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普通心理学合订本 >

第41章

普通心理学合订本-第41章

小说: 普通心理学合订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种假说认为改变发生在神经细胞的突触上,由于突触梢球的生长,使细胞间突触的接触更为紧密;或由于突触内的生理的、生物化学的变化使得相邻的突触更容易互相影响。

    另一种假说认为变化主要发生在细胞体内。

    细胞体内的生理的、生物化学的变化,改变了细胞的机能状态,使得细胞间的互相影响更加容易。

    至于细胞体内的变化是什么?

    有人认为是核糖核酸的变化,它们的迅速形成和数量的改变。

    至于核糖核酸的变化如何形成持久性的痕迹,影响神经冲动的模式以至记忆的内容,还都是没有解决的问题。

    从神经组织的活动来看,一种经验(感知、思惟、动作等)发生的时候,总有部分的神经细胞在活动,在客观刺激作用或动作停止后,神经细胞的活动状态还继续一个短暂时期,这从电生理学的研究中可以找到很多的证据。瞬时记忆可能就是由于神经细胞活动状态的继续。至于神经细胞何以能在刺激作用停止后继续活动,极短时间的继续活动可能是由于惰性关系,稍长时间的继续活动可能是由于细胞间反响回路的联系,即部分细胞间彼此循环的影响。

    较长时间的记忆,可能涉及的神经组织更为复杂,范围更为扩大。许多实验研究证明,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可能涉及范围不完全相同的神经组织。

    例如有人用墨鱼做过实验。

    使墨鱼学习不攻击带白色标志的小蟹,攻击时予以电击。正常的墨鱼很快就可以学会。把墨鱼的脑神经节的腹部去掉,如

 269

    ·462·普通心理学

    两小时试验一次,它永远不能学会;但如改为五分钟试验一次,它又很快可以学会。这表明去掉脑神经节的腹部,影响较长时的记忆而不影响短时的记忆。有些脑病伤的人特别是某些部位(如颞叶中海马区)受伤的人,短时的记忆常受影响,而利用旧经验解决问题或执行熟练技能操作,并不受影响。许多病理观察材料证明,人的颞叶和长期记忆也有密切的关系。用电刺激颞叶往往能引起早年经验的回忆,这称为“诱发回忆”。脑电波的研究也表明长期记忆与颞叶的活动有关。一种可能的情况是瞬时和短时记忆涉及的神经组织范围较狭,而长期记忆涉及的神经组织范围较大。由于涉及了较大范围的神经组织,联系的范围也就随之扩大,经验在记忆中的各种变化也就容易发生了。

    二 记忆内容的变化

    记忆是经验的保持,但是这种保持不能理解为象在保险柜或冷藏库中那样的保存,经验在记忆中还是发展变化的。

    几个人同读一份材料,如《水浒传》上的三打祝家庄,要求每人尽量记得全面、准确。过了一定时期,要大家复述。各人的复述都不会完全相同,大同之中会有许多差异。这些差异既有量的差异,也有质的差异。

    在讨论回忆与定向时已经谈到,回忆受任务、认识活动趋向等的影响,致使回忆出来的和识记的材料会有一定差异。

    许多人曾用识记后根据回忆画出原图的方法研究图形的记忆,结果表明根据回忆画出的图形和原来识记的总有一些差异。图形越复杂,间隔时间越久,重复次数越多,变化越大。

 270

    普通心理学·562·

    无论根据回忆画出的图形还是再认时误认的图形,和识记的图形比较,表现出来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各类:(一)简略、概括。原来图形中的有些细节,特别是不甚重要的细节趋于消失,重画的或误认的图形和识记的图形比较,一般更为简略、概括。

    (二)完整、合理。重画的图形,常较识记的图形更为完整、均衡,更为合理,更有意义。再认图形时也有选择这样图形的趋向。

    (三)详细、具体。和简略概括的趋向相反,在有的重画的图画中增添了识记图形中所没有的细节,使图形更为详细,更接近具体事物。

    再认图形时,也有时表现同样的趋向。

    (四)夸张、突出。和完整合理的趋向相反,在重画的图形中或再认时误认的图形中,可能把原来识记的图形的某些特点突出、夸大,使它更具有特色。

    对语文材料特别是情节复杂的描述文字的记忆,隔一定时间以后,根据回忆复述,往往表现同样的趋向。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记忆中的映象受了新旧经验的影响,又形成了新联系,使记忆中的经验的某部分占了优势,得以突出起来;也可能是由于在记忆中发生了泛化,记忆的内容就更加概括简略了。

    经验在记忆中发生的量的变化,最显著的是遗忘,即记忆的内容随着时间间隔的延长而越来越少。但短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也有例外的情况,即所谓记忆恢复现象。有人在实验中要儿童受试者识记诗歌、故事,学习终了时检查记忆情况,过了一天或两天再检查一次,结果发现许多儿童过了一两天后记忆诗歌和故事的内容比识记后还要多。许多人重复做了这类的实验,得到同样的结果。证明儿童过了一两天

