(各一钱) 熟地黄 艾叶(炒,各一钱半) 当归(去芦,炒) 
川芎(各二钱半) 肉桂(去粗皮) 干姜(炮) 甘草(各半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红枣二枚,煎至一盅,食前服。 
x固经丸x 治经水过多不止,乃阴虚挟热所致,法当补阴清热。 
黄柏(三两) 龟板(炙,四两) 黄芩(二两) 白芍药(三两) 樗根皮(一两半) 香附子(童便制,一 
两半) 
上为细末,酒糊丸梧子大,每以空心食前白汤下五、七十丸。 
x〔月水不利〕x 
x〔良〕x妇人月水不利者,由劳伤气血,体虚而风冷客于胞内,伤于冲任之脉故也。若 
寸脉弦,关脉沉,是肝病也,兼主腹痛,孔窍生疮。尺脉滑,血气实,经络不利,或尺 
脉绝不至,兼主小腹引腰痛,气攻胸隔也。 
x〔薛〕x前证属肝胆二经,盖肝胆相为表里,多因恚怒所伤。若本经风热,用补肝散。 
(方见胁痛门。)血虚用四物加酸枣仁,若肾水不足用六味丸,若患诸疮疡,治见后。 
x牛膝散x 治月水不利,脐腹作痛,或小腹引腰,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