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农药植保基础知识txt >

第13章

农药植保基础知识txt-第13章

小说: 农药植保基础知识txt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八十年代又有所回升,至今仍有局部地区严重发生。

一  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是世界上记载最早的病害,有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三种,是我国小麦上发生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类病害。1950年和1964年锈病在全国大流行,损失小麦分别为60亿公斤和30亿公斤。三种锈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以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和严重。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西北、西南、华北和淮北等地的冬麦区和西北的春麦区;小麦秆锈病主要发生在东北、内蒙古、西北、西南的春麦区以及江淮和东南沿海的冬麦区;小麦叶锈病过去主要发生在西南,近年来,在华北、西北、东北各地也渐趋严重。
小麦发生锈病后,植株体内的养分被大量掠夺,叶绿素受到破坏,光合作用面积减小,大量孢子堆突破麦叶、麦秆表皮,使蒸腾量增加,失水严重,影响灌浆,因而籽粒秕瘦,蛋白质含量减少,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如锈病发生得早,对麦根、麦叶的正常生长都有极大影响,条锈能减产73%~85%,叶锈为49%~67%,秆锈为74%~84%。产量损失除与发生迟早,轻重有关外,还因品种抗性、气候和栽培等条件而异。

(一)症状
由于三种锈病症状的共同特点是被害处产生铁锈色疱状夏孢子堆而病名,后期病部还产生黑色的冬孢子堆。三种锈病可根据其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的大小、形状、颜色、排列和表皮开列情况不同来区分。
1。 小麦条锈病
夏孢子堆最小,长椭圆形,鲜黄色,在成株上沿叶脉纵向排列成行,呈虚线状。在幼苗叶片上不成行,呈多层轮状排列,冬孢子堆短线状,扁平,常数个聚合,埋伏在表皮内,成熟时不开裂。
2。 小麦秆锈病
夏孢子堆在三种中最大,深褐色,不规则散生,成熟后表皮大片开裂并向外翻,散出夏孢子,后期在夏孢子堆附近形成黑色的冬孢子堆,成熟后表皮破裂,散出黑色冬孢子。
3。 小麦叶锈病
夏孢子堆近圆形,不规则散生,很少愈合,多数不穿透叶片,成熟后表皮开裂一圈散出夏孢子。 后期在叶鞘或叶背上可产生圆形至长椭圆形、扁平的冬孢子堆,成熟时表皮不开裂。
三种锈病症状特点的比较见表。
小麦三种锈病的症状区别
区别点 条锈病 叶锈病 秆锈病

危害部位 叶片为主,也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 夏孢子堆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鞘和茎秆上很少见,冬孢子堆主要产生于叶背面及叶鞘上 茎秆、叶鞘、叶片为主,也危害穗部



夏孢子堆 相对大小 最小 居中 最大
形    状 狭小到长椭圆形 圆形至长椭圆形 长椭圆形只至长方形
颜    色 鲜黄 枯黄 褐色


排    列 成株上排列成行,虚线状,幼苗叶片上不成行,而以侵入点为中心呈多重轮状排列

散乱无规则

散乱无规则
表皮开裂程    度 表皮开裂不明显 表皮开裂一圈 表皮大片开裂,常呈窗户状向两侧翻卷

冬孢子堆 相对大小 小 小 较大
形    状 狭长形 圆形至长椭圆形 长椭圆形至狭长形
颜    色 黑 黑 黑
排    列 基本成行 散生、叶鞘上略成行 散乱无规则
表 皮 开裂 情 况 不破裂 不破裂 破裂、表皮卷起
小麦三种锈病的症状特点是进行田间诊断的主要依据,但在田间苗期发病严重时,小麦叶锈病和条锈病的症状有时容易混淆,难以区别。此时可将夏孢子堆带回室内,滴加一滴浓盐酸,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夏孢子的原生质收缩成数个小团的是条锈病,原生质在孢子中央收缩成一大团的是叶锈病。
(二)病原菌
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为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小麦秆锈病的病原菌为禾柄锈菌小麦变种(Puccinia graminis var。 tritici),小麦叶锈病的病原菌为隐匿柄锈菌小麦变种(Puccinia recondite var。 tritici),都属于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病菌可产生五种孢子,并且是转主寄生的。五种孢子是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其中担孢子只能侵染转主寄主,并在其上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侵染小麦,我国的转主寄主在锈病流行中不起什么作用。三种锈菌的夏孢子和冬孢子的特点见表。
三种锈菌的夏孢子和冬孢子的特点
比较性状 冬锈菌 叶锈菌 秆锈菌