 271

    ·662·普通心理学

    的记忆成绩有时比学习后立刻的记忆成绩好。这是记忆的恢复或增长,它不是由于在间隔时间内复习或学习其它材料所致(这些在实验中加以控制了)。记忆恢复的现象,儿童比成人较为普遍。学习较难的材料比学习容易的材料,学习程度较低比学习纯熟,更易看到。一般认为,识记恢复现象所以发生是由于在识记时有积累的抑制,影响识记后的记忆成绩,过了一定时间,抑制解除,记忆成绩可能增高。也可能由于记忆在识记之后需要有一段巩固发展的过程,以致在识记后某一时间间隔内记忆成绩最好。

    三 遗忘和遗忘曲线

    对于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回忆,称为遗忘;不能回忆的有时还可能认知,既不能回忆又不能认知,一般称为完全遗忘,虽然以前学习的影响还可能表现在重学或其它方面。

    艾宾浩斯首先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他把实验室实验方法引进学习、记忆和遗忘的研究。他详尽地研究了学习、记忆和学习材料的性质、组织、数量等条件的关系,以及学习巩固程度、学习后时间间隔对记忆和遗忘的影响等问题。为了使学习和记忆尽量少受旧有的和日常工作经验的影响,他应用了无意义音节作为学习、记忆的材料。他以自己做受试者,把识记材料学到恰能成诵,过了一定时间间隔,再行重学,以重学时节约的诵读时间或次数,作为记忆的指标。

    他一般以10—36个音节,作为一个字表,在七、八年间先后学了几千个字表。他的研究成果《记忆》发表于1885年。表14所载是他的实验结果的一例。

    利用表内材料可以划成一条

 272

    普通心理学·762·

    曲线,一般称为遗忘曲线。

    这个曲线的形式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在识记后短时期内遗忘较多,在过了较长时间间隔后,记忆保持的份量较少了,遗忘的发展也较慢了。这和前面谈到复习的作用时所述尤斯特的规律是一致的,即新近形成的联系比历时较久的联系容易遗忘。

    表14不同时间间隔后的记忆成绩(艾宾浩斯)

    时 间 间 隔重学节省诵读时间百分数

    20分钟58.2

    1小时44.2

    8小时35.8

    1日33.7

    2日27.8

    6日25.4

    31日21.1

    艾宾浩斯的研究对记忆心理学的影响很大。

    在他以后,许多人做了类似的实验,也都大体上证实了艾宾浩斯的结果。

    以后的研究证明,识记后遗忘的发展(即遗忘曲线的形式和一定时间间隔内遗忘的数量)

    ,是受许多因素制约的。

    首先,识记材料的性质,对于保持的情况或遗忘的进展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说来,熟练的动作,遗忘得最慢;记熟了的形象材料,也比较容易长久记忆;有意义的语文材料,特别是诗歌,比无意义的材料,遗忘要慢得多。如果学习的程

 273

    ·862·普通心理学

    度相等(例如动作刚刚会正确地做一次,语文材料恰能成诵)。

    材料的数量越大,一般刚识记后遗忘也较多。所以大量的有意义的语文材料的遗忘曲线也跟无意义材料的接近。而无意义的材料,如学习的程度相同,在一定范围内数量较大的记忆的情况可能较好,如艾宾浩斯就有下列实验结果(表15)。

    表15材料数量对记忆的影响

    无意义音节数成诵所需诵读次数24小时后重学节省百分数

    1216.533.3

    244448.9

    365558.2

    数量大的材料,记忆成绩较好,可能是由于达到同一学习巩固程度(如刚能成诵)

    ,在数量大的材料中,有相对地较大的部分实际有了过度的学习,即超过了恰能成诵的程度。

    学习程度也是影响遗忘的一种因素。在我国心理学者的一个实验中,受试者对不同的无意义音节字表经过不同程度的学习,以恰能成诵所需的诵读次数为100%,结果(表16)表明:学习的程度越高,在4小时后回忆出的百分数也越大。有人用单字和笔画迷津实验也得到类似的结果。学习程度为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超过150%时,效果并不随之再有显著的增长。

 274

    普通心理学·962·

    表16学习程度对记忆的影响

    学  习  程  度4小时回忆出的百分数

    150%81.9

    100%64.8

    66%65.8

    33%42.7

    学习方法对于遗忘的进程也有影响。

    许多实验结果表明:用分配复习的方法识记诗文、无意义音乐、乐谱等,比用集中复习的方法识记这些材料,遗忘较慢。这也可以由尤斯特所总结的规律中找到说明:分配复习比集中复习占用较长的时间间隔,因之在分配复习中形成的联系一般可能比集中复习中所形成的历时较久,也就可能经过同样时间后损失较少了。

    识记时的情况也影响遗忘的进程。有人在实验中让受试者学习四个无意义音节表,然后分析每个字表的遗忘情况。

    结果第一个字表(即首先学习的)遗忘最少,第二个次之,第三个又次之,第四个遗忘最多。第一个字表的遗忘曲线接近动作或有意义的语文材料的曲线,第四个字表的曲线是典型的艾宾浩斯式的曲线。研究者认为艾宾浩斯和其它研究者所以得到艾宾浩斯式的遗忘曲线,主要由于受试者识记的材料太多,产生了相当严重的干扰所致。

    前节说过,用不同的指标检查记忆,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也可能得到不同的遗忘曲线。在我国心理学者进行的一

 275

    ·072·普通心理学

    个实验中,用回忆、预期回忆、重学、重组材料、再认等五种方法测量受试者识记无意义音节后的记忆成绩。其它的研究也大都得到相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