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时空之外 >

第3章

时空之外-第3章

小说: 时空之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赛斯说每个人在轮回的每一“生”中,都是自己选择时间与地点的。
  进步的算法实以困难之解决与未解决为计量。进步与时间全然无关,却关系心灵与精神之焦点。每出戏都完全不同,所以你认为今生是前生之果,或是因为前生做坏事,今生遭罚,都不正确。多世之生命其实发生於同时。
  我们一提到“果”这个字,人们立刻联想到因果关系:先有因,再有果,这只是曲解的一个小例子而已。“言语思想”的结果造成观念的扭曲,使得思想永远被看成是单线性的导向发展。
  意识既是处於一种蕴变的状态之中,我说的这个多重空间性的“我”便不是一个已经完成的心理结构,它也是存在於一种蕴变的状态之中。
  所以演这种戏的意义是在你们自己的内心中。在好好演戏的只是你们的“意识部分”而已,它把注意力全副放在戏的架构上。
  把戏演好--
  生命的目的其实就在你们眼前,就在你们那意识自我的表层之下,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线索与暗示。事实上你们那整个多重空间性“大我”的知识就在你们身边,垂手可得。当你们知道获得这个知识并不困难之後,你们可以用这个知识去加速--这是人世用语--解决各种困难,去面对自己设立的各种挑战,并且开拓创作的新领域,使整出戏或整个制作更充实。
  因此你们应该尽量把自己对多重空间的知识及领悟灌输到“意识的自我”中,这样不仅你们能把戏演得更好,还能使你们在整个范畴中注入新能力、新了解及新创造力。
  这些不同时空中“我”的片段有一个特定的总目标。由於意识的本性使然,它总是尽可能的在各种世界中寻求表达自己的方式--由它自己创造出新层次的了解及新的表达方式。这样做的结果是它创造出所有的生命,所以生命总是处於一种蕴变的状态。
  当你们想到转世时,你们认为它是一系列的进展,但其实这些生生世世是生自本然的“我”,而非由什麽外来媒体所引触而生。这些生生世世是由於意识的向外开放,以及意识尽所能的以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时,所带来的一种实质发展,这些发展并非仅限於三度空间的一生一世之中,更不只限於三度空间的世界中。
  於是你们的意识用许多形态来表现自己,而这些形态与形态间无须相像,甚至不必像毛虫与蝴蝶之间尚有脉络可循。灵魂或是全我有完全表达的自由,它改变了环境与生存的形态来配合它所要表达的方式,就像改变舞台布置、布景一样,每一次布置都带来了新的发展。
  灵魂或全我是一种十分个人性的精神能量形态,它形成你们现在的身体,是推动肉体生存下去的力量,也是你们赖以生存的源头。意识绝不静止,它永远在寻找更进一步的创造。
  你们与所爱的人及所恨的人相处在一起,但是你们将会学会怎麽去放开、化解仇恨,你们甚至能运用仇恨的力量将之转换成更高、更善的情操,最後将之转化为爱。
  你们物质环境的布景,一些美丽的装饰,那些你们所熟知的物质外观,全都是伪装,所以我把你们的世界也称为一种伪装,虽然这些伪装是由宇宙的活力所组合成的。山石大地是一种活的伪装,它们是一些你们无法感觉到的细微意识共同形成的复杂错综之心灵蛛网,组成它们的原子和分子皆有自己的意识,就像你们体内的原子和分子一样。
  运用自己的内在感官--
  你们能办得到运用自己的内在感官去认知存在於你们这场戏及所扮演的角色之外的世界。为了要做到这件事,你们当然必须暂时将你们的注意力自五花八门的世间事物上转移--关掉肉体感官的感觉,把注意力放到原先你们所忽略掉的内我认知上。
  这个做法很简单,而效果也很显着。肉体感官对内在感官而言,基本上来说可以说是人造的,就像眼镜和助听器之於肉体一般。所以内在感官很少在意识完全清楚的情况下被运用。
  所有的生命都有由意识所造成的内在感官,经由这些内在感官的作用,各种沟通得以保持,而一般情形下自我知之甚微。
  你们真正的环境中是没有时空的;在其中也不需要语言,因为沟通、了解是即时就完成的;你们造成了你们所叁与的每一生世界。
  内在感官使你们感受物质以外的天地,我要求诸位暂时放下你们饰演的角色,试试我说的简单练习方法。
  现在,假装你是站在一个打了灯光的舞台上,这个舞台便是你现在所处的房间,你把眼睛闭上,假装灯熄掉了,布景也被搬走了,你独自一个人在那儿。到处是黑黑的,安静不要出声。开始尽可能生动的想像内在感官的存在,接着想像它们向你的肉体感官发出讯息,你心中不要想任何事情,也不要焦虑,尽量放松接收消息。耳朵轻轻的听听,不是听物质环境的声音而是听内在感官传来的声音。也许会有一些影像开始出现,你要像肉眼见物一般生动的接受这些影像。假装有一个内在世界存在,在你学着运用这些内在的感官去了解感觉它时,它会向你展现。假装你这生对此内在世界而言一直是盲的,但是渐渐的你能在这个世界中看到东西。请不要用你最初看到的零碎不连贯的影像来评判整个内在世界,也不要用你最初听到的声音来评判整个内在世界,因为你运用内在感官的能力还不够完善。在睡前或是休息时做几分钟这样的练习,你也可以在不花精神的日常家务中作此练习。这便是学习将焦点放在新层次知觉的方法,如同在陌生环境中,脑中会印下一些快照一样。记住你只是感觉到一些快照而已,就这样接受它们,在这个阶段还不要想以此来做全面性的评判与诠释。每天练习十分钟就足够了。