夏孢子 形状 球形 球形 椭圆形
颜色 鲜黄 红褐 深褐
发芽孔 6~16个,散生 7~10个,散生 4个,围绕赤道
浓盐酸处理反应 数个小团,大小不一 在孢子中形成一个大团
冬孢子 形状 顶端扁平 顶端扁平 顶端原形或较尖,壁厚
柄的长短 中等长短 极短 最长
小麦锈菌均为专性寄生菌,同一锈菌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生理小种,它们在形态上无差别,但对某些品种的致病力有显著不同。各地区锈菌的生理小种组成可能不同,并且可随着品种和年代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三)侵染循环
植物病害中的侵染循环与病菌的生活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有联系。小麦锈菌是转主寄生菌,需经过两种不同的寄主方能完成其生活史。在我国,三种锈病的侵染循环实际上都是由锈菌夏孢子连续侵染小麦来完成的。
由于三种锈病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差异很大,我国各地区的气候地理差异悬殊,三种锈菌的越冬越夏较复杂。
1。 条锈菌
病菌较耐低温,可以在冬小麦上越冬,翌春在进行扩大侵染,但病菌不耐较高温度,旬平均气温超过22~23℃时,病菌基本不能越夏,只有那些被风传到高寒麦区的夏孢子才能在该地继续逐代传染,度过夏季。我国小麦条锈菌的主要越夏地区是甘肃的陇南、陇东,青海东部,四川西北,云南中部,华北北部及新疆的部分地区,尤以前两者最为重要。
2。 叶锈菌
在冬小麦地上部分不冻死的地区,叶锈菌都可以菌丝越冬,夏孢子极少部分也可以越冬。东北和内蒙古冬季田间没有小麦,叶锈菌夏孢子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全部冻死,翌年发病依靠外地菌源。但经证明,当地的冰草、碱草和无芒雀麦上的叶锈菌可以侵染小麦,并能以夏孢子在冰草上越冬,作为翌年小麦叶锈病发生的菌源之一。
叶锈病在华北、西北、西南、中南等地小麦苗上都有发生,越夏后成为当地秋苗感病的主要病菌来源。
3。 秆锈病
秆锈病能耐较高温度,但不耐低温,不能在北方春麦区越冬。福建、广东沿海地区和云南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在6℃以上,最高在14℃以上,小麦可持续生长,秆锈菌也能逐代侵染。东北和内蒙古春麦区没有当地越冬菌源,都是外来菌源,所以都在后期才发病。

(四)影响发病和流行的因素
1。 孢子萌发、侵入的条件
三种小麦锈菌夏孢子的萌发和侵入都要求有水滴或水膜存在。如无水滴或水膜,即使相对湿度达到90%~100%,也很少萌发或不萌发。因此,结露、多雾、蒙蒙细雨的情况下,锈病容易发生。三种锈菌夏孢子萌发侵入、发展的温湿度条件如下:条锈菌夏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5~12℃;低至0℃仍能萌发,侵入最适温度为9~12℃,叶锈菌发展最快的温度是15~20℃;秆锈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8℃,潜育的最适温度为20℃。锈菌夏孢子萌发阶段不需要光照,而侵入后需要,弱光条件下潜育期比强光条件可延长一倍。
2。 影响流行的因素
(1)寄主品种  长期、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容易引起正理小种变化而使抗病品种丧失抗性。
(2)病菌的生理小种  长期、大面积使用单一品种或抗原相同的品种往往通过这个品种的选择和繁殖,使某个生理小种的菌量逐年成为优势小种而导致病害流行。
(3)气象条件  它可以影响锈菌的存活量,生长发育和繁殖速度,又可影响品种抗锈性的正常表现,影响侵染过程和大区流行。在感病寄主和病原经常具备的情况下,气象条件就成为小麦锈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五)防治
1。 引入、选育和合理推广抗锈、耐锈品种
广泛引用世界各国的小麦种质资源非常重要。许多国外品种,除供杂交亲本外,有些可直接利用。如南大2419、阿勃、阿夫、洛夫林10号等曾在一些麦区普遍推广种植,发挥了很大作用。多数从国外引入的品种是通过和其它品种或品系杂交育成新抗锈品种来抗病的。
2。 搞好品种的合理布局
(1)搭配种植含有不同抗原的品种,防止品种单一化。
(3) 抗锈品种不足时,优先把它们安排在易发病地带。