  我不断在强调我们每一个人都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环境,因为我要各位明白你们自己必须对你们自己的生命及环境负责。
  如果你们不相信这一点,那麽你们便是受到限制的人;而你们的环境所代表的也只是物质世界知识与经验的总合。如果你们一直相信环境是客观因素造成的,你们与之无关,那麽你们就会对於大多数的事物感到无力改变,无力超越,也想不出其他还有什麽改变方法。我以後会教你们许多大幅度改变环境,令之成为美善的方法。
  转世因果--
  我也曾用环境的角度谈及转世,因为许多思想派别过分重视转世的因果影响,而解释今生的遭遇为前生种因之果;如果你们认为一切自有老天来安排,轮不到自己来控制环境,你们就会觉得相当无能力去应付目前的物质世界,既无法去改变你们的环境,也无能去影响及改变你们的世界。
  对这种抑制的解释若从长远的角度看来无关紧要,因为理由会随着时间及文化的改变而改变。你们并没有犯原罪而必须受罚,也不会因孩童时代的事件而受罪,更不会由於前生的经验而尝到苦果。你们的生命可以比你们想像的要更不具使命感。你们在该发挥时,可能并没有尽力去发挥,但是你们的心灵并不受原罪、也不受弗洛伊德理论中儿童时期的後遗症、或前生的阴影笼罩。我在此再多解释一下前生的影响:前生只不过就像任何其他影响了你的经验一样的影响着你而已。时间并不是关闭的,而是开放的。一个生命并不会被“过去”所淹埋,也不会和现在与未来的自我脱节。
  我前面解释过,这些生生世世及戏剧是同时发生的,创造与意识绝不循线性发展。你们在每一生中都自选及创造你们自己的布景或环境;此生你们自选案母,自己安排童年以获取经历。剧本是你们自己写的。
  我希望你们看完这本书之後能了解你们自己的意识不灭,那些目前看起来稳实的物质环境及宇宙却并不永久。
  第五章--思想如何形成物质--调和点
  思想形成的过程--
  事物是代表实相的符号,它们也像文字一样传递实相的意义。文字本身不是思想,事物本身也不是讯息。文字是表达的方式,物质事物也只是表达的另一媒体。你们习惯於直接用话来表达自己,你们可以听到自己在说话,感觉自己的喉咙肌肉在动,而且你们注意一下,会发现在你们说话时身体内有许多反应。
  物质事物是另一种表达方式的结果,它们就跟文字语言一样也是你们创造出来的,我此处指的不是你们光用手或经由某种制造过程就可以把物质事物制造出来,我的意思是:你们是人类进化过程的自然 产品,就像文字一样。请细察一下你们说话的过程,你们听到了自己说的话,也知道话说得恰当与否,但是即使这些话多少与你们所表达的感觉相当接近,它们不等於是你们的感觉,你们所想的与所表达的必然有一段差距。
  在你们开始讲一段话而尚不知如何结束这句话的时候,你们仔细去想一想一句话如何开始、如何结束的过程?或者去想一想你们如何组成文字?这时你们会发现自己对语言的熟悉感开始消失。你们并不明白自己如何操纵与掌握文字,如何在成堆的符号中精确的挑选出足以表达特定思想的文字,所以就这个情形来看,你们根本不明白你们自己是如何思想的。
  你们是如何将本页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思想而储备、甚而转变成你们自己的思想的?这个过程你们并不明白。既然你们在意识层面上对平常说话转换的过程所知极少,当然你们对自己在做的其他更复杂的转换过程就更不知道了。例如,你们不断的在创造你们的物质环境以做为一种交通与表达的方式,便是这种复杂的过程之一。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明白物质事物的真正本质,只有在体会到思想与希望不断的在转换成物质事件之後,你们才能明白你们是真正超越环境,时间及命运的。
  意识转化物质的过程--
  其他种意识的生命混住於与你们世界相同的“空间”之中,他们感觉不到你们的物质事物,因为他们伪装系统的结构与你们的不同。你们感觉不到他们,一般说来他们也感觉不到你们。不过这只是一般性的说法,因为你们的生存空间在许多点的确会 “重合”。这些点你们可以称之为“双重空间”,其中含藏着极大的潜在能量,这些 “调和点”的确是空间重叠的地方。有几处主要的“调和点”,其中在数理上确有不可思议的能量;次要的“调和点”则数目很多。
  有四个绝对的调和点贯穿所有空间,这几个调和点是能量流通的孔道,也是世界与世界间无形的通路,更是一个“变压带”,供应你们继续创造的能量。你们的空间有许多“次调和点”。你们以後会知道,这些点非常重要,能使你们将思想及情感转化为物质事物。当思想或情感到达相当强度时,便自动会吸引这些次调和点中的能量,将此一思想或情感充分充电,并予以放大--非指尺寸的放大--这些点会对你们称之为时间及空间的东西造成冲击,所以在时空中有些点--这也是你们的说法--因为气旺而较其他地方更有助益,在那儿思想及物质都能得到高度充电,以实际角度来说,就是建筑物能保存得很久,而附着於物质形象上的精神力量也能久存,比如说金字塔便是一个例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