二  麦类病毒病
麦类作物上作物的病毒病有57种,在我国小麦上主要有小麦黄矮病、丛矮病、土传病毒病、红矮病、线条花叶病等,前两者分布较广,而且在大麦上危害也相当严重。小麦丛矮病在内蒙古的呼伦贝尔盟发生普遍,曾因该病致使麦田毁种和改种。在黑龙江省的大田生产中,该病也有扩大和上升的趋势,各科研育种单位的试验田发生更为普遍。下面着重介绍小麦丛矮病。

(一)症状
小麦丛矮病在小麦的全生育期均可发病,但得病愈早减产愈重。三叶期的症状是从叶基部开始出现一至两条黄白色条纹,逐渐向叶尖扩展,植株严重矮缩,分蘖增多,而且多数未抽穗即死亡,分蘖期感病的多数能抽穗,拔节期感病的植株矮化不明显,上部新生叶片有黄白色条纹,有的高度正常,只在心叶及其下2~3片叶上有断续的细条纹。虽然正常抽穗,但粒数减少,籽粒秕。孕穗期感病的植株症状不明显。拔节期感病症状表现轻微的病株,随着植株后期生长及温度升高(一般在6月末7月初,白天温度超过30℃)常常出现隐症现象。田间分蘖增生情况和播种密度相关,早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分蘖期后感染的小麦植株分蘖增生现象不明显。

(二)病原
小麦丛矮病的病原是一种借灰飞虱传播的病毒——北方禾谷花叶病毒(Northern cereal mosaic virus)。病毒粒两端钝圆形呈弹状,在病组织里的粒体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在细胞核的周围也有,成熟病叶的细胞核中也可发现大量粒体。
北方禾谷花叶病毒的寄主范围较广,能浸染62中禾本科植物和杂草,主要有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糜子、谷子、野燕麦、雀麦、早熟禾、狗尾草、马唐、野稗等,它们也是灰飞虱的寄主。该病毒不能侵染玉米、高粱和水稻。
北方禾谷花叶病毒与灰飞虱有一种持久性关系。病毒进入灰飞虱的胃肠后,通过血淋巴到脂肪层,进行一定的增殖后才能传毒,也就是说需在虫体内有一个循回期。循回期的长短随温度而变化。20℃时最短为11天,最长为22天。1~2龄若虫特别容易获毒,但传毒力最强的是成虫。灰飞虱一旦获毒,可终生带毒。但不能通过卵传给后代。

灰飞虱成虫、若虫传毒力比较
虫  态 接种株数 发病率 传毒方式
成  虫 50 96 单虫单苗
100 89 群体传毒
若  虫 50 84 单虫单苗
100 71 群体传毒

(三)侵染循环
北方禾谷华叶病毒可在灰飞虱若虫体内越冬,翌年春天先传到杂草或自生麦苗上,待播种的小麦出土后,在通过介体传到麦苗上。小麦收获后,灰飞虱又将该病毒传播并保存在杂草和大秋作物上。
(四)影响流行的因素
1。 越冬灰飞虱若虫数量及自然带毒率
越